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8张PPT。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一、 单项选择题
( ) 1. 下列生殖方式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A. 组织培养 B. 试管婴儿 C. 克隆 D. 出芽生殖
( ) 2. 下列生殖方式中都应用了无性生殖原理的是
A. 扦插和播种 B. 组织培养和播种
C. 嫁接和组织培养 D. 培育转基因大鼠和扦插BC( ) 3. 关于植物的生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用马铃薯块茎来繁殖是有性繁殖
B. 有性生殖过程中卵细胞发育成胚
C. 无性生殖能综合双亲的优良特性
D. 桃树既可进行有性生殖,又能进行无
性生殖D
( ) 4. 现将基因组成为DD,甜味苹果的枝条,嫁接到基因组成为dd的酸味苹果树上,接穗上结出的成熟果实的果肉,其基因和味道是
A. DD、酸 B. dd、酸
C. Dd、甜 D. DD、甜D(解析:嫁接时,接穗和砧木之间不发生基因的融合和交流,接穗的性状和原母体的性状相同,故接穗上结出的果肉基因组成为DD,味道依然为甜味)( ) 5. 关于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B. 用植物的叶、枝条均可进行无性生殖
C. 植物可进行无性和有性生殖,动物只能进行有性生殖
D. 草莓匍匐茎上长出新个体的方式属于无性生殖C( ) 6. 蝴蝶、蛙和水稻的个体发育起点分别是
A. 受精卵、受精卵、种子
B. 卵细胞、胚盘、受精卵
C. 受精卵、胚盘、种子
D. 受精卵、受精卵、受精卵D解析:嫁接时,接穗和砧木之间不发生基因的融合和交
流,接穗的性状和原母体的性状相同,故接穗上结出的果肉基因组成为DD,味道依然为甜味。( ) 7. 关于家蚕生殖发育的顺序,正确的是
①形成蚕蛹 ②1~5龄幼虫
③蚕蛾交尾 ④羽化为蚕蛾 ⑤卵期
A. ⑤④①②③ B. ③⑤②①④
C. ⑤②①④③ D. ②③①④⑤C( ) 8. 近3年来,美国白蛾,对我国部分地区的树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有关美国白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卵生、体内受精
B. 属于外来物种入侵
C. 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D. 发育过程有蛹期C( ) 9. 如图表示生物个体发育的过程图,甲乙丙丁表示生物的不同时期,不可用此图来表示
A. 完全变态发育
B. 青蛙的发育过程
C. 蝗虫的发育过程
D. 蝴蝶的发育过程C(解析:蝗虫的发育是不完全变态发育,发育时期是卵、若虫、成虫,图片显示四个发育时期,故C项错误)( ) 10. 对蟾蜍的生殖和发育描述错误的是
A. 进行有性生殖,变态发育
B. 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C. 生殖和发育过程都在水中进行
D. 发育过程经历了卵、蝌蚪、幼体、成体B( ) 11. 如图表示青蛙与家鸽的生殖和发育特征,M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是
A. 体内受精
B. 有性生殖
C. 变态发育
D. 卵外有壳B( ) 12. 如图是鸡卵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观察
鸡卵的结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内有控制雏鸡发育的全部遗传物质
B. ②是胚胎发育主要的营养来源
C. ⑦内充满了氧气
D. 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卵的表面都有⑤B(解析:如果是未受精卵,则①内并没有控制雏鸡发育的全部遗传物质,A项错误;②卵黄是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来源,B项正确;⑦气室内充满了空气而不是氧气,C项错误;两栖动物卵的表面没有⑤卵壳,D项错误)( ) 13. 鸟类一定会具有以下繁殖行为中的
①交配 ②求偶 ③产卵 ④筑巢
⑤育雏 ⑥孵卵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⑥ A( )14. 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殖、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图甲中Ⅱ可表示有性生殖、变态发育
B. 图甲中Ⅳ可表示体内受精、卵生
C. 图乙如果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若D是受精卵,则B是蛹
D. 图乙如果表示青蛙的发育过程,若D是受精卵,则A
是蝌蚪B(解析:青蛙进行体外受精,故B项错误)( )15. 如果用下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A二、 非选择题
16.如图为生物的生殖发育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A、B、C所示发育过程均为 发育,但A与B不尽相同,A比B少 这一发育时期。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是雄蛙在用鸣声招引雌蛙前来抱对,以完成受精。青蛙的受精方式为 。青蛙的发育过程可以用四个时期来表示: →蝌蚪→幼蛙→成蛙。
(3)青蛙的幼体蝌蚪用 呼吸,成体用 呼吸,用皮肤辅助呼吸,鳃与肺都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是 。
(4)图D所示繁殖方式被称为 ,新植株体细胞内的基因与母体 。
(5)以上四种生物体由小长大,依赖于细胞不断的生长、分裂和 。变态蛹体外受精(或水中受精)卵(或受精卵)鳃 肺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组织培养 相同分化17.小林在参观养鸡场活动中,发现鸡舍内总是亮着灯。他对此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并设计了如下实验:(1)A与B组可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
