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高中生物阅读测验试题十辑(台湾省)

文档属性

名称 台湾省高中生物阅读测验试题十辑(台湾省)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8-08-21 08:36:00

文档简介

台湾省高中生物阅读测验试题21-30篇
内容
阅读(21) 豌豆种皮的遗传
阅读(22) 水杉
阅读(23) 能量代谢
阅读(24) 能量转移
阅读(25) 降钙素的发现
阅读(26) 松果体
阅读(27) 骨髓干细胞
阅读(28) 淋巴循环
阅读(29) 杨桃毒素
阅读(30) 近视的成因
阅读(21)
门德尔发表它的豌豆杂交实验结果后100多年,我们终于在分子及基因的阶层里明白其典型的实验结果之一:光滑种子与皱皮种子的豌豆株(P)进行种皮表型杂交试验,其F1代全数为光滑型,而F2代则光滑型与皱皮型的豌豆株为2.96:1的缘由。
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生物学家相信光滑型与皱皮型种子之差异与淀粉的水解有关。相较于异对偶(异等位)基因(Ss)种子和双显性对偶基因(SS)种子,含双隐性对偶基因(ss)的种子在其发育过程中含有较多的蔗糖。这么一来,ss种子的渗透压较高,在其发育过程中有相对较多的水分进入种子之中。当种子发育完成,水分减少,但种皮却不相对缩小,因而形成皱皮型。进一部探讨发现,蔗糖累积于ss型种子之中,系因单醣聚合为淀粉之酵素其基因产生缺陷所致,此隐性对偶基因(s)比显性对偶基因(S)多出800个碱基对,导致淀粉分支酉每不活化,因而使较多的蔗糖累积在种子中。
1.下列有关门德尔典型实验之叙述,何者正确?
(A)F1基因型为SS (B)F2有两个基因型SS及ss (C)P必须确定为纯品系
(D)皱皮型基因为显性
2.下列发育完成之种子对应关系,何者正确?
(A)ss种子:多水分 (B)SS种子:少酵素 (C)ss种子:多淀粉
(D)SS种子:少蔗糖
3.下列有关豌豆遗传的叙述,何者正确?
(A)门德尔的典型基因对应两个对偶基因 (B)F2代之表型比2.96:1不符合显隐性之关系 (C)异对偶基因的种子表现皱皮型的外貌 (D)皱皮型种子系因缺少蔗糖所致
4.下列有关种皮遗传的叙述,哪些正确?
(A)皱皮型种子因其内之淀粉被水解所致 (B)隐性对偶基因的碱基对较少,种子因而皱缩 (C)皱皮型种子内缺少活性淀粉分支酉每 (D)皱皮型种子发育完成,渗透压不足,种皮向内皱缩 (E)基因控制酉每的活性,再影响蔗糖多寡,以水分进出决定种子表型
【答案】1.(C) 2.(D) 3.(A) 4.(C)(E)
阅读(22)
1828年,植物学家布郎尼(Brongniart)以采自法国渐新世的一些着叶化石植物建立了拟紫杉属(Taxites),并鉴别六种,其中以T. langsdorfii最惹人注意。1847年,这些化石初次被安黎胥(Endlicher)描述,同时他也将美国加州的一种高大针叶树命名为北美红杉属(Sequoia)。1855年,黑尔(Heer)鉴定从瑞士出土的化石,它包括叶和并存的球果,认为所有被鉴定为T. langsdorfii的化石,都是Sequoia的遗骸,原来的T. langsdorfii Brongniart遂被更名为Sequoia langsdorfii (Brongniart) Heer。此后更多的类似化时被发现,大多是S. langsdorfii。
1940年,三木(Miki)发现一种日本的化石植物,其枝条似落羽松(Taxodium),球果似北美红杉,故另立一属Metasequoia,以示其为北美红杉之姊妹。1941年,三木发现北极圈的Sequoia disticha Heer与日本之化石相似,遂修正其学名为Metasequioa disticha (Heer) Miki。此后,更多数据显示,Metasequioa disticha从白垩纪晚期到中新世广布于欧亚大陆,直到数百万年前它仍存在于日本和西伯利亚东部。
1944年,王战在中国西藏发现一株35公尺高的大树,当地居民称之为『水杉』,奉如神木。王战收集带有针叶和球果的小枝回去研究,并经胡先骕和郑万钧两位教授确定为Metasequioa disticha (Heer) Miki。此一稀世古树竟为全球植物学界瞩目的焦点Metasequioa活现了!1947年,麦锐尔(Merrill)资助采集种子,分赠世界各地植物园,此树因此远播异域,出现在全球各地。1948年,钱尼(Chaney)沿着长江越过山脉,到达水杉生长的峡谷,考察水杉生长和分布的情形,他发现山谷里大约有8000~10000棵,其中约5000棵的直径超过20公分,但附近已无额外的栖地,水杉不能在当地拓殖。不过,由于其种子被收集去外地培育,目前水杉在世界各地的公园与花园常看得到。
1.Sequoia langsdorfii的化石实际上最早被发现于哪一国的地层中?
(A)瑞士 (B)日本 (C)美国 (D)法国
2.Taxites langsdorfii被更名为Sequoia langsdorfii,其原因为何?
(A)安黎胥首次描述北美红杉属的化石 (B)布郎尼最先鉴定出一种着叶化石
(C)黑尔由叶和球果的化石判定属于北美红杉属 (D)三木认为它像北美红杉属的化石
3.下列有关Metasequoia之叙述,何者正确?
(A)它的枝条像Sequoia (B)它的球果像Taxites (C)它的化石在日本发现应冠以Meta前缀 (D)它的特征介于Taxodium和Sequoia之间
4.下列有关水杉之叙述,哪些正确?
(A)王战最先发现现生的Metasequoia disticha (B)胡和郑最先立名Metasequoia disticha (C)麦锐尔使得水杉再度在全球各地萌芽复苏 (D)水杉的化石经钱尼的细心照顾而复活了 (E)水杉在中生代晚期到第三纪中期广布于欧亚大陆
【答案】1.(D) 2.(C) 3.(D) 4.(A)(C)(E)
阅读(23)
新陈代谢作用非常重要。缺氧时,动物进行无氧呼吸,不仅堆积乳酸,且产生的能量锐减。显然动物在氧供应不足时,体内的乳酸堆积与能量不足是严重问题。乳酸过多常被认为是引起肌肉疲劳的主因,而能量不足对脑组织非常不利,脑细胞在这种情况下极易死亡,一般动物无法在缺氧过久或无氧状况下生存。
少数动物能在缺氧状况下生活颇长的时间,如乌龟和北欧鲫,后者竟能在冬季冰冻小池塘里生活数月之久,显示它的新陈代谢,已有适当的调节与适应。研究发现北欧鲫在寒冷缺氧环境下,肌肉与其它器官的新陈代谢简述如图1。缺氧期间,灌流脑部的血流量会增加(图2)。金鱼也是耐缺氧的动物,与北欧鲫同属Carassius,缺氧时,其新陈代谢产物与北欧鲫相同(表一)。试分析这些图表,并依据这些图表作答。
表1 与北欧鲫相近的金鱼载4℃缺氧12小时后体内乳酸和酒精含量(mM)
组织的乳酸 组织的酒精 水中酒精
对照组 0.18 0 0
缺氧组 5.81 4.58 6.63
1.从这些图表分析,北欧鲫体内何种物质愈多则抗寒的能力愈佳?
(A)酒精 (B)肝醣 (C)乳酸 (D)去氢酵素
2.北欧鲫之所以能够在冰冻小池塘存活的原因是什么?
(A)新陈代谢产生酒精与乳酸是主要因素 (B)新陈代谢产生酒精是主要因素
(C)新陈代谢改变促使体内产生抗寒物质 (D)血流量增加使脑部的乳酸直接排出体外
3.金鱼在缺氧时会发生下列何种状况?
(A)脑部的血液流量为平时的两倍以上 (B)组织中的乳酸含量和平时差不多
(C)组织中的酒精经克氏循环而代谢 (D)酒精由肌肉附近的表皮扩散至水中
4.下列有关北欧鲫体内能量代谢的叙述,哪些正确?(多选)
(A)行有氧呼吸,醣类之终产物为乳酸盐 (B)行无氧呼吸,醣类之终产物为酒精 (C)无氧时,脑血流量增加主要为带走酒精 (D)丙酮酸去氢酵素位于肌细胞粒线体 (E)肌肉中的葡萄糖是体内能量的来源
【答案】1.(B) 2.(B) 3.(A) 4.(B)(D)(E)
阅读(24)
生命力源于能!所有生物体之活动,如细菌之泳动,人之阅读,均需若干能量之投入。生物体能量收支以ATP为『通货』;在细胞质中每一个ATP代表12 kcal glucose-mole-1(葡萄糖-莫耳)。地球演化初期之生物圈,其异营生物体以糖解作用将葡萄糖氧化为丙酮酸之类的化合物,可获得2个ATP。然而,1莫耳的葡萄糖其化学键所蕴含的能量均为686 kcal。目前之生态系,其内含物种通常相当多而复杂,系统生态学者将物种依其在生态系中能阶之高低加以归类,而为生产者、消费者、清除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中之生物体其能源可自无机环境中径行撷取,故称之为自营性;其余各能阶之能量都取自自营生物,称之为异营性。假设在一草原生态系中,青草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形成三能阶食物链,草食消费者只以糖解的方式获得能量,而肉食消费者掠食草食动物后,亦仅以糖解为能量之取得方式,则估计整个生态系只有0.12%源于生产者的能量可供肉食动物运用于其活动中。此草原上肉食动物的组成及生物量将远不及目前非洲草原上丰富。
生物体之细胞可行有氧呼吸,以产生进一步的氧化性新陈代谢,在演化过程中是一项大突破。有氧呼吸之能量转换率在细胞内达到52~63%,如此一来便有足够的能量保留在生态系内,以建立充足的食物链,维持生态系的动态平衡。但是即使有氧呼吸提高了细胞运用能源物资(如葡萄糖)的利用效率,在生态系的能阶间进行能之转换,仍约有三分之二的量逸出系统。此一现象直接影响生态系中之能阶层数。大部分的生态系只有三个能阶分层,少数达到四层。例如在非洲的草原上,青草羚羊狮的食物链代表一个三能阶的生态系,若将人介入以形成青草羚羊狮人的四能阶系统将非常不易。这是因为狮的生物量不足以提供人的利用,使人达成恒定而相当大的族群水平。若人另择途径,中途撷取青草(菜)或羚羊以补足能量,维持一个相当的族群水平,那么所谓的『四能阶』系统便名存而实亡了。
1.一莫耳的葡萄糖经糖解作用后产生多少能量?
(A)12 kcal (B)24 kcal (C)343 kcal (D)686 kcal
2.只行糖解作用的生物构成生态系,其能阶间之转换率约为下列何者?
(A)63% (B)52% (C)3.5% (D)0.12%
3.细胞可行有氧呼吸之生物所构成的生态系,其能阶间之转换率约为何?
(A)33% (B)52% (C)63% (D)66%
4.下列叙述哪些正确?
(A)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比糖解作用多,但其结算仍为2ATP (B)完全的有氧呼吸过程,一莫耳葡萄糖约可产生36ATP (C)演化上应先产生具有有氧呼吸能力的细胞,然后才能行无氧呼吸 (D)理论上能维持四个能阶分层的生态系,相对地较三层者有效率 (E)若能量纯以糖解方式收支,维持一个草羚羊狮生态系的组成和生物量是很容易的
【答案】1.(B) 2.(C) 3.(A) 4.(B)(D)
阅读(25)
以狗作实验时,若以含有高浓度Ca2+的溶液灌流副甲状腺旁之甲状腺区域,会导致外围血浆中的钙浓度下降。将此区域破坏后,Ca2+的灌流引起血浆中钙浓度的增加比对照组的动物上升得还多。上述及一些其它的观察导致一种降钙物质的发现,此种降钙荷尔蒙称为降钙素。在非哺乳类的脊椎动物中,降钙素来自后鳃体,它是胚胎时来自第五对鳃弓的一对腺体。哺乳类的后鳃体大多已并入甲状腺中,但后鳃组织的分布围绕着滤泡,称为滤泡旁细胞。因为这些又称为清澈细胞或C细胞的细胞分泌此激素,因此降钙素常被称为甲状腺降钙素。但是完全切除甲状腺并不会将血液循环中这激素的浓度降到0,用放射性免疫检定法可在脑脊髓、脑垂腺、胸腺、肺、肠胃道、肝、胆囊及其它组织中找到此激素。甲状腺外降钙素的重要性尚未有定论。至少,我们叫它的原名:降钙素,总是错不了的。
1.最初于何处发现降钙素的存在?(单选)
(A)副甲状腺 (B)甲状腺 (C)后鳃体 (D)卵巢的滤泡
2.降钙素有何作用机制?(多选)
(A)对甲状腺素有正回馈控制 (B)对副甲状腺素有拮抗作用 (C)对血钙浓度有负回馈控制 (D)对血钙浓度有拮抗作用 (E)可使血钙浓度降到0
3.下列何者亦有降钙素的分泌?(多选)
(A)消化系统 (B)内分泌系统 (C)免疫系统 (D)神经系统 (E)呼吸系统
【答案】1.(B) 2.(B)(C) 3.(A)(B)(C)(D)(E)
阅读(26)
松果体又称为脑上腺,源起于胼胝体后端底下的第三脑室顶,并经由一柄连接到后连合和缰连合上。柄上有神经元,但显然并不到达松果体。松果体的基质含有神经胶细胞和实质细胞,它们有分泌性细胞的特征。年轻的动物及婴儿中,松果体很大,其细胞往往排列成腺泡状。在青春期前它开始退化,在人类的松果体组织有小的磷酸钙和碳酸钙的凝块结石,称为松果砂。由于这些凝块不能通过X光,因此成人头骨的X光片中常可看到正常的松果体。如果钙化了的松果体由其正常的位置偏离了,表示可能有一占空间的病变,例如脑部肿瘤。松果体如同其它脑室周围的器官一样,有着高度渗透性小窗般的微血管,并且是在血脑障壁之外。
1.松果腺素由何者分泌?(多选)
(A)胼胝体 (B)后连合 (C)缰连合 (D)神经胶细胞 (E)实质细胞
2.何者并非成人的松果体的特征?(单选)
(A)随年龄增长而退化 (B)随年龄增长而偏离位置 (C)钙化将导致脑部肿瘤
(D)可藉X光检查是否异常
【答案】1.(D)(E) 2.(B)
阅读(27)
成人的红血球、血小板及许多的白血球是在骨髓中制造的。胚胎时肝脏及脾脏也可形成血球细胞,而在成人,骨髓被破坏或纤维化时也可能会有这种骨髓外造血。孩童的血球在所有骨头的骨髓腔中都可主动地产生,到了二十岁时,除了肱骨上端及股骨之外,长骨的骨髓腔皆已失去活性。有活性的细胞性骨髓称为红骨髓,没有活性而被脂肪侵润的骨髓称为黄骨髓。
骨髓事实上是人体内最大的器官之一,其大小与重量接近肝脏。它也是最活跃的器官之一,正常情形下,骨髓中有75%是属于产生白血球的骨髓细胞,只有25%是成熟中的红血球细胞,但是循环中红血球细胞的数目却是白血球数目的500倍。循环中与骨髓中两种血球比例的不同可能也反映出白血球的平均寿命较短,而红血球的则较长。
骨髓中含有多功能未命定的干细胞及单功能已命定的干细胞。前者分化成后者,但后者受到刺激后只能分化成骨髓及血中许多种细胞中的一种。骨髓中似乎含有命定为颗粒球、巨核细胞、淋巴球及红血球的许多种干细胞。颗粒球及巨噬细胞可能来自同一种命定的干细胞。
1.正常成人的白血球由何者制造?(多选)
(A)红骨髓 (B)黄骨髓 (C)肝脏 (D)脾脏 (E)淋巴管
2.正常成人的血球细胞有何特性?(多选)
(A)血液中的白血球寿命长于红血球 (B)血液中的白血球数目多于红血球
(C)红骨髓中的白血球数目多于红血球 (D)黄骨髓中的白血球数目多于红血球 (E)产生白血球的骨髓干细胞数目多于产生红血球的骨髓干细胞
【答案】1.(A)(D) 2.(C)(E)
阅读(28)
穿过微血管管壁的液体通常向外流的比向内流的多,但这些多出来的液体经由淋巴管最后仍流回血液中。如此可防止组织液压不致上升,而且可促进组织液的代谢。正常情况下,24小时内淋巴的流量约2~4公升。
淋巴的流动是由于下列诸因素:骨骼肌的运动,吸气时胸腔内的负压,淋巴管通入的静脉血流快速所产生的吸引作用,以及大淋巴管管壁有韵律性地收缩。由于淋巴管有防止倒流的瓣膜,因此肌肉的收缩是很重要的因素,而且这些收缩的速率与淋巴管内的淋巴液体积成正比。有证据显示,这些管壁的收缩是推动淋巴的主要因素。
可增加淋巴流量的物质称为淋巴增生剂,包括许多能增加微血管通透性的物质。能增加平滑肌收缩的物质也可增加由肠道而来的淋巴流量。
1.淋巴系统有何特性?(单选)
(A)具有瓣膜 (B)流速高于静脉血流 (C)管壁具有骨骼肌 (D)管壁收缩无节律性
2.淋巴系统有何功能?(单选)
(A)促使组织间液体压力上升 (B)促进组织液的代谢 (C)将组织液导入血液循环 (D)增加微血管通透性 (E)增加平滑肌收缩
3.何者可促使淋巴的流量增加?(多选)
(A)组织胺 (B)血管加压素 (C)乙酰胆碱 (D)正肾上腺素 (E)肾上腺皮质素
【答案】1.(A) 2.(B)(C) 3.(A)(B)(D)
阅读(29)
过去有许多糖尿病或高血压患者吃过新鲜杨桃或杨桃汁后,出现呕吐、头晕、意识不清等症状,分析因为他们肾功能不佳,无法排出杨桃中不明的中毒成分。杨桃中的不明成分可能导致部分特殊体质的尿毒症病患,出现神经中毒症状,包括头晕、呕吐、肢体麻痹、全身无力、神智不清、走路不稳等,这些症状会再食用后数小时内出现,症状又急又猛,已发现有二人因此死亡。
这二名病例都是中年男性,分别患有糖尿病与高血压,吃了新鲜杨桃七、八个小时后,就出现头晕、呕吐及意识不清的症状,医师一度以为他们是中风。另有一名罹患高血压十年的老病号,他不知道自己有慢性肾衰竭,两天内吃了五个杨桃,同样出现急性症状,送医进加护病房住院一个月后,才捡回一条命。
究竟杨桃中含有何种成分造成中毒,目前医界还不清楚,慢性肾衰竭病患吃杨桃中毒的机率较高,因为他们无法排出这项毒素。医界曾追踪国内廿多个类似个案,也都是食用新鲜杨桃,或是喝了杨桃汁所造成,其中有两人不幸死亡。不过,并非所有尿毒症病患吃杨桃都会中毒。但糖尿病或高血压病患,最好检测肾功能,若有慢性肾衰竭,最好避免食用杨桃或杨桃汁。
1.杨桃含何种成分导致糖尿病患者中毒?(单选)
(A)神经性毒素 (B)内毒素 (C)外毒素 (D)不明成分
2.何项因素导致高血压患者在食用杨桃后产生中毒症状?(单选)
(A)糖尿病 (B)肝硬化 (C)肾功能障碍 (D)肢体麻痹
3.食用杨桃将可能产生哪些中毒症状?(多选)
(A)呕吐和头晕 (B)肢体残缺 (C)慢性肾衰竭 (D)神智不清 (E)数小时后症状即可消失
【答案】1.(D) 2.(C) 3.(A)(D)
阅读(30)
已开发国家与新兴国家的近视人口大幅增加,主要是现代化饮食(精制面包与精制谷类食品)含有太多精制淀粉所造成的。精制淀粉消化迅速,促使胰脏蠕动产生大量胰岛素,导致称为『蛋白质-3』的重要成长激素减少,而这种激素是儿童成长期协调眼球成长的重要因素。儿童成长时期如果成长激素『蛋白质-3』太少,将导致眼球长得太长,跟水晶体的成长不成比例。
其实,学界早就认为胰岛素与近视相关,但只能在统计上发现相关,未获临床证明。统计显示,肥胖或成年型糖尿病患者近视比例较高,这些人通常胰岛素分泌也较高。工业革命以降,近视人口倍增,目前欧洲人约有30%近视,而在突然接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一些新兴国家,近视比例更高达50%。大部人普遍认为近视问题出在阅读太多,但这无法解释何以要求人民学习语文但不采用西式饮食的社会仍保持少数近视人口。
1.造成近视的可能生理原因为何?(多选)
(A)眼球视轴太长 (B)晶体凸度不足 (C)蛋白质-3分泌过多 (D)阅读时间太长 (E)胰岛素分泌增加
2.预防近视的有效方法有哪些?(多选)
(A)缩短阅读时间 (B)减少西式饮食 (C)补充胰岛素 (D)补充蛋白质-3
(E)减少精制食品
3.近视与胰岛素有何相关性?(单选)
(A)尚未获得实验证明 (B)抗胰岛素分泌过多所致 (C)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
(D)胰岛素受体不足所致
【答案】1.(A)(E) 2.(B)(E) 3.(A)台湾省高中生物阅读测验试题41-50篇
内容 进度
阅读(41) 炭疽杆菌
阅读(42) 植物固定CO2
阅读(43) 癌基因学说
阅读(44) 艾滋病毒
阅读(45) 世界地球日
阅读(46) 水雉
阅读(47) 樱花钩吻鲑
阅读(48) 镉污染
阅读(49) 环境荷尔蒙
阅读(50) 杜鹃鸟的巢穴寄生
阅读(41)
美国『911事件』后,炭疽杆菌这种生物恐怖武器已变得家喻户晓。炭疽杆菌对营养条件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中分裂繁殖形成长链状,在含有血清的培养基上形成荚膜。O2充足、温度适宜(25~30℃)的人工培养基上易形成芽孢,芽孢没有繁殖作用,是生命活动微弱的休眠体,芽孢不但对低温、潮湿等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超级强,也不会因为阳光照射、喷洒消毒药品而死亡,是炭疽杆菌被用作生物武器的主要形式。
炭疽杆菌释放炭疽毒素,这种毒素能杀死血液中的免疫细胞;增强微血管的通透性,导致出血和组织肿胀;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发生神经衰竭和心脏衰竭。炭疽杆菌作为生物武器就是其芽孢附着在一定的载体(羽毛、树叶、昆虫或滑石粉等)后,再进行大面积的扩散传播。
1.炭疽杆菌和酵母菌在结构上的重要区别为何?
(A)前者有液泡,后者无液泡 (B)后者的高基氏体较多 (C)前者无核膜,后者有核膜 (D)前者无染色体,后者有染色体
2.炭疽毒素妨碍细胞呼吸而影响有机体的生命活动,这种毒素可能作用于细胞何处?
(A)核糖体 (B)细胞核 (C)内质网 (D)粒线体
3.炭疽杆菌具有下列哪种胞器?
(A)高基氏体 (B)叶绿体 (C)粒线体 (D)核糖体
4.门德尔的遗传定律,不适用于炭疽杆菌,原因为何?
(A)炭疽杆菌不具核仁 (B)炭疽杆菌不产生子代 (C)炭疽杆菌无遗传物质
(D)炭疽杆菌进行无性生殖
5.美国特里蒂公司研发的炭疽杀灰技术可以保证邮件的安全,但这一技术可能会使邮包中未冲洗的底片曝光,此项技术是:
(A)放射线照射 (B)高温蒸煮 (C)碘液浸泡 (D)液态氮急速冷冻
6.炭疽杆菌易感染动物皮肤伤口、皮肤黏膜、呼吸道等途径侵入有机体,抵抗吞噬作用引起临床症状,炭疽杆菌与易感染动物的关系称为:
(A)腐生 (B)寄生 (C)共生 (D)竞争
【答案】1.(C) 2.(D) 3.(D) 4.(D) 5.(A) 6.(B)
阅读(42)
植物固定CO2的途径有三条:卡尔文循环、C4途径和景天科酸代谢途径。在卡尔文循环中,CO2被核酮糖-1,5二磷酸(简称RuBP)固定,产物是二分子的3-磷酸甘油酸。由于3-磷酸甘油酸中含有三个碳原子,故此途径称为C3途径。凡是暗反应过程经历卡尔文循环的途径,就称为C3植物。
C4途径是指植物细胞中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简称PEP)固定CO2溶解于水后生成HCO3-,生成草醋乙酸。由于草醋乙酸含有四个碳原子,故称此途径为C4途径。
景天科酸代谢途径是景天科植物所特有的CO2固定过程,此途径是晚上气孔开放,吸收CO2,并被固定成草醋乙酸,再进一步还原成苹果酸,累积于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便会运到细胞质,被氧化脱酸,放出CO2,参与卡尔文循环。
1.C3植物固定和还原CO2的过程称为卡尔文循环,其固定CO2后的第一个物质是一种三碳化合物,该物质是:
(A)3-磷酸甘油醛 (B)3-磷酸甘油酸 (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D)甘油
2. 核酮糖-1,5二磷酸,3-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草醋乙酸。
以上何者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与CO2的固定有关?
