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不确定现象 西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不确定现象 西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07 21:5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 不确定现象教案
龙凤桥小学 周玉红
 教学内容: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102-104页。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验和明确生活中的一些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2、 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 培养猜想、分析、判断、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确定和不确定现象。
难点:对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进行列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硬币。
设计思路:整堂课用猜想的游戏将学生引入课堂,学生抽签决定自己那组是几号箱里的礼物,将学生的兴趣一步步牵进课堂,再出示几号盒子里的球,进行教学确定现象,“一定,不可能,最后,每组揭谜底,全班揭谜底进行评价,和将谜底带回家进行拓展延伸,把问题带出课堂。”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课间活动:猜姓名的来历。(猜老师名字的来历)
  1.教师:孩子们,猜想到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听我们上课没有?有谁猜想到这节课可能是我给大家上课呢?”
生:可能是我,可能是何老师想记住我吗?猜猜我的名字的来历
设计意图:通过猜名字的活动,拉近师生的距离,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
2、 研究不确定现象。
师:还想猜吗?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来猜,你们又猜一猜,会抽到男生还是女生呢? 学生猜测:可能是男生,也可能是女生。
师:一定会抽到男生?一定会抽到女生吗? 生;不一定,不能确定,可能是男同学,也可能是女同学。
谈话?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做游戏?好吗?先来玩个猜球游
戏?猜一猜球藏在老师的哪只手里。
?学生有的猜左手?有的猜右手?
提问?一定在右手吗??不一定?
小结?从游戏中?你们能不能确定球在老师的哪只手里??不能?也就是说?在老师摊开手之前?你们只能是猜想?球可能会在右手?也可能会在左手。这
就是我们生活中时常会遇到的“可能性”问题。
小结;生活中,有些事情可以确定它的结果,有些事情先不能确定它的结果,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不确定现象。(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探究新知
1?研究不确定现象。(教学例1)
提问:同学们听说过抽签的游戏规则吗?抽签是什么意思?你在哪里见过?(生汇报:比如抓阄)
师:下面老师带来了一些礼物准备发给大家,每组派一名代表抽签,抽到几号,就得那个盒子里的礼物礼物。我告诉你们,有一个箱里的礼物特别漂亮,哪组表现得最好,那一箱礼物就送给他们。谁会抽到是第1号?
抽生上台。师问:你能确定你抽到几号吗?猜想一下。
师引导生规范自己的语言,在数学上一般用:可能。。。。也可能。。。。。”师板书:可能……也可能……….像这样说说。
师:在生活中,像这样用可能…….也可能……来描述的事很多,如:明天可能会下雨,也可能不会下雨。你能说说吗?
 2、教师:大家喜欢玩游戏吗?我们来玩一个抛硬币游戏怎么样?抛硬币之前请同学们猜一猜硬币落地后,是正面向上呢?还是反面向上?可能会出现几种结果?
2、 介绍硬币的正反面。老师示范抛硬币,学生猜测落地后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6、 学生加上“可能,也可能”准确地描述硬币落地后的情况。
  (2)出示活动方案的提单:学生分组进行抛硬币活动,注意记录和观察硬币落地后,是正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
  (3)活动后请学生用语言描述硬币落地后,是正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得出这件事是不确定的结论。
  (4)教师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描述:用“可能……也可能……” (板书:可能……也可能……)这个词语来描述这种不确定现象。
  5、 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学生分析,判断硬币落地后的情况。
师:从同学们抛硬币的情况来看,每次落地后一定是正面朝上或者一定是反面朝上吗?(不一定)结果能不能确定?有几种可能?