B组与 组可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2)为保证实验结论的科学性,上表的饲养条件如
都要相同。(写一种即可)
(3)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结论:鸡产蛋率与
和 均有关。
(4)小林进一步探究鸡卵的结构,他将鸡卵浸没在50℃
左右的温水中,发现卵壳上有很多小气泡出现,该
实验证明 ,将鸡蛋内
容物倒出后,小林发现卵黄上有一个白色小点,这
是 ,卵黄的作用是 。
(5)与鸡一样,卵生,卵表面有硬壳的另一个动物类群
是 。光照强度 C温度(或水、饲料的量)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卵壳表面有很多气孔(小孔)胚盘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爬行动物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一、 单项选择题
( ) 1. 下列关于性状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性状一定是肉眼可以看到的特征
B. 性状表现由基因控制,一定与环境无关 C. 子女一定会表现父母的部分性状
D. 具有某基因的个体定会表现相应的性状D( ) 2. 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B.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 DNA分子很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D. 人的生殖细胞中含有46个DNA分子D( ) 3. 科学家成功地把人的抗病毒干扰素基因连接到烟草细胞的DNA分子上,使烟草获得了抗病毒能力,这个事实可以说明
A.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B. 性状和基因可相互影响
C. 人与植物的基因相同
D. 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A( ) 4. 如图是染色体和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③主要存在于细胞核
B. ①上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的片段叫做基因
C. ③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D. 正常人的细胞中,③都是成对存在的D(解析:正常人的体细胞中,③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单存在的,故D项错误)( )5. 下列人体细胞染色体数量相等的一组是
A. 卵细胞和受精卵
B. 体细胞和精子
C. 卵细胞和胚胎细胞
D. 体细胞和胚胎细胞D( ) 6. 下列①、②、③、④、⑤为人体内某些细胞示意图,图中A为显性基因,控制双眼皮,a是隐性基因,控制单眼皮,可发育为双眼皮个体的受精卵是
A. ①⑤ B. ①②③
C. ④⑤ D. ①④D(解析:控制双眼皮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故选择①④)( ) 7. 水稻的高秆、矮秆分别受 D和d 基因控制。则在水稻的精子中控制高秆性状的基因组成是
A. 基因 d B. 基因 D或d
C. 基因 D D. 基因 DD 或 Dd
( ) 8. 若某家庭中父亲卷舌(Rr),母亲不卷舌
(rr)。则他们所生的子女基因组成最多可能有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CB(解析:水稻的精子中基因成单存在,控制高秆的基因为D,故选择C项)( ) 9. 已知白化病由隐性基因控制,一对夫妇,丈夫肤色正常,携带有白化病基因,妻子为白化病患者,预测他们的孩子患白化病的几率是
A. 75% B. 12.5%
C. 50% D. 25%C( ) 10. 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其理论依据是
①近亲结婚的后代一定会患遗传病
②亲缘关系越近,性状相似程度越高
③近亲结婚后代易患传染病
④近亲之间可能都携带同一种致病基因
⑤近亲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几率大
A. ①②④ B. ②④⑤ C. ②③ D. ④⑤D( ) 11.下列有关人类性别遗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
B. 正常男性体细胞内的性染色体为XY
C. X染色体与Y染色体形态上有差异
D. 正常女性体细胞内只有一条X染色体D( )12.下图是豌豆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紫花是显性性状,白花是隐性性状
B. 亲代(P)紫花和F1紫花的基因组成相同
C. F2紫花的基因组成有两种
D. 亲代(P)形成子一代(F1)需要人工授粉B(解析:豌豆是闭花传粉,自然界中的豌豆的基因组成是纯种的,亲代均是纯种,紫花与白花杂交,后代全是紫花,故紫花为显性性状,A项正确;如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亲代紫花基因组成是AA,F1紫花的基因组成是Aa,B项错误;子一代自交得到F2,子二代F2中的紫花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C项正确;豌豆都是闭花授粉,想达到杂交的目的,一定要经过去除雄蕊、人工授粉、套袋的过程,故D项正确)( ) 13. 小明(男)的爷爷、奶奶(均健康正常)是表兄妹关系,他们一共育有4个儿子,都很健康,已知小明的爷爷含有某隐性遗传病的致病基因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明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来自于奶奶
B. 4个孩子都健康,说明近亲结婚的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与非近亲结婚相同
