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3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3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1-07 23:1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科学下册《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教学案例

一、学习者分析
本节课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学生,经过上两节课的学习和日常的科学概念,学生有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有一定的了解,当前处理垃圾的国际潮流是动员全体民众参与“三R”行动,把垃圾数量减下来,减少垃圾及重新使用是学生们可以实践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家庭参与环保行动。
二、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让学生知道减少垃圾很重要,它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且产生大量垃圾,滥用塑料袋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过程与方法:
研究包装盒是否过度包装,探索减少丢弃和物品重新使用的一些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用实际行动减少垃圾,做力所能及的保护环境的事,养成废旧利用及节约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学生知道减少垃圾很重要,它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且产生大量垃圾,滥用塑料袋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四、教学难点:研究包装盒是否过度包装,探索减少丢弃和物品重新使用的一些方法。
五、教学准备:准备一些过度包装的商品、收集丢弃的生活用品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图片引入
1、向学生展示相关的生活垃圾堆放的情况,给学生带来震撼。
2、师生交流: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垃圾会污染环境,处理起来非常困难。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垃圾问题呢?(引导学生说出从根源上想办法减少垃圾的数量,并做到再次利用)
3、导入新课: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学生认真观察图片,
能清晰说出自己看到的现象,并初步建立自己的看法.
以图片形式引入新课,让学生有更形象的理解垃圾的害处,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
(二)减少丢弃的探究
(二)减少丢弃的探究
1、探讨生活中哪些垃圾是可以减少的。(减少使用一些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延长物品使用寿命等等)
1、学生与同桌间相互讨论,并自由发言积极向老师汇报。
学生通过思考,可以挖掘一些生活中的知识,将思维牵引进我们的新课学习。
研究商品包装盒。
每个小组派发一个简包装和一个高级包装,两种商品包装盒。提问:请你们比较一下这两种包装,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面对这样的包装,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3、商品包装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环境,那我们不要商品包装行不行?为什么?
(引导归纳商品包装的作用:便于保存、运输、计量、标识、卫生、美观等。)
对有些生产厂家过度包装的行为我们是怎么样看的呢?
我们在购物时候应该选择怎么样包装的商品呢?
2、学生经历拆包装过程,说说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3、学生清楚的知道商品包装的作用;
4、学生能在讨论中给生产厂家说出减少包装浪费的建议。
学生通过拆包装活动,带着问题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能在实际生活购物中正确的选择简单包装商品。
知识点小结:像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样一些礼品盒的包装的体积超出商品总体积的50%以上的包装,我们称之为“过度包装”。一些国家规定企业必须把包装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果超出标准就判为“过度包装”,应该受到处罚。城市调查表明,垃圾中的30%-40%都是商品过度包装。
(三)


使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重新使用吗?
以下几种物品,你能想出办法重新使用它吗?填写记录表。
小组挑选几种物品,想想,你们是准备如何使用它。
展示一些DIY作品。
学生经历一个重新使用的过程,将生活中被视为垃圾的物品,重新使用,让物品重新有了新的价值,变废为宝。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环保意识。
(四)




同学们以后去购物时,你们应该注意选择怎样的商品呢?
我在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
课后完成一个DIY制作。
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巩固本节课学习的知识。
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