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温度 北师大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温度 北师大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07 21:5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 校
包屯小学
年 级
四年级
授 课 人
岳璐璐
学 科
数 学
课 题
温 度
课 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习正、负数的起始课,通过研究正、负数的现实模型——温度,为下节课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抽象出正、负数奠定基础。教科书选择了五个城市某日温度的气象信息为背景,提出了三个环环相扣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用带符号(“+”或“—”)的数表示温度的实际意义,并能够很好的理解两个数之间的距离,从而为下节课正、负数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自然数的知识,并有了一定的数感。教材在编排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从学生熟悉的温度出发,丰富负数的现实背景,让学生积累负数的实际经验。为学生下节课学习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
教学目标
结合温度的实例,探索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体验用带符号的数表示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必要性,理解用这样的数表示温度的实际意义。
通过在温度计上标记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活动,体会零上温度、零摄氏度。零下温度在温度计上的位置与顺序关系,会正确读出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
会用带“—”的数表示零下温度,并能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
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体会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能正确读写温度
初步理解正负数是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课件
温度计
教学流程
师生互动、导学设计
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知
1、今天岳老师想和你们一起欣赏一段非常美妙的音乐,插入天气预报音乐。看看这几个城市的天气情况。
板书:温度
(课件展示)天气预报和资料卡
2、认识温度单位:摄氏度(℃)
 
二、
引导探究
获得新知
三、
综合应用
巩固新知
探索学习用“+”和“-”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北京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求知欲。
学生汇报,预设:①+5℃ -2℃ ②零上5℃ 零下2℃
③热5℃ 冷2℃……
通过多种方式的探究学习,引出用符号( “+”和“-”)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并对其进行统一。
板书:+——零上温度
-——零下温度
(3)板书:北京 -2℃ —— +5℃(或5℃)
学习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读写法,先指名读后齐读,并强调带“+”的数就是我们之前学习的数,“+”可以省略,但“-”不可以省略。
学习用温度计记录零上温度、零摄氏度和零下温度
(课件展示)观察温度计上有什么。(①有数字②有单位③有小格,一小格代表1℃)
问:为什么会有两个10?让学生明白这两个10分别代表零上10℃和零下10℃。
在温度计上引导学生标记零上5℃的位置和零下2℃的位置,并引导学生说明为什么这么标,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学生练习用同样方法标出其他四个城市的温度情况。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并总结方法:先找到0℃,零上温度就从0℃往上数,零下温度就从0℃往下数。
质疑:0℃用不用标记“+”和“-”?
(课件展示)小知识:0℃的国际规定,通过图片和讲解让学生明白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当温度降低到零下24℃时大家会感觉到很冷,当温度升高到35℃时,我们会感觉到很热。通过图片和讲解建立起温度越高越热温度越低越冷的模式。
填一填,说一说,哪个温度最低
学生独立完成填空,然后同桌之间说一说
学生汇报,并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说明:
①借助温度计
②看数与0的距离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温度,知道了怎样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还知道了比较温度高低的方法。
采取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第一题:结合生活中的温度的直接经验,或根据小朋友的衣着情况,判断天气越冷温度越低。
第二题:可以借助温度在温度计上的位置,比较零上温度、零摄氏度和零下温度。并总结方法:零上温度>零摄氏度>零下温度。
第三题:布置为课下作业。
板书设计

温度
+——零上温度
-——零下温度
北京:-2℃ +5℃(或5℃)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正、负数学习的起始课,通过学生已有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积累,从温度出发,来抽象出用符号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这节课,我采用直观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让学生直观的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生兴趣,达到了理想了教学效果。但学生在理解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之间的距离时仍有难度,课下需要多加练习与巩固。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生活中的负数

《温度》
学校:包屯小学
执教人:岳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