(A) (B) (C) (D)
3.下列植物何者进行景天科代谢(CAM)?
(A)水稻 (B)甘蔗 (C)高梁 (D)菠萝
4.下列有关卡尔文循环和C4途径的比较,哪些正确?(多选)
C3循环 C4循环
(A)固定CO2的物质 RuBP PEP
(B)进行场所 均在叶肉细胞 均在叶肉细胞
(C)光合作用产物 在叶肉细胞形成 在脉鞘形成
(D)光合效率 较高 较低
(E)举例 玉米 水稻
【答案】1.(B) 2.(A) 3.(D) 4.(A)(C)
阅读(43)
由于某些基因影响,细胞不进行最后分化,而变成不受调控的变性增殖细胞,称为『癌细胞』。在生物学上癌细胞具有许多不同于正常细胞的特征:癌细胞的增殖不受调控,因此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癌细胞间的黏着性低,因此癌细胞具有易分散、转移等特性。
1972年,Huebenr和Todaro对细胞癌化提出了『癌基因学说』。认为病毒对细胞的致癌作用是由于病毒基因组中的癌基因(病毒癌基因)引起,而正常细胞中存在的癌基因(细胞癌基因)是在早期演化过程中因病毒感染而从病毒基因组中获得。如果细胞癌基因受阻,则细胞能正常发育;在各种致癌因子作用下,细胞癌基因被活化,从而使细胞发生癌化。
1.癌细胞的增殖:
(A)受调控 (B)不受调控 (C)快 (D)慢
2.癌细胞不具下列哪项特征?
(A)无限增殖力 (B)易扩散 (C)转移性 (D)稳定性
3.下列何者不是引起癌症的致癌因子?
(A)辐射线 (B)煤焦油 (C)某些病毒 (D)矿泉水
4.下列何种细胞发育有癌细胞特征?
(A)胚胎细胞 (B)干细胞 (C)细胞株 (D)组织细胞
【答案】1.(B) 2.(D) 3.(D) 4.(C)
阅读(44)
艾滋病的原文全名称为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取其各字之前缀则并为AIDS。造成此病之病原体为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目前已知HIV有两种型式:HIV-1(1981年被确认)及HIV-2(1985年被分离出)。HIV-1的毒性较强,广泛地分布全球各地;而HIV-2毒性虽较弱,却也在西非各国造成疾病。
HIV藉由感染助手T细胞(helper T cells或T4 lymphocytes)及巨噬细胞(macrophage)而使得免疫系统瘫痪。HIV对免疫系统的破坏有一种狡猾的手段,就是使免疫系统长期而持续的活化;但这种活化并未使免疫的功能增强,反而使得被活化的T细胞更易被其感染,同时也使T细胞合成更多的细胞激素(cytokines)而促使HIV的复制更加快速,当然更易引发T细胞自灭机转(apoptosis)而死亡。并且由于B细胞也长期而持续地被活化,而失去了对抗其它病原体的能力。
在研究HIV致病机转中发现,当病毒要进入细胞前,HIV的套膜上的某些蛋白质必须先与T细胞表面抗原CD4及CCR5或CXCR4结合在一起,HIV才能穿过细胞膜。但是有学者发现,当HIV套膜上的蛋白质与CCR5结合时,即使HIV不进入T细胞,还是可以引发一连串的生化反应而对T细胞产生讯号指令(signaling),此指令不但使T细胞被活化而更易被HIV感染,并且使这些细胞移向(migrate)体内HIV积极复制的部位,因而更增加了T细胞被感染的机会。
原来,HIV套膜上的蛋白质与CCR5结合,对T细胞下达的活化讯号,就是导致免疫系统长期持续被活化的机制。所以HIV不仅是核酸厉害,连外表套膜上的蛋白质也对人体有这么大的杀伤力。所以研究HIV的专家魏斯曼(Weissman)常说:HIV真是个狡猾的可怕对手。
1.由文中可以推断HIV病毒会感染哪些类型的细胞?
(A)T4细胞 (B)巨噬细胞 (C)含CD4表面蛋白的脑细胞 (D)B细胞
(E)不含CD4表面蛋白的T细胞
2.HIV套膜上的蛋白质是在哪里合成?
(A)宿主细胞的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B)宿主细胞内质网上的核糖体 (C)宿主细胞的高基氏体 (D)宿主的细胞膜上
3.HIV套膜上之特殊蛋白质的基因讯息位于何处?
(A)原本即位于宿主的细胞核中,平时细胞膜即有此种特殊蛋白质
(B)原本即位于宿主的细胞核中,平时基因并不表现
(C)病毒感染后,此基因才出现
(D)位于病毒的核酸中
4.根据上文,HIV病毒的作用包括哪些?
(A)破坏巨噬细胞,使免疫系统瘫痪 (B)影响淋巴球的分化 (C)使T细胞产生移动 (D)增加杀手T细胞对细胞的毒杀作用 (E)其病毒所含核酸可直接插入T细胞核的基因中,增加细胞激素基因的表现
【答案】1.(A)(B)(C) 2.(B) 3.(D) 4.(A)(B)(C)
阅读(45)
国际环保社群一九七○年四月廿二日发起世界第一个地球日迄今已届满卅二周年,全球各国的政府和环保团体均积极办理各项『环保活动』宣扬地球生态环境的保育理念。
在东南亚拥有大片热带雨林的印度尼西亚(面积仅次于拉丁美洲的巴西),环保人士发起了植树育林计划、举办清理地球环境的活动,并召开有关环保议题的学术研讨会。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当地大学的学生,则发起长达十个小时的拦阻机汽车进入学园的活动。而泰国的一万五千名佛教僧侣和信众则群聚首都曼谷市郊的佛寺,为地球与全世界祈祝和平。
但新加坡环保人士鼓励国民利用大众运输工具减少使用个人车辆的运动,并未能引发多数民众共襄盛举,发起组织感慨悲叹新加坡的城市绿化仍须长年努力。据估计今年大约有五千名汽车驾驶人响应世界地球日改乘公共交通工具的活动,较去年的四万多人增加约一成。
菲律宾则有数千名自行车骑士聚集首都马尼拉式的街头,要求菲律宾当局增辟更多自行车专用道,同时也抗议日趋恶化的空气污染。
美国共和党籍总统布什则于当日往访纽约市阿迪朗达克山区的萨拉纳克湖,当地被视为美国自然生态保育运动的发源地。阿迪朗达克山区的国家森林占地二万六千平方公里。美国民主党人向来指控布什政府的能源政策由『一群现任或前任石油和化学公司的主管宰制』,在地球生态环境方面,一直出卖美国的未来以换取短程的政治利益。
世界地球日的发起人已设立总部位于美国西雅图的『地球日网络』(网址为http://www.),协调各地的活动。目前全球已有一百八十四个国家的五千个组织加盟。
1.有关于人类对地球环境的冲击,下列叙述何者错误?(单选)
(A)热带雨林正逐渐缩小 (B)沙漠化正急速进行 (C)使大气层具有温室效应
(D)南极冰棚崩塌扩大
2.人类所制造的空气污染已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下表的归纳比较何者正确?
空气污染 NOX CO SO2 CO2 CH4 CFC
(A)臭氧层破坏
(B)温室效应
(C)酸雨
(D)光烟雾
3.有关于各国响应世界地球日的理性诉求与活动,下列叙述何者正确?(多选)
(A)拦阻机车汽车进入市区 (B)增辟自行车专用道 (C)改乘公共交通工具 (D)对政府的能源政策进行抗议和抗争 (E)禁止汽机车及工厂排放废气
【答案】1.(C) 2.(C) 3.(B)(C)
阅读(46)
濒临绝种的台湾本土保育鸟类水雉,目前虽然复育有成,但有许多问题却一直无法解决,其中,恼人的福寿螺害和冬季断水问题最是头疼!另外目前复育期间游客经常不请自来,影响复育工作。
官田盛产菱角,以菱角田为主要栖息地的水雉,每年进入枯水期被迫必须迁移,因此这种很容易受到惊吓的保育鸟类,在冬季期间容易变成其它猛兽的腹中物,这也是水雉濒临绝种的主因,惟二年前设置复育区后,目前复育数量已达廿多只,让国际野鸟保育人士刮目相看。
不过,收获背后却也心酸,复育人员在经费严重不足之下,以克难方式兴建复育区各项设施,不久之后水雉又即将进入渡冬期,保育人员花费将近一年的时间,进行水生植物栽植试验,期望能在冬天代替菱角植株,以免水雉被迫再度迁移,另外福寿螺害问题仍待国内农业生态专家提供灭螺秘方。
其次,复育区的水源是由乌山头水库经由嘉南大圳给水路所供应,嘉南水利会每年从十一月后会停灌四个月早已成惯例,水利会不太可能单单为了水雉复育而放水,在这种情形下,要彻底解决枯水期间复育区仍有充分水源,复育区必须增设蓄水池,这又需要不少经费。
1.下列(甲)至(辛)的八种生物中,哪些是入侵台湾造成危害的外来种生物?(单选)
(甲)吴郭鱼 (乙)福寿螺 (丙)松材线虫 (丁)灰面鹫 (戊)布袋莲
(己)马樱丹 (庚)德国蟑螂 (辛)日本锦鲤
(A)乙丙丁戊庚 (B)甲乙丙戊己庚 (C)乙丙己庚辛 (D)甲乙丙戊己庚辛
2.冬季断水威胁到水雉的复育,而冬季断水的原因与下列何者无关?(单选)
(A)东北季风 (B)农田休耕 (C)降雨减少 (D)灌溉暂停
3.下列何者对于保护水雉及自然环境,不是合适的方法?(单选)
(A)设置赏鸟的生态保护区 (B)增设蓄水池 (C)栽植替代菱角的水生植物
(D)使用杀螺药来杀死福寿螺
【答案】1.(B) 2.(A) 3.(D)
阅读(47)
濒临绝种的国宝鱼『樱花钩吻鲑』受到异常豪大雨的影响,被冲刷到下游而大量死亡,使得鱼群数量锐减,剩下不到四百尾。这是自一九八四年台湾政府积极保育樱花钩吻鲑免于绝种的行动以来,所遭受到最严重的打击。雪霸国家公园管理处将积极进行人工繁殖复育工作,希望能恢复至一千尾的数量。
被国际认定为濒临绝种鱼类的樱花钩吻鲑,必须在低温且毫无污染的水质中才能够顺利生长。在地处亚热带的台湾,樱花钩吻鲑只能适应在大甲溪上游海拔一五○○公尺以上的溪流中,过去水温都维持在摄氏十六度以下,河川甚少泥质,水量充沛,豪雨时水质仍然清澈,族群数量丰富。
但自从中横开通后,大量的山坡地被开发利用,加上人为滥捕,樱花钩吻鲑族群数量急速减少,出现灭种危机。最近又受到气候异常及强烈台风引发豪大雨的影响,加上过多栏沙坝导致溪流淤积情形严重,鱼只无处可供躲藏,因而被冲至下游,下游地区水温高且水质差,鱼只无法适应而死亡。
台湾政府于一九八四年开始公告保护樱花钩吻鲑,并进行复育工作,除了进行人工鱼苗放流,也积极推动栖地复旧,并针对溪流中的拦沙坝进行改善措施,将原本阻断鱼群回游的拦沙坝拆除部分坝体,使鱼只能够顺利回游,增加栖息空间。在多年的努力之下,樱花钩吻鲑都能维持在近千尾的数量。
近来受到豪雨的影响,今年樱花钩吻鲑族群数量再次向下减少。由于十月正值樱花钩吻鲑的产卵季节,因此雪霸国家公园计划在今年十月中旬捕捉五对成熟的种鱼,进行人工繁殖作业,希望能够成功繁殖到族群维持在一千尾的数量。即将完成并对外开放的樱花钩吻鲑复育中心,将开放给一般民众参观,除了富有教育意义之外,也希望对我国在保育方面的国际形象有所帮助。
1.下列何者威胁到樱花钩吻鲑的生存?(多选)
(A)台风豪雨 (B)拦沙坝 (C)中横开通 (D)河床缺乏泥质 (E)山坡地开发利用
2.复育樱花钩吻鲑,下列何者是积极可行的方法?(多选)
(A)于繁殖季大量采集种鱼 (B)在沿海渔塭进行人工养殖 (C)推动栖地复旧
(D)寻找新的栖息地点 (E)使鱼只顺利回游栖息
3.有关于樱花钩吻鲑的存活条件,下列叙述何者错误?
(A)水温必须低于十六度 (B)海拔一五○○公尺以上的清澈溪流 (C)须有足够的回游和栖息空间 (D)必须仰赖人工繁殖
【答案】1.(B)(C)(E) 2.(C)(E) 3.(D)
阅读(48)
云林县虎尾镇有二处农地经检验证实遭受镉污染,受害农民不满地将矛头指向附近的色料制造公司,并且希望政府能真正补足损失,周遭居民也十分恐慌,要求该公司迁厂。该公司在虎尾设厂已有卅多年,长久以来,一直遭到居民质疑。云林县政府说明,环保单位每年都针对厂区周围土地成分进行采样检验,直到去年都没发现异样,但是今年六月初的采样,经检测证实遭到污染,当时一期稻作已经收割。
虽然县政府农业局在六月中旬通报农民停种,但遭污染的农地上目前仍种有包心白蔬菜及玉米等杂粮作物,也有种植田菁,附近居民知道土壤被污染,都相当不满,推测污染面积可能不仅只有该二块农地,而强烈要求色料公司迁厂。一位居民表示,数年前,当地就曾为了色料厂污染而要求公司迁厂,但被拒绝,附近居民常闻到呛鼻臭味。地主则不相信自己的农田遭受污染,他要求环保署应检验该条排水沟沿线所有农地,因大家都共同引该排水灌溉,如果其它农田也受波及,他才相信他的土地被污染。
被怀疑是污染元凶的色料制造公司则郑重否认,并表示该公司成立于一九六八年,因镉对环境有很大的冲击,于一九八五年经工业局等单位协调,即停止了硬脂酸镉(安定剂之一)的生产,可从国贸局同意进口制造硬脂酸镉的原料氧化镉的资料中获得证明,该公司自从该年起就不再申请进口氧化镉原料。该公司并指出,环保局于六月初到厂区进行水体检测,带回十四瓶水体采样,检验结果报告就是该公司清白的最好证明,而环保局长久以来都定期稽查该公司各项环保设施,都符合标准,并强调此次污染事件与该公司无关。
1.为何农地地主不相信自己的农田遭受污染?(多选)
(A)不信任环保局的检测结果 (B)唯恐无法继续耕种 (C)害怕政府不能补足损失 (D)已确定污染源并非来自色料制造公司 (E)镉污染不会污染水源和农地
2.农地遭受镉污染后就不得继续耕种,其主要原因为何?(单选)
(A)因人类位于食物塔最高层,总生物量最大,体内的镉污染累积量最多
(B)因人体内分解镉污染的能力不如其它生物 (C)因镉污染在生物体内无法被分解且无法排出体外 (D)因镉污染会使受污染生物的总生物量不断累积扩大
3.此次受镉污染的二块农地,其污染源与色料厂有何关系?(多选)
(A)色料厂与此次镉污染事件完全无关 (B)色料厂最近排放出的呛鼻臭味
(C)色料厂最近排放至灌溉沟渠中的废水 (D)色料厂早期进口的氧化镉原料
(E)色料厂早期制造的硬脂酸镉
【答案】1.(A)(C)(E) 2.(C) 3.(D)(E)
阅读(49)
国科会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抽验市面上九十多种家用清洁剂发现,四成二的洗衣精、五成七的洗洁精、四成八的浴厕清洁剂中含有拟似环境荷尔蒙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可能造成动物体的内分泌失调,甚至引发生殖机能或恶性肿瘤问题,对生态影响很大。
环境荷尔蒙指的是那些持久性的环境微量化学物质,经由食物链进入动物体内,会形成假性荷尔蒙。因为它的化学结构和动物的雌性激素结构很相似,所以会『假传圣旨』,传送假性化学讯号,动物体不察,就会干扰到分泌激素的调节机制。它对初始成长的胚胎影响最大,可能造成雌雄不分,使得动物后代失去性别特征,导致无法生育而最终使这个族群灭种。
环境荷尔蒙对动物的影响已在鱼类获得证实,人体是否有相同反应,还要进一步研究。一种类似环境荷尔蒙的界面活性剂被大量使用在工业及民生用品上,理论上它们在进入废污水处理厂时会被分解掉,不过由于台湾大约只有百分之七的废污水经处理后排放,因此国内多数河流都有这种化学物质存在,可能影响水中生物生长。
另外一项由美国环保署主办的研究也显示,一大堆会扰乱荷尔蒙的化学物质,除了会致癌、破坏免疫系统外,还会影响生殖力,已使工业国家男性的精虫数目从每公撮精液含约一亿六千万只精虫降到六千六百万只。这些化学物质也越来越四处可见,诸如DDT及其它除草剂,还有各地无数产品都使用的PCB(多氯联苯),从塑料、油漆、到电器品都有。
1.科学家已发现环境荷尔蒙对生物的不良影响,下列叙述何者正确?(多选)
(A)环境荷尔蒙大多使雄鱼变为雌鱼或双性鱼 (B)环境荷尔蒙大多使雌鱼变为雄鱼或双性鱼 (C)环境荷尔蒙可促使人类男性的生育力降低 (D)环境荷尔蒙可促使人类女性的生育力降低 (E)环境荷尔蒙可促使人类男性转变为女性
2.科学家认为妇女服用的避孕药也可能成为环境荷尔蒙,其原因和结果为何?(多选)
(A)避孕药成分为萃取自人体的雌性激素 (B)服用避孕药的妇女所排出的尿液含有强烈的雌性激素 (C)含雌性激素的尿液经由排水系统进入河川中 (D)此类雌性激素造成上游雄鱼半数已出现雌鱼特征 (E)在人类的饮用水中已发现此类雌性激素
3.目前研究已知环境荷尔蒙对人体有哪些负面影响?(多选)
(A)引发癌症 (B)记忆力减退 (C)免疫力减退 (D)寿命缩短 (E)发育迟缓
【答案】1.(A)(C) 2.(B)(C) 3.(A)(C)
阅读(50)
杜鹃会选择其它鸟类为寄主,以行其特殊的『巢穴寄生』行为。亦即临产卵前,杜鹃会乘寄主不在时,飞到寄主的筑巢中产下一粒卵,以令寄主代为孵育其子代。小杜鹃一旦孵出,甚至连眼睛都未张开,就会用背部把牠所触及的圆形物或代母所产的卵拱出巢外,使小杜鹃能独占代母的照顾。不同品系的杜鹃所找的寄主并不一样,此种现象称之为寄主特异性。有趣的是杜鹃所产的卵各有其特色,而且常和寄主所产者雷同,以致于寄主无法分辨真伪而不致将之除去。科学家极想了解杜鹃的寄主特异性的遗传方式,于是分析了不同品系杜鹃的DNA。由于细胞中除了核内染色体DNA有基因外,细胞质中的粒线体DNA也有基因,而每只杜鹃的粒线体都来自其母亲,因此他们同时分析粒线体DNA和细胞核DNA,结果发现不同晶系杜鹃的核DNA并无有意义的差异,而粒线体DNA则在各个品系间有显著的不同。根据上文试回答下列问题:
1.小杜鹃将代母的卵拱出巢外是属于何种行为?(多选)
(A)本能行为 (B)学习行为 (C)固定行为模式 (D)印痕 (E)条件反射
2.杜鹃所产的卵和其寄主所产者雷同,此现象的生物学意义为何?(多选)
(A)是领悟学习而来 (B)是天择的结果 (C)可遗传的 (D)有特定基因在控制 (E)在演化上不具任何意义
3.下列哪些叙述和本文的内容不符甚至有冲突?(多选)
(A)寄主特异性相关基因应在粒线体DNA上 (B)寄主特异性遗传和母鸟及公鸟都有关 (C)寄主特异性的遗传方式符合门德尔遗传定律 (D)寄主特异性的遗传只与母鸟有关 (E)基因在粒线体DNA上的遗传方式和在核DNA上者一样
【答案】1.(A)(C) 2.(B)(C)(D) 3.(B)(C)(E)台湾省高中生物阅读测验试题71-80篇
内容 进度
阅读(71) 宝路干狗粮事件
阅读(72) 天花疫苗
阅读(73) 台湾蚯蚓的危机
阅读(74) 小花蔓泽兰
阅读(75) 骨质疏松症基因
阅读(76) 河川中的外来鱼种
阅读(77) 西尼罗病毒
阅读(78) 水笔仔
阅读(79) 台湾CO2减量失败
阅读(80) 南横高速公路
阅读(71)
宝路干狗粮疑似引发狗肾衰竭事件,宝路已主动召开记者会,坦承是泰国制造厂所发现的霉菌,产生两种霉菌毒素所致,将依照受害消费者情况给予赔偿。狗肾衰竭确实和狗粮有关的讯息,首先由美国总公司发出,宝路内部可能因事出突然,有相关赔偿金额和认定条件还尚未出炉。宝路总经理呼吁,受害消费者可拨打0800-002-828专线,只要今年五月前发生狗肾衰竭者,都可能符合索赔要件。
宝路干狗粮引发狗肾衰竭的事件,在今年春节爆发,最早由联合报独家报导,之后宝路曾经召开两次临时记者会,宣布回收产品,并随后检验出泰国制造厂发现有霉菌。数日后宝路再度紧急召开记者会,向外界公布霉菌中发现有褐霉素(CCITRININ),和褚曲毒素(OCHRATOXIN)两种毒素。
艾汾亚太地区科学事务经理指出,霉菌有的无害,有的却有害,在泰国厂生产的宝路干狗粮中的两种霉菌,都会直接伤害狗肾脏。宝路强调,此次事件是全新的病症,过去未曾在临床上发现,宝路仍将会同研究人员,作进一步检测,包括了解狗肾衰竭为何在台湾「最为严重」。厂商已进口全新的干狗粮,包装上会有红白色贴纸及日文字样,饲主很容易辨别。
1.下列何者是厂商自动将宝路干狗粮下架和回收的主要原因?(单选)
(A)在台湾制造的干狗粮含有致命霉菌 (B)由泰国进口的干狗粮含有致命霉菌 (C)最近发生的狗肾衰竭致死病例皆与宝路干狗粮有关 (D)暂停进口各厂牌干狗粮以避免狗肾衰竭病情蔓延扩大
2.有关于厂商对此次事件的处理情形,下列叙述何者正确?(单选)
(A)依循以往相同病例追究霉菌毒素对狗肾脏的伤害 (B)极力澄清狗肾衰竭确实与宝路干狗粮无关 (C)依循往例案例确定伤害认定条件和赔偿金额 (D)坦承泰国厂制造的宝路干狗粮发现二种直接伤害狗肾脏的霉菌毒素
【答案】1.(B) 2.(D)
阅读(72)
自从九一一事件及炭疽信事件,国际间担心恐怖分子利用天花发动生物战。台大医院研究发现,将天花疫苗稀释后,仍可使接种者产生足够的抗体,现在台湾约有二百万剂天花疫苗,足可稀释供全国民众使用。台大医院感染科主任指出,二百多名志愿者分为三组,分别接种稀释五倍、十倍、三十倍的天花疫苗,结果显示三组受试者都有不错的抗体反应。
进一步分析,天花疫苗若以三十倍稀释,对于过去曾接种天花疫苗者,仍可达成百分之百的免疫反应;若以十倍稀释,对于过去未接种疫苗者,也可达百分之百的免疫反应。研究结果显示:接种天花疫苗的副作用是发烧、头痛、肌肉痛、局部淋巴肿大、皮肤反应等等,严重会产生脑炎,大约每注射一百万到四百万人,就有一人可能会死亡,一岁以下、六十五岁以上老人由于免疫力较差,不建议接种。
1.有关于天花的病原体与疫苗,下列叙述何者正确?(单选)
(A)天花的病原体为RNA病毒 (B)虽然台湾已无天花病例,但非洲落后地区仍有零星病例发生 (C)天花疫苗必须以十倍稀释,才能达成百分之百的免疫反应
(D)天花疫苗若以三十倍稀释,仍可达到百分之百的免疫反应
2.有关于天花疫苗的副作用,下列叙述何者错误?
