课件11张PPT。材料作文写作入门设计:彭伟明
授课:胡胜良什么是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是由命题者提供一定数量的材料(文字或图画),要求考生以此为条件,根据试题上指导性文字规定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类型。 材料作文如何审题? 材料作文的材料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话题式”材料,即所给的一段文字表达一个相对集中的中心,或者是一个相对明确的语意指向,我们把这一中心总结出来后,按照“中心”来构思、写作,就完全是在围绕“材料”来写了。这类的材料作文,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话题”作文,只是多了提炼中心的环节。另一类是“选择式”的材料,即所给的文字展示出所给话题的几个方面,考生只要选择一个方面来写就可以了,这种形式多见于“格言”、“哲人话语”中。
写好材料作文, 审好材料是其中关键一环。只要我们细心、耐心, 运用科学的“审读材料”方法,一定能把握好材料的精髓,为写出优秀的文章打好基础。 ①要整体感悟,全面把握材料的中心内涵 审题,就要审出材料的真正中心,就要审得全面,把材料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抓住其中所有的关键信息,而不是分割蚕食,片面立意。
【材料】
一个伟大的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完美的雕塑,有人问她:“你是怎样雕出如此完美的雕塑的?”雕塑家回答说:“其实,这座雕像原来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其实,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多余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善的自我,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
②要抓住关键,注意材料中的提示语或引导语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对话句、结语句),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材料】
在一个大花园里住着一个盲人,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照料这个花园,一年四季,花园里总是一片姹紫嫣红。一个过路人非常惊奇地观赏这漂亮的花园,不解地问盲人:“你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你根本就看不见这些美丽的花呀!”盲人笑了,他说:“我可以告诉你四个理由:第一, 我喜欢园艺工作;第二, 我可以抚摸我的花;第三, 我可以闻到它们的香味;至于第四个理由,是因为总有像你一样的人从这里经过,会因为我美丽的花园而心情愉快!”盲人的花园是他精神的领地, 苦心经营以后,他有了比花更美丽的理由。
③要选准角度,注意发挥自身写作特长 有的材料只有一个角度,有的却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度。考生只要选择一个方面来写就行了。
【材料】
哲人赠言:不要因为某一个梦想未曾实现,而放弃你所有的梦想;不要因为某一次努力曾经失败,而放弃所有的努力;不要因为某一个朋友曾背叛你,而怀疑一切友谊……人生的道路上,总会有新的机会、新的友谊和新的力量在等待着你。成功不在于永远不摔倒,,而在于每次都能从摔倒的地方站起来。
④要反复琢磨,正确理解材料中隐含的寓意 如“送人玫瑰, 手留余香”、“心中装满阳光”等形象的意义,必须深入理解象征比喻义。如何理解呢?关键在于首先要会分析这些形象本身具有的特点。如“玫瑰”的特点是美丽、芬芳;“余香”的特点是给人美好的感受;“阳光”的特点是温暖。接下来就是要思考人类社会中具备这样特点的可能是什么样的事物,而我们的作文就可以从这些事物入手了。 2006年安徽淮南市中考作文材料 五岁的晶晶在院子里玩耍,不小心摔了一跤。两天后,妈妈发现晶晶的左手举不起来了,原来女儿的锁骨受伤。妈妈又急又疼,可晶晶却有了意外的收获:“妈妈我现在知道哪边是左边了!”晶晶太小,一直分不清左右,这下好了:痛的就是左边!
晶晶摔了一跤就分清了左右的经历,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
晶晶的故事是否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或见闻?是否获得某些感悟和认识?请你拿起笔,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立意一】痛苦中包含着收获。
【立意二】事物总是辩证的,坏事也会变成好事。
【立意三】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
【立意四】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 还可依据自己的知识积累与生活经历等的情况,发挥自身的优势,拓展思路。
【立意五】亲身体验的事,留下的印象最深,给自己的帮助也最大。
【立意六】有时不幸也是福。
【立意七】苦难往往带来甜果。 材料作文参考立意:课堂小结 材料作文的写作,需要一定的写作理论作指导,但审题立意的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在写作过程中,不能孤立的运用一种方法去审题立意、去构思、去命题,而应综合运用几种方法,另外平时也要注意不断练习,养成好的写作习惯,这样面对材料作文就可以轻松下笔了。 作业布置 请根据课堂上提供的讨论材料写一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