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 搭配中的学问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 搭配中的学问 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07 21:3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设计和反思
执教者
刘芳
班级
实施时间
 
教学内容:
 搭配中的学问
教材分析
本节课学习在两类不同的对象之间进行搭配,属于排列与组合问题中比较简单的组合类型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
教学目标:
结合“搭配服装”等现实情境,探索掌握简单的搭配方法,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示各种搭配方法。
在尝试、展示、交流的过程中,学会按一定顺序思考问题。
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符号意识。
教学重、难点:
在实际情境中掌握简单搭配的方法,学会按一定顺序思考问题。
探索用多种方法表示搭配方式,培养符号意识。
教学流程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课前活动
老师通过握手游戏,向学生渗透“有序”的思考方式。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同学,想知道她是谁吗?(出示小女孩的相片)
师:她叫童童,是一名三年级学生,今天她想穿得漂漂亮亮的去动物园参观,你们愿意帮她搭配服装吗?
通过游戏将“有序”思考方式自然而然渗透给学生,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提供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了解前置性学习情况
学生汇报交流课前预习情况
通过前置学习,使学生为课堂交流生成资源,完成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教学模式。
合作
探究
活动二:自主探究,发现搭配规律和方法
摆一摆,说一说。
(1)、学生利用学具图片摆一摆,并与同桌说一说。
(2)、集体汇报交流,展示自己的搭配过程和结果。
(3)、比较出现的不同方法,初步感受按一定顺序搭配的好处。
(4)、选择一种搭配方法,再来摆一摆,进一步感受有序搭配的好处。
2、连一连,数一数。
师:刚才我们用图片摆一摆,找出了不同额搭配方法,如果不能移动这些图片,怎样把你想的过程记录下来呢?(重点让学生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学生在学习单上连线表示出搭配方法,并数出共几种搭配方法。
画一画,说一说。
师:如果没有这些图片,你又将怎样来记录搭配方法呢?
(1)、学生尝试用各种方法表示搭配的过程。
(2)、展示交流各自的表示方法。
(3)、重点讨论用字母表示的方法,理解各字母表示的具体含义,体会用这种方法表示的好处。
(4)、选择自己喜欢的字母表示,再次感受用字母表示的方法。
教学中,让学生经历摆一摆—连一连---画一画,使学生从实物模型中抽象出符号模型,构建了数学模型。
在相互比较、不断修改完善的过程中,逐步体会用符号代替具体实物的优点,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符号意识。
达标
拓展
活动三:多次体验,加深对方法的理解。
搭配午餐
师:我们为童童选好了服装,她非常感谢我们,想请我们吃午餐。请看(出示午餐信息)
师:你能说说得到那些信息吗?配餐的要求是什么?你能把配餐的方法都表示出来吗?
(1)、学生独立尝试表示配餐方式
(2)、学生汇报,展示思考过程
去动物园的路线
师:吃完午餐,我们跟童童一起去动物园吧!这里也有数学问题。
(1)、出示线路图,使学生明确信息和问题。
(2)、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
(3)、交流汇报。
3、观察比较,发现不同问题的内在联系。
观察比较解决前面三个搭配问题时所画的图示,你发现了什么?(先与同学交流,再集体汇报)
通过配餐、寻找线路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对搭配方法的理解,找到不同问题的内在联系,内化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
小结
活动四:交流感受,总结质疑。
这节课上你有什么收获?
你对今天所学的内容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能用到今天所学的知识?
巩固学生对学习方法的理解,并对所学知识进行质疑,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搭配中的学问
有序思考
不重复
不遗漏
A1
A2
B1
B2
B3
教学反思
《搭配中的学问》教学反思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
都能找到其原型。因此,本节课,我向学生提供了四个非常熟悉的生活情景:穿衣服搭配问题、早餐搭配问题、路线选择问题、握手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提问题---引导参与,探究方法---优化思维,实践应用---解决问题,层次清晰,步步深入,使学生在活动中轻松愉快地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联系实际,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我设计了一个完整的情景串,以童童想打扮得漂亮些带大家去动物园的活动为线索,巧妙地设计了帮童童搭配衣服、吃早餐、选择路线、握手等情景,以学生喜爱的生活情境融入整节课的教学,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中,我将认识服饰搭配、配餐、路线等环节大胆地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让学生时刻感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想一想、议一议、摆一摆、连一连、画一画等活动中积极地思考、大胆地操作、方法多样,且争先抢后地上台展现自己,从而充分领悟到:搭配要遵循有序、合理,而且要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初步建立有序、合理的搭配观念等。
三、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
衣服的搭配、早餐的搭配、路线的选择等是学生身边经常接触到的,通过这几个活动,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细细地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我觉得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关注个体差异不够到位;2、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提高。
总之,作为数学老师,处理好“数学和生活”的关系,构建师生和谐发展的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将为之不断探索。
附:
搭配中的学问(学习单)
班级:
姓名:
学号:
1、你能用连线的方式表示出搭配方法吗?
共有(
)种
2、如果没有上面的图片,你将怎样记录搭配方法呢?请你在下面的空白处画一画。
共有(
)种
3、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所有的配餐方法。
共有(
)种
4、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所有的路线。
共有(
)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