(A)天花疫苗为减毒性活菌疫苗,免疫效果佳,但安全性较差 (B)天花疫苗对于一岁以下的新生儿和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较易出现明显的副作用 (C)最严重的副作用可能造成脑炎甚至死亡 (D)接种天花疫苗的危险致死率大于百万分之一
【答案】1.(D) 2.(D)
阅读(73)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冲击,蚯蚓也感受得到。台湾特有生物保育中心(特生中心)调查,台湾特有种蚯蚓已退往较高海拔地区,平地及低海拔已开发地区几为外来种或广泛分布种蚯蚓的天下;特生中心认为,台湾必须重视蚯蚓天然栖地保护问题,否则,特有种蚯蚓将面临灭绝危机。
蚯蚓是宝贵的环境指标,特生中心主任指出,自从农药于民国40年代引进后,土壤中蚯蚓数量就愈来愈少,很多都市儿童、青少年连蚯蚓都没见过,更不了解蚯蚓在改善土壤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
由于仅有少有人做蚯蚓调查,这类无脊椎动物族群量又难以掌握,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员表示,迄今尚无任一种蚯蚓列入保育,要让台湾特有种蚯蚓免于灭绝,唯一办法是保护栖地。截至目前,台湾有纪录的蚯蚓共50种,其中27种为台湾特有种,可见台湾本土蚯蚓资源相当丰富;27种特有种中有23种是由特生中心所发现、发表。特生中心长期调查发现,广泛分布种或外来种蚯蚓多分布于都会区、住宅区、农耕地、果园等,新种几乎都在人为干扰较少的丘陵及高山带才能发现,显见人为活动大大影响本土与外来种蚯蚓间势力消长。
台湾蚯蚓中体积最大的长达86公分、两公分粗,最小仅2.5公分长;有些蚯蚓随处一挖就是一大团,有的找遍全台只有两处可见踪迹。而强势或广泛分布种多以外来种为主,例如87年9月才在南投东埔地区发现、并正式登录为台湾新纪录种的「黄颈蜷蚓」,早已成为全球热带地区分布最广泛的外来种蚯蚓。根据研究指出,「黄颈蜷蚓」所居土壤会愈来愈硬,严重排挤其它蚯蚓生存,因此,同一块栖地中挖到的「黄颈蜷蚓」数量,远较其它蚯蚓多,牠已成为台湾低海拔平原最优势的蚯蚓物种。「黄颈蜷蚓」在国内曾名噪一时,曾有学者指为「热带环毛蚓」;但特生中心查证,不仅名称不对,更非环毛蚓类;环毛蚓类环节会布满刚毛,非环毛蚓类每一体节上只有8根刚毛。
1.有关于台湾目前的蚯蚓生态状况,下列叙述何者错误?(单选)
(A)目前仅有少数台湾特有种蚯蚓列为保育类动物 (B)台湾特有种蚯蚓大多局限分布于丘陵及高山带 (C)外来种蚯蚓已成为低海拔地区广泛分布的优势种
(D)保护栖地是避免台湾特有种蚯蚓灭绝的唯一途径
2.下列有关于黄颈蜷蚓的描述,何者正确?(多选)
(A)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 (B)又称为热带环毛蚓 (C)每一环节均布满刚毛
(D)会使土壤变硬而排挤其它蚯蚓生存 (E)目前为台湾低海拔最优势的原生种蚯蚓
【答案】1.(A) 2.(A)(D)
阅读(75)
小花蔓泽兰为二十多年前由东南亚引进的蔓藤型植物,原产于中南美洲,虽可加强山坡地水土保持,却因为缺乏管理,造成林木被覆盖而枯死的后遗症。目前尚无防治药物,因而有『绿色癌症』之称。原先仅在台湾南部出现,但目前全台东部花莲地区、西部嘉义到屏东的中、低海拔八百公尺以下公私有造林地、山坡地都有它们的踪迹,已成为台湾地区目前侵凌性最强的外来种植物。
小花蔓泽兰性喜温暖雨量丰沛的环境。茎细长、匍匐或攀缘、多分枝,每一节都能生根,兼具无性繁殖及种子繁殖,繁殖力极强,每年10月到翌年2月间会开花。种子小、量多且轻,成熟后靠风力或靠动物力散播。由于其快速生长攀缘于林木,被其覆盖包围的树木,最后常常会死亡。专家建议可以利刃将其蔓茎割断、或喷除草剂抑制其生长,但效果有限。目前小花蔓泽兰在世界多个地区如马来西亚、印度、墨西哥皆已造成重大危害。
1.有关小花蔓泽兰的特性,下列叙述何者正确?(多选)
(A)种子可藉风力散布 (B)属于短日照植物 (C)属于阳性植物 (D)覆盖缠勒林木,造成林木缺氧窒息死亡 (E)可藉除草剂2,4-D清除之
2.某位教授研究小花蔓泽兰的光合作用与光强度、温度的相关性,结果如图(一)及图(二)所示。下列叙述何者正确?
(A)小花蔓泽兰仅适合分布于台湾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地区 (B)光合作用速率因光强度增大而有明显饱和现象 (C)小花蔓泽兰属于热带植物 (D)当温度略低于23 ℃或高于36℃时期光合作用速率为最大光合作用速率的1/3 (E)对温度的忍受范围大,属于广温性植物
【答案】1.(A)(B)(C) 2.(C)(E)
阅读(75)
冰岛生物科技公司DECODE GENETICS已找出与人体骨质疏松相关的基因BMP-2,发现拥有该基因三种变体的人,罹患骨质疏松的机率是一般人三倍。 检测体内是否有这三种变体的试剂已进入研发,预计明年初诊断化验室就可拿到这类试剂。人一生只需检测一次,若发现体内的确存在BMP-2这三种变体任何一种,就可提早预防,从高钙饮食与大量运动双管齐下。
除了BMP-2,其它基因也会影响罹患骨质疏松的机率,不过影响程度依种族而异。唯有BMP-2是迄今第一个在冰岛、挪威、美国病患身上发现结果一致的基因。这项研究结果刊登于十一月三日出刊的在线期刊《公共科学文库》。 不论男女都可有能罹患骨质疏松,不过对停经女性的影响尤其明显。补充雌激素虽可有效防止骨质流失,但只补充雌激素治疗或防范骨质疏松又会增加罹患乳癌的风险。
1.有关于骨质疏松症的特性,下列叙述何者正确?(多选)
(A)无BMP-2基因者不会罹患骨质疏松症 (B)目前已有试剂可检测BMP-2基因 (C)高钙饮食和大量运动可预防骨质疏松症 (D)性别和种族差异皆会影响骨质疏松症的罹患机率 (E)停经前的妇女较易罹患骨质疏松症
2.有关于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治疗方式,下列叙述何者正确?(单选)
(A)以特殊试剂抑制BMP-2基因的活性 (B)高钙饮食和大量运动 (C)女性于停经前补充雌性激素 (D)目前尚无安全方法可有效治疗骨质疏松症
【答案】1.(C)(D) 2.(D)
阅读(76)
台湾的河川正遭受「污染三剑客」等外来物种的严重威胁。台湾环保署一项最新调查发现,琵琶鼠(清道夫鱼)、杂种吴郭鱼、吉利吴郭鱼、三星攀鲈(三星斗鱼)、泰国鳢鱼,因繁殖力及及适应污染能力特别强,已危及本地鱼种如溪哥、石鱼宾的生存权利。环保署并建议,渔政主管单位应对野溪、河川、水库的放生行为加以管制,以免外来鱼种喧宾夺主、鸠占鹊巢;宗教团体最好也劝戒信众不要放生。
环保署检验所去年在乌溪等7条主川要河川进行采样,就发现不少外来鱼种,其中两种吴郭鱼及泰国鳢鱼是因养殖及食用目的引进台湾,三星攀鲈及琵琶鼠则是水族业者为观赏及清理水族箱目的而引进台湾,但因人们有意或无意的放生,这些外来鱼种都已进入本地河川。
环保署调查显示,外来鱼种中,又以俗称「污染三剑客」的吴郭鱼、泰国鳢鱼及琵琶鼠最为普遍,全省河川几乎都有它们的踪迹,这三种鱼繁殖力高,对幼鱼的保护性又强,加上不怕污染,再脏的水中都能存活,已成为各河川中下游的优势种,且常结伴出现,抢夺本地鱼种的生存空间。
为什么有些鱼种特别耐污染?环保署研究发现,耐污染鱼种多半具有可行空气呼吸的构造,即使水中溶氧降到很低的情况下,还是可以浮到水面直接呼吸空气;如泰国鳢鱼的口腔及咽腔内就有许多分支小管,分支小管上还包有许多皱折,且具有可行空气呼吸作用的上皮细胞,及许多与鳃循环直接相连的小血管,即使水中溶氧降到每公升1毫克以下,一样可以存活。
1.有关于外来鱼种被引进台湾的原因,下列叙述何者错误?(单选)
(A)宗教团体的放生行为 (B)养殖及食用目的 (C)观赏及清理水族箱
(D)拓展渔业并增加渔业资源
2.有关于外来鱼种中的『污染三剑客』,具有哪些特性?(多选)
(A)具有相当大的生物潜能 (B)具有很强的护幼行为 (C)可直接呼吸空气
(D)大多仅存活于高度污染的河川中 (E)易成为河川中上游的优势种
【答案】1.(A) 2.(A)(B)(C)
阅读(77)
正当全球的防疫焦点都集中在SARS之际,美国哈佛医学院表示,去年西尼罗病毒在北美共导致4,156感染、280人死亡,另外还感染了包括130种鸟类在内的230种动物,该病毒所引起的鸟类死亡案例比2001年增长5倍,候鸟也受到该病毒的感染。预计西尼罗病毒今年所带来的危害可能会超过SARS,因为该病毒已扩散到加勒比海国家。不过被感染者有80%不会显示症状,发病的大多是老年人和免疫系统较弱的人,其症状是轻度发烧,但也有病例曾发展成为致命的脑炎。蚊子并不是传染西尼罗病毒的唯一管道,去年就曾发现经由器官移植和输血引起感染。
法国蒙贝列大学研究人员发现,能够散播西尼罗病毒的蚊子中,已有10种出现基因突变,且这10种蚊子都已产生抗药力;在已有抗药力的疟蚊中,研究人员也找到突变基因。一般杀虫剂是利用氨基碳酸盐与有机磷杀死蚊子或让蚊子麻痹,通常是以对付蚊子ace-1基因中的一个主要酵素而设计的,ace-1基因出现突变的蚊子,似已对两种有效的化学药剂产生抗药力。蚊子的抗药性问题在25年前就已出现且日趋严重,显示杀虫剂的功能将愈来愈低。已有抗药力的疟蚊,也导致疟疾在非洲国家卷土重来。
1.有关于西尼罗病毒的特性,下列叙述何者正确?(应选二项)
(A)仅会感染人类和鸟类 (B)被感染者会出现轻度发烧的症状 (C)老人和免疫力较弱者被感染后可能发展成致命性的脑炎 (D)蚊子是传染西尼罗病毒的唯一媒介管道 (E)亦可经由器官移植或输血而感染
2.有关于蚊子基因突变所产生的抗药性,下列叙述何者错误?(单选)
(A)导致疟疾疫情恶化 (B)对氨基碳酸盐杀虫剂有抗药力 (C)对有机磷杀虫剂有抗药力 (D)抑制西尼罗病毒的扩散速率
【答案】1.(C)(E) 2.(D)
阅读(78)
有关水笔仔的研究论文不下数百篇,但以往植物学家一直认为世界上水笔仔『属』植物只有一种,从未有学者对他的学名有疑问。台湾师范大学及成功大学的研究者曾从分子生物学观点,认为水笔仔以南中国海为界,分化为两群,一群在印度和东南亚,另一群在台湾、日本与中国大陆。也有国外纪录指出,这两群水笔仔染色体数目并不相同,很可能是不同的生物种。中山大学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研究者,采集野外水笔仔实验观察,结果证实这两群植物无论在外表、内部构造、乃至于生态习性等,都有很大差别,明显属于两个不同『种』的植物。学术界已以三位研究者的姓,为『新发现』的台湾、日本与中国大陆的水笔仔取新学名为Kandelia obovata sheue,liu & yong,并将研究结果发表于国际植物分类学家协会的杂志《分类群》上。新种水笔仔的『发现』,除了可凸显台湾在植物演化上的特殊地理位置,也可显现『淡水红树林自然保留区』、『关渡自然保留区』及『挖子尾自然保留区』等三处以水笔仔为保护对象的保留区的重要性。
1.下列何者可作为水笔分的主要分类依据?(应选二项)
(A)外部形态 (B)生化差异 (C)内部构造 (D)染色体数目 (E)生态习性
2.将水笔仔区分为两个种或两个群的分类依据,下列何者最不适当?(单选)
(A)从分子生物学观点 (B)以南中国海为界 (C)染色体数目的差异 (D)外部形态及内部构造
【答案】1.(B)(D) 2.(B)
阅读(79)
为了因应全球环境公约,台湾政府曾于民国87年盛大召开全国能源会议,订出『无悔』策略,以2000年为基准年,平均每人每年CO2排放量9~11公吨为减量基准,预计到2010~2012年时,CO2将呈现零成长,之后则以拋物线形下降,然后在2020年时回归到2000年水平。『无悔』策略包括了180余项行动计划,但并未加以落实与追踪,像是发电、工业、车辆等各个要减量的部门都没有减量,因此台湾地区的CO2排放量愈来愈多,2000年时比1990年足足成长了70%,而且这两年来还不断成长,丝毫没有削减的趋势。台湾2002年人口数占全球人口的0.37%,在世界各国中排名第48,但每人平均CO2排放量却排名全球第24,是全球平均值的两倍以上。环保署表示,CO2无法减量的主因是此项议题在台湾根本还未达成共识,以及减量所需付出的成本太高。
1.有关于台湾政府在CO2排放的减量策略,下列叙述何者正确?(单选)
(A)1990年台湾CO2总排放量不足12万公吨 (B)2000年台湾CO2总排放量超过20万公吨 (C)CO2减量策略有助于减少能源成本的支出 (D)台湾政府已于2002年提前达成CO2零成长目标
【答案】1.(B)
阅读(80)
台湾政府有意兴建南横高速公路(南横高),根据『大武山区台湾云豹及野生动物调查』,南横高不论是利用屏东县雾台乡既有的二十号省道拓宽,或是由潮州、来义到台东县太麻里乡,都会把大武山区附近的野生动物迁徙廊道一分为二,为南台湾的自然生态带来浩劫。
调查结果显示,台湾残存的野生动物仍多,过去两年在大武山区就记录到不少台湾黑熊、麝香猫、台湾水鹿、黄喉貂、石虎、熊鹰、林鵰、黄鱼鸮、褐林鸮、灰林鸮等台湾特有野生动物的活动踪迹。这些野生动物大多分布于太麻里溪、知本溪上游人迹罕至的原始林中,其中位于屏东、台东两县间,即雾头山、境界山、松山与小鬼湖之间海拔一千六百至两千公尺的鞍部与陵线,其低、中海拔植物林相完整,且食物丰富、高度适中,很适合动物迁徙,所以成为中央山脉南段东、西两侧,野生动物迁徙、族群基因交流繁衍的唯一廊道,因此若在此兴建南横高,除了会破坏这条廊道外,也提供猎人上山狩猎的路径,如此将使台湾的野生动物生态遭到更严重的破坏。
最近的调查结果虽然没有发现云豹,但却以红外线摄影设备记录到本土珍稀动物黄喉貂的珍贵画面,包括采集蜂蜜、蜜蜂虫蛹,以及集体猎捕体型比牠们大的山羌,并利用山羌毛皮当床单取暖等。而且黄喉貂出现的频率极高,显示其生态已趋稳定。黄喉貂仅分布于亚洲地区,是日夜都行动的杂食性哺乳动物,以果实、老鼠、鸟类、昆虫为食,行动敏捷。
1.筹建中的南横高速公路,将造成哪些影响?(多选)
(A)阻断野生动物族群基因交流的管道 (B)提供盗猎者和盗伐林木者入山的快捷方式 (C)可避免南台湾的自然生态发生浩劫 (D)提供野生动物迁徙的唯一廊道
(E)促使野生动物的生态分布延伸至台东县太麻里乡
2.下列有关于台湾云豹的叙述,何者错误?(单选)
(A)受到台湾野生动物保育法的保护 (B)属于台湾的特有亚种 (C)为台湾地区最大型的日型性肉食动物 (D)族群数量极少,可能已经绝种
【答案】1.(A)(B) 2.(C)台湾省高中生物阅读测验试题1-10篇
内容 进度
阅读(1) 堕胎药RU486
阅读(2) 免疫缺乏症SCID
阅读(3) 鸡尾酒疗法
阅读(4) 口蹄疫与狂牛症
阅读(5) 粒线体
阅读(6) 胚胎复制
阅读(7) 基因疗法
阅读(8) 组织再生
阅读(9) 基因重组作物
阅读(10) 老化
阅读(1)
RU486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种合法的堕胎药,预计以『Mifeprex』的品牌上市。RU486是一种合成类固醇,学名Mifepristone,为很强的抗黄体激素。其药理作用是抑制子宫内膜的黄体激素受体,导致子宫内膜崩解,因而促成怀孕初期的流产。如果女性在最后一次月经结束后49天之内进行『RU486+前列腺素』疗程,堕胎成功率高达96%至99%。对于想在早期终止怀孕过程的妇女,这是一种合理的医疗选择。这种疗程可以取代现在的堕胎外科手术,如器械子宫扩刮术或吸除式子宫扩刮术。
台湾政府卫生署核定并公告口服堕胎药RU486列为第四级管制药品,核准法国原厂堕胎药RU486在台湾上市,并依照优生保健法,严格限定仅妇产科医师对怀孕小于七周的子宫内治疗性人工流产使用。须在专业医师或护理人员面前用药,并回诊接受追踪。卫生署药政处并限定药房不得贩卖,让RU486成为第一个不具成瘾性,却纳入管制药品的新药。经过卫生署法规会解释,只要领有管制药品登记证的药局,依法都可申请贩卖并在医师处方下调剂,使希望『全面阻断』RU486现身在药局通路的妇产科医学界大失所望。
1.根据此篇短文的报导,RU486的成分为何?
(A)黄体激素 (B)抗黄体激素 (C)前列腺素 (D)合成类固醇 (E)成瘾性药品
2.根据此篇短文的报导,RU486正确使用方法为何?
(A)必须单独使用 (B)可搭配黄体激素 (C)须搭配前列腺素 (D)须于怀孕七周内使用 (E)可用于子宫外孕的人工流产
3.根据此篇短文的报导,RU486如何达到人工流产?
(A)抑制黄体激素的受体 (B)阻止受精卵着床 (C)促使子宫内膜崩解
(D)促进子宫内膜发炎 (E)终止怀孕后期的胚胎发育
4.根据此篇短文的报导,RU486目前的法律定位为何?
(A)非法人工堕胎药 (B)非管制药品 (C)已在台湾合法制造上市 (D)药房不得自由贩卖 (E)仅妇产科医师可开立处方使用
5.根据其它新闻报导信息,私自使用RU486将有何不良影响?
(A)不完全流产 (B)出血不止 (C)子宫内膜发炎 (D)子宫外孕延误处理 (E)流产失败导致畸形儿
【答案】1.(B)(D) 2.(C)(D) 3.(A)(C) 4.(D)(E) 5.(A)(B)(C)(D)(E)
阅读(2)
X1型严重混合性免疫不全症(SCID),系因为X染色体的基因有缺陷,造成身体缺乏一种特殊酵素,无法制造T细胞及B细胞,胎儿出生后就必须住在如泡泡般的无菌室而成为『泡泡儿』。传统采用骨髓移植治疗SCID。法国医师利用干细胞进行基因疗法。先抽出病童的骨髓,筛出干细胞,浸泡在含fibronectin蛋白质溶液中,使干细胞容易接受基因转殖。利用无毒的反转录病毒作为载体,将病童缺乏的正常基因置入载体,再转殖入干细胞中,最后把干细胞植回病童体内。近一年后,免疫系统恢复正常,而且也没有副作用,在施打疫苗后都产生了抗体。
瑞典研究人员对老鼠进行实验发现,自成鼠中枢神经系统取出并转殖给老鼠或鸡胚的神经干细胞,会转变成在各种身体组织和器官发现的细胞。如果这项研究在人体细胞上获得证实,将可从根本消除人体胚胎干细胞研究引发的道德疑虑,使这种研究得以取得美国的联邦补助。根据美国联邦法律,国家卫生研究院禁止资助人体胚胎研究,主要是因为这种细胞通常来自堕胎的胚胎或胎儿。而瑞典科学家的研究发现,神经干细胞可以恢复成另一种型态的干细胞,然后发育成为脑部以外的器官。
1.根据此篇短文的报导,干细胞具有何种特性?
(A)可转变为各种组织或器官 (B)可抑制B细胞的形成 (C)可抑制T细胞的形成 (D)可作为基因治疗的载体 (E)可接受基因转殖
2.根据此篇短文的报导,干细胞常取自于何处?
(A)T细胞 (B)B细胞 (C)骨髓 (D)胚胎 (E)反转录病毒
3.根据此篇短文的报导,SCID具何种特性?
(A)属于自体免疫疾病 (B)属于先天免疫缺乏症 (C)抑制淋巴球的成熟发育 (D)血液中无法检测出抗体 (E)系因缺乏X染色体所致
4.根据此篇短文的报导,何者可作为SCID基因治疗法的载体?
(A)T细胞 (B)B细胞 (C)骨髓干细胞 (D)神经干细胞 (E)反转录病毒
5.根据其它新闻报导信息,初生胎儿的何种器官缺陷亦会造成类似的免疫缺乏症?
(A)胸腺 (B)胰脏 (C)甲状腺 (D)肾上腺 (E)脑垂腺
【答案】1.(A)(E) 2.(C)(D) 3.(B)(C)(D) 4.(E) 5.(A)
阅读(3)
目前鸡尾酒疗法是合并多种药物的治疗方式,现有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有反转录酉每抑制剂和蛋白酉每抑制剂,两种药物的作用都是阻断艾滋病毒复制,可选择的药品有14种。目前有一种名为T-20的新药,可在艾滋病毒感染细胞前,先阻断病毒进入细胞的入口,副作用比旧药小,目前已试用于人体。但美国食品药物检验局还未核准上市。另一种新药是阻断人体细胞外的蛋白质CCR5,也有治疗艾滋病的效果。由于部分病人体内的艾滋病毒已对部分药品产生抗药性而影响医疗,采用新药可改善此一问题。
何大一的研发团队进行的艾滋病亚型C型病毒疫苗已进入最后研究阶段,该疫苗是针对东南亚、中国大陆南部及西北部较为流行的艾滋病亚型C型病毒,可诱导体内产生免疫细胞CD8,发挥抵抗艾滋病毒的功效,将在中国大陆的东南部及西部各省进行静脉毒瘾者及其性伴侣的人体临床试验。尽管鸡尾酒疗法问世以来,确实成功延长带原者的存活时间,但比较贫穷的未开发国家却仍有因价格昂贵而无法普及的问题,爱滋疫苗已经成为爱滋防治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根据统计,每年全世界有一万五千名青少年感染爱滋,台湾的发生率为十万分之2.5,官方资料的带原者已有二千三百余人,接受鸡尾酒疗法者有一千三百五十五人。
1.根据此篇短文的报导,鸡尾酒疗法的主要机制为何?
