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检测(专题1~专题3)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醋酸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醋酸菌为严格有氧呼吸 B.醋酸菌有氧无氧都能生存
C.醋酸菌能形成芽孢 D.醋酸菌能将淀粉分解成醋酸
2.为了让豆腐上更多更快地长出毛霉,所需的条件是
A、温度为15~18℃,干燥环境
B、温度为15~18℃,用水浸泡豆腐
C、温度为15~18℃,并保持一定湿度
D、温度为20℃,并保持一定湿度
3.毛霉等微生物能产生的酶类主要有
A.蛋白酶和脂肪酶 B.蛋白酶和淀粉酶
C.脂肪酸和淀粉酶酸 D.肽酶和麦芽糖酶
4.腐乳在酿造后期发酵中添加适量酒液的目的不包括 ( )
A.防腐 B.与有机酸结合形成酯
C.利于后期发酵 D.满足饮酒的需要
5.在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不正确的是 ( )
A.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1的比例配制盐水
B.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5∶1的比例配制盐水
C.盐水入坛前要煮沸冷却,以防污染
D.在坛盖边沿的水槽中要注满水,以保证坛内的无氧环境
6.关于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原理的正确描述是 ( )
A.重氮化→酸化→显色→比色 B.重氮化→酸化→比色→显色
C.酸化→重氮化→显色→比色 D.酸化→重氮化→比色→显色
7.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 ( )
A.先减少后增加 B.先增加后减少 C.逐渐增加 D.逐渐减少
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培养乳酸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
B.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碱性
C.培养细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
D.培养厌氧微生物时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9.牛肉膏可以为微生物提供 ( )
A.氮源和维生素 B.氢元素氧元素
C.碳源、磷酸盐和维生素 D.无机盐
10.有关稀释涂布平板法,叙述错误的是 ( )
A.首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B.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
C.其核心是防止杂菌污染,保证培养液的纯度
D.结果都是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11.下列不属于菌落特征的是 ( )
A.菌落的形状 B.有无荚膜 C.菌落的大小 D.隆起程度
12.关于选择培养正确的是 ( )
A.可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B.可以减少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C.所用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 D.选择培养不可以省略,但可以重复操作
13.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所需要的碳源和氮源分别是 ( )
A.CO2和N2 B.葡萄糖和NH3
C.CO2和尿素 D.葡萄糖和尿素
14.下列不属于纤维素酶组分的是 ( )
A.C1酶 B.Cx酶
C.葡萄糖苷酶 D.半乳糖苷酶
15.以下不能说明细胞全能性的实验是 ( )
A.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育出植株
B.紫色糯性玉米种子培育出植株
C.转入抗虫基因的棉花细胞培育出植株
D.番茄与马铃薯体细胞杂交后培育出植株
16.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是 ( )
A.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B.将成熟筛管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细胞中
C.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
D.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17.运用下列各种细胞工程技术培育生物新品种,操作过程中不能形成愈伤组织的是( )
A.植物组织培养 B.植物体细胞杂交
C.动物细胞培养 D.转基因植物的培育
18.愈伤组织分化过程中,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的比值较低时诱导分化的是( )
A.根 B.芽 C.叶 D.胚性细胞团
19.科学家将月季花的花药进行培养,获得了许多完整幼小植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彼此性状极相似 B.变异频率极高
C.属于有性繁殖 D.都是纯合体
20.下列植物组织培养的目的中不正确的是 ( )
A.生产人工种子 B.生产无病毒植株 C.生产杀虫剂 D.生产抗体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0分)腐乳是我国民间传统发酵食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请回答有关问题:
(1)腐乳制作中,起主要作用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它与乳酸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腐乳制作中,加盐的目的是(写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卤汤中酒的含量为何要控制在12%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腐乳的前、后期制作中温度和空气条件是否一样,试说明。: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0分)如下图是泡菜的制作及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制作泡菜宜选用新鲜的蔬菜或其他原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泡菜的盐水中清水与盐的质量比约为___________,盐水需煮沸并冷却后才可使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泡菜的制作方法不当,很容易造成泡菜变质,甚至发霉变味,试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23.(7分)制备培养基方法:将蛋白胨、NaCl和牛肉膏放入烧杯内,加20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匀后,在酒精灯上加热。当蛋白胨、牛肉膏融化后,加入琼脂,用微火继续加热至琼脂溶化,补充水至200mL。用0.1mol/L的NaOH或0.1mol/L的HCl将pH调至7.0~7.2,分别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当培养基的温度下降到50℃时,将其分装在5套培养皿中,当培养基冷却至室温,按下表分别进行处理。将处理完毕的培养基置于35℃的温度下培养2~3天,观察每个培养基中的细菌生长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1套
