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问题引入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巩固练习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问题一:小芳的父母都是双眼皮的,她弟弟也是双眼皮的,为什么她是单眼皮女生呢?问题二:小龙老被同学笑他是卷毛,他出生就如此,而且他妈妈也卷发,但他爸爸是直发的。这和遗传有关系吗?有什么规律吗?问题探讨: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
孟德尔生活于19世纪的奥地利,原是天主教神父。他利用教堂的一小块菜地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通过分析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发现了两条遗传基本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豌 豆?1、孟德尔选择了豌豆作为遗传试验材料(1)、豌豆是自花传粉,且是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永远是纯种。(2)、豌豆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一、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什么是相对性状? 这么多的性状,该如何研究呢?你是如何思考的?2、首先针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性状:
生物的形态特征和 生理特性的总称。 相对性状:
同种生物同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高茎与矮茎、圆粒与皱粒3、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基因的分离规律是孟德尔通过碗豆的一对
相对性状 的遗传实验总结出来的,他共做了7对
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得到相同的结果,下面讲
其中的一个实验。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高茎的花矮茎的花正交高茎的花矮茎的花反交相
关
概
念P×F1高F2高 3 : 1矮高矮787 277 为什么子一代中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高茎),而不表现另一个亲本的性状或不高不矮?性状分离 孟德尔还观察了豌豆的其它相对性状,其结果也与茎的高度相类似。如下表: F2中出现的3:1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是什么
原因导致遗传性状在杂种后代中按一定比例分离?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的。用大写字母(如D)表示显性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如d)表示隐性遗传因子。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F2Dd配子DDDddd高 高 高 矮3 : 1 图解分离现象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F2配子Dddd 高 矮 30 : 34图解测交实验 ?1 : 1五、基因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巩固练习1、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长毛和卷毛 ( )
B、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
C、玉米叶梢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
D、豌豆的高茎和蚕豆的矮茎
2、下列几组杂交中,哪组属于纯合子之间的杂交 ( )
A、DD×Dd B、DD×dd
C、Dd×Dd D、Dd×ddBB用纯种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进行杂交试验,F1产生 种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其比为 。
F2的基因型有 种,其比为
F2的表现性状有 种,比例为
其中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的基因型是 。21:131:2:1Dd23:1 一、判断 :
1.兔的白毛与长毛,人的身高与体重都是相对性状。
2.隐性性状就是指生物体中表现不出来的性状。
3.在配子中只存在每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
4.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一定相同,反之亦然。
二、选择:
1.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
A. 测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 1 :1 ;
B. 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C. 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 3 :1 ;
D.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2.绵羊的白毛对黑毛是显性,要判断一头白羊是否为纯合体,
选用与它交配的羊最好是:
A. 纯种白羊
B. 杂种白羊
C. 黑羊
D. 都不对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