(A)抑制艾滋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合成 (B)促进艾滋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分解
(C)阻断艾滋病毒的复制 (D)抑制艾滋病毒反转录酉每的作用 (E)促进艾滋病毒反转录酉每的作用
2.根据此篇短文的报导,鸡尾酒疗法目前的效果为何?
(A)不具副作用 (B)具有副作用 (C)不产生抗药性 (D)会产生抗药性
(E)仍无法治愈艾滋病
3.根据此篇短文的报导,CD8有何特性?
(A)属于T细胞 (B)属于B细胞 (C)于胸腺发育成熟 (D)可进行细胞免疫
(E)可进行抗体免疫
4.根据此篇短文的报导,未来对抗艾滋病的唯一途径为何?
(A)普及鸡尾酒疗法 (B)发展爱滋疫苗 (C)制造抗爱滋血清 (D)推广使用保险套 (E)核准T-20和CCR5上市
5.根据其它新闻报导信息,有关于艾滋病的疫情为何?
(A)艾滋病A型病毒仅在非洲地区流行 (B)抗非洲艾滋病毒的疫苗已在英国进行临床试验 (C)艾滋病C型病毒在亚洲地区流行 (D)抗亚洲艾滋病毒的疫苗已发展成功 (E)目前仍未发展出有效预防爱滋的疫苗
【答案】1.(A)(C)(D) 2.(B)(D)(E) 3.(B)(E) 4.(B) 5.(B)(C)(E)
阅读(4)
对人类无甚大碍但对农牧业会造成重大损害的口蹄疫,已蔓延到欧洲大陆的法国和南美洲的阿根廷,变成了全球性疫情,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纽西兰、日本、南韩及香港等已相继禁止从疫区进口肉类及牲畜。法国证实口蹄疫已从英国和北爱尔兰蔓延开来,法国西部农庄出现了欧洲大陆的首宗口蹄疫病例,病源疑是从英国进口的绵羊群。法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农牧产品出口国,但是法国先前已因狂牛症被列为牛肉制品不得出口的国家,而口蹄疫将严重打击法国的农牧产品外销。
联合国粮食暨农业组织提出警告,偶蹄类牲畜罹患的口蹄疫可能会侵袭全球各国,国际社会应加强防范。口蹄疫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甚至可经由空气中的尘粒传播,受感染动物的蹄及口会长出水泡,引起跛瘸残废、流涎增加及失去胃口,体重迅速减轻且乳汁分泌减少。该组织反对现阶段在欧洲为传出口蹄疫的国家实施牲畜防疫注射,欧盟成员也排除立即广泛实施牲畜防疫注射,因为广泛实施防疫注射是最后手段,将牵涉多达三亿头牲畜,且有效期只有六到九个月。
狂牛症学名为『牛脑海绵状病变』,是一种由普里昂蛋白质(Prion protein)所引发的绝症。1986年在英国首度爆发之后重创该国畜牧业,至今已造成18万头牛只病死,被扑杀的牛只更高达数百万头。最近在法国、德国、西班牙、比利时等国亦爆发了数十件病例。法国『世界报』称此事件为『欧洲危机』,德国『法兰克福广讯报』更将狂牛症与消灭中古欧洲三分之二人口的黑死病『鼠疫』相提并论。科学家在1996年发现,人类极有可能经由食用被污染的牛肉而感染症状类似的『库贾氏症』。这种病目前仍无药可医,病患脑部会逐渐损坏,出现精神障碍等痴呆症状,最后因并发症而死亡,而且可潜伏长达20年才发病,英国迄今已有81人死于库贾氏症。
1.根据此篇短文的报导,欧洲畜牧业正遭受何种病毒性疫病的危害?
(A)口蹄疫 (B)狂牛症 (C)库贾氏症 (D)鼠疫 (E)汉他出血热
2.根据此篇短文的报导,目前将何种疫病称为欧洲危机?
(A)口蹄疫 (B)狂牛症 (C)库贾氏症 (D)鼠疫 (E)汉他出血热
3.根据此篇短文的报导,口蹄疫有何特性?
(A)由普里昂蛋白质所引发 (B)可经由空气中的尘粒传播 (C)对大部分偶蹄类牲畜造成重大危害 (D)可能导致人体引发库贾氏症 (E)广泛实施牲畜防疫注射为可行的有效预防方法
4.根据此篇短文的报导,狂牛症有何特性?
(A)由普里昂蛋白质所引发 (B)可经由空气中的尘粒传播 (C)对大部分偶蹄类牲畜造成重大危害 (D)可能导致人体引发库贾氏症 (E)广泛实施牲畜防疫注射为可行的有效预防方法
5.根据其它新闻报导信息,有关于台湾口蹄疫的正确疫情为何?
(A)病源来自中国大陆的O型口蹄疫病毒 (B)导致台湾养猪业遭受严重损失
(C)导致台湾爆发肠病毒流行 (D)口蹄疫是造成台湾经济衰退的起因
(E)台湾目前仍为口蹄疫严重的疫区
【答案】1.(A) 2.(B) 3.(B)(C) 4.(A)(D) 5.(A)(B)
阅读(5)
人体由六十兆个细胞构成,这些细胞由细胞核及细胞核之外的细胞质组成,而DNA则收纳于细胞核中,细胞质内则具有许多胞器。细胞质的胞器中,只有粒线体含有少量独特的DNA,粒线体内也具有少量的核糖体。粒线体的形状大多呈圆柱状或球形,为双层膜构造,外膜平滑,内膜为复杂凹陷的内褶膜构造。
在内褶膜内,粒线体基因合成mRNA和tRNA,核糖体再依据mRNA的遗传讯息制造出蛋白质,因此粒线体彷佛一个独立的生物。多数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粒线体本来是可利用氧以获得能量的细菌类,该细菌不知何时进入其它细胞。该细菌的DNA大部分与细胞核内的DNA融合并移入细胞核,一部分则残留在粒线体内,到现在还可制造出蛋白质。由此可推知,粒线体DNA完全由母亲遗传而来。细胞核DNA则一半来自父亲,另一半来自母亲,小孩总有某些特征与父母相似。
每个精子约含一百个粒线体,仅为卵所含粒线体个数的千分之一。在受精作用时,精子仅有细胞核进入卵中,精子含有粒线体的鞭毛部分被切断。即使包括鞭毛在内的整个精子进入卵中,精子的粒线体也会立刻被分解消失,其详细机制仍尚未明了。有部分科学家认为:受精卵为防范来自双亲的粒线体DNA彼此竞争而危及受精卵,于是先除去精子的粒线体DNA,这种母系遗传的特殊遗传方式,在人类演化及迁徙路线的研究上,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人类的每个细胞约含有一百到三千个粒线体,不同的细胞间也有这样的数量差异,原因在于粒线体是制造能量的胞器。例如肝细胞和神经细胞,需要大量能量而存有许多粒线体。粒线体在内膜褶内制造能量,系将糖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将释出的能量蓄积在化学物质ATP中。ATP为腺嘌呤核?上结合了三个磷酸根,第三个磷酸根被酵素分解后会释出一定量的能量,此能量可用在生命活动上,因此粒线体被称为细胞的发电厂。
根据最近的研究发现,粒线体和生殖细胞的形成也有密切的相关。粒线体的核糖体会离开粒线体,在粒线体外合成某种特殊蛋白质,这种蛋白质似乎可作用于卵子,而且这种作用相当重要。粒线体内的DNA被称为第25号染色体,粒线体内的DNA都有固定的基因组合,全部由16569个碱基对组成。在受精作用时,精子仅有头部进入卵中,因其头部不含粒线体,故异常的粒线体DNA只能藉由卵细胞遗传,即所谓母系遗传,而且所有子代都会罹病。较常见的粒线体遗传疾病是『粒线体肌病变症』。粒线体DNA除了可做为鉴定母系遗传疾病之检验外,亦可作为姊妹、母女血缘的鉴定。
1.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可知粒线体在进入细胞前的演化地位为何?
(A)自营的原核生物 (B)异营的原核生物 (C)异营的真核生物 (D)出现时间早于蓝绿藻 (E)出现时间晚于蓝绿藻
2.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可知粒线体的构造与功能为何?
(A)由双层膜构成 (B)外膜可将葡萄糖分解 (C)内膜可进行电子传递链
(D)携带母系的主要遗传物质 (E)与性联遗传有关
3.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可知粒线体与细胞核之间的关系为何?
(A)互利共生 (B)片利共生 (C)皆可独立生存于细胞外 (D)皆无法独立生存于细胞外 (E)粒线体属于半自主胞器
4.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可知粒线体与生殖细胞的关系为何?
(A)卵子的粒线体分布于细胞核中 (B)卵子的粒线体分布于细胞质中
(C)精子的粒线体分布于细胞核中 (D)精子的粒线体均匀分布于鞭毛中
(E)受精卵中含有精子和卵子的粒线体
5.根据其它新闻报导信息,可知粒线体有何特性?
(A)心肌细胞含有许多粒线体 (B)骨骼肌细胞含有许多粒线体 (C)粒线体DNA又称为第25号染色体 (D)可推测现代人起源于亚洲 (E)曾用于鉴定俄国沙皇尼古拉二氏的遗骸
【答案】1.(B)(E) 2.(A)(C) 3.(A)(D)(E) 4.(B) 5.(A)(C)(E)
阅读(6)
最近已有科学家首度利用细胞核移植技术复制出人类胚胎。但是治疗性复制不同于生殖性复制,前者可利用取自病人细胞的遗传物质,复制出胰岛素细胞以治疗糖尿病,或复制出神经细胞以治疗受伤的脊髓。后者则是将复制胚胎植入妇女子宫以生下复制婴儿。生殖复制可能为母亲和胎儿带来潜在危险,因此科学家主张对生殖复制加以限制,直到安全问题和伦理问题都获得解决。
科学家在复制人类胚胎前,预先征询了伦理咨询委员会的意见,就五个关键议题进行讨论。科学家从24~32岁、至少生育过一胎的妇女中,挑选了十二位供卵者,并将取得的卵细胞预先去除细胞核。同时从数字匿名体细胞捐赠者的皮肤活组织,取出纤维母细胞。而后开始尝试复制,将纤维母细胞的细胞核注入去核的卵细胞中,并在第三次复制时终于闪现成功的曙光。科学家发现卵细胞中纤维母细胞核开始分裂,可惜卵细胞未分裂成二个独立的细胞。
在第四次复制时,科学家除了将皮肤纤维母细胞的细胞核注入去核的卵细胞中,也将卵巢中的滤泡细胞注入另外八个去核的卵细胞中。这八个卵细胞中有二个分裂成四细胞阶段的早期胚胎,有一个则至少分裂成六细胞阶段的早期胚胎。
科学家还设法促使人卵不经过受精、不经过细胞核移植,而直接分裂形成早期胚胎。因为科学家注意到,卵于成熟周期的末期才会将双套基因减半,如果在此之前就将卵活化,则卵就可保有双套基因。移植源自孤雌生殖的干细胞,不太可能产生排斥,因为这些细胞与病人本身的细胞十分相似,不会制造出病人免疫系统不认识的分子。这些细胞引起的道德争议,也少于利用细胞核移植的复制技术。
科学家在孤雌生殖实验中,让二十二个卵暴露于会改变细胞内离子浓度的化学药品中,在培养五天之后,发现其中六个卵已开始发育为胚囊,可惜没有任何一个胚囊含有可产生干细胞的内细胞群。利用类似技术的雄核生殖所产生干细胞,用于治疗男性的难度更高。雄核生殖必须从精子取出二个细胞核,同时注入他人所捐赠的去核卵中。
如果能从复制胚胎培养出神经细胞,科学家希望能利用这些神经细胞治疗受损的脊髓以及帕金森氏症、阿兹海默症等脑部病变。源自复制胚胎的干细胞,除了可培养成胰岛细胞以制造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也可培养成心肌细胞以治疗冲血性心脏衰竭、心律不整、心脏病发作所留下的心脏组织瘢痕。也可分化成血液细胞和骨髓细胞,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和风湿性关节炎等,因为这些自体免疫疾病系因骨髓制造出的白血球会攻击自身的组织。
这些利用细胞核移植技术复制出的细胞或经由孤雌生殖复制出来的细胞正常吗?只有进行临床试验才会知道这些细胞例行用在病人身上是否足够安全。以目前科学家对复制动物的研究看来,这些复制出来的动物都是健康的。已知端粒通常随生物体年龄增长而变短或受损,但是科学家已发现复制牛的染色体端粒与对照牛的端粒一样长,因此复制过程可能使复制细胞重新设定年龄时钟,使得复制细胞总会比被复制的细胞年轻,而治疗复制也可为老化族群提供年轻细胞。
科学亦发现复制鼠出现印痕缺陷。印痕是一种盖在哺乳动物许多基因上的戳记,盖的地方不同将使基因开启或关闭,至于盖在哪里则视基因源自父方或母方而定。印痕程序通常在胚胎发育时重新设定。虽然印痕在小鼠身上可能扮演重要角色,但是没有人知道这个现象对人类而言重要到什么程度。何况科学家系以胚性细胞复制小鼠,而非纤维母细胞或滤泡细胞等成熟体细胞复制小鼠,以胚性细胞复制小鼠的变化可能较大。
即使如此,科学家还是会继续治疗复制实验,利用细胞核移植技术或孤雌生殖复制出会产生干细胞的人类胚胎。
1.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具有研究及利用价值的复制胚胎技术为何?
(A)生殖性复制 (B)治疗性复制 (C)孤雌性复制 (D)雄核生殖 (E)细胞核移植技术
2.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可知复制胚胎培养出来的干细胞可期望用于治疗哪些疾病?
(A)阿兹海默症 (B)风湿性关节炎 (C)印痕缺陷 (D)帕金森氏症 (E)多发性硬化症
3.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复制胚胎技术从何处分离出人类的干细胞?
(A)受精卵 (B)胚囊 (C)内细胞群 (D)滤泡细胞 (E)骨髓细胞
4.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可知复制胚胎技术有何特性?
(A)复制细胞重新设定年龄时钟 (B)复制细胞比被复制的细胞年轻
(C)复制细胞的染色体端粒明显变短 (D)复制细胞重新设定印痕程序
(E)复制细胞出现印痕缺陷
5.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可知复制胚胎技术目前有何困难?
(A)早期胚胎不易分裂成胚囊 (B)胚囊中不易形成内细胞群 (C)孤雌生殖易产生排斥反应 (D)复制胚胎易对孕母产生潜在危险 (E)细胞核移植技术的道德争议
【答案】1.(B)(C)(E) 2.(A)(B)(D)(E) 3.(B)(C) 4.(A)(B)(D)(E) 5.(A)(B)(D)(E)
阅读(7)
基因治疗的想法系在遗传工程学进步的背景下,以根治遗传疾病为目标而诞生。基因治疗的终极意义是将生病细胞的基因治好,亦即『治疗基因』:一般则泛称基因治疗为透过基因操作进行治疗,亦即『利用基因来治疗』。因此基因治疗不限于治疗遗传疾病,也在摸索癌症、艾滋病等种种疾病的新疗法。
治疗用的基因多种多样,因某特定基因无法顺利运作而引发疾病时,为了弥补该功能,多使用正常基因。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将基因导入异常细胞,有时则将基因导入与异常细胞完全无关的细胞。前者称为『细胞修复技术』,例如将正常的腺?酸去胺酉每基因导入腺?酸去胺酉每缺乏症患者的淋巴球内。后者称为『细胞改变技术』,例如利用基因操作,使原来在肝脏中制造的凝固因子在肌肉细胞中制造等。
此外,也有利用人类原本不具备的基因来治疗,例如尝试将?疹病毒的胸?激酉每基因导入癌细胞内等,在施予抗病毒剂治疗。导入胸?激酉每基因的癌细胞将和?疹病毒的细胞一样,被抗病毒剂破坏。
目前从安全观点来看,能够进行基因治疗的细胞只限于体细胞。这是因为透过基因操作,可能使携带遗传情报的基因组产生某些结构上的变化。如果在生殖细胞、受精卵等生殖系列细胞上施予基因治疗,影响将及于下一代。反过来想,如果患者罹患的是遗传疾病,理论上应对患者的生殖系列细胞施予基因治疗,但是对人类基因库加工的行为不应该被允许的伦理见解却是全世界一致。
基于出生后才治疗,神经症状等将出现不可逆进展的理由,有人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必须于胎儿阶段就施予基因治疗。有关可否对胎儿施予基因治疗的议论才刚开始,即使能对胎儿施予基因治疗,能够进行基因治疗的细胞也限于体细胞。
如何将基因导入细胞,为基因治疗技术的关键。目前虽然利用病毒开发出各种载体,但是病毒载体的效果有长有短。例如以小鼠白血病病毒为基础,去掉病毒的复制能力,使病毒丧失病原性所制成的反转录病毒载体,适于将基因导入造血干细胞、淋巴球等血球系统细胞,却无法将基因导入肌肉细胞等非分裂细胞。
利用导致感冒等的腺病毒,去掉病毒复制能力所制成的腺病毒载体,则往往用在癌症的基因治疗上。这种载体的特征系可以将基因导入非分裂细胞,而且导入后的基因表现颇佳。腺病毒载体与反转录病毒载体不同,导入细胞的基因不会并入染色体的DNA中,而有效果仅为暂时的短处,不适合用来治疗基因必须长期表现的遗传疾病。
目前在开发中受期待的有『与腺病毒共存的病毒』(AAV)载体。AAV载体源自非病原性病毒,具安全优点,只要把载体直接注入体内,即可有效地将基因导入肌肉细胞、神经细胞、肝细胞等非分裂细胞。但因为不易大量生产临床用载体,此种载体目前才正式应用于临床的基因治疗。
『脂质导入法』则是不需使用病毒载体的基因导入法,这是利用『双重脂质层构成的带正电荷的脂质体』与『带负电荷的DNA』制作成复合体,让这种脂质层载体纳入细胞而导入基因。这种载体虽然安全性高,但是导入基因的效率及基因表现的持续期间比不上病毒载体。此外还有『裸DNA法』直接将精制的DNA注射到肌肉细胞内。
1.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有关于基因治疗的研究和发展,下列何者错误?
(A)限于治疗遗传疾病 (B)以根治遗传疾病为目标 (C)对细胞中异常基因施予治疗 (D)透过基因操作来进行治疗
2.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下列有关于基因治疗的叙述,何者正确?
(A)必须使用病毒作为基因载体 (B)仅限于体细胞可进行基因治疗
(C)仅限于生殖细胞可进行基因治疗 (D)仅限于将正常基因导入异常细胞
3.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下列有关于基因治疗的叙述,何者正确?
(A)必须于胎儿阶段就施予基因治疗 (B)反转录病毒载体可将基因导入肌肉细胞中 (C)腺病毒载体可将基因并入染色体的DNA中 (D)反转录病毒载体的治疗效果优于腺病毒载体
4.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下列有关于基因治疗的叙述,何者正确?
(A)对生殖细胞施予基因治疗不会影响下一代 (B)AAV载体已可大量生产为临床用载体 (C)病毒须去除抗原性才可作为基因治疗的载体 (D)目前尚无有效方法将基因直接导入非分裂细胞
5.根据其它新闻报导信息,有关于最新的基因治疗研究的叙述,何者正确?
(A)最新的基因导入载体源自慢病毒 (B)慢病毒属于腺病毒 (C)慢病毒载体仍无法将基因导入非分裂细胞 (D)小型动物的基因治疗实验结果已可适用于人类等大型动物
【答案】1.(A) 2.(B) 3.(D) 4.(C) 5.(A)
阅读(8)
目前我们的组织如果严重受损、出现异常,若无法以药物治疗,主要改以人工器官、器官移植来治疗。但人工器官与器官移植仍存有许多问题。例如人工器官有无法充分移转人体功能、所使用的人工材料与人体间无法融为一体等问题,致使埋入人工心瓣膜者,仍须每天服用防止血栓生成的药物。而将人工关节埋入年轻患者体内,随者时光流逝,材料会磨损,患者往往必须再度手术。
器官移植最大的问题在于器官供不应求,连美国器官捐赠者数目也不断减少,等待器官移植的时间因而拉长。即使移植成功,由于不是自己的器官,患者必须持续服用有副作用的免疫抑制剂。所以凭自己的自然治愈力,不靠人工材料和他人器官,使失去的人体组织器官再生才是理想。
目前组织再生的机制在基因、蛋白质等分子层次陆续被阐明,经由这些组织再生研究,蝾螈、水螅的躯体和人类的骨骼、肝脏等,均可利用相同的机制再生,而干细胞于再生过程则扮演重要的角色。干细胞被定义为『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可以不断分裂并可分化成各种组织的细胞』,这些细胞虽然统称为干细胞,但从可分化成所有细胞的胚性干细胞,到已命定为会分化为特定组织的组织干细胞,种类却繁多。
组织再生首先要备妥三个要件:(1)细胞;(2)成为细胞立足处的支持体;(3)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因子。目前组织再生所使用的细胞,与其说是干细胞,不如说是干细胞稍稍分化后的前趋细胞、母细胞。最好确保可自患者采得细胞,如果无法自患者采得细胞,只好使用他人的细胞。使用他人细胞必须设法阻止因免疫引起排斥反应,因此可以利用基因重组,以去掉细胞的抗原性。
建构组织必须有当作组织骨架、立足处的支持体,建构好的活体组织中的支持体称为『胞外基质』。再生医学不易自活体取得胞外基质,因此以人工胞外基质取代,最常使用的人工胞外基质为立体胶原海绵。这种人工胞外基质呈海绵状,内部可以容纳许多细胞。胶原在生物体内可被分解,随组织再生为体内吸收,且为细胞增殖与分化的最佳立足处。在细胞增殖与分化时,如何将细胞所需营养供给到细胞立足处的深处,相当重要。
名为『细胞生长因子』的蛋白质可以控制细胞分裂。细胞数目增加后,还得将为分化的细胞导入目标组织。以骨组织为例,由胚性干细胞→骨系干细胞→骨前趋细胞→骨母细胞→骨细胞(成熟细胞),『细胞分化因子』让细胞依序分化。只单纯将细胞生长因子和分化因子加入再生处,细胞生长因子和分化因子会自加入处扩散消失,这些因子必须在必要期间内保持某个浓度。
虽然何时与何种刺激促使干细胞生长、分化且再生为特定组织的不明处仍多,但是这个领域的研究正在急速进展,不久的将来,我们或许可以大量取得制造必要组织所需的生长因子和分化因子。
组织可以在体外或体内再生。于体内再生,往往不需要另外供给『细胞』、『人工胞外基质』、『细胞生长和分化因子』,因为这些要件在体内已经具备,生物体会直接供给。但是与在体外大量生产皮肤相比,利用体内环境再生很难大量生产组织。
1.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体内再生有何特性?
(A)需另外供给细胞 (B)需人工胞外基质 (C)需细胞生长和分化因子
(D)可大量生产组织 (E)无法大量生产组织
2.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目前所使用之干细胞有何特性?
(A)具有自我复制能力 (B)可分化成各种组织细胞 (C)大都属于前趋细胞
(D)不会引起排斥反应 (E)易自活体取得胞外基质
3.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目前对于干细胞之研究与应用概况如何?
(A)可利用基因重组增加干细胞的抗原性 (B)可利用基因重组去除干细胞的抗原性 (C)可直接自活体取得胞外基质 (D)可利用立体胶原海绵作为胞外基质
(E)干细胞的作用机制已被完全阐明
4.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人工器官与器官移植有何特性?
(A)人工器官无法充分转移人体功能 (B)人工器官可以充分转移人体功能
(C)人工器官无法与人体融为一体 (D)人工器官可以与人体融为一体
(E)无法解决克服器官移植所引发的排斥和过敏
5.根据其它新闻报导信息,目前已应用在临床上的组织再生有何特性?
