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单元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单元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1-07 19:1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自我综合评价
/
[范围:第一单元 时间:40分钟 分值:7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为新中国成立作好了准备。下列内容不属于此次会议内容的是(  )
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②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③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 
④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黄炎培在诗歌《天安门歌》中写道:“国民改为人民,中间用意深深。民众站立起来,堂堂地做个人。……”这首诗歌创作的背景是(  )
A.抗日战争胜利
B.人民解放战争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西藏和平解放
3.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0华诞。下列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B.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C.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D.标志着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面临的首要任务是(  )
A.发展经济
B.解放台湾
C.巩固新生政权
D.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
5.学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课后,小明有些疑惑: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站起来了,而作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我们为什么要时常唱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呢?如果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原因,你会选择(  )
A.众志成城 B. 居安思危 C.知足常乐 D.勇往直前
6.才旦卓玛是藏族著名的歌唱家,她的代表作《翻身农奴把歌唱》中唱道:“太阳啊霞光万丈,雄鹰啊展翅飞翔……驱散乌云见太阳,革命道路多宽广……翻身农奴把歌唱,幸福的歌声传四方。”西藏人民“驱散乌云见太阳”开始于(  )
A.新中国成立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C.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D.西藏和平解放
7.人的名字有时候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下列人物最有可能出生在1950—1953年期间的是(  )
A.李建国 B.王援朝 C.张建设 D.刘和平
8.下列军队名称或称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中国工农红军 
②“铁军” 
③中国人民志愿军 
④八路军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③②④ D.②①④③
9.每个时代都有楷模,在1950—1953年,以爱国主义为旗帜的时代楷模有(  )
①邱少云  ②林则徐 
③黄继光  ④邓世昌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10.“虽然从实际情况来讲中国为了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建设。但是,中国获得的战略利益是最大的,它成功地遏制了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国家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材料主要是围绕什么来论述抗美援朝战争的(  )
A.原因 B.过程 C.结果 D.影响
11.1950年6月,《人民日报》社论中有这样的报道:“它是中国人民对于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其中的“战争”指的是(  )
A.人民解放战争 B.抗美援朝 C.土地改革 D.解放西藏
12.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28%,1952年比1949年增加40%,农作物产量迅速达到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A.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土地改革实现了农村土地公有制
C.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3.“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952年让农民产生“幸福感”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建立了新中国
B.农民不再是被剥削的对象
C.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D.地主阶级被消灭
14.1951年,著名民主人士梁漱溟参加了西南地区的土地改革后对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深得民心之举,很必要,也很及时。”同时他也谈到土地改革有过火现象。毛泽东说:“你说的情况别的地方也有发生……关键是土改工作队的干部,只要他们能执行好政策,就出不了大的偏差。”这表明(  )
A.土地改革只在西南地区进行
B.梁漱溟极力反对土地改革
C.毛泽东对土地改革充满信心
D.各地的土地改革没有出现任何偏差
15.与“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有关的主题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B.巩固新政权的努力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继续
D.向社会主义过渡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这次会议在北平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等各方面代表600余人。
材料二 ……当雄伟的天安门,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历史的耳畔,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是中国沧桑巨变的回响。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材料三 它于1952年正式兴工建设,1958年4月竣工。它的碑座四周,镶嵌着汉白玉浮雕。主题为中国人民近代以来反抗外来入侵、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场面。
(1)材料一反映了哪次会议的召开?(2分)会议通过的重要文件是什么?(2分)参加会议的各方面代表共600余人,说明了什么?(2分)
(2)材料二指的是什么事件?(2分)假如你“身临其境”,你会听到28声礼炮鸣响,这有何寓意?(2分)
(3)材料三中的“它”指什么?(2分)你对“它”的修建有什么认识?(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全国各界群众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热情。当时国家刚从长期战乱中复苏,人民的生活水平很低。……许多群众节衣缩食,积极捐款,到1952年底,全国人民在一年中的捐款总额,约计可以买战斗机3710架。
(1)材料一中的“战争”指什么?(2分)依据材料,概括这场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2分)除此之外,你还可以想到哪些?(2分)
材料二
/
(2)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要“跨过鸭绿江”?(2分)他们被誉为什么?(2分)他们身上有哪些优秀精神品质感动了你?(2分)
(3)这场战争对我国有何影响?(2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华东、西南、西北等地许多新解放区未进行土地改革,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1950年6月30日《____________》公布实施,成为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文件规定: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将土地分给农民。这是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材料二 1952年,湖南全省春耕开始以后,开展了热烈的、空前的春季积肥运动。……全省还开展了改良品种、提高耕作技术、造林、护林、家畜防疫、选种评比等运动。在各个运动中都出现了无数的模范事迹,涌现出大批的劳动模范和生产能手;而且许多翻身农民创造发明和改良了农业生产工具,有力地推动了大生产运动。……
材料三 1949—1952年中国粮食产量示意图
/
(1)依据材料一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彻底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事件是什么?(2分)根据材料一,概括其进行的重要原因。(2分)依据的法律文件是什么?(2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进行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2分)
(3)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了什么?(2分)对此谈谈你的感想。(2分)

教师详解详析
自我综合评价(一)
1.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①②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③④是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内容。
2.C [解析] 本题要理解诗歌的意思,由其中关键句“民众站立起来”,得出选项C正确。
3.C [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开始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故选项C符合题意。
4.C [解析]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党和人民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巩固新生政权。
5.B [解析] 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主要在于警示人民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
6.D [解析] 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西藏和平解放的理解。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西藏人民开始“驱散乌云见太阳”。
7.B
8.D [解析] 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铁军”是国民革命时期对叶挺所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赞誉。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在1928年井冈山会师后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军队。新中国成立后抗美援朝的军队叫中国人民志愿军。
9.A 
10. D
11.C [解析]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对于残余的封建制度”“经济的、政治的战争”可知是指土地改革。
12.B 
13. C
14.C [解析] 本题重在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一提炼关键内容的能力。“出不了大的偏差”说明毛泽东对土地改革充满信心。
15.A
16.(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说明这次会议是全国各族人民空前大团结的盛会,代表具有广泛性,新生政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代表的是全国人民的意愿。
(2)开国大典。寓意: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28年。
(3)人民英雄纪念碑。认识:新中国的成立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爱党爱国爱人民;要居安思危,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刻苦学习,为报效祖国打下坚实的基础。(言之有理即可)
17.(1)抗美援朝。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其他:中朝人民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中朝人民团结奋战;等等。(两点即可)
(2)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援助。“最可爱的人”。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3)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18.(1)土地改革。重要原因: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3)说明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农村政策的调整要注意从农村实际出发,维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