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6张PPT。第二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复习:
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什么? 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二)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每一对等位基因的传递规律仍然遵循着基因的分离规律。
如果把两对性状联系在一起分析,F2出现的四种表现型的比
黄圆:黄皱:绿圆:绿皱,接近于9:3:3:1。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等位基因分离,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F1F1F2结合方式有16种
基因型9种
表现型4种9黄圆 1YYRR
2YyRR
2YYRr
4 YyRr3黄皱1YYrr
2 Yyrr3绿圆 1yyRR
2yyRr1绿皱1yyrr三、测交1、推测:
测交 杂种一代 双隐性类型
黄色圆粒 x 绿色皱粒
YyRr yyrr
配子表现型YyRr YyrryyRryyrr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 : 1 : 1 : 12、种植实验
孟德尔用F1与双隐性类型测交,F1不论作母本,还是
作父本,都得到了上述四种表现型,它们之间的比
接近1:1:1:1测交实验的结果符合预期的设想,因此可以证明,上述对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的解释是完全正确的。四、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一规律就叫做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也叫独立分配规律。1、理论上:
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
可以 重新组合(即基因重组),从而导致后代发生变异。
这是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原因之一。比如说,一对具有20对等位基因(这20对等位基因分
别位于 20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生物进行杂交时,F2可
能出现的表现型就有220=1048576种。五、自由组合规律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2、实践上:
在杂交育种工作中,人们有目的地用具有不同优良
性状的两个亲本进行杂交,使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
结合在一起,就能产生所需要的优良品种。例如:
有这样两个品种的小麦:一个品种抗倒伏,但易染锈病;
另一个品种易倒伏,但抗锈病。让这两个品种的小麦进行杂交,
在 F2中就可能出现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类型,用它作种子
繁育下去,经过选择和培育,就可以得到优良的小麦新品种。小结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研究的是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
性状的遗传规律,即: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
分别位于两对(或两对以上)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规律。
发生过程: 在杂合体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
实质: 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理论意义:基因重组,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实践意义:指导杂交育种,选择培育新品种。练习:1、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主要揭示( )基因之间的关系。
A、等位 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
C、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 D、染色体上的
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在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
数占总数的( )
A、1/16 B、1/8 C、1/2 D、1/4
3、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AABB和aabb),
F1自交产生的F2中,新的性状组合个体数占总数的( )
A、10/16 B、6/16 C、9/16 D、3/16
4、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子代中与亲代相同的基因型
占总数的( ),双隐性类型占总数的( )
A、1/16 B、3/16 C、4/16 D、9/16
5、关于“自由组合规律意义”的论述,错误的是( )
A、是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B、可指导杂交育种
C、可指导细菌的遗传研究 D、基因重组BDBCAC按自由组合定律,具有2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F2中出现的形状重组类型个体占总数的( )
A.3/8 B.3/8或5/8
C.5/8 D.1/16B人类多指是显性遗传病,白化病是隐性遗传病,已知控制这两种病的等位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一家听,父多指,母正常,有一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
(1)正常的概率
(2)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
(3)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求配子种数某基因型为AaBbCCDd的生物体产生配子的种类:______(各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8种某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配子的种类:______2种某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一个卵原细胞产生配子的种类:______1种求子代基因型,表现型种数AaBb与Aabb杂交后代基因型_____种
表现型_____种64求特定个体出现概率AaBb与Aabb杂交(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后代aabb概率_______;1/8若已知后代AaBb200个,则aaBB约_____个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