开盖,在空气中暴露10s
第2套
用手指接触培养基约10s
第3套
用硬币接触培养基约10s
第4套
用滤纸擦一下课桌,再接触培养基约10s
第5套
对照(不打开盖)
(1)该培养基中,含有的营养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培养基的物理性质来看,上述培养基是__________培养基,该种培养基主要用于微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实验中,有三处特别强调温度控制,请简要说明其控制温度的科学道理。
①“高压蒸汽灭菌后培养基的温度下降到5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培养基冷却至室温,按下表分别进行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处理完毕的培养基置于35℃的温度下培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0分)在做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时,出现如下问题,请给予解答:
(1)一位同学用稀释倍数为106的稀释液在培养基中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数数为21、212和256,该同学以这3个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163作为统计结果。你认为这一结果是否接近真实值?如果需要改进,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A同学筛选出的菌落为150个,其他同学只选择出50个,并且他在设计实验时并没有设置对照。你认为A同学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设计对照实验排除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5.(10分)将基因型为AaBb的小麦的花粉细胞通过无菌操作接入含有全部营养成分的培养基的试管中,在一定条件下诱导形成试管幼苗,其过程如下图:
小麦的花粉细胞①—→愈伤组织②—→丛芽③—→植株
(1)发育成的植株④称为_____________,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麦形成花粉的细胞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_,花粉发育成植物体的过程中细胞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3)若得到可育的植株,需要用____________对_________(填符号)进行处理,所获得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②过程需要的条件有________。(A.营养 B.激素 C.光照 D.pH)
26.(13分)(13分)1952年,莱德伯格夫妇通过“影印培养法”,研究大肠杆菌抗链霉素的突变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实验的过程如图14所示:
说明:将原始菌种培养在1号培养基中,待长出很多菌落后,将灭菌绒布面按到1号培养基上,使绒布面沾上各个菌落。然后再将绒布面分别按到2号和3号培养基上,使绒布面上的菌落按照原位接种到2号和3号培养基上,这种接种方法称为“影印接种”。同理,6号和7号接种自5号培养基,10号和11号接种自9号培养基。
请据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细菌抗药性变异的来源属于 。从培养基的功能上看,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若在培养基中加入伊红-美蓝,则培养基中的菌落颜色表现为 ,如果3中没有细菌长出,说明______。
(2)根据3中菌落所在的部位,挑取2号培养基中相应部位的菌落在4中扩大培养。同理,进行5~12的操作。3号、7号、11号培养基中加入链霉素的作用是 ,
3号培养基中的菌落比1号和2号中的菌落少很多,这说明
(3)3号与2号培养基中的菌落数的比值,是抗性菌落(株)占全部菌落(株)的比例。观察实验结果,判断4、8、12中抗性菌落(株)的比例最大的是 ,其中的细菌及其亲代有没有接触过链霉素? 。
(4)可见,细菌抗药性的形成是在施加链霉素之 (前或后)。链霉素对细菌抗性菌落(株)的作用在于 ,其内在实质是 。
(5)尽管环境中细菌菌群中存在抗药性基因,但是目前仍使用抗生素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原因在于菌群中 。如果不加节制的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的后果是抗生素的药效 。
参考答案
1.A 2.才 3.A 4.D 5.B 6.C 7.B 8.B
9.C 10.D 11.B 12.A 13.D 14.D 15.B 16.D
17.C 18.A 19.C 20.D
21.(1)毛霉(1分);毛霉有成形的细胞核(1分)
(2)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1分);加盐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在后期制作过程中不会过早酥烂(1分);有调味作用(1分)
(3)酒精含量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将会延长,酒精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2分)
(4)不一样,前期:15~18℃ 空气中 后期 30℃ 放入坛中密封(3分)
22.(1)亚硝酸盐的含量低(2分)
(2)4:1(2分);加热煮沸是为了杀灭杂菌,冷却之后使用是为了保证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2分)
(3)泡菜坛子密封不严或取食工具不卫生,或盐的比例过小,都会引起杂菌滋生、泡菜变质(2分)
(4)比色法(2分)
23.(1)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水分、无机盐(2分)
(2)固体(1分);分离和计数(1分)
(3)①防止培养基的温度过高使培养皿因受热不均而破裂(1分)
②防止培养基温度过高杀死接种在其上的细菌(或微生物)(1分)
③让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快速生长繁殖(1分)
24.(1)不接近真实值,接种前将菌液摇匀后重新实验(3分)
(2)可能是土样不同,也可能是培养基污染或操作失误;(3分)
方案有二:一是由其他同学用与A同学一样的土壤进行实验,如果与A同学一致,则证明无误,如果结果不同,则证明A同学存在操作失误或培养基配制有问题。另一种方案是将A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4分)
25.(1)单倍体(1分);AB、Ab、aB、ab(1分)
(2)减数分裂(1分);有丝分裂(1分)
(3)秋水仙素(1分);③(1分);AABB、AAbb、aaBB、aabb(2分)
(4)ABD(2分)
26.每空1分(1)基因突变 选择、深紫色(黑色)、没有产生抗性菌株(没有产生突变基因)
(2)选择混合菌种中的抗药性菌落 生物的突变率很低
(3)12 没有
(4)前 定向选择 菌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
(5)有抗药性基因的个体占极少数(抗药性基因频率极低) 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