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24 司马光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语文24 司马光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1-07 21:2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司马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司马光》是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是本次教材改革语文教材中首篇以课文形式出现的文言文。全文语言简练只有30个字,清楚地介绍了司马光砸缸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刻画出司马光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的人物形象。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不少古诗文,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文言文还是首次接触。本文篇幅短小,而且故事性比较强,不是说理的或者抒情的,这就无形中降低了难度,为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打下基础,为他们进一步了解祖国文化做好铺垫,并对其一生文化素养的积淀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两个生字。能正确地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读出“声断气连”之感,并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言简义丰的特点。
3.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参考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具准备】
师:课件
生:查阅有关司马光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讲述故事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有关历史名人的故事,师:板书课题
2、大家齐读课题,教师讲解生字“司”,司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外面是横折钩,里面一横,一口,口要写得略扁一些。
3、你能给“司”字组个词语吗?
生:
4、师讲解司马最早的时候是一种官职,后来才变成姓氏。除了司马这个复姓,你还知道哪些复姓?
生:诸葛、上官、慕容、司徒、东方、欧阳 5、关于司马光,你有哪些了解?
生:我知道司马光是宋代时期的文学家。
师:他不仅是文学家,还是一个史学家。他还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生:我知道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叫《司马光砸缸》。
师: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家喻户晓,谁来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学生讲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识字正音
1、刚才我们讲的故事是用现代的文字讲的叫白话文。这个故事发生在北宋时期,距离现在有一千多年,古代的人可不是这么记录的。 课件:出示课文
2、这样的文章叫文言文。板书:文言文
3、老师范读课文。
4、你们能试着读一读吗?注意:难读的字看看拼音,多读几遍。不通顺的地方反复读一读。我不喊停,不许停,除非你觉得自己读的很好了。
5、指名学生读文。师进行指导
三、结合注释,理解课文。
1、只是读正确,读通顺还不行,我们还要读懂他的意思。学习文言文第二步,就是要结合注释理解课文。
2、现在请大家看着注释,试着把文章的意思和同桌说一说。
3、学生自学,同桌讨论。
4、全班学习,师重点指导:
①群儿戏于庭,是什么意思?哪一个字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地点。庭,就是庭院,庭院是正房前面宽阔的地方。农村一般指院子。所以他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外面广字框,是形旁,里面是个廷字表声旁。注意里面的廷字也是半包围结构,先写撇横竖横,再写建之旁。好,请同学们在之上写两个庭字。
②在庭院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谁来说说意思。
师:大家见过瓮吗?这有两幅图,请你判断一下,哪个是缸,哪个是瓮呢?
生:注释里告诉我们:瓮是口小肚大的陶器。
师:同学们说是掉在缸里还是掉在瓮里危险呢?抢救难读更高一些?所以以后再说起这个故事,就不能叫司马光砸缸,要叫司马光砸瓮。这就是文言文,他能最真实地反映当时的情景,所以好多有学问的人都愿意去读原著,就是古文。
师:孩子掉水里了,大家有什么不同的反映呢?众皆弃去,哪一个字是都的意思?
生:“皆”字。
师:古代人全来了,全走了,不说都,说皆。比如说:大家作业皆写完了。你还知道哪些词语或诗句中皆表示都、全都意思。
出示:大屏幕:草木皆兵 众人皆知 皆大欢喜
比比皆是 学习语言,就要不断的积累,要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③大家都走了,司马光怎么做的,谁来说?创设情境,指导朗读“光持石击瓮破之”。结果怎样?水迸,儿得活。
好现在谁能把文章意思完整地说一遍。
四、指导朗读,背诵全文
1、再读,提出要求:要根据意思,想象画面,读出节奏和重音来。 学生读文。
2、想听听古人如何读的吗?听老师读一遍,尤其注意红色标记的地方好吗?
谁发现,红色标记的地方读得怎么样?
你们试着这样读读。有没有感觉到故事的高低起伏呢。
五、大家看屏幕,出示课件:文言文和现在的文章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了吗?自己读一读,同桌互相说一说。
教师总结:文言文语言比较简练,读起来声调起伏明显,很有趣味。
打起节奏,用歌诀乐读法来背诵。
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代文人交流的工具,是普遍应用的,所以也不会很难以理解吧!“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放在古文学习上就是良方!相同的汉字总能让我们引起共鸣,跨越时间的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