(A)不论在体内或体外皆可再生皮肤 (B)与真皮相比,表皮再生容易
(C)软骨体内再生与体外再生皆已成功 (D)口腔内的组织也可以再生
(E)关节再生的技术已获突破
【答案】1.(C)(E) 2.(A)(B)(C) 3.(B)(D) 4.(A) 5.(A)(D)
阅读(9)
目前加拿大、美国商品化基因重组作物的代表功能有抗除草剂、抗虫、保鲜期延长等三项。
导入抗除草剂基因的作物有大豆和油菜等,这些作物并有农杆菌基因的一部分,该基因抗全世界最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嘉磷塞』。这些作物可以制造出某种特定酵素,由于该酵素的作用,施用除草剂后,只有杂草会枯萎,作物并不枯萎,收获量比原来不带抗嘉磷塞基因的作物大得多。
导入抗虫基因的作物有玉米和马铃薯等,玉米和马铃薯会遭受蛾和金龟子的危害,『苏力菌』则是这些害虫的天敌,只要从苏力菌取出杀虫蛋白质(Bt蛋白)基因,将该基因导入作物细胞即可。苏力菌常存于土壤,对特定种类的害虫以外的昆虫影响很小。使用苏力菌可以减少杀虫剂的施用次数及施用量,并可减少劳力和成本。
保鲜期延长的蕃茄于1994年在美国首度获得认可上市。通常果实成熟时,名为『多聚半乳糖醛酸酉每』的酵素就会开始作用,分解果胶而使果皮变软。保鲜期延长的蕃茄系利用『反义法』,将蕃茄多聚半乳糖醛酸酉每基因的一部分反向并入原来的基因中,抑制原来基因的作用,亦即抑制多聚半乳糖醛酸酉每的生成。如此,蕃茄即使成熟,果皮也不容易变软,可以在园中等到完全成熟后再收获,风味既佳也不容易发霉。
在基因重组食品的商品化,最重要的是确保食品安全,目前主要针对下面三点来确认基因重组食品的安全性。
第一点是导入基因新制造出来的蛋白质对人体是否安全。1989年美国有人吃了经基因重组过的枯草芽孢杆菌生产的色胺酸,出现肌肉疼痛、呼吸困难、咳嗽、出疹等症状。调查后发现商品中混入了二种未预期的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是否为基因重组副产物虽仍不明,但因食品未妥善确认安全就上市,仍引发严重争议。
对于导入苏力菌基因的抗虫玉米和马铃薯,也必须确认这些作物新制造出来的Bt蛋白对人体无害。现在已经确认Bt蛋白会因烹饪过程的加热而变性、被消化液分解,不会进入人体细胞。
第二点是新制造出来的蛋白质是否会引发过敏反应。目前这些蛋白质是否为已知过敏原,构造是否与已知过敏原相似,可透过数据库检索来确认其安全性。目前已确认制造出来的蛋白质无过敏原,并可经消化或加热等过程而分解。
第三点是随目标基因一起导入作物的许多耐抗生素基因制造出来的酵素是对人体是否有影响,因为只有透过基因重组制造出新酵素的作物,才能在有抗生素的条件下生存。为了确认重组是否成功,导入目标基因时,会将耐抗生素基因当作标记基因一起导入作物。
关于酵素,已确认可经消化或加热过程而分解。另外有人担心耐抗生素基因是否会转移到肠内细菌,使肠内细菌耐抗生素。基于没有植物基因转移到微生物的事例报告、基因本身会在短时间内被消化液分解、植物与微生物的基因表现机制回然不同等方面来看,安全性应该没有问题。
1.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目前商品化的基因重组作物有何特性?
(A)不产生过敏性蛋白 (B)新制造的蛋白质不易被消化液分解 (C)新制造的蛋白质容易被消化液分解 (D)转殖的目标基因不易转移到其它微生物 (D)转殖的目标基因容易转移到其它微生物
2.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目前商品化的基因重组作物有无安全之虞?
(A)抗除草剂作物会抑制野生植株生长 (B)抗虫作物会降低昆虫的生物多样性 (C)保鲜延长的蕃茄不产生危害人体的物质 (D)大多数基因重组作物尚无安全性问题 (E)应尽速立法限制基因重组作物上市
3.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如何确认基因重组食品的安全性?
(A)转殖的目标基因是否转殖成功 (B)转殖的目标基因是否带有耐抗生素基因 (C)转殖的耐抗生素基因是否影响人体 (D)新制造的蛋白质是否具有抗原性 (E)新制造的蛋白质是否易被分解
4.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为何基因重组食品可获得认可上市?
(A)植物基因不会转殖到微生物 (B)目标基因会在短时间内被消化液分解 (C)新制造的蛋白质不易被加热分解 (D)肠内菌会因基因转殖而耐抗生素 (E)植物与微生物的基因表现机制大致相同
5.根据其它新闻报导信息,如何评估基因重组作物的安全性?
(A)检查在实验室开发出来的性质与新导入的性质 (B)比较基因重组作物与非基因重组作物的成分与性质 (C)试验农场的基因重组作物对其他生物的影响 (D)作为饲料的基因重组作物其导入的蛋白质是否安全 (E)作为食品的基因重组作物其导入的蛋白质是否安全
【答案】1.(A)(C)(D) 2.(C)(D) 3.(C)(D)(E) 4.(A)(B) 5.(A)(B)(C)(D)(E)
阅读(10)
人类过了三十岁后开始老化,痴呆、白发、白内障、骨质疏松症、循环系统障碍、高血压等,就是老化的症状。包含疾病、意外事故等因素在内,人类的平均寿命大约为八十岁,即使免于疾病、意外事故,人类的极限寿命也可能不过一百三十岁。如果能够阐明老化和寿命的机制,人类可能会长生不死。细胞老化的原因有『程序假说』与『错误累积假说』二种。
人类细胞并非无限制地反复分裂,而是分裂五十至六十次后停止分裂。细胞无法分裂的组织,功能将衰退而呈现老化症状。控制细胞分裂次数的时钟为『端粒』,端粒位于染色体的两端,随着每次细胞分裂而变短。细胞反复分裂到端粒短于一定长度便无法再分裂,这是程序假说。
细胞分裂时,DNA被复制,但是紫外线、活性氧、有害物质造成的损伤会使DNA发生变异,致使复制过程出现错误。错误累积将产生异常蛋白质,使细胞功能衰退。细胞因功能衰退而无法分裂,即出现老化现象,这是错误累积假说。
虽然正常细胞的分裂次数有限,但是癌细胞可以无限制反复分裂。在1950年代从人类子宫颈癌采取的『海拉细胞』,到目前仍在反复分裂,因此癌细胞长生不死的机制也是考虑如何使正常细胞长生不死的重要暗示。
从前就已有人指出,海拉细胞似乎有让端粒延伸的酵素。最近已确认这种酵素的存在,这种酵素被命名为『端粒酉每』。目前众人正期待利用端粒酉每防止老化,使细胞可能长生不死。1998年1月,美国科学家已成功导入端粒酉每基因,并成功促使人类细胞的分裂次数比一般分裂次数增加了大约20%。
已知端粒酉每作用的细胞为癌细胞与生殖细胞,端粒酉每对正常体细胞不发生作用。端粒酉每基因在正常体细胞中处于关闭状态,在癌细胞或生殖细胞中则处于表现状态,因此癌细胞和生殖细胞可以无限制地分裂。如果能够阐明该基因的表现机制,就可能在不使体细胞癌化的情况下延长体细胞的寿命。
虽然利用端粒酉每基因可以增加体细胞的分裂次数,但这只是延长细胞的寿命,并未使细胞长生不死,而且无法防止DNA因细胞反复分裂而累积错误。即使能够使端粒大幅延长,DNA累积错误还会使细胞癌化、停止分裂。
『魏纳尔症候群』即是老化异常进展的疾病,患者的皮肤、毛发自二十岁起便异常地提早老化,致病物质已被鉴定为『解螺旋酉每』基因。细胞分裂时,DNA双螺旋松开,以一股为模板进行复制。修复DNA损伤时,也得松开双螺旋。解螺旋?就是扮演解开螺旋钮的角色。魏纳尔症候群可能因该基因无法正常运作,不能顺利复制、修复DNA,而引发早期老化异常。
妥善组合『解螺旋酉每之类修复、复制DNA的基因』与『延长细胞寿命的端粒?』,或许可望朝实现长生不老跨近一步。
近年来,以线虫、果蝇等材料所作与老化有关的研究,确实有着长足的进步。但是与老化、寿命有关的基因却是明显因物种而异,何况人类的老化可能有好几种基因复杂参与。将这些基因在动物身上的表现与人类的长生不老连结,似乎还得花上许多时间。
虽然目前受瞩目的端粒控制着分裂细胞的寿命,但是神经细胞、心肌细胞等不分裂细胞的寿命,反而可能与个体寿命更有关。研究不分裂细胞的寿命如何被控制,可能是今后实现长生不老的突破点。
1.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端粒有何特性?
(A)位于染色体的末端 (B)具有促使细胞老化的基因 (C)可抑制解螺旋酉每的作用 (D)由相同盐基序列TTAGGG所构成重复200~2500次所构成
(E)由相同盐基序列ATTGCG重复200~2500次所构成
2.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端粒酉每有何特性?
(A)可减少细胞分裂的次数 (B)可让端粒延伸 (C)所有细胞皆具有端粒酉每
(D)可促使细胞寿命延长 (E)可促使细胞长生不死
3.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细胞老化的原因为何?
(A)端粒促使染色体逐渐变短 (B)端粒随细胞分裂而变短 (C)端粒酉每基因被活化 (D)DNA于复制时发生变异 (E)外在因素造成DNA受损
4.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哪些细胞的寿命几乎没有极限?
(A)癌细胞 (B)子宫颈细胞 (C)神经细胞 (D)皮肤细胞 (E)心肌细胞
5.根据其它新闻报导信息,人可能长生不老吗?
(A)人类的的细胞可能长生不死 (B)人类的个体可能长生不死 (C)人类的老化基因尚未被阐明 (D)维持细胞不死即可促使个体长生不死 (E)细胞长生不死与个体长生不死须分开考虑
【答案】1.(A)(D) 2.(B)(D) 3.(B)(D)(E) 4.(A)(C)(E) 5.(A)(C)(E)台湾省高中生物阅读测验试题11-20篇
内容 进度
阅读(11) 结核病
阅读(12) 神经系统的信号传递
阅读(13) 细胞复制的调控
阅读(14) 长寿基因
阅读(15) 海洋性贫血
阅读(16) 温室效应
阅读(17) 生物五界分类
阅读(18) 生态系多样性
阅读(19) 臭氧洞
阅读(20) 红树林
阅读(11)
结核病是因结核菌所引起的疾病。在结核病患者的『痰』中含有结核菌,经过这些结核病患者咳嗽或是打喷嚏等所飞散出来的飞沫中,就含有该种病菌。由于飞沫的液体成分很容易蒸发,细菌就呈现裸露状态,并由且于它们很轻,会一直在空中漂浮着而很难落到地板等地表上面。由其所处的高度推论,人类呼吸细小的结核菌后,就可能抵达肺部深处的肺泡,然后定着、增殖、感染。
只要与结核病阳性带原者在讲话距离上接触,普遍将被传染。但以目前现代化高楼大厦建筑来看,即使两者距离较远,也有可能透过通风口而被感染,要想防止这类空气传染是非常困难的。
结核病是即使受到感染,也有80~90%的人不会发病。这是因为人体只要二个月左右就能产生自体细胞免疫,另外也可藉接种卡介苗(BCG)激发体内抗体以产生免疫功效,使结核菌的增殖几乎完全停止。若是一但无法产生抗体,免疫作用失灵,细菌就不光祇是停留在肺中而已,还会经由支气管以外的其它导管、血液、淋巴管等三种管道广布全身,并且会引发髓膜炎、腹膜炎、肾结核、骨或关节的结核等各种各样的结核病,假如没有做适切治疗也有致死的可能。假使完全没有接受卡介苗接种的婴儿受到感染,则有可能变成粟粒结核或是结核性髓膜炎等较严重的疾病。然而接受了卡介苗接种,免疫功效也不是完全能发挥作用,因为部分人还是无法产生自体免疫细胞,终究会得到结核性胸膜炎或肺结核。
从埃及的木乃伊也感染了肺结核的事实可知,结核病已经困扰人类数千年了。现在是因为有『利福平』、『hydrazin』等抗结核药被开发了,所以只要好好地接受正确的治疗,就一定能够完全治愈。
现在被当成世界级标准的结核病治疗法,是在最初的二个月期间,每天服用利福平、hydrazin、pyrazinmide、ethambutol等四种药物,以后的四个月期间服用利福平和hydrazin二种药剂,总计六个月的治疗期。在最初的二个月期间,可以注射链霉素来取代ethambutol。最初的四种药剂适用来杀死多达数亿至数百亿病巢内的结核菌,然后再应用利福平和hydrazin二种药剂治疗代谢率低的残留结核菌,让它们在四个月内根绝。
治疗期间可能出现二类问题,一类是不规则治疗或是不完全治疗。不规则治疗是指在六个月确实地持续服用药剂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同时又将出现副作用引起胃肠障碍,或是影响肝脏功能等症状;另外也会一不小心就会忘了吃药;或是服用药物一个月后自觉症状消失而中途停止服药。不完全治疗是指部分病患只顾服用容易吞服的药物,因此结核菌就会对该种药物产生抗药性,届时即使事后拼命服药也已经为时已晚,导致可能治疗失败,或者是得花上数年来再服用副作用更多的药物。
另一类是被具有抗药性菌感染结核病所产生的问题。虽然通常使用利福平和hydrazin治疗结核病,然而目前已经出现同时对这二种药剂带有抗药性的『多剂抗药性结核病』,而且通常是无法治愈的,所以死亡的病例也很多。曾经在医院中发生多剂抗药性结核病的集体感染,当时造成一位年轻的护士死亡。倘若多剂抗药性结核病一旦在医院内出现经常性感染,就会造成不可收拾的大事。
1.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结核病的病原体有何特性?
(A)属于真核生物 (B)属于原核生物 (C)以RNA为遗传物质 (D)具有月太聚糖构成的细胞壁 (E)利用轴丝运动
2.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结核病在人体内的扩散途径为何?
(A)神经系统 (B)循环系统 (C)淋巴系统 (D)呼吸系统 (E)骨骼系统
3.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结核病的治疗全程皆必须使用到哪些药剂?
(A)利福平 (B)链霉素 (C)hydrazin (D)pyrazinmide (E)ethambutol
4.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造成结核病治疗失败的人为原因为何?
(A)未按时服药 (B)自行中止服药 (C)感染多剂抗药性结核菌 (D)改服中医偏方 (E)结核菌经由中央空调系统传播
5.根据其它新闻报导信息,结核病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A)髓膜炎 (B)腹膜炎 (C)胸膜炎 (D)脊椎骨疡 (E)关节结核
【答案】1.BD 2.BCD 3.ABCDE 4.ABD 5.ABCDE
阅读(12)
二○○○年诺贝尔医学暨生理学奖,颁给了肯尔德、葛林佳、卡尔森等三位。得奖理由是『阐明神经系统信号传递的机制』。已知动物脑中具有无数的神经细胞,而人脑则拥有一百亿个以上的神经细胞,这些神经细胞彼此连结,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神经细胞彼此连接的部位称作突触,突触在神经细胞间的情报交接、信号传递上担负重要的任务。
得奖人之一的肯德尔教授则是阐明了突触的变化,为学习和记忆的本质。他以海生软件动物『海兔』作为研究材料,海兔可进行单纯的防御反射。海兔的防御反射可藉某种刺激而增强,反射可持续增强并可维持数天至数星期,因此可视防御反射为一种学习行为。肯尔特教授阐明了此种学习行为系突触功能变化所致。至一九九○年,科学家才发现这种突触功能变化也出现在哺乳类,而且『有突触才有记忆』的基本原理也适用于人类。
另一得奖人葛林佳教授则是阐明了多巴胺等神经传导物质在突触上的作用机制。在突触上,位于送出情报侧的神经细胞会释出神经传递物质,位于接收情报侧的神经细胞则是利用受体接收神经传递物质。受到多巴胺刺激,受体会增加成为下一个情报讯息的物质量。该物质的增幅,将会影响『左右神经兴奋程度』的离子通道等,使神经细胞的功能发生变化。
另一得奖人卡尔森于一九五○年提出多巴胺在脑情报传递上的重要性,他首先确认出与身体运动密切相关的大脑基底核有许多多巴胺存在。因为在体内无法合成多巴胺的动物,会像人类罹患帕金森氏症一样,运动功能明显受损。他先将多巴胺的前驱物『左多巴』注射入动物体内,发现左多巴在该动物脑中转变成为多巴胺,促使该动物的运动功能恢复正常。左多巴目前仍用作帕金森氏症病程进展的有效治疗药剂,而帕金森氏症至今仍以难以治愈而众所周知。
肯尔德、葛林佳、卡尔森等三位的研究,在了解信号传递紊乱将导致神经与精神疾病的机制上,也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
1.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肯德尔有何重要贡献?
(A)利用海鞘研究突触的功能 (B)利用海兔研究学习行为 (C)发现多巴胺存在于大脑基底核 (D)发现多巴胺引发帕金森氏症 (E)发现多巴胺在突触上的作用机制
2.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卡尔森有何重要贡献?
(A)利用海鞘研究突触的功能 (B)利用海兔研究学习行为 (C)发现多巴胺存在于大脑基底核 (D)发现多巴胺引发帕金森氏症 (E)发现多巴胺在突触上的作用机制
3.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葛林佳有何重要贡献?
(A)利用海鞘研究突触的功能 (B)利用海兔研究学习行为 (C)发现多巴胺存在于大脑基底核 (D)发现多巴胺引发帕金森氏症 (E)发现多巴胺在突触上的作用机制
4.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突触有何特性?
(A)神经细胞与目标细胞相汇合处称为突触 (B)突触可释出神经传导物质
(C)突触后的树突具有接收神经传导物质的受器 (D)突触的神经物质传导速率大于神经纤维的神经冲动传导速率 (E)神经细胞的树突和轴突皆可释出神经传导物质至突触中
5.根据其它新闻报导信息,神经传导物质有何特性?
(A)正肾上腺素属于使人感觉幸福的物质 (B)多巴胺属于胆固醇的衍生物
(C)血清素属于使人感觉快乐的物质 (D)乙酰胆碱大多产生兴奋性的作用
(E)脑内啡属于使人满意的物质
【答案】1.(B) 2.(C) 3.(E) 4.(A)(C) 5.(A)(D)
阅读(13)
二○○一年诺贝尔医学暨生理学奖,由英国帝国癌症研究基金会的纽尔斯和杭特,与美国西雅图癌症研究中心的哈特威尔等三人共同荣获桂冠。他们三位的重要贡献在于揭开细胞复制以及精密调节此机制的神秘面纱。
所谓细胞周期,指的是G1、S、G2、M等阶段时期。G指的是空隙(gap),S指的是合成(synthesis),M指的是细胞有丝分裂(mitosis)。目前我们对细胞周期的认知,为每个阶段或是时期交界都有所谓的『检查点』,其意义类似于工厂制造过程中的品管控制。G1阶段所监测的为细胞个体的大小,在细胞成长过程中,细胞核遗传物质有没有受外界高能辐射线或化学物质的影响而突变,若有则启动修复系统。S阶段则是在进行DNA复制,而G2阶段主要在检查所有染色体DNA是否都被复制且限于一次,若一切都正常才能进入最后细胞分裂M阶段。
得奖人之一的哈特威尔利用酵母菌当作实验模型,来研究细胞复制与细胞周期。经由1970~1971年一连串精细缜密的实验证明,他分离出带有能控制细胞周期的变异基因的酵母菌细胞,藉由此种方法,他鉴别出超过一百个与控制细胞周期相关的基因,这一类群的基因称之为『CDC基因』。在这类基因当中,又以CDC28最为重要,它控制了进行细胞周期G1阶段的第一步『起始点』。纽尔斯则是发现了酵母菌所带有的CDC2蛋白。
此外,哈特威尔还研究了酵母菌对放射线敏感程度及所产生的影响。立于先前所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检查点的概念,这意味着当细胞的DNA受到伤害,便会促使细胞周期暂停,暂停的目的是要让细胞再进行到下一个阶段前,有足够的时间去修复已受损的DNA。尔后,哈特威尔将检查点的概念推广,使其包含了细胞周期中各阶段必须依照正确的流程运作,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与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品管功能相似。
另一得奖人杭特则是在1980年代初期利用海鞘当作实验模型,而发现了第一个『周期素』分子。周期素是一种会随着细胞周期的转换而分解或形成的蛋白质。会被取名为周期素,主要就是因为它的活性与数量会随着细胞周期而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周期素分子会与CDK分子相结合,促使CDK活化并且较容易被磷酸化。
许多蛋白质属于周期性蛋白质,有其特定时空所扮演的角色,当阶段性任务完成就会遭到分解或失去活性。周期素亦属于周期性蛋白质,会随着细胞周期而分解,对于控制细胞周期相当重要。尔后杭特也在其它动物身上发现有周期素,证明该种蛋白质的重要,而且在生物演化的过程中显得相当保守,其构造变化不大。至今大约已有十种周期素在人体内发现。
CDK分子的数量是固定的,然而CDK可与各式不同的周期素配对相结合,便能产生出不同的活性。倘若将周期素比喻作齿轮组或变速箱,CDK就如同引擎,两者合力推动细胞进行一次又一次的细胞周期,使得生物体得以修复组织或是生生不息的繁衍下去。
纽尔斯、杭特、哈特威尔等三人对生理医学所做出的贡献,增进了许多基础研究,同时也套用在许多应用领域。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了解正常细胞在转换成癌细胞时,所产生的染色体不稳定现象。
1.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哈特威尔有何重要贡献?
(A)利用酵母菌研究细胞周期 (B)利用海鞘研究细胞周期 (C)发现CDC基因控制细胞周期 (D)发现CDK基因控制细胞周期 (E)发现周期素会随着细胞周期而变化
2.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杭特有何重要贡献?
(A)利用酵母菌研究细胞周期 (B)利用海鞘研究细胞周期 (C)发现CDC基因控制细胞周期 (D)发现CDK基因控制细胞周期 (E)发现周期素会随着细胞周期而变化
3.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周期素有何特性?
(A)与控制细胞周期有关的基因 (B)与控制细胞周期有关的蛋白质
(C)会随着细胞周期而呈现规律性变化 (D)与CDK共同控制细胞周期
(E)功能相当于细胞周期中的检查点
4.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CDC有何特性?
(A)与控制细胞周期有关的基因 (B)与控制细胞周期有关的蛋白质
(C)会随着细胞周期而呈现规律性变化 (D)与CDK共同控制细胞周期
(E)功能相当于细胞周期中的检查点
5.根据其它新闻报导信息,细胞周期有何特性?
(A)M期包括有丝分裂和细胞质分裂 (B)S期包括核蛋白合成和DNA复制 (C)G1位于M期之前和S期之后 (D)G2位于M期之后和S期之前
(E)细胞在特化的过程中仍具有G1和G2
【答案】1.(A)(C) 2.(B)(E) 3.(B)(C)(D) 4.(A)(E) 5.(A)(B)
阅读(14)
科学家研究的人瑞愈多,就愈肯定长寿是会遗传的。研究人员抽取长寿人瑞的血液以进行DNA比对,结果发现第四号染色体有一段,可能就是『长寿基因』的位置,第二号染色体也有一段,不过可能性较低。科学家将持续扩大实验的对象,试图精确定位出梦寐以求的『长寿基因』。
科学家认为这些基因应该既能减缓老化,又能够防范老年相关疾病。其运作方式之一,可能就是限制『自由基』的活性。自由基是人体内一群带电不均衡的微小分子,化学性质不稳定,很容易攻击周遭的分子,产生氧化还原的反应,导致身体细胞及机能受损。但科学家进行的动物实验显示,某些基因可以防范自由基的攻击,因此延长动物的寿命。科学界已经发现自由基是心脏病与中风的重要致病因素,自由基很可能也在老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虽然目前科学界将焦点放在基因研究,但是也对许多其它问题深感兴趣,例如部分科学家就认为人脑会建立『认知储备』,使人体在老年后不致于变得痴呆。而精神、乐观、幽默、财务稳定、压力管理与友情这些因素,都可能与长寿有关。对于关心自己生命的人,延长生命之道则是在于增加个人健康的年岁。
1.长寿基因最有可能位于何处?
(A)第2号染色体 (B)第4号染色体 (C)第6号染色体 (D)第8号染色体
2.长寿基因如何减缓老化?
(A)治疗老年疾病 (B)产生氧化还原反应 (C)抑制自由基的活性 (D)攻击周遭的分子
3.长寿与何者无关?
(A)承受压力 (B)财务宽裕 (C)乐观和幽默 (D)友情和亲情
4.个体老化与何者无关?
(A)生殖力衰退 (B)关节退化 (C)记忆力减退 (D)胸腺萎缩
5.细胞老化与何者无关?
