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21 大自然的声音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语文-21 大自然的声音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1-07 21:3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自然的声音》
教学目标
1认识“妙、奏”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呢”,会写“妙、演、滴、鸣”四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能找到第2、3、4自然段的关键句,说出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
教学重难点:
能找到第2、3、4自然段的关键句,说出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
教学过程:
大自然的声音
一、课前导入
1.孩子们,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水里,会发出什么声音?——咕咚
秋天,大树抖动手臂,与黄叶道别,会是什么声音?——唰唰 蟋蟀振动翅膀与阳台告别,发出什么声音?——瞿瞿
2.播放声音,让生猜是什么声音?(叽叽喳喳,是百灵鸟在唱歌;水哗啦啦,引导溪水淙淙、河流潺潺,正音)
3.渲染情境:你听过蚂蚁小跑步的声音吗?————你听过雪花飘落的声音吗?——
这节课,我们一起去聆听大自然的声音,齐读课题。(范读)
二、梳理脉络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
2.出示两组词,开火车读,正音:呢、(呢大衣、语气词呢),齐读。
3.学生交流,师板书。
4.回顾《秋天的雨》,比较结构上的异同。
你发现课文对应的二、三、四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1)每一段都是围绕关键句(第一句、中心句)来写。
(2)中心句一个在开头,一个在结尾。 读本文的中心句,理解“美妙”。
三、品读
1.
导:我们聆听风这个音乐家演奏的美妙的乐章。请静心阅读,边读边思考:你佩服风这位音乐家吗?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2.生交流,师引导评价提升认知。
(1)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2)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
(3)不一样的树叶,不一样的—— (柳树叶、枫树叶、松树叶……)
(4)“当微风——;当狂风——”。
2.想听听这位音乐家的声音吗? 出示句子,师配乐朗读。(配乐《春野》和《仙境》)
(1)品读“呢喃细语”。
第一层:从字形上比较。
出示词语,孩子们,从字形上猜猜呢喃的意思。(跟说话有关)
“细语”,就是轻声说话。
出示图片:两只燕子依偎在一起,轻声说话。
第二层:比较“呢喃细语”和“窃窃私语”的区别。
还有一个词也是小声说话的意思,谁能告诉我?对,窃窃私语。能把呢喃细语换成它吗 “窃窃私语”,注意联系前文的“轻轻柔柔、拂过”体会。
(2)生交流,师边评价边出示课件边总结:能联系上下文,抓关键词来帮助自己理解和体会词句的意思。这一整串的词,生动有趣的写出了微风的温柔。
(3)指导朗读这一句。
(4)指导写“柔”。“柔”原意是树木可曲可直,有软的意思,与刚相对。 注意别漏了“撇”。
(5) 同学们看,我们从这些丰富、生动的词语体会到微风的温柔,我们可以像这样准备一本采蜜本,把喜欢的词语摘抄下来。学习摘抄好词也是我们要学习的一项本领。如果让你试着摘抄狂风这一部分的词语,你会选择哪些词摘抄?请认真读一读,找一找,画一画。
(6)生交流,结合回答对比品读以下词: “微风——狂风”
“温柔——雄伟”,体会不一样的感受。
你听过雄伟的歌曲吗?(国歌……播放歌曲《保卫黄河》,有什么感受?(有力量、雄壮)
(7)指导男女生朗读,读出不同的感受。
(8)借助摘抄背诵句子。读得真好,我们借助摘记把这个长句背诵下来。
4.品读句式上的异同。
孩子们,我们再读这两个分句,比一比,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1)都有当——,那声音——,让人感受——。(都用了相同的句式来写。)。
(2)师小结:声音不一样、感受不一样,用词也不一样,需要我们用耳朵去听、用心去感受,并通过想象把自己的感受真实地表达出来。
5.写写不同季节的风。出示语言训练:
不一样的树叶,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不一样的音乐。孩子们,现在,让我们也来学着这样的结构说一说不一样的季节都会有什么样的声音,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当春日的暖风拂过 ,--------- ,------ ;
当秋日的凉风 扫过 , ------- , ----- ; 注意结构和意思上的相对性
当夏日的热风 吹过----- ,------- , ----- ; 当冬日的寒风 刮过-----, -------- ,------ ;
四、深入对比品读
1.出示《你一定会听见》第一段,比较句式的不同和情感表达的相同。
2.总结:用心感受生活,把想法、心情记录下来。
五、作业布置:
1.自读三四段,分类摘记鲜活的词句。
2.用心去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准备下节课交流。
六、板书设计:
21大自然的声音

用心去听 水
用心感受
动物 用心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