C.小明的爷爷奶奶生出儿子的概率是100%
D.小明爷爷的某些精子中可能不含a基因D(解析:小明是男孩,性染色体组成是XY,其中Y一定来自父亲,X来自母亲,则不可能来自奶奶,A项错误;小明爷爷奶奶是近亲结婚,从较大数据上统计,近亲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比非近亲结婚高,“4个儿子都健康”的样本过小,不能反映概率,B项错误;同样道理,生男孩的概率是50%,C项错误;由题可知小明的爷爷的基因组成是Aa,精子中的基因组成是A或a,D项正确)( ) 14. 多少年来,关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一直吸引着科学家探索的目光。关于它们的研究人类一直没有停下脚步。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说法正确的是
A. 生物体的所有性状是否表现只与基因有关
B. 生物体的所有性状都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
C. 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甜菜,含糖量提高,是可以遗传的
D. 饱满粒大的种子种下去,收获的也一定是饱满粒大的C( ) 15. 下列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是
A. 生长在贫瘠土壤中的黄豆较弱小
B. 经化学药品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甜菜
C. 杂交培育的白色果肉草莓
D. 能生产胰岛素的大肠杆菌A二、 非选择题
16. 为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某生物兴趣小组分别从甲、乙两种花生袋上、中、下层分别取10粒花生做样品,进行样品果实长轴长度的测量,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由此得出探究结果。
(1)花生中,有的花生长一些,有的花生短一些,我们分别把它们称为大、小花生,花生长度有差异,这种现象称为 。
(2)该生物兴趣小组提出的问题是
?变异 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引起的还是由环境引起的(或花生果实大小变异的原因是什么)(3)该小组使用分层取样的方法获取样品,这也是
取样的一种方式。下表是该小组的测量结果,请在表格横线处填上平均值。
(4)实验结果: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乙品种花生长度的平均值比甲品种花生 。
随机 大16(5)得出结论:
。
(6)表达与交流:由表格数据可得,甲花生中有大花生,乙花生中也有小花生,这说明同品种花生果实大小还受到 的影响。如果将乙品种花生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果结出小花生,这种变异 (填“能”或“不能”)遗传给后代。
(7)通过以上实验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 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花生果实大小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基因(或遗传物质)引起的不能环境基因(或遗传物质)环境17.如图为某家族的白化病遗传图解(基因用A、a表示,且位于常染色体上),据图分析回答:(1)人的正常肤色与白化病,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
。白化病患者皮肤和毛发出现明显的白化现象,原因是体内缺少了正常基因 A,这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 。
(2)根据遗传图谱可以看出,白化病属于 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3)图中3号的基因组成是 ;9号的基因组成是 。图中4号虽然表现正常,但他可能携带致病基因,从理论上推算他携带致病基因的几率是 。相对性状隐 基因控制性状AaAA或Aa100%
(4)图中7号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是 ,其生殖细胞中控制白化病的基因应该表示为 。
(5)图中的4号和5号是否是直系血亲? (填“是”或“否”)。
(6)如果8号和9号婚配,已知第一个孩子是白化病患者,再生第二个孩子仍患有白化病的概率是 。
a XX 否25%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三章 生物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
一、 单项选择题
( ) 1.原始大气能形成许多简单有机物的条件是
A. 高温、紫外线、雷电 B. 适宜的温度、可见光、雷电
C. 低温、火山喷发放出的光 D. 自然火源、水、二氧化碳A( ) 2. 下列关于地球上生命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B. 原始生命需要氧气
C. 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大气
D. 原始生命是多细胞生物
( ) 3. 下列所述的各类物体中,不属于化石的是
A. 在河南西峡盆地发现的恐龙蛋
B. 在古代墓穴中发掘出来的陶器
C. 在德国发现的始祖鸟
D. 恐龙留下的脚印AB( ) 4. 下列有关化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B. 化石种类包括遗体、遗迹、遗物等
C. 哺乳类化石出现在较晚近的地层
D. “露西”是目前最古老的人类化石
( ) 5. 某兴趣小组用橡皮泥制作了一个不同地层化石分布模型。该模型体现的规律不包括
A. 生物从简单到复杂
B. 生物从水生到陆生
C. 生物从体型小到体型大
D. 生物从低等到高等AC 如图是生物进化系统树,请分析并回答6~8题。( ) 6. 图中属于种子植物的类群是
A. ⑤⑥⑦⑧ B. ⑤⑥
C. ⑦ D. ⑥⑦
( ) 7. 从进化树我们可以得知
A. ①②③都为无脊椎动物
B. ⑦⑧为水生植物,⑤⑥为陆生植物
C. ②与③都属于真正的陆生动物
