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以史为鉴、构建法治国家”
学习目标
1、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2、理解罗马法在维系罗马统治中的作用和对后世的影响。
3、了解古罗马文明的特点。
一般泛指公元前6世纪罗马国家形成后到公元6世纪中叶查士丁尼皇帝编纂法典为止的整个历史时期所有的法律。
——摘自《外国法制史》
它并非一部法典,而是一套法律体系。
罗马法:
罗马帝国建立
知识梳理
任务:阅读教材26页与28页,快速找出这几个时间点对应的大事,填充到空格中。
罗马建国
《十二铜表法》
万民法(公元3世纪)
公民法
习惯法
时间
罗马法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罗马史
《民法大全》的颁布
范围:
形式:
国家:
一、产生:习惯法→成文法
1.起源:习惯法——罗马共和国早期(公元前5世纪中期以前)
人们接受并默认为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行为规则。没有固定的成文形式,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
卢修斯是公元前6世纪的一个仁慈、善良的贵族,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卢修斯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卢修斯的遗嘱,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
如果你是法官,会怎么判?理由是什么?士兵家属同意吗?会引发什么后果?
案
例
分
析
法官会偏袒卢修斯的家人。因为罗马共和国早期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无形中为法官故意压迫平民、袒护贵族提供了方便。不会同意,会引发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一、产生:习惯法→成文法
2.成文:《十二铜表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
原因:
特点:
意义:
内容广泛,条文明晰。
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
a.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卢修斯是公元前6世纪的一个仁慈、善良的贵族,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卢修斯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卢修斯的遗嘱,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
案
例
分
析
据《十二铜表法》,法官会怎么判?
第五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一、产生:习惯法→成文法
2.成文:《十二铜表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
原因:
特点:
意义:
内容广泛,条文明晰。
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
b.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
c.平民利益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
a.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1、在第三次牵债务人至广场后,如仍无人代为清偿或保证,债权人得将债务人卖于台伯河外的外国或杀死之。
2、如债权人有数人时,得分割债务人的肢体进行分配,纵未按债额比例切块,亦不以为罪。
3、折断自由人一骨的,处300阿斯的罚金;如被害人为奴隶,处150阿斯的罚金
……十二表包括传唤、审判、求偿、家父权、继承及监护、所有权及占有、房屋及土地、私犯、公法、宗教法等内容,其中主要是以物权为核心内容。
罗马法的核心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维护社会秩序
局限性: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
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工具
据《十二铜表法》,法官会怎么判?所有家属都能胜诉吗?
卢修斯——贵族首领。
伤亡士兵:甲——奴隶出身,作战勇敢,阵亡。
乙——外邦人,在卢修斯征战中参军,伤残。
丙——罗马平民,立过不少战功,年迈多病。
案
例
分
析
法官会按遗嘱把判给士兵丙的家属,甲和乙的家属不能胜诉,因为他们没有罗马公民权,不受罗马公民法的保护。
二、发展:公民法→万民法
1.公民法——罗马共和国时期(公元前509年-公元前3世纪中叶)
含义:
范围:
意义:
用来解决罗马公民之间的纠纷。
罗马共和国公民
罗马公民受到法律保护,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
案
例
分
析
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大将恺撒进兵埃及,与美丽的埃及女王克丽奥佩特拉一见钟情,两人还有了一个私生子,取名托勒密·恺撒。当恺撒归国执政之后,克丽奥佩特拉携儿子赴罗马与恺撒相会,并向罗马法庭为自己和儿子申请罗马籍。
法官会判给克丽奥佩特拉和她的儿子享罗马籍吗?为什么?这种现象合理吗?
不会,因为公民法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而克丽奥佩特拉是埃及女王,私生子也是在埃及出生的,无法享受罗马公民权。
案
例
分
析
不会,因为公民法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而昆图斯和加图都是埃及人,无法享受罗马公民权。
案件发生在公元1世纪,昆图斯是埃及亚历山大港的一个平凡的经营航运的小商人,他向放高利贷的埃及大商人加图借贷5000枚金币,并立下了契约半年后归还6000枚金币,可是昆图斯下半年经营不善,无力还钱,为此加图告上法庭要求剥夺昆图斯的家产,并让昆图斯家的二十个奴隶成为他家的奴隶。
请问,法官会同意加图的要求吗?为什么?