(A)染色体的端粒随细胞分裂而变短 (B)端粒酉每基因被活化 (C)DNA于复制时发生变异 (D)外在因素造成DNA受损
【答案】1.(B) 2.(C) 3.(A) 4.(D) 5.(B)
阅读(15)
海洋性贫血是隐性遗传的血液疾病,可分甲型和乙型两种,主要分布在地中海附近、台湾、中国大陆长江以南和东南亚一带。台湾人口大约6%带有这项缺陷基因,但带原者身体状况和一般人无异。胎儿若为重症甲型海洋性贫血,则怀孕中期会出现胎儿水肿、腹水、胎盘肿大等,大部分胎儿出生后不久即死亡,少数会胎死腹中。若胎儿是乙型重症患者,出生后数月会开始贫血,终身需要定期输血以维持生命,或经由骨髓移植挽救生命,还需要接受排铁剂治疗。
目前婚前健康检查或产检都会全面筛检海洋性贫血,若夫妻皆为带原者,则在怀孕12至18周时,必须接受绒毛膜取样和羊水穿刺,取得胎儿DNA作诊断,如果胎儿确定罹患重症海洋性贫血,可施以治疗性流产。尽管已全面筛检,许多家庭在确定孕妇有问题胎儿时,宁可听信神明保证胎儿没有问题,致使台湾目前每年仍有零星的重症患者出生。
1.预防海洋性贫血的方法?
(A)婚前健康检查 (B)定期产检 (C)羊膜穿刺 (D)人工流产 (E)听取神明建议
2.目前可治疗重症海洋性贫血的方法?
(A)绒毛膜取样 (B)定期输血 (C)基因疗法 (D)骨髓移植 (E)排铁剂
3.某男婴与其父皆患有重症海洋性贫血,其母身体状况良好
(A)海洋性贫血属于性联遗传 (B)海洋性贫血属于父系遗传 (C)海洋性贫血属于母系遗传 (D)其母带有海洋性贫血基因 (E)其母不带有海洋性贫血基因
4.某位女同学患有重症海洋性贫血,其余家人皆身体状况良好
(A)父母皆非海洋性贫血基因带原者 (B)父母皆为带原者 (C)姊姊为带原者之机率为1/2 (D)哥哥为带原者之机率为2/3 (E)弟弟非带原者之机率为1/4
5.何者与海洋性贫血具有相同的遗传方式?
(A)前额白发 (B)苯酮尿症 (C)半乳糖血症 (D)软骨发育不全 (E)牙齿缺珐琅质
【答案】1.(A)(B)(C)(D) 2.(B)(D)(E) 3.(D) 4.(B)(D) 5.(B)(C)
阅读(16)
根据研究,气候环境不稳定之变动是台风形成之要因之一。产业升级增加二氧化碳之排放,随之地球温室效应的增强,是导致大气不稳定的原因之一。
过去一百年,地球整个表面的平均温度,大致每年上升摄氏0.005度,据研究,其主因为大气中『温室效应气体』之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碳化合物等浓度的增加。因为地球温室效应,导致大气与海水的温度皆上升,使得大气与海水之间的热与水分的循环量起微妙变化。如此,大气之流动亦会变化,近几年世界各地频繁发生之多雨、台风、洪灾、干旱、异常低温等『异常气象』,温室效应亦为原因之一。
温室效应对河川、盐海水域之水文环境的影响,亦不可忽视。气温一增高,则水分的蒸发散量亦会增加,河川之流量会减小,直接影响整体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地表温度上升会导致动植物、浮游生物更加繁殖,下水道亦会增加臭味;与沿海因高潮位产生海水倒灌之海岸灾害等。总之,漠视『地球温室效应』对气候环境变动的影响,会增加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反扑力量。这可能是大家痛定思痛洪水灾害之相关问题时,常忽略、却应加以省思的重要课题。
科学家认为『温室效应』是维持地球表面温度的重要过程,是今天的生物圈得以存在的主因之一。太阳的辐射主要以可见光与紫外线通过大气,照射地球,使得地表变热。这些热能会以红外线的形式再释回到大气中,其中一部分逸散到外层空间,但大部分的热辐射会被大气层中微量的『温室效应气体』所吸收,使得地表维持温暖,称为地球的『温室效应』。
常见的温室效应气体有水蒸气、二氧化碳、甲烷等。人类活动对大气中水蒸气的总量影响有限,但工业革命后,人类活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及氮氧化物的存量明显增加,造成『全球增温』现象。为了比较温室效应气体对目前全球增温现象的影响,科学家通常引用『温室效应指数』,以二氧化碳为相对标准,估算定压下每单位体积的气体所吸收的红外线辐射量。
下表(A)至(I)表示九种气体在大气中的体积百分比,及其温室效应指数。
1.表中(A)至(I)九种气体,哪一种气体的分子,平均吸收红外线的能力最大?(请填代号A~I其中之一)
2.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有关地球『温室效应』与『全球增温』的叙述,何者正确?
(A)温室效应气体直接吸收来自太阳的可见光,维持地表的温度 (B)地球的温室效应主要是人类大量燃烧各种化石燃料造成的 (C)二氧化碳是对温室效应总贡献最大的温室效应气体 (D)气体分子中的原子数越多,温室效应指数越高
(E)水蒸气不是导致目前全球增温的物质
3.依据此篇短文之描述,下列有关温室效应的叙述何者正确?
(A)温室效应只造成地球的平均气温的增加,不会引起其它效应 (B)本文所指的温室效应气体是二氧化碳、氯气、甲烷等三种气体 (C)温室效应是防灾科技必须重视的课题之一 (D)地表温度上升会造成空气中水气含量的减少
4.若仅考虑温室效应,且公元2000年地球的平均气温是15℃,那么公元1900年时的地球平均气温为何?
(A)10℃ (B)14.5℃ (C)15.5℃ (D)20℃ (E)资料不足,无法估计
【答案】1.(I) 2.(E) 3.(C) 4.(B)
阅读(17)
在生物的五界分类中,除原核生物外,其它四界均为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细胞具有胞器,其细胞核有膜包围。科学家认为真核生物是起源于原核生物,其过程包括二个步骤,首先是形成内膜系统,原核细胞的细胞膜向内凹陷,而形成内膜系统,包括内质网、高基氏体和核膜。
科学家马里斯科夫斯基和马吉利斯提出内共生学说,认为叶绿体是由蓝绿菌类光合性原核生物进入大型的细胞之内共生而成,而粒线体则可能是由好氧异营性细菌与大型细胞共生后所产生。这两种原核细胞可能是因体内寄生或被大细胞所捕食后,未被消化分解而进入细胞内继续存在。一旦开始共生后,就演变为互利共生,异营性的寄主可自光合性共生物获得养分,在一个氧含量日增的世界中,一个厌气性细胞因好气性的内共生物而获得利益。这些原核生物与细胞的集合体,逐渐整合而成为一个单一而可分离的真核细胞或真核生物。在演化过程中,粒线体先与寄主细胞共生,然后叶绿体再进入共生而产生光合作用的真核细胞。
科学家已获得下列证据证实内共生说:叶绿体与粒线体的大小,与细菌比较差异不大。叶绿体和粒线体均具有内外两层膜,其构造与细菌相似,膜上有若干酵素以及运输蛋白。叶绿体与粒线体均以二分法增殖,与细菌相同。叶绿体与粒线体的DNA与细菌相同,是由双股核?酸链组成的环状DNA,且缺乏组蛋白。叶绿体与粒线体具有tRNA,核糖体及其它转录及转译所需成分。叶绿体与粒线体的核糖体大小与细菌的核糖体相似,而与真核生物的核糖体不同。叶绿体的rRNA是自叶绿体DNA转录而成,而碱基序列与若干光合细菌的rRNA类似。若干原生生物的粒线体的基因体之构造及功能与细菌相似。
原核生物包含真细菌和古细菌。真细菌系指一般细菌,而古细菌则包括一些特殊的细菌,例如嗜热细菌、嗜盐细菌、产甲烷细菌。这些细菌栖息于极端恶劣的环境,如温泉、盐湖等处。它们与其它细菌不同,具有多种RNA聚合酉每。科学家认为这些细菌代表现存有机体的最古老种类。
内膜系统与胞器的形成,引发了生物多样性的爆发。原核生物演化为真核生物是藉内膜系统与胞器的演变。由于细胞核的出现,再加上粒线体与叶绿体的内共生,使生物渐趋多样性。
古动物属于原生动物界,例如肠朵梨虫为一种具有鞭毛的单细胞生物,可感染人体的肠道,引起腹绞痛和严重的腹泻。此种动物缺乏粒线体和叶绿体,因此被认为是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最相似的生物。
叶绿体的丧失促使原生生物界产生多样性变化,有些似植物,例如双鞭藻、裸藻、金黄藻和硅藻。而有些丧失叶绿体而类似动物,例如鞭毛虫。有些则似真菌,例如水霉菌。真菌与动物都是丧失叶绿体,而成为异营生物。褐藻、金黄藻和硅藻的叶绿体则可能来自退化的红藻细胞。
1.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在形成内共生关系之前,大型细胞有何特性?
(A)有氧呼吸 (B)无氧呼吸 (C)吞噬细胞 (D)异营生物 (E)自营生物
2.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有哪些证据可证实内共生学说?
(A)粒线体和细菌皆具有内外二层细胞膜 (B)叶绿体和光合细菌皆具有相同的rRNA (C)粒线体和叶绿体的环状DNA皆缺乏组蛋白 (D)粒线体和叶绿体皆具有相同的DNA和tRNA (E)粒线体和叶绿体皆能进行转录和转译
3.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真细菌与古细菌有何异同?
(A)皆属于原核生物 (B)皆不具有内膜系统和胞器 (C)皆具有多种RNA聚合酉每 (D)皆可代表现存的最古老有机体 (E)皆具有嗜热和嗜盐的特性
4.根据此篇文章及其它信息媒体的报导内容,粒线体和叶绿体有何异同?
(A)皆与原核生物形成内共生关系 (B)内膜皆具有电子传递链 (C)皆可藉质子浓度梯度产生ATP (D)皆具有克列伯循环和卡尔文循环 (E)皆兼行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5.根据此篇文章及其它信息媒体的报导内容,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有何异同?
(A)皆具有内膜系统和胞器 (B)皆以DNA为遗传物质 (C)皆兼行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D)皆兼具遗传和繁殖的特性 (E)皆兼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答案】1.(B)(C)(D) 2.(C)(E) 3.(A)(B) 4.(B)(C) 5.(B)(D)
阅读(18)
生态系多样性涉及数量的评估,这是相当棘手的问题。就遗传多样性及物种多样性,均极易举出数量多寡,以显示其多样性。尤其是物种多样性举出全球物种数目已具备多样性意义。而生态系多样性以全球观点来评估相当困难,问题症结包括生态系量的定义及分类的界定。由于生态系除生物外尚包含环境因子,例如土壤、气候和水分。
学者米勒依据世界各地的气候、植被和地质,将全球主要陆域生态系分为十二类。他认为决定生态系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气候,而平均气温和平均降雨量是气候的两大因子,尤其是降雨量是限制因子决定陆域生态系为沙漠、草原或森林。
沙漠地区其年平均降雨量少于25公分,因此雨水不足以供应植物的生长。而沙漠又依温度可区分为热带、温带和寒带等三种类型。热带沙漠如撒哈拉其面积达全球沙漠面积的五分之一。温带沙漠如美国南加州夏季炎热而冬季严寒。寒带沙漠如西伯利亚南部的戈壁沙漠,冬季寒冷而夏季温暖或炎热。沙漠地区的植物均应需要而储积水分,而动物则白天躲藏于地下,夜晚外出活动。
草原生态系亦可分为三种类型,即热带草原、温带草原和极地草原。热带草原位于赤道的两边,夏冬季节干旱,而春秋季节雨量丰沛。温带草原位于大陆的内陆区域。例如美国西部和加拿大,由于土壤肥沃,此地区成为世界主要的谷仓。极地草原或称北极苔原,位于北极冰冻地区,此生态系气候严寒风势凛冽,而整年为冰雪所掩盖。植物稀少,仅有地衣类、芦苇、苔藓类、草类和矮小灌木。夏季时方有昆虫,例如蚊、蝇等出现。
森林生态系可分为热带雨林、温带落叶林和北方针叶林等三类。热带雨林位于赤道附近,例如南美亚马孙河、非洲的刚果,以及亚洲的东南亚地区。此类生态系气温高,雨水充沛,动植物种类繁多。温带落叶林生态系的气温适中,四季分明,优势种植物为一些落叶树,例如枫、橡、白杨和山胡桃。这些落叶树冬季落叶似静息状态。北方针叶林分布于欧亚大陆及北美大陆北部,气温低,植物常年均可行光合作用,为世界木材的主要生产地区。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永续生存的命脉,保育生物多样性实为人类刻不容缓之任务。科学家们更指出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就必须维持自然界多样性的基因、物种和生态系。
为了挽救基因消失、物种灭绝和生态系恶化,联合国于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全世界一百余国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至1998年5月,缔约国已增至172个。该公约的目标是在保育生物多样性,永续利用其组成部分,并公平合理分享利用遗传资源所产生的惠益。该公约并厘定原则,规定各国有权开发其资源,同时亦有责任保育主权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同时应确保不致对他国的环境造成损害。
1.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决定各生态系形成的主要非生物因素为何?
(A)气候 (B)地形 (C)气温 (D)雨量 (E)土壤
2.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各沙漠生态系有何异同?
(A)降雨量皆低于250公厘 (B)皆夏季炎热而冬季严寒 (C)皆冬季严寒而夏季温暖 (D)日夜温差皆呈现很大差异 (E)生物歧异度皆很低
3.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各草原生态系有何异同?
(A)皆位于赤道附近 (B)皆位于内陆区域 (C)皆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之分
(D)夏冬皆为干季,春秋皆为雨季 (E)主要生产者皆为一年生草本植物
4.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赤道附近主要有哪些生态系分布?
(A)热带雨林 (B)落叶林 (C)针叶林 (D)沙漠 (E)草原
5.根据此篇文章及其它信息媒体的报导内容,有关于生物多样性公约,下列叙述何者错误?
(A)由联合国的成员国发起与签署 (B)台湾已于1998年5月参与此公约之签署 (C)世界各国应依据此公约为保育生物多样性付诸行动 (D)世界各国依据此公约可以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E)世界各国依据此公约已可完全遏止物种灭绝和生态恶化
【答案】1.(A)(C)(D) 2.(A)(D)(E) 3.(C) 4.(A)(D)(E) 5.(B)(E)
阅读(19)
大气的臭氧约有90%分布在离地大约10~50公里的平流层内,在20~30公里附近的大气层臭氧浓度最高,因此被称为臭氧层;在对流层内臭氧量很少。1985年英国科学家法曼发现南极郝利湾上空的臭氧量,自1979年以来每年春季急遽减少。媒体在报导这事件时,习惯采用『臭氧洞』这名词,意指臭氧特别稀薄的区域(小于220DU1),而非真有一个『破洞』。从1982~1991的十年间,南极臭氧洞的面积扩大了10倍,1992年南极臭氧洞最大时曾超过2300万平方公里,约为南极大陆面积的1.5倍。1993年南极臭氧洞不仅笼罩南极大陆,而且扩及南美洲的部分地区,1993年后之后臭氧洞最大时的面积比北美洲还大,在1998年的臭氧洞最大。
平流层臭氧减少的原因被认为是氟氯碳化合物(CFC)的影响,CFC种类很多,例如CFC-11、CFC-13,前者常用于空调、发泡剂、喷雾剂,后者常用于电路板、清洗溶剂。多数CFC的光解发生在25~35公里高处,正是臭氧量最多之处。早期由于CFC对臭氧的影响未有直接证据,科学结果也不是十分肯定,所以争论不断,直到1985年法曼等人的南极臭氧观测结果发表以后,CFC对臭氧的破坏才被确定。其主要关键就在CFC中所含的Cl,被释出后会被臭氧分解。
主要工业国家多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大气的CFC平均浓度比南半球高。臭氧洞主要发生于南半球,显然和南极的特殊地区环境和气候有关。南极极地平流层云(PSC)和极地涡旋为主要关键。每年6月南极冬季来临,永夜缺乏太阳照射,气温很低,当气温降至-78℃,平流层中的三水硝酸(HNO3 3H2O)会包围硫酸微粒,凝结成较大的颗粒,形成PSC。如果气温持续下降至-83℃,水汽也会附着在三水硝酸颗粒表面,凝结成冰粒。在凝结过程中,三水硝酸PSC会吸收HCl,再和ClONO2反应,生成硝酸,放出氯气,结果HOCl和Cl2累积在大气中,HNO3存在冰粒中。
极地涡旋约在每年5、6月间,因强烈的冷气团环流而形成,一直持续到11月温度回升时才会消散。由于涡旋的风速强劲,涡旋内部的空气会与周围的空气隔离,使得HOCl、Cl2累积在涡旋内,同时也有助于生成PSC。当9月底、10月初,春天的太阳照到南极,大量累积的HOCl、Cl2分解,迅速消耗臭氧,因此生成臭氧洞,10月南极上空臭氧浓度达到最低。随着气温回升、PSC消解,11月极地涡旋瓦解,来自中纬度饱含臭氧的空气进入极地上空和极地空气混合,南极的臭氧量才会逐渐回升恢复正常。北极的极地涡旋强度和PSC不若南极,故臭氧量减少就不如南极明显。
1.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于何时何处所造成的臭氧洞范围最大?
(A)每年6月南极冬季 (B)每年10月南极春季 (C)离地20~30公里的平流层 (D)离地10~50公里的平流层 (E)离地25~30公里的平流层
2.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最大的臭氧洞所笼罩之范围为何?
(A)南极大陆 (B)南美洲部分地区 (C)北美洲 (D)北极上空 (E)北半球
3.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下列MADE IN TAIWAN的商品中,何者的产制或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造成CFC-13逸漏?
(A)日立冷气 (B)华硕主机板 (C)南亚塑料 (D)厨房魔术灵 (E)正新轮胎
4.根据此篇文章的报导内容,臭氧洞易发生于南极上空的原因为何?
(A)地理环境 (B)气候条件 (C)极地平流层云 (D)极地涡旋 (E)日夜温差过大
5.根据其它信息媒体的报导内容,可知氟氯碳化合物(CFC)亦具有温室效应气体的特性,下列叙述何者正确?
(A)温室效应指数:CO2>CH4>CCl3F (B)CCl2F2的温室效应指数为CO2的25000倍 (C)气体分子中的原子数愈多则温室效应指数愈大 (D)CFC和CO2皆是造成目前全球增温的主因 (E)CFC与酸雨成因亦密切相关
【答案】1.(B)(E) 2.(A)(B) 3.(B)(D) 4.(A)(B)(C)(D) 5.(B)
阅读(20)
红树林是热带和亚热带河口沼泽特有的生态系,能生活在这个生态系中的物种(如水笔仔),必须能忍受潮汐带来的盐度变化。此外,不是每条河流的河口都能生长红树林,它还需要下列的条件:(甲)足够的淤泥、(乙)丰富的营养盐、(丙)水中有充分的溶氧、(丁)随海流或潮水漂来的胎苗、(戊)少受人为干预,才可能形成红树林。红树林能保护河口地带,降低因洪水冲刷而导致的泥土流失。另外,由于沼泽生态系的物质循环快速,基础生物量高,近海生物都必须仰赖红树林的养育。可惜我们的红树林正在急速消失之中,所残存的面积也都很小。目前国人常到关渡等地区观察红树林。如果你想详细观察红树林,建议最好选在干潮时间,以便观察沼泽地上的丰富生物相。
1.下列哪一个问题在这篇短文中找不到相关的信息?
(A)在何处较易找到红树林 (B)红树林的面积那么小,我们为什么还要保护它 (C)鱼虾贝类与禽鸟为什么常在河口地带栖息 (D)细胞如何调节以适应海水盐度的变化 (E)水笔仔的枯枝败叶落满了泥摊,脏兮兮的,有什么用
2.台湾中部的大肚溪口多为砾石及砂岸,虽在砂滩上看到水笔仔的胎苗,但却没有红树林,其主要原因可能缺少上述短文中所列的那一个条件?
(A)甲 (B)乙 (C)丙 (D)丁 (E)戊
【答案】1.(D) 2.(A)台湾省高中生物阅读测验试题81-90篇
内容 进度
阅读(81) 芝麻
阅读(82) 氟氯碳化物非法转运
阅读(83) 溪鱼含汞偏高
阅读(84) 台湾蓝鹊
阅读(85) 麻豆文旦的虫害
阅读(86) 武威山茶重现台湾
阅读(87) 飞鱼
阅读(88) 水信道及离子信道
阅读(89) 禽流感
阅读(90) 动物的交配行为
阅读(81)
麻仔指的可能是麻薏、麻贝贝、黄麻,属于田麻科泛热带原生种灌木,茎可抽取纤维使用,台湾本岛普遍分布,也有栽植。麻仔汤是中部地区特选叶较不苦的品种,刷洗后去肋,加了地瓜、小鱼干烹煮的麻薏汤,其实是一种营养丰富非常具有特色的羹汤,甘甜浓郁黏稠。但如取到纤维用品种则带点苦味,良药苦口,可能是退火的天然药膳。
芝麻也俗称胡麻、乌麻、印度芝麻,属于胡麻科,是泛热带普遍栽培的草本经济作物。台语『麻仔』这称呼使得黄麻与芝麻不分,麻薏和胡麻混淆。其实芝麻原产于热带,为世界广泛栽培、历史悠久的作物,可能由中亚西域传入中国,主要取食其种子,依种子色泽还分为白芝麻、黑芝麻、赤麻(或称黄芝麻)等不同品种,大部分芝麻种子的水分含量少,油脂约占种子一半重量(48~55%),但此油脂是以不饱和脂肪酸占8成以上,唐代已经开始榨油,也就是我们熟悉的『麻油』,在120℃高温油脂氧化诱导期约30小时多,远超过棕榈油11小时多和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的3、4小时内就氧化了,是公认最不易被氧化之安定性佳植物油。此外芝麻种子含有特殊芝麻素(sesamin)、芝麻素酚(sesamolin)及芝麻酚(sesamol)等天然的抗氧化成分,可抑制自由基的生成及防止脂质老化,进而抑制疾病或老化的进行。且富含维生素E的生育酚(γ-tocopherol)和少量的钙、磷、铁、碘,可提高酵素利用,影响新陈代谢,是名符其实的便宜健康食物。
1.下列有关于芝麻的叙述,何者正确?(多选)
(A)麻薏和胡麻皆属于田麻科 (B)黄麻和乌麻皆属于胡麻科 (C)黄麻和胡麻皆原产于热带 (D)芝麻种子所含的油脂皆是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 (E)芝麻素和芝麻酚皆为天然的抗氧化成分
2.有关于芝麻对人体健康的益处,下列叙述何者错误?(单选)
(A)抑制疾病和老化 (B)抑制自由基的生成 (C)提高新陈代谢效率 (D)退火的天然药膳
【答案】1.(C)(E) 2.(D)
阅读(82)
国际性非营利环保组织『环保调查机构』指出,通常用于制造冷冻和空调设备等产品的氟氯碳化物,因会破坏臭氧层,使更多紫外线进入地表,导致人类罹患皮肤癌、眼疾等,因此按照1989年通过的《蒙特娄公约》,各国政府应该逐渐停止生产和使用,其中富裕的国家于1996年起禁用氟氯碳化物,但允许公司限量生产,以供医学和开发中国家的基本需求;贫穷国家须从2010年起禁产。
由于各国逐渐停产氟氯碳化物,合法的供应开始衰竭,于是就出现利用非法交易跨国『转运』供应需求的现象,使全球以渐进方式淘汰这些有害物质的努力破功。像是禁止氟氯碳化物进口,但允许转运的新加坡和杜拜,就成为全球氟氯碳化物非法交易的主要转运中心,其最大市场为美国,其它还有越南、中国大陆、柬埔寨、尼泊尔和俄罗斯等。
1.有关于氟氯碳化物的管制及国际非法交易,下列叙述何者正确?