小结:像这样抛一枚硬币,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在数学上,我们把像这样可能出现的结果不止一种,而人们事先不能确定的现象叫做“不确定现象”。再次出示课题。
  (板书:结果不止一种?不确定)。
  2?研究确定现象
师:孩子们,想知道刚才抽签的结果,确定盒子里装的什么吗?课件出示照的照片,
师:一号盒子里装的全是红球,小虎任意摸一个,会是什么颜色?有几种结果,一定是什么颜色?(红色)可能是黄色吗?(不可能)
像这样结果只有一种,摸球之前确定好了,就是确定现象,在数学上就用“一定”或“不可能这个词来说。板书:一定。请学生加上“一定”准确地描述小虎摸球的情况。
4、 第二个盒子里装的全是蓝球,小猫任意摸一个,情况怎样?一定会摸到红球吗?(不可能),所以,小猫摸到的一定是蓝球,或者小猫不可能摸到红球。也是确定现象。生试说。
5、 第三个盒子装有4个红球,4个蓝球,小猪任意摸一个,生用规范准备的语言描述摸到的可能性。
师:前面两种出现的结果只有一种,是确定的,一定发生的,是确定现象,用“一定”“不可能”来描述;后面一种出现的结果不止一种,是不确定的,是不确定现象,用“可能”这个词来叙述。
 设计意图:第一次小组合作“抽签”游戏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里初步感知“可能性”。第二次师生互动“摸球”游戏,再次让学生在愉悦中真切的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因而产生对
四、议一议,说一说:讨论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教师:生活中,不确定现象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小树一定会长高,蚂蚁会半价,明天可能会下雨………..你会说吗?
抽生汇报
五、反馈练习
1、观看图片,他们说得对吗,还可以怎样说?
2、巩固练习,(大屏幕出示)
(1、)连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判断并连线。
2、说说下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用“一定”、“可能”、“不可能”填空。
1、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一定 )
2、 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一定 )
3、 人用左手手写字。(可能 )
4、 地球上没有空气。(不可能 )
5、 我的年龄比爸爸小。( 不可能)
6、 明天会下雨。(可能 )
7、爸爸买彩票中奖。(可能)
五、 游戏活动,在游戏中体验不确定现象。
1、师:孩子们都喜欢玩游戏,对吧?其实,在我们的游戏中就含有许多不确定现象。你们平时都玩些什么游戏呢?(猜中指,石头、剪刀、布,划拳,小蜜蜂等),这么多好玩的游戏,我也想玩了,我想请一位同学上台跟老师一起玩,猜猜我会请男生,还是女生呢?是我们刚才所学的什么知识?
2、请一名男生,一名女生依次跟老师玩游戏,请生猜测谁会羸?
3、学生玩游戏,要求:两人一组,共玩6次,边玩边想:游戏的结果能确定吗?
4、学生汇报。
5、师小结:刚才大家玩的这些有趣的游戏,它可能出现的结果不止一种,在玩之前是不能确定的,属于数学上的不确定现象。
设计意图:这些有趣的游戏,它可能出现的结果不止一种,在玩之前是不能确定的,属于数学上的“不确定现象”。也正是因为结果的不确定,人们才可以反复玩,在可能出现的结果中去感受无穷的乐趣
七、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八、拓展活动
今天孩子们表现得非常棒,老师开始送礼物了,请一名男同学来发礼物,读出礼物。最后送给每个同学的礼物是:
回家考考你的家长:太阳绕打球转还是地球绕太阳转,转动一周要多少天?看看他们的回答怎样?可能知道,还是。。。。。。
七、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附:板书设计
不确定现象 确定现象
结果不止一种 结果只有一种
不一定 一定
 教师举例,引导思考,如:“猜中指”、“石头、剪子、布”等游戏。教师:谁来介绍一下这些游戏?你能预测一下结果吗?  
  教师小结:可能出现的结果不止一种,是事先不能确定的。  
  学生举例,分析游戏结果。  
  教师:想一想,平常你还玩过哪些游戏,或者你能不能自己来设计这样一个游戏,使它可能出现的结果不止一种,是事先不能确定的。
  要求:独立思考,同桌互玩,边玩边想:这个游戏的结果是确定的吗?为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小结: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有趣的游戏,它可能出现的结果不止一种,在玩之前是不能确定的,属于数学上的“不确定现象”。也正是因为结果的不确定,人们才可以反复玩,在可能出现的结果中去感受无穷的乐趣。
  四、全课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体现了一种“反思”思想,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深化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