2.万民法——罗马帝国时期(公元3世纪)
范围:帝国境内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
内容:注重调解贸易以及财产等经济纠纷
罗马的扩张
社会动荡矛盾尖锐
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
民族矛盾
政治、经济矛盾
公民法主体狭小
无法适应新变化
在古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二、发展:公民法→万民法
东罗马帝国法官的烦恼:
“条文太多”,皇帝敕令、元老院法令、法学家的学说和解释都是具有法律效力。
“解释不同”,众多条文对同一问题也会出现不同的解释。有的律师直接引用西罗马的律令对抗本地的法庭。
形成:
意义:
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
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查士丁尼大帝
(483—565年)
三、完备:《民法大全》
四、罗马法的影响:
保护私有财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重视证据;律师制度;诉讼制度等。
A、构成现代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基础,自然法理念渗透其中
B、为近代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思想渊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
①对当时:
维系和稳定帝国的统治,维护奴隶制
②对后世:
C、为欧美以及世界各国立法提供依据(阅读教材小字材料)
我认为法源于自然,而“自然赋予所有人理性”,
所以也赋予所有人“法”;自然界存在一些普遍
的法则,如理性、自由、平等、正义等,这些原则
永恒不变,这些原则也必须体现在法律中。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
概念: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化,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抽象的法律观念。
理念: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性
关系:⑴是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
⑵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思考:什么是自然法?自然法的理念是什么?和罗马法有什么关系?
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材料一:英国查理一世上位后带领英国参与了三十年战争,并因此新设了许多税款。甚至为了随意征税,在1626年解散了议会,直至1628年才重新召开议会。在1629年,在税收政策仍不能得到国会同意的情况下,查理一世再一次解散了议会,并开始了长达11年的独裁统治。在没有议会的情况下,查理一世重新引入了许多早已被废止的封建税款。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
——《英国历史之查理一世——英格兰斯图亚特王朝国王》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真正的法律是正确的理性,它与自然和谐一致,它撒播至所有的人,且亘古不变,万世长存……人类立法不得企图背离该法,这是一项神圣的义务;而且不得损毁该法,更不得废弃该法……不可能在罗马有一种法,在雅典有另一种法;无论何时何地,他都是有效的。”
——“自然法之父”西塞罗
西塞罗
(前106年-前43年)
这是司法女神像,她一手持剑一手持天平,紧闭双眼,在神像的背后还刻着古罗马的法律格言:“为实现正义,哪怕天崩地裂”
古罗马文明的特点
拓展升华
法治
罗马法的发展过程
罗马国家的发展过程
起源
习惯法
《十二铜表法》
发展
公民法
万民法
完善《民法大全》
至公元6世纪
公元前3世纪中期至公元3世纪初
公元前6世纪末至前5世纪中期
课堂小结
不断发展
走向成熟
国家发展
疆域扩大
自然法精神
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
(2018·课标全国Ⅱ,32)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A.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C.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D.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
C
课堂练习
(2016·全国卷Ⅰ·32)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
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A
试着比较罗马法、《法经》,论证“法治源于罗马” 以及对我们当今社会有何借鉴?
课后作业
《
民法大全》插图
李悝和《
法经》《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过程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掌握《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的内容。
分析罗马法发展完善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唯物史观)。
理解认识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家国情怀)。
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其对生活的关注。
通过史料研读,培养学生提炼并运用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罗马法起源变化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法律属于上层建筑,是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工具,从而进一步认清罗马法的阶级本质。(唯物史观)
2、通过对罗马法重要作用的探讨,使学生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罗马法的主要内容、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
难点:罗马法的影响及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方法】
(1)教法:采用讲授法、情境法、史料分析法等教学方法相结合,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历史,培养学生分析史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法:课前预习,课堂中融入情境,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ppt)1、新课导入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都在努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四个全面”战略思想。请问同学们知道“四个全面”的内容。学生回答。我们就主要来看全面“依法治国”,先观看相关视频。
通过视频我们可以看出“全面依法治国”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在继承中国传统的法治精神,同时也借鉴了西方法治发展的经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寻西方法治的源头。学习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2、讲授新课
(ppt)课题: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以史为鉴、构建法治国家”
展示:
学习目标
1、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2、理解罗马法在维系罗马统治中的作用和对后世的影响。
3、了解古罗马文明的特点。
(设计意图: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
说到罗马法,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什么是罗马法?
罗马法:一般泛指公元前6世纪罗马国家形成后到公元6世纪中叶查士丁尼皇帝编纂法典为止的整个历史时期所有的法律。
从罗马法的概念来看它并非一部法典,而是一套法律体系。
那么这一套法律体系是怎样发展完善的。下面请同学们浏览教材26页与28页,快速找出这几个时间点对应的大事,填充到空格中。由此看出罗马法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罗马史。(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一、产生:习惯法→成文法
1.起源:习惯法——罗马共和国早期(公元前5世纪中期以前)
人们接受并默认为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行为规则。没有固定的成文形式,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
(ppt)(一看)案例分析(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如果你是法官,会怎么判?理由是什么?士兵家属同意吗?会引发什么后果?
