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
背景分析
本节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接触得比较多,而且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了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些都为学生理解眼球和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打下坚实基础。在视力的矫正方面,由于班级中很多学生都不同程度地近视,所以对于近视眼的理解会更形象,这些都有利于本节课的展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照相机和眼睛成像的基本原理。
(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办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类比法,认识到照相机和眼球成像原理的一致性;
(2)通过实验模拟近视眼,认识到近视眼的缺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自觉保护视力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照相机、眼睛成像原理。
(2)视力的矫正
2、教学难点:
(1)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办法;
(2)照相机和眼球的调节方法。
四、教学器材:
实物、图片或模型、凸透镜、凹透镜、光具座、光屏、蜡烛、火柴等
五、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
1.照相机
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胶片相当于 。
拍照时胶片上成一个 、 的 像。
2.人的眼球中
相当于凸透镜, 相当于光屏。
物体发出光经过晶状体后形成 、 的 像。
二、新课教学
1.照相机结构和原理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照相机与眼球,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照相机,你们看看这些 能够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吗?
生:都有镜头。
师:老式照相机如果想要拍出照片还需要装上什么?
生:胶片
师:很好。预习过的同学告诉我镜头和胶片相当于什么?
生:镜头 -凸透镜 ;胶片 -光屏
师:那么照相机拍照的时候,胶片上成的像有什么特点呢?
生:倒立缩小实像
师:很好,那么根据我们之前学习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你能告诉我这个时候被拍的物体距离镜头的距离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生:大于2倍焦距。
师:很好,所以,照相机只能拍到距离它2倍焦距以外的事物,太近了就拍不到了。
接下来,介绍照相机调节原理。师生通过照相机研究由近处物体到拍远处物体时,镜头要缩,由远处物体到拍近处物体时,镜头要伸。并从理论上证明它的正确性:“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
通过例题巩固。
2.眼球
师:其实在我们的教室中,除了我们手上的工厂生产的照相机外还有很多天然照相机,是什么?
生:眼睛
师:是的,我们的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睛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什么?
生:晶状体和视网膜
师:我们说眼睛是天然的照相机,那么它的结构与照相机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生:晶状体 -凸透镜 ;视网膜 -光屏
师:我们是怎样看到远近不同的物体的呢?可以和照相机一样吗?改变像距?
教师介绍眼睛通过周围肌肉的活动来调节晶状体的厚度(自动调节焦距)
通过图片让学生认识到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晶状体的厚度不同。看远处物体时,肌肉放松,晶状体变薄。看近处物体,眼睛附近肌肉收缩,晶状体变厚,折射能力偏强,将近处光线落到视网膜上。
师:所以我们看了一段时间书后,要眺望远方,让眼睛休息休息。但是有时候不注意用眼卫生,就会怎么样?
生:近视。
3.视力的矫正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近视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教师介绍近视眼的成因:因晶状体过厚,偏折过大,远处的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实验探究:近视眼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
教师介绍近视眼看清物体的两种方法:1.将物体移近一些(物近像远)2.佩戴近视镜。
2.远视眼
师:爷爷奶奶有的也看不清物体,那爷爷奶奶也近视了吗?回忆一下爷爷奶奶看报纸是怎么看的?
生:将报纸拿得很远。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教师介绍爷爷奶奶看不清物体的原因:由于年龄增大,肌肉松弛,导致晶状体过薄,偏折能力太弱,近处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后面。
师:如果爷爷奶奶想看清楚有什么方法?
生:1.将物体拿远(物远像近),使像向前移移到视网膜上。2.佩戴老花镜凹透镜。使像向前移。
4.视觉暂留
教师拿出印有小鸟和笼子的两张照片,提问:能让小鸟进入笼子吗?
教师介绍视觉暂留:在外界景物突然消失之后,视神经对它的映像还会延续0.1s左右
5、课堂小结
6.习题巩固
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