(A)台湾已于1996年起全面禁止生产和使用 (B)美国目前仍为最大的制造和使用国家 (C)新加坡和杜拜为主要的非法转运中心 (D)全球将于2010年全面停止生产和使用
【答案】1.(C)
阅读(83)
河边钓的鱼不能随便乱吃了!根据环保署一项研究指出,台湾河川鱼类的汞含量偏高,上游鱼类的内脏平均含汞量为606ppb(十亿分之一),在北港溪的斑海鲶还测出1,312ppb,超出食用标准的1.6倍。不只鱼体,底泥汞污染也相当严重,有鉴于此,环保署计划对汞进行管制。
环保署委托国立成功大学环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针对毒性化学物质环境流布进行调查,该研究在大安溪、后龙溪、乌溪、北港溪、八掌溪、急水溪等12条河川上中下游底泥进行采样,同时并采得34个鱼体样本。调查结果发现,东港溪、林边溪、盐水溪底泥检出的汞含量较高,盐水溪下游的检测值还接近500ppb。秀姑峦溪在丰水期亦出现360ppb以上的数值。在鱼样品的检测方面,内脏的汞含量最高,鱼肉次之,全鱼最低。有学者认为,鱼体与底泥的汞含量偏高,可能来自于碱氯工业的汞泥污染,部分学者则怀疑主要是焚化炉与电厂的排放,以及水银温度计、日光灯管等未妥善处理造成的。
事实上,世界各国已对汞进行管制,欧盟将于2006年7月开始,禁止含有汞的电子电机产品输入,美国也严加管制焚化炉的汞排放量。环保署表示,管制汞的使用已是世界的趋势。环保署在多次的毒物管理咨询会议曾对此进行讨论,未来在获得各界共识后,台湾政府就能逐步开始实施。
1.预估二年后台湾的出口产业可能遭到重挫,下列何者可能是原因之一?(单选)
(A)欧盟禁止输入含汞的电子电机产品 (B)美国严格管制焚化炉的汞排放量
(C)台湾政府逐步对汞进行管制 (D)全世界管制汞的使用已成趋势
2.台湾河川鱼类的汞含量偏高,其污染源中何者来自于一般民众生活?(多选)
(A)碱氯工业的含汞污泥 (B)焚化炉的排放 (C)发电厂的排放 (D)水银温度计未妥善处理 (E)日光灯管未妥善处理
3.在食用淡水鱼类时,哪些部位不宜食用,以避免危害人体健康?(多选)
(A)鱼背肉 (B)鱼腹肉 (C)肝脏 (D)内脏 (E)脂肪
【答案】1.(A) 2.(D)(E) 3.(C)(D)(E)
阅读(84)
列为台湾十五种特有种鸟类之一的台湾蓝鹊,由于体型大、羽色鲜艳,又经常出没于中低海拔林区,因此早年遭到人类猎捕以供饲养或制成标本,而濒临族群减少的压力。台湾蓝鹊的生活习性因与人类贴近,不怕人群的干扰,若能提供良好栖地环境,并杜绝猎捕的威胁,台湾蓝鹊的生存空间将可无限延伸。双流森林游乐区的解说员表示,因为少了猎捕及惊吓的压力,目前双流森林游乐区的台湾蓝鹊族群数量不断成长,且随处可见,在售票亭、游客中心、停车场,很容易看见牠们舞动翠翼的踪迹。台湾蓝鹊习惯以小家族群聚方式生活,当牠们集体移动时,一只接着一只飞行通过,构成蓝黑相间的飞翔队伍,相当壮观。台湾蓝鹊身体大部分是蓝色,头部是黑色,喙是鲜红色,尾长,外型优雅。台湾蓝鹊还有一个可爱的习惯,就是喜欢储藏食物,大多会把食物藏在落叶泥当中,所以游客不要践踏草地,不然会不小心踩烂牠们的食物。
1.下列有关于台湾蓝鹊的叙述,何者正确?(单选)
(A)为濒临绝种的台湾保育类野生动物 (B)主要分布于海拔2500公尺以上的针叶林区 (C)亦可适应于中低海拔的阔叶林区 (D)目前普遍经由人工饲养而大量繁殖
2.有关于台湾蓝鹊的生活习性,下列叙述何者正确?(多选)
(A)经常出现于中低海拔林区 (B)惧怕人群的干扰 (C)习惯单独出现于人类小区附近 (D)喜欢将食物储藏于树洞中 (E)移动时会排队依次前进
3.下图甲乙丙丁标示台湾蓝鹊的各部位颜色,以下排列顺序何者正确?(单选)
(A)黑色、红色、蓝色、白色 (B)红色、黑色、蓝色、白色 (C)红色、蓝色、绿色、黄色 (D)蓝色、红色、绿色、黄色
【答案】1.(C) 2.(A)(E) 3.(B)
阅读(85)
麻豆文旦近年来饱受原分布于中国的『柑桔窄胸天牛』的危害,遭受侵害的果树落果率大增,台南区农业改良场呼吁柚农共同消灭这个外来的害虫,不要让柑桔窄胸天牛羽化、产卵,以免它们在台湾生根定居。麻豆地区多处文旦果园,最近几年均发现遭到柑桔窄胸天牛的入侵,当地柚农称之为『红牛港』,因柑桔窄胸天牛的幼虫寄生在柚树根部,吸收果树养分,造成树叶黄化、生育势弱、延迟开花、落果率高等情形,果实经济价值高的三、五十年以上老欉同样遭殃,令柚农备感头痛,极力寻求解决之道。
台南区农改场与麻豆果树产销班和柚农实地研究后,以化学药剂、生物制剂等十多种方法实验,果树生长情形明显较其它果园良好。麻豆果树产销班表示,今年经防治后,原本病厌厌的果树,目前结果情形相当不错。台南农改场指出,柑桔窄胸天牛的寄主为柑桔类果树,尤以麻豆镇中山高东南方向密度最高,最近三年危害最严重,今年成虫首次出现于五月三日,预计未来一周将进入高峰期,柚农必须提早防范,烧毁园内落叶或以两层塑料袋密封曝晒。
台南农改场表示,受到气候少雨干旱的影响,今年的蓟马、叶?病虫害也都比往年严重,现在是防治柑桔窄胸天牛的重要时刻,柚农可利用成虫夜晚趋旋光性,装设一百烛光的诱虫灯,诱捕成虫,或对不同时期的天牛喷以不同的药剂,例如针对初龄幼虫可使用由台中药毒所研制的白殭菌,或捕捉处女虫诱捕雄虫,至于推荐药剂,还须待实验合格后才会公布。
1.危害麻豆文旦的柑桔窄胸天牛来自于何处?(单选)
(A)中国 (B)台南 (C)红牛港 (D)中山高
2.柑桔窄胸天牛对麻豆文旦造成哪些危害?(多选)
(A)吸收果树养分 (B)抑制树叶黄化 (C)促进柚树提早开花 (D)抑制柚树结果 (E)提高落果率
3.下列防治柑桔窄胸天牛的方法,何者不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单选)
(A)使用化学药剂 (B)使用杀虫剂 (C)烧毁园内落叶 (D)使用捕虫灯
【答案】1.(A) 2.(A)(D)(E) 3.(D)
阅读(86)
一度被认为已经绝种的『武威山茶』,之前世上仅存的标本被保留在英国,而且是英国人于1892年在台湾南部所采集的。虽然日本植物学家于1918年发表并首度命名的台湾植物报告,以文字描述武威山茶的特征,但是当年所采集的标本却遗失了,也没有留下图片,致使台湾植物学家过去一直只能凭文献想象武威山茶的模样。台湾大学生态学与演化生物研究所指出,台湾有十二种山茶科植物,其中七种是台湾特有种。部分台湾学者认为当年日本学者所看到的武威山茶还存在,从1995年就依照日本学者留下的采集纪录,在高雄和屏东一带展开搜索,可惜这种山茶只生长在台湾南部海拔一千公尺以下的林区,但是台湾南部低海拔山区几乎都已被开发殆尽,七年来都徒劳无功。
2003年底有登山客从屏东山区采集到不知名的茶科植物,送给屏东科技大学森林系鉴定,但该植物标本已枯干,只能推测可能是武威山茶,后来森林系的学生和助理在整理屏东山区采回的标本时,发现了疑似武威山茶的植物,便于2004年一月再度前往采集该植物的枝叶和花果,并送给编纂『台湾植物志』茶科部分的负责人做鉴定,终于确认『武威山茶重现台湾山林』,并由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行政院农委会和远流出版社联合召开记者会宣告此项好消息,相关发现将刊登于六月份出版的《科学人》杂志中文版。
科学博物馆指出,这两棵武威山茶都生长在风大的棱线上,为避免珍稀山茶在台风季节被强风吹倒,台湾大学、静宜大学和科学博物馆都已另用插枝和组织培养的方式来繁殖,希望用多元方法来保存此好不容易重新发现的台湾特有种植物。科学博物馆馆长表示,台湾有超过四千种的原生植物,其中超过一千种是全球只有出现在台湾的特有种,武威山茶能重新被发现,意义非凡。武威山茶与台湾山茶的比较如下表:
比较 武威山茶 台湾山茶
枝芽外观 小枝光滑,叶芽被白短柔毛 小枝光滑,叶芽近光滑
叶子形状 叶椭圆或倒卵形,先端钝 叶长椭圆形,光滑,中脉两面凸起
花萼特征 萼片与花瓣外面被短毛 花柄下弯长5至8公厘,萼片光滑,有缘毛,花瓣、雄蕊和雌蕊皆花滑
分类地位 台湾特有种 台湾特有种
1.台湾的山茶科植物中,台湾特有种所占比率为何?(单选)
(A) 25% (B) 50% (C) 60% (D) 75%
2.武威山茶有哪些特征异于台湾山茶?(多选)
(A)小枝光滑 (B)叶芽被白短柔毛 (C)叶长椭圆形 (D)萼片外被短毛 (E)花瓣光滑无短毛
3.有关于武威山茶的生活习性,下列叙述何者正确?(单选)
(A)仅生活于台湾南部海拔一千公尺以下的林区 (B)必须生长于风大的棱线上 (C)亦广泛分布于台湾大学和静宜大学的校园内 (D)藉插枝和组织培养的方式来繁殖
【答案】1.(C) 2.(B)(D) 3.(A)
阅读(87)
当南台湾的渔民正忙于捕捉黑鲔鱼的时候,北台湾的渔民也正为飞鱼产卵季的来临而忙得不可开交。全世界飞鱼约有52种,台湾海域就有21种飞鱼,主要分布于台湾东部、澎湖、兰屿和绿岛等海域,栖息深度在1至20公尺。飞鱼的胸鳍特别发发达,长度约为体长的45~75%,可在海面滑翔达200~300公尺远。每年四月到七月是飞鱼产卵的季节,由于飞鱼有在草席上产卵的特性,因此渔民纷纷在此时抢购飞鱼草席,放置海上以诱使飞鱼产卵。
台湾海洋资源管理研究所表示,飞鱼属于大洋高温之表层回游鱼类,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具有受到惊吓时即跃出水面的特性,由于飞鱼具有超过体长一半的胸鳍,所以通常滑翔的距离可达二百到三百公尺。飞鱼的另一种特性就是鱼卵比鱼贵。飞鱼每到产卵季节时,都会选择在海面飘浮物上产下橘红色的卵块,因此台湾渔民每到飞鱼季节来临时,就会在船边绑上成串的草席来捕捉飞鱼,但是由于大量的捕捉,近年来的飞鱼卵产量已明显减少。造成飞鱼卵一年比一年少的主因,就是大量的捕捉,虽然飞鱼卵的口感很好,加上含有高胶囊质、低胆固醇等海洋鱼类丰富的营养成分,但是飞鱼卵对人体健康到底有何帮助,说实话还没有人真正的研究过。
根据基隆外销飞鱼卵的业者表示,每年台湾飞鱼产卵季,全台约有八十万公斤的产量,但在台湾的市场上,只占约一成,其它九成都是销往日本、韩国及美国等地,而各国在加工后又会回销台湾,目前台湾一些高级日本料理店所吃到的精致飞鱼卵,有许多都是日本加工后反销回台湾的。虽然台湾政府已经注意到了飞鱼资源正在无声无息的消失的现象,也要求各县市政府自行公告四月和五月禁捕飞鱼卵,但是由于『物以稀为贵』,在飞鱼卵价格节节高升的情形下,为了应付庞大的市场需求,也为了养家活口,台湾渔民依然是时间到了就会出海狂捕,相关单位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再这样下去,飞鱼总有捉完的一天。
1.飞鱼有何经济价值?(单选)
(A)鱼卵口感极佳 (B)鱼卵富含胆固醇 (C)鱼肉和鱼卵对人体健康有益 (D)最重要的海上的观光渔业资源
2.造成飞鱼数量逐年减少的原因有哪些?(多选)
(A)渔民的滥捕 (B)县市政府的禁捕 (C)渔政单位的姑息 (D)台湾的市场需求大幅增加 (E)飞鱼卵价格节节上升
3.飞鱼具有哪些特性?(多选)
(A)主要分布于台湾东部海域 (B)以深海的浮游生物为食 (C)产卵季为四月和五月 (D)只在草席上产卵 (E)受惊吓时会跃出水面
【答案】1.(A) 2.(A)(C)(E) 3.(A)(E)
阅读(88)
在人体中,含离子的水溶液占人体重量的三分之二,故要了解生命的机制,必须先了解水分子与离子是如何进出细胞膜。阿格雷于1988年在红血球的细胞膜上发现很多特别的膜蛋白,这些膜蛋白镶嵌在细胞膜中,形成管制水分子进出细胞的通道,负责调节人体组织吸收和释放水分。他的研究结果显示,氢离子不仅无法通过水通道,还会降低水分子秃过水通道的效率。
1996年,麦金农开始对细胞膜的钾离子通道蛋白,进行X光晶体光谱学的研究。1998年,他发表有关钾离子信道之空间结构及其离子运输机制的重要论文。他的研究结果显示,细胞膜上的钾离子通道只容许钾离子通过,而其它如钠或钾离子,则无法通过,究其原因是钾离子信道蛋白的结构有关。
研究离子通道的特性,对于预防和治疗人类疾病将有极大的贡献,例如发生脑中风后,神经细胞膜上的麸胺酸NMDA型受器会被过度活化,使得钠离子及钙离子大量进入神经细胞,并以正回馈的方式引发更多钙离子进入,结果导致一连串化学变化,使得神经细胞大量死亡。若能研发出新药物以阻止过多钙离子进入细胞内,将有助于脑中风病患的治疗。
1.下列有关水分子进出细胞的叙述,哪几项正确?(多选)
(A)细胞的水通道是一种膜蛋白 (B)氢离子也是经由水通道进出细胞 (C)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膜蛋白所形成的通道 (D)最初的细胞水通道研究是以神经细胞为材料 (E)相较于酸性溶液内的水分子,中性溶液内的水分子比较容易进入细胞
2.下列有关离子进出细胞的叙述,哪几项正确?(多选)
(A)细胞的钾离子通道是一种膜蛋白 (B)钠离子无法经由钾离子通道进出细胞 (C)脑中风引发的神经细胞死亡,与钙离子有关 (D)脑中风引发的神经细胞死亡,与钾离子有关 (E)脑中风引发的神经细胞死亡,与钙离子无关
【答案】1.(A)(E) 2.(A)(B)(C)
阅读(89)
流感病毒分A、B及C三型,其中以A型流感病毒寄主域最广,可感染多种动物猪、鲸及鸟类等,而大家所熟知的禽流感病毒就是感染鸟类的A型流感病毒。A型流感病毒的表面有血液凝集素与神经胺酸酉每等两种棘蛋白,前者令病毒得以进入细胞,因此也是决定病毒的寄主专一性之关键因子;后者则是在病毒于细胞内完成增殖后,协助子病毒破细胞而出。根据这些棘病毒的结构,A型流感病毒又可分为多种亚型,血液凝集素(以H代表)有15个亚型,神经胺酸酉每(以N代表)有9个亚型。造成2003年底亚洲禽流感疫情及人类感染案例的『H5N1型』病毒,即为具有第五亚型血液凝集素及第一亚型神经胺酸酉每的A型流感病毒。
过去医界认为,禽流感病毒本身的毒性是造成人类死亡的原因,但是新的研究却发现,人类免疫系统对病毒所产生的过度反应才是关键。当H5N1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会使人体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反而攻击人体内的正常细胞,导致多种器官功能失调,严重者会引发心脏衰竭,甚至死亡。目前科学家已成功开发针对H5N1禽流感病毒的疫苗,这种疫苗既适用于家禽,也适用于人类,对于预防禽流感带来新的希望。不过专家表示,禽流感病毒会不断产生突变,随时都有可能产生新的病毒株,对全球人类的健康与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
1.『H5N1型』是一种A型流感病毒型号,依照这种表示法,下列哪几项也是A型流感病毒型号?(多选)
(A)H10N8 (B)H16N8 (C)H8N10 (D)H16N16 (E)H9N9
2.下列有关禽流感病毒表面棘病毒的叙述,哪几项正确?(多选)
(A)禽流感病毒的血液凝集素有15个亚型,神经胺酸酉每有9个亚型 (B)血液凝集素及神经胺酸酉每同时作用的情况下,病毒才能进入细胞 (C)禽流感病毒对寄主细胞的专一性,主要是由血液凝集素造成的 (D)神经胺酸酉每的作用主要发生在病毒增殖后 (E)血液凝集素是细胞释出子病毒的关键因子
3.下列有关禽流感的叙述,哪几项正确?(多选)
(A)禽流感病毒只会感染亚洲人 (B)禽流感病毒很容易出现新变种 (C)人体的免疫系统不会对禽流感病毒产生反应 (D)已成功开发的禽流感病毒疫苗,只适用于家禽 (E)人体免疫系统对禽流感病毒的过度反应,才是禽流感致命的关键
【答案】1.(A)(E) 2.(A)(C)(D) 3.(B)(E)
阅读(90)
啮齿类动物的生殖相关行为,如雄性的求偶行为、雌性动情周期的产生、交配行为及配对行为等,主要是受到神经及内分泌系统的调节。雌鼠的动情周期主要与性腺所分泌的激素有关,卵巢摘除后的雌鼠,不会出现动情周期;雄鼠的交配行为则主要受到睪固酮的调节。近期利用田鼠所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除了由性腺所制造的生殖激素外,脑垂腺后叶所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简称ADH)及催产素也会影响生殖相关行为。田鼠为一夫一妻制的生物,对雄鼠而言,其配对作用的产生,主要受到ADH的影响,雄鼠与雌鼠发生初次交配行为后,雄鼠脑中ADH之浓度会急速升高,诱发配对行为的产生,配对行为完成后,雄鼠即不再与其它雌鼠交配。若以可阻断ADH作用的药物预先处理雄鼠,则雄鼠虽仍能与雌鼠交配,但交配后却不会与该雌鼠发生配对行为,相似的情形在雌鼠身上则由催产素而非ADH负责,但其详细的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1.下列有关啮齿类动物生殖相关行为的叙述,哪几项正确?(多选)
(A)与脑垂腺后叶所释放的激素无关 (B)雄鼠的交配行为会受到睪固酮的调节 (C)雄鼠的交配行为并非由催产素主控 (D)雌鼠的动情周期会受到催产素的调节 (E)雄鼠的配对行为会受到ADH的影响
2.若要卵巢被摘除掉的雌鼠重现动情周期,则应对该雌鼠补充下列哪些激素?(多选)
(A)睪固酮 (B)动情素 (C)黄体素(助孕素) (D)催产素 (E)抗利尿激素
3.假如在雌鼠初次交配前,预先投予可促进ADH作用的药物,将会对雌鼠交配后之配对行为产生何种影响?(单选)
(A)会促进其配对行为的产生 (B)会抑制其配对行为的产生 (C)会破坏已建立的配对行为 (D)应不会影响雌鼠的配对行为
【答案】1.(B)(C)(E) 2.(B)(C) 3.(D)台湾省高中生物阅读测验试题51-60篇
内容 进度
阅读(51) 杭丁顿氏症
阅读(52) 爬虫类的胎生
阅读(53) 病毒的应用
阅读(54) 细菌的内孢子
阅读(55) 植物的分生组织
阅读(56) 离层素
阅读(57) 光敏素
阅读(58) 小花蔓泽兰
阅读(59) 炭疽热
阅读(60) 河壳菜蛤
阅读(51)
杭丁顿氏症(Huntington’s disease;HD)是一种显性遗传疾病,起因于正常的杭丁顿基因发生突变。带有一对突变基因者一出生便会死亡,因此患者都是异合子型,且通常在30~40几岁的盛年发病,并于发病后15~20年去世。
HD的症状是由位于脑部纹状体的神经元退化所造成。正常情况下,该处的神经元对掌管身体动作的大脑运动皮质所发出的兴奋性讯号,具有抑制的作用,如果这些细胞死亡,运动皮质就会变得过度兴奋,使患者产生不由自主的动作。
正常人的杭丁顿基因中含有由CAG连续重复出现的一段核?酸序列,重复次数在9~35次之间;HD患者的杭丁顿基因中的CAG重复次数会增加,通常为40~60次,某些案例甚至达250次之多。
CAG这个遗传密码相对应的胺基酸是『麸酰胺酸』。正常的杭丁顿蛋白质对大脑的神经元有保护作用。至于突变的杭丁顿蛋白质,因具有一段过长的『多麸酰胺酸』区段,结果造成神经细胞的死亡,进而引起疾病。目前科学家提出两种疾病假说,分别是『丧失功能假说』及『获得功能假说』。丧失功能假说认为过长的多麸酰胺酸区段可能会让杭丁顿蛋白质失去保护功能;获得功能假说则认为突变后的杭丁顿蛋白质具有黏性,易与正常的杭丁顿蛋白质或其它蛋白质形成对脑细胞有毒性的聚合物。根据上文试回答下列问题:
1.带有突变基因的人是否一定会发病?且此人将突变基因遗传给子女的机率为多少?(单选)
(A)一定会;100% (B)一定会;50% (C)不一定会;25% (D)不一定会;50%
2.某人的体内杭丁顿蛋白质之『多麸酰胺酸』区段中包含有120个麸酰胺酸。试问此人的杭丁顿基因中CAG重复次数为多少?是否会发病?(单选)
(A)30;不会 (B)40;会 (C)120;会 (D)360;会
3.下列有关杭丁顿蛋白质的叙述,哪些正确?(多选)
(A)本蛋白质是抑制运动皮质发出兴奋性讯号的神经传递物质 (B)HD患者体内同时具本蛋白质的正常型和突变型 (C)本蛋白质和脑部纹状体的神经细胞之功能有关 (D)基因突变导致本蛋白质出现多麸酰胺酸区段 (E)两种疾病假说都与多麸酰胺酸区段的过长有关
【答案】1.(B) 2.(C) 3.(B)(C)(E)
阅读(52)
动物学家原先认为爬虫类和哺乳类的胎生并不相同,因为哺乳类有胎盘使胚胎和母体相连并获得养分,而爬虫类的胚胎则无特殊构造和母体相连,胚胎所需的养份全来自卵黄,因此爬虫类的胎生被称之为卵胎生以别于哺乳类的胎生。但后来动物学家发现卵胎生到胎生其实是个连续演变的过程。最初的变化只是延长受精卵留在母体内的时间;接着演变到胚胎利用卵黄发育至要孵化时才离开母体;之后有些种类的卵黄变少以致于胚胎需由母体获得养分才能发育成幼体;后来甚至有些种类还演化出类似胎盘的构造。此外,若将特定电解质注入某些没有明显养分供给构造的母体,很快地就能在胚胎测到此物质,显示母体能将养份传给胚胎。
爬虫类学家于是在1970年将爬虫类的生殖方式分成胎生和卵生两种,而不再使用卵胎生这一名称。目前在爬虫类卵生的定义是指卵被产出后一至数月幼体才孵化者;而胎生则是指胚胎在母体发育完全后才被产出者。在刚出生时有些幼体会包覆在薄膜内数天后才出来;有些则在母体内或一离母体即破膜而出并立即能独立行动及摄食。
现生爬虫类有四个目,其中唯独有鳞目才有胎生的种类。有鳞目约有7l50余种,其中约有1/5为胎生。胎生可以减少胚胎被捕食和真菌感染的机会;也让胚胎在水分和温度恒定性高的环境中成长。不过若无特殊防卫力,怀孕母体被天敌补杀的机会也大幅提升了。胎生显然是较晚才演化出的生殖方式,当外界环境非常不利于胚胎发育时,胎生较会因天择而被保留下来。水生种类或御敌能力较强或生殖个数少的种类,也较可能演化出胎生的生殖方式。
1.科学家调查了200种无毒的蛇类后,发现胎生的比率是28%,依此结果推测陆栖毒蛇和海蛇为胎生的比率应如何?(单选)
(A)两者都大于28% (B)两者都小于28% (C)陆栖毒蛇>28%,海蛇<28%
(D)陆栖毒蛇<28%,海蛇>28%
2.下列有关爬虫类生殖的叙述,哪些正确?(多选)
(A)没有胎盘的构造,母体的养分便无法传给胚胎 (B)卵生演变成胎生的过程中,受精卵留在母体的时间逐渐缩短 (C)卵生演变成胎生的过程中,受精卵的卵黄量有减少的趋势 (D)幼体一出母体立刻就能独立生活者才算是胎生 (E)以前归在卵胎生的爬虫类现在应归在胎生类
3.根据卵生和胎生的优缺点加以推论,哪些情况可促进胎生的演化?(多选)
(A)御敌能力弱的物种 (B)子代的数量较多的物种 (C)寒冷的生活环境
(D)温暖稳定的生活环境 (E)雨量和温度变化快速且难以预期的环境
【答案】1.(A) 2.(C)(E) 3.(C)(E)
阅读(53)
病毒的遗传物质由DNA或RNA组成。有些病毒含单股DNA,有些病毒含双股DNA;有些病毒则含RNA,而大多数为单股RNA,只有少数病毒含双股RNA。不同种类的病毒之间,其核酸的大小、数量及特性皆不相同,核酸可能占病毒体总质量的1~2%,但在无外套病毒中,核酸可占到25~50%。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由好几段核酸组成,例如反转录病毒具有两段完全相同的RNA分子,而流行性感冒病毒则有八段大小不同的RNA分子。杆状病毒含双股DNA,可感染并杀死许多无脊椎动物,其中有一类杆状病毒则特别以昆虫为目标,可被杆状病毒杀死的昆虫包括膜翅目和磷翅目等七个目。昆虫杆状病毒的宿主范围很小,感染的专一性很高,因此已经有数种登记为生物防治剂。不过以杆状病毒感染昆虫,可能要在感染后数天,甚至数周之后才会杀死宿主,在田野中使用效果不佳,故科学家正尝试以生物技术的方法,增加杆状病毒的毒性,例如将一种青春期荷尔蒙分解酵素的基因转殖到杆状病毒的基因中,使受感染的昆虫幼虫体内之青春期荷尔蒙被分解,在此荷尔蒙不足的情况下,昆虫幼虫开始减少进食,最后趋于死亡,而农作物的损失也显著降低。另一种方式乃将北美毒蝎子的神经毒基因,转殖到杆状病毒的基因中,增强病毒的毒性,实验结果已经显示,这种生物技术的杆状病毒可使农作物的病虫害减少百分之五十。
1.何种病毒其核酸占病毒体总质量的比例最大?(单选)
(A)流行性感冒病毒 (B)B型肝炎病毒 (C)艾滋病毒 (D)小儿麻痹病毒
2.此文中所提及的生物技术,不包括下列何者?(单选)
组织培养,细胞融合,基因转殖,基因重组
(A) (B) (C) (D)
3.基因转殖的杆状病毒,将使受感染的昆虫幼虫发生何种变化?(多重)
(A)体内青春期荷尔蒙浓度升高 (B)体内青春期荷尔蒙浓度浓度降低 (C)因促进蜕皮而死亡(D)因提早进入蛹期而死亡 (E)因毛毛虫停止变态而死亡
【答案】1.(D) 2.(A) 3.(B)(D)
阅读(54)
某些细菌的细胞质含有许多用来储存特殊物质的颗粒或内含体,当细菌周遭环境产生重大变化、食物匮乏时,可用以维持生命。内含体极可能储存许多高能量的有机物质,如肝糖及poly β-hydroxybutyrate(PHB)等,某些水生菌类则具有空气内含体。内含体是一种具有膜的构造,而颗粒则不具有膜,如某些光合细菌即含有硫的颗粒,而Corynebacterium及Mycobacterium则具有聚合磷的颗粒。有些细菌的细胞膜向内形成指状突起,这种构造被称为中心小体。当细菌的染色体复制完成后,每条子染色体分别附在一个中心小体上,随着细胞体的增长,向两边分离。某些细菌在环境养分不足的情形下,会经过一连串形态、化学组成及生化代谢的大幅度转变,而形成一种休眠状态的厚壁构造,科学家称为内孢子。内孢子最外层为孢子外衣,孢子外衣包着一层坚硬的外皮层,外皮层内缘仅贴着内孢子膜,内孢子中的成分,除了一套完整的遗传物质之外,含有最多的是蛋白质,钙离子含量也比正常细胞高,醣类含量少,酵素活性及代谢作用降的很低。转变为内孢子之后,细菌对热、放射性、有害之化学物质及长期的干燥等恶劣环境因素,皆有很强的抵抗力,对一些具有杀菌能力的酵素及抗生素,也有很强的自卫能力。当外界营养环境好转之后,内孢子即开始萌发,转变回原先的营养期细胞。
1.下列细菌的构造何者不具有原生质膜或与原生质膜无关?(单选)
内含体,核糖体,颗粒,中心小体,内孢子
(A) (B) (C) (D)
2.下列细菌的构造何者可附着于中心小体?