出示答案:法官会偏袒卢修斯的家人。因为罗马共和国早期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无形中为法官故意压迫平民、袒护贵族提供了方便。不会同意,会引发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2.成文:《十二铜表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
原因: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
特点:内容广泛,条文明晰。
意义:a.从此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平民利益得到保护。
b.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PPT)材料展示,得出罗马法的实质和核心(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素养。)
(ppt)(二看)案例分析下边我们看看《十二铜表法》颁布后,据《十二铜表法》,法官会怎么判?
第五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ppt)(三看)案例分析
据《十二铜表法》,法官会怎么判?所有家属都能胜诉吗?
法官会按遗嘱把判给士兵丙的家属,甲和乙的家属不能胜诉,因为他们没有罗马公民权,不受罗马公民法的保护。由此引出公民法
二、发展:公民法→万民法
1.公民法——罗马共和国时期(公元前509年-公元前3C中叶)
含义:用来解决罗马公民之间的纠纷。
范围:罗马共和国公民
意义:罗马公民受到法律保护,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
(PPT)展示地图
同学们请看这幅地图,书上也有。我们可以看出,古罗马的范围是越来越大,它膨胀着,最后把地中海变成了自家的内海。这些新征服的土地和人民,都是需要管理。原来那些法律,针对的是罗马城里的罗马公民,只适用于一小部分人。到了这个时候,是否有必要出台新的法律,以便管辖所有罗马治下的土地和人民?
下面我们结合两则案例来感受一下。
(ppt)案例分析
法官会判给克丽奥佩特拉和她的儿子享罗马籍吗?为什么?这种现象合理吗?
不会,因为公民法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而克丽奥佩特拉是埃及女王,私生子也是在埃及出生的,无法享受罗马公民权。
这反映出被征服地区的上层人士要求获得罗马公民权,享受罗马法的保护。恺撒当时作为罗马皇帝都不能授予自己妻子儿子罗马籍,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矛盾的尖锐。那么被征服地区的贵族和普通民众需不需要罗马法的保护呢?我们来看下一则案列
(ppt)案例分析
请问,法官会同意加图的要求吗?为什么?
不会,因为公民法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而昆图斯和加图都是埃及人,无法享受罗马公民权。
他们是得不到法律保护的,这时候,他们就会起来反抗。
罗马从前的法律,面对的是罗马公民。随着罗马的扩张,罗马帝国民族矛盾、政治矛盾、经济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公民法主体狭小,无法适应新变化,这就需要扩大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这在整个罗马帝国适用的法律体系,我们就叫它万民法。那么,万民法里都有什么呢?
2.万民法——罗马帝国时期(公元3世纪以后)
在古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范围:帝国境内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
内容:注重调解贸易以及财产等经济纠纷
东罗马帝国法官的烦恼:
“条文太多”,皇帝敕令、元老院法令、法学家的学说和解释都是具有法律效力。
“解释不同”,众多条文对同一问题也会出现不同的解释。有的律师直接引用西罗马的律令对抗本地的法庭。
所以,罗马的皇帝们就会想办法对法律进行整合。
(PPT)三、完备:《民法大全》
形成: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
意义: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说《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
这套法律体系完成了,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罗马法都有哪些作用和影响呢?
四、罗马法的影响
①对当时维系和稳定帝国的统治,维护奴隶制
②对后世:A、构成现代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基础,自然法理念渗透其中
(PPT)材料展示,思考什么是自然法?自然法的理念是什么?和罗马法有什么关系?
B、为近代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思想渊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
(PPT)材料展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就是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武器。
C、为欧美以及世界各国立法提供依据(阅读教材小字材料)
保护私有财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重视证据;律师制度;诉讼制度等。
以上我们学习了罗马法的影响,下面结合材料,看看古罗马文明的特点。
(PPT)材料展示
由材料得出古罗马文明的特点:法治
和学生一起总结,关于罗马法的体系,就是一个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过程,最后以《民法大全》的形式出现,这是罗马法体系达到完善的表现。而罗马法的影响,贯穿古今,值得我们好好思考。今天,我们提倡依法治国,构建立法治国家,就有必要考虑和借鉴罗马法的经验。
【课堂练习】
(设计意图:教会学生做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做题思路。)
【课后作业】
试着比较罗马法、《法经》,论证“法治源于罗马”,以及对我们当今社会有何借鉴?
【板书设计】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以史为鉴、构建法治国家”
形式变化:习惯法→成文法
范围变化:公民法→万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