D. 进化过程中,③比④先出现BC( ) 8. 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是
A. 先有水生动物,后有陆生动物
B. 先出现单细胞生物,后出现多细胞生物
C. 先出现的生物结构较简单
D. 以上说法都对D( ) 9. 人工选择之所以能培育出新品种来,自然选择之所以能形成新的物种,它们共同的选择基础是
A. 生物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C. 生物都在进行生存竞争
D. 人和自然的选择力量 B
( )10. 自然选择学说关于长颈鹿进化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 古长颈鹿颈有长有短
B. 颈长的鹿更易生存
C. 颈的长短是可以遗传的
D. 为适应环境产生变异D( ) 11. 下表是对某自然生态系统不同时期各种毛色的一种兔数量的调查结果,不同毛色兔数量变化是
A. 自然选择的结果
B. 人工选择的结果
C. 为了适应环境发生了变异
D. 由于白色污染的大量排放A( ) 12.青霉素是良好的抗菌药,但由于被滥用,导致耐药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大。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细菌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
B. 由于青霉素的作用,细菌产生了耐药性
C. 在青霉素的选择下,耐药细菌生存并繁衍 D. 细菌由于个体小,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C(解析:B项错误,原因是细菌本来就有抗药性和无
抗药性变异,在青霉素的选择下抗药性变异适者生存并继续繁衍,无抗药性变异被淘汰,并不是为适应青霉素而产生变异)( ) 13. 下列关于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合成了多种蛋白质
B. 在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中不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C. 为了应对天敌,枯叶蝶产生了形似枯叶的变异
D. 现代各品种金鱼是由野生类型金鲫鱼通过人工选择培育而来D( ) 14. 马达加斯加群岛与非洲大陆只相隔狭窄的海峡,但两地生物种类有许多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人工选择的结果
B. 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
C. 变异的方向不同
D. 岛上的生物都不进化B( ) 15. 生物课本中的相关研究与其运用的科学方法相对应的是B(解析:探究保护色的形成原因运用了模拟实验法,A项错误;马、鹰的前肢骨骼结构运用了比较法,B项正确;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运用了实验法,C项错误;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运用了实验法,不需进行模拟实验,D项错误)二、 非选择题
16. 资料:在南美洲的加拉帕戈斯群岛,生活有许多地雀,这些长相平凡的小鸟也有神奇之处:它们的鸟喙形态各异,各司其职,有的以仙人掌为生,吃种子、喝花蜜;有的能撕开植物的外皮,吃嫩枝;有的以鬣蜥身上的寄生虫为食;有的则会啄伤鲣鸟吸食血液。达尔文推测这些小鸟的共同祖先是从南美洲迁徙过来的,后来演变成不同种类。请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观点来回答以下问题:
(1)鸟喙的不同形态最初是由于 产生的,这些变异是属于 变异。
(2)由于过度繁殖和有限的生存资源,这些小鸟要参与激烈的 ,该过程具有取食优势喙的个体,也就是相对于环境而言具有 变异的个体得以生存并繁殖后代,这叫 。
(3)这些变异通过 不断积累和加强,便形成了新的物种。遗传变异(或变异)可遗传生存斗争 有利适者生存 遗传(4)生物的 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5)对动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和 ,比如地雀喙的形态、大小、坚硬程度,结合图片,请你推测大地雀与小地雀取食的种子有何不同:
。多样性形态结构 生理功能 大地雀取食的种子更大更坚硬17.某种昆虫大多是绿色的,偶尔发现灰色个体,这种绿色是一种保护色。昆虫的这种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作了模拟探究。
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一间铺有地毯的房子里,放入同种且大小相似的绿色昆虫、灰色昆虫各20只,然后将一只母鸡放入房间内。
②半小时后,撤出母鸡,记录两种颜色昆虫的幸存者数。
③假设每个幸存者都产生两个后代,且体色与幸存者相同,第二天按此补充投入两种颜色的昆虫,放回母鸡。半小时后,又撤出母鸡,再次记录两种颜色昆虫的幸存者数。
④重复步骤③至第三代,若获得的数据如下表,请分析回答:(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2)步骤①中,地毯的颜色应该是: 色,这 与昆虫生活环境的颜色一致。
(3)用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母鸡捕食是对不同体色的昆虫进行 。
(4)步骤③中“每个幸存者都产生两个后代,且体色与幸存者相同”模拟的是自然界中生物的 现象。昆虫的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呢(或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吗)绿选择 遗传(5)第三代和第一代相比, 色昆虫幸存者减少。减少的原因是
。
(6)由该实验的结果可推知,昆虫保护色的形成是
的结果。
(7)在实验中,“放入同种类的且大小相似的昆虫”原因是对照实验存在 原则。
灰 灰色昆虫容易被捕食者发现,在生存斗争中易被淘汰自然选择 单一变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