内含体,核糖体,染色体,中心小体,颗粒
(A) (B) (C) (D)
3.细胞的营养期细胞形成内孢子时,有何改变?(多选)
(A)遗传物质减少 (B)钙离子减少 (C)酵素活性减少 (D)醣类增加 (E)蛋白质增加
【答案】1.(B) 2.(B) 3.(C)(E)
阅读(55)
植物的初级生长是由顶端分生组织分生而来,顶端分生组织先产生三种初级分生组织,分别为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始形成层,这三种除籍分生组织经由细胞分裂可分别产生表皮、基本组织和初级维管束组织等三种初级组织。植物体内所有的初级生长皆有表皮包覆,表皮主要由一层位特化的细胞组成,细胞外具有厚薄不等的腊质及角质构成的角质层。具有次级生长的植物,都具有侧分生组织 ,包括维管束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这两种形成层进行细胞分裂可产生植物的次级组织。维管束形成层由一至数层细胞组成,向外产生韧皮部,向内产生木质部,产生的组织称为初级维管束组织。形成层细胞有两种,纺锤形分生细胞分裂形成木质部和韧皮部,射髓分生细胞分裂则形成射髓。维管束的射髓是茎和根部横向运送水、矿物质和有机物的主要管道。具有次级生长的植物,茎或根的皮层最外层或次级韧皮部的薄壁细胞可以形成木栓形成层,木栓形成层的细胞分裂即可产生木栓层。木栓层是由木栓、次级皮层和木栓形成层构成。
1.植物的初级生长和次级生长的主要功能有何异同?(单选)
(A)皆可使植物体长高以增加长度 (B)皆可使植物体加粗以增加直径 (C)初级生长可使植物体长高,次级生长可使植物体加粗 (D)初级生长可使植物体加粗,次级生长可使植物体长高
2.下列植物的分生组织何者不能分裂产生木质部和韧皮部?(单选)
(A)原始形成层 (B)维管束形成层 (C)纺锤形分生细胞 (D)射髓分生细胞
3.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组织构造与生长形式有何相同点?(多选)
(A)皆具有顶端分生组织 (B)皆具有初级分生组织 (C)皆具有侧生分生组织
(D)皆具有维管束形成层 (E)皆具有初级维管组织
【答案】1.(C) 2.(D) 3.(A)(B)(E)
阅读(56)
离层素又称离层酸,因为其构造含有基酸,离层素不同于其它的植物激素,离层素是单一化合物,是一种会抑制生长的植物激素。当叶子掉落之前,通常在叶柄的基部会产生离层(abscission)。Abscission的名词来自拉丁文Abscissus,其意义是『to cut off』的意思。由离层素的名称看来,似乎离层素与离层有关,其实两者并无关系存在,与离层的产生有关的激素反而是生长素。当叶子尚在生长发育时,会有大量生长素产生,由于叶片这一端的生长素浓度比叶柄靠茎那一端的生长素浓度高,因此不会产生离层。当叶子老化后产生的生长素逐渐减少,甚至比靠茎那一端的叶柄之生长素浓度低,于是叶柄基部便会产生离层。这是由于生长素浓度降低,会促使离层带的细胞产生乙烯,使细胞堆积木栓质,并产生酵素,水解纤维素和中胶层的果胶,最后产生离层使叶片掉落。这种说法可以用下列的实验来证明,例如将叶片剪除但留下叶柄,然后在切口处加上生长素,则可延缓叶柄离层的产生,而控制组的叶柄则已产生离层甚至掉落。
1.有关于植物叶部的离层素,下列叙述何者正确?(单选)
(A)于叶脉合成 (B)储存于叶绿体内 (C)可干扰钾离子帮浦的功能 (D)可促使气孔开闭
2.下列植物激素何者含量增加将促使植物组织老化并形成离层?(单选)
(A)生长素 (B)离层素 (C)乙烯 (D)细胞分裂素
3.下列何者可制造离层素或具有较高浓度的离层素?(多选)
(A)叶柄 (B)顶芽 (C)中胶层 (D)发育中的种子 (E)休眠的种子
【答案】1.(B) 2.(C) 3.(B)(E)
阅读(57)
光敏素接受光照活化后,可以刺激细胞吸收Ca2+或诱发植物的某些胞器释出Ca2+,Ca2+可与细胞内的Ca-Binding Proteins结合,引发各项与光有关的律动反应,例如叶的律动。叶的律动是一种日周期活动,周期约为24小时,植物生理学家们认为这是一种由生物钟所调控的现象。Satter和Crain发现叶的睡眠运动和光敏素有关,是首先将叶的睡眠运动和生物钟关连起来的人。光敏素Pfr还可以控制特定细胞中,某些特定酵素的产生,进而调控植物的各种生殖、生长和发育反应,例如:种子的萌发、茎的伸长与分枝、叶的扩展及开花等。光敏素亦与植物的休眠有关,许多二年生和多年生植物,在秋天来临、日照变短时便停止生长,此时植物即进入休眠期,所谓的休眠期是指『环境仍适宜植物的生长,但是植物却停止生长』。植物休眠的原因包括短白天长黑夜、低温、土壤干燥或缺乏氮素等,会导致Pfr减少,Pfr减少引起植物休眠。因此,假若以光照打破长黑夜,植物就不会休眠,因为Pr照光就会转变为Pfr,Pfr多时植物就不会休眠。通常植物需要多重休眠因素同时发生才会引起休眠,这种现象有特殊的『适应』意义。假若休眠仅决定于温度的因素,当碰到暖秋时,植物开花结果产生种子后,种子随即萌发可能会于冬霜中冻死,而对植物的生存和繁殖不利。
1.光敏素接受光照后,可引发何种反应?(单选)
(A)促使细胞释出Ca2+ (B)促使细胞内Ca2+浓度升高 (C)促使植物形成生物钟 (D)促使叶片表现睡眠运动
2.何种处理方式,将抑制光敏素的活化?(单选)
照射日光,照射红光,照射红外光,置于黑暗中
(A) (B) (C) (D)
3.下列何者是引发植物休眠的因素?(多选)
(A)温度降低 (B)气温升高 (C)Pr减少 (D)Pr增加 (E)土壤渗透压变大
【答案】1.(B) 2.(C) 3.(A)(D)(E)
阅读(58)
外来的『植物杀手』小花蔓泽兰是一种多年生蔓藤植物,所到之处几乎没有植物可以幸免,不仅草本植物及灌木受害,就连乔木都被它攀爬缠勒覆盖而死,在台湾已造成危害,严重侵害原生生态系的生物多样性。小花蔓泽兰具有很强的繁殖和扩张能力,适合生长在土壤潮湿、阳光充足和年平均温度摄氏20度以上地区,目前在中、南及东部低海拔受干扰林地、山坡地、荒废果园及废耕地受害较严重,而在保持完整的浓密森林及高海拔地区则较不易入侵。
1.小花蔓泽兰和被攀爬乔木的交互作用关系是:
(A)寄生 (B)掠食 (C)竞争 (D)片利共生
2.在低海拔原始阔叶林,小花蔓泽兰无法生存的主要原因是:
(A)温度过低 (B)光线不足 (C)水分缺乏 (D)坡度过高
【答案】1.(C) 2.(B)
阅读(59)
炭疽热虽然是当红的生物武器,但是这种致命疾病已经肆虐全球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直到18世纪末期,科学家才对此疾病开始有所了解,炭疽热是一种由炭疽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最常发生在哺乳动物。
炭疽热菌属于一种『芽孢杆菌』,在环境恶劣时,细胞内部会有一小部分浓缩起来,周围形成厚壁,厚壁内的活动变得十分缓慢,当环境条件转好时,就会恢复活动力。
感染炭疽热通常在3~5天后开始发病;常与牲畜接触的人有时会患『皮肤型炭疽热』,皮肤会出现不痛的溃疡,非常难以治愈,死亡率约20%。如果是吃了死于炭疽热牲畜的组织,则会患『消化道型炭疽热』,会产生消化道急性发炎,死亡率介于25%到60%之间。另后一种是『吸入型炭疽热』,会有呼吸困难、休克症状,死亡率是三种炭疽热中最高的。虽然炭疽热并不会直接在人和人之间传染,但是不论哪一类炭疽热,没有得到正确实时的治疗都会引发败血症,很容易引起死亡。
1.文章中提到当环境恶劣时,细胞中浓缩成的厚壁构造为下列何者?(单选)
(A)套膜 (B)内孢子 (C)配子 (D)合子
2.下列何者不是炭疽热疾病的主要传染途径?(单选)
(A)吸入炭疽热细菌厚壁休眠细胞 (B)食用死于炭疽热的牲畜组织 (C)接触感染『消化道型炭疽热』的病患 (D)直接接触死于炭疽热的牲畜组织
3.下列何者不是炭疽杆菌所具有的构造?(多选)
(A)细胞膜 (B)细胞骨架 (C)细胞壁 (D)粒线体 (E)细胞质
4.下列何者是炭疽杆菌的经常寄主?(多选)
(A)牛 (B)鸟 (C)马 (D)猪 (E)人
【答案】1.(B) 2.(C) 3.(B)(D) 4.(A)(C)(D)
阅读(60)
河壳菜蛤的原产地是中国大陆,台湾首次发现它的踪迹是1968年5月在台北县新店溪上游直潭坝取水口的护栏上,到了1987年6月时阻塞情形已十分严重。1990年根据台电公司环保处报告,明潭抽蓄水力发电厂因施工水位下降时,也发现河壳菜蛤,甚至连下游的大观发电厂取水口及冷却系统亦有河壳菜蛤,目前尚未造成严重灾害,但是其入侵台湾途径仍不清楚。
河壳菜蛤在分类上属于软件动物、二枚纲、贻形目、壳菜蛤科。成体在外观上小于35mm,可以存活2到3年,壳薄所以不耐干旱,其足部能分泌足丝,可附着于平滑物体表面,摄时方法为滤食水中浮游植物及有机颗粒。幼体时为浮游生活,约十天后才长出壳,才可以进行固着生活。
1.河壳菜蛤在台湾快速繁殖的原因,下列叙述何者错误?(单选)
(A)在台湾缺少天敌 (B)适应台湾的自然环境 (C)有良好的散布机制
(D)人为大量引进
2.河壳菜蛤在台湾快速繁殖后会造成危害,下列叙述何者错误?(单选)
(A)排挤台湾本土贻形目生物的生存 (B)堵塞水管系统 (C)造成水库泥沙淤积 (D)造成水力发电厂停止运转
3.为了避免类似河壳菜蛤这种外来物种的入侵,何种做法最不恰当?(单选)
(A)对国外进口的木材等原物料加强检疫 (B)禁止所有活体生物输入台湾
(C)对机场入境旅客行李加强检查 (D)定期监控各水域外来种出现情形
4.如果用生物防治技术,引进河壳菜蛤的天敌时,最需要考虑的因素为下列何者?(单选)
(A)让河壳菜蛤族群能在短时间内消失 (B)引入天敌所需花费的金钱 (C)天敌是否能适应台湾环境 (D)天敌是否会影响台湾的生态环境
【答案】1.(D) 2.(C) 3.(B) 4.(D)台湾省高中生物阅读测验试题61-70篇
内容 进度
阅读(61) 菌根
阅读(62) 基因改良作物
阅读(63) SARS
阅读(64) SARS
阅读(65) 伊波拉出血热
阅读(66) 动物园的动物疏散
阅读(67) 中国麋鹿复育
阅读(68) 登革热
阅读(69) 加拿大狂牛症
阅读(70) 禽流感
阅读(61)
松树的树根会和一种菌根菌形成共生关系,而结合成独特的菌根。菌根菌的菌丝能交织成鞘套式的结构,将松树幼根外表包起来,菌鞘套内和幼根接触的菌丝,会侵入幼根间隙,菌鞘外的菌丝则呈绒毛状向四周岩石细缝或土壤延伸,将土壤和根系紧紧结合,以其巨大的表面,帮助植物吸收悬崖上的无机物质,并能从泥炭、腐植质、木质素和蛋白质等有机物中吸收被分解的养分,使得松树能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依然挺拔傲立。
菌根最主要的功能在于增强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能力,尤其是磷肥,因为磷本身具有不溶解性,在土壤中常被固定,属较不易移动的离子,当根系周遭的磷耗尽,即产生养分缺乏的情况,而菌根所产生的菌丝可伸展超出此区域,进而利用原本吸收不到的磷,然而许多学者亦发现在土壤养分优沃的状态下,菌根的发育却是受到压抑的。
增进水分吸收能力以增强对干旱的抗性,则是菌根的另一项功能,学界已有许多的理论可用来解释它是如何产生作用的,它可能是藉由磷浓度的调节而进行,藉由增加磷的吸收,亦促进水分的吸收与蒸散作用;亦有人认为可能是菌丝增加了植物根部的吸收面积;此外也有报告指出可能是菌根使植物产生了生长调节剂,而改变植物本身的生理机能,植物荷尔蒙产生于植物的生长点,菌根可促使植物增加生长点的数量,而这些植物荷尔蒙亦会对植物气孔的传导功能产生作用,因而影响植物体内水分移动的状况。
栖地遭到严重破坏后,阳地的草本植物通常会最早侵入,它们通常都有较短的生活史,并且对水分、养分的竞争力亦较强,由于具备这些优势,导致杂草丛生的栖地中,菌根菌缺乏宿主,而使得菌根菌数量亦减少,因此许多国外的生态学家将菌根视为栖地复育是否成功的一部分。
1.下列何者不是菌根的功能?(多选)
(A)帮助吸收磷肥 (B)增进植物吸收水的能力 (C)产生植物荷尔蒙 (D)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质 (E)帮助植物固着
2.植物的根可以直接吸收下列哪些物质?(多选)
(A)葡萄糖 (B)腐植质 (C)磷酸盐 (D)硝酸盐 (E)生长素
3.下列何种栖地的菌根菌数量最少?(多选)
(A)杂草丛生地 (B)复育栖地 (C)森林火灾 (D)地震造成的崩塌 (E)生育条件极度恶劣的不良地
4.下列哪个因素会导致菌根的发育受抑制?(单选)
(A)固氮杆菌不足 (B)土壤中磷肥过多 (C)植物开花时 (D)营养盐缺乏
【答案】1.(C)(E) 2.(C)(D) 3.(A)(B)(C)(D)(E) 4.(B)
阅读(62)
全球最大的美国农业生技公司『孟三都』(Monsanto),每年投注庞大经费研发基因改良作物,其基因改良技术目前在全世界独占鳌头。该公司指出,美国高达81%的黄豆、73%的棉花、41%的玉米及65%的油菜都是基因改良作物。阿根廷则高达99%的大豆、中国大陆51%的棉花也都是基因改良作物。
孟三都第一阶段的基因改良作物以抗虫、抗病、抗除草剂为目标,已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及收益,例如美国有半数的玉米饱受玉米螟虫危害,中国大陆、菲律宾的玉米受害也高达三分之一,这些被虫啃蚀后的玉米会发霉,并大量产生可能致癌的『象腐马素』真菌毒素,威胁消费者的健康。且象腐马素与黄曲毒素、枯叶真菌等玉米真菌毒素间有相互刺激作用,一旦一种毒素产生,就会促进其它毒素生成,因此美国近年来大量种植基因改良玉米,将抗虫基因殖入玉米中,果然有效降低杀虫剂的年使用量达六千三百公吨,玉米年产量也较过去提高。目前该公司正在进行植物抗干旱基因转殖实验,希望让作物在缺水的环境下仍能生长良好。
此外,孟三都也致力提高基因改良作物的营养成分,使其蕴含更多动物所需的蛋白质及油脂,如研发使鸡、牛获得更充分营养的玉米饲料;或将深海鱼油殖入黄豆中,消费者只要花小钱买黄豆,就可获得深海鱼油的营养,也就是以地上生产的方式,取代近年来被大量打捞而资源锐减的深海鱼。
不过,1999年美国康乃尔大学罗斯博士实验发现,将基因改良玉米花粉喂给帝王蝶幼虫吃,幼虫竟出现生长减缓、死亡率升高的情况,引发反基因改良食品者一片哗然。而英国一项针对油菜、甜菜、玉米三种基因改良作物所作长达三年的大规模实验也显示,基因改良油菜与甜菜对环境的危害高于传统作物,因其田地中的野草、蜘蛛、蛾、蜜蜂等物种数量,明显少于种植传统作物的田地,但种植充当饲料的基因改良玉米田则无此现象。此一实验对基因改良作物而言,是一次重大挫折,因其可能导致欧盟禁止基因改良作物进口,进而引发美国与欧盟的贸易大战。
1.针对基因改良作物是否危害人体的疑虑,台湾由何处进口农产品将可能引发最大的争议?(单选)
(A)美国的玉米 (B)阿根廷的大豆 (C)中国大陆的棉花 (D)英国的油菜
2.藉由生物科技产生基因改良作物,下列何者不是其主要目标?(单选)
(A)抗病虫害及抗除草剂 (B)具有抗寒或抗旱的特性 (C)提高营养成分
(D)提高蝶蛾死亡率
3.下列何者可作为基因改良作物危害人体或不利环境的参考证据?(单选)
(A)产生可能致癌的象腐马素 (B)导致黄曲毒素和玉米真菌素的生成 (C)食用性基因改良作物田中的动物减少 (D)蕴含过多的动物性蛋白质及油脂
【答案】1.(B) 2.(D) 3.(C)
阅读(63)
卫生署疾病管制局已把SARS从第四类法定传染病,改列为第一类法定传染病,和伊波拉病毒、鼠疫、霍乱等传染病同级,医疗院所一旦出现病例,必须在一小时内通报卫生单位。疾管局也发布WHO新订的SARS疫区分级、隔离标准,与SARS病人密切接触的A级居家隔离标准将修正放宽,没有症状者不必隔离;有呼吸道症状但不符合SARS定义者,居家隔离时间由十天缩短为三天。隔离期间可以戴口罩外出倒垃圾、买便当,进行短暂人际互动,但建议不能上班、上学,也不要到人多的公共场所。
而未来SARS万一再流行,也将根据WHO公布的最新定义,把发生疫情的地区分为『可能再兴区』、『结节区』、『低危险区』三级。可能再兴区指感染源头、发生动物传染给人类的区域;结节区指经历过SARS地区性传播,或与可能再兴区域有大量且频繁人员往来的地区;低危险区指不曾有病例报告、只有境外移入病例或局限性传染地区。依照新的分级,上一波出现疫情的国家地区,中国大陆属于可能再兴区,台湾、香港、新加坡、加拿大多伦多属于结节区,只有境外移入病例的日本属于低危险区。
至于SARS病毒到底可以活多久,根据WHO所公布的『SARS病毒对于环境及消毒剂之抵抗力』研究显示:SARS病毒在室温下,可稳定存活于粪便及尿液中至少一至二天;腹泻病人的粪便中因有较高的酸性值,所以更加稳定,可存活四天;在摄氏四度或零下八十度的环境下,可存活长达二十一天。而若以摄氏五十六度加热SARS病毒,每15分钟可杀死SARS病毒约一万个单位。WHO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室温下,SARS病毒可存活在木器、猪皮、棉质衣物一天;在石膏、灰泥墙、合成树脂表面、纸制档案夹,可存活三十六小时;在不锈钢、塑料表面可存活三天;在玻璃片上可存活长达四天。
1.下列法定传染病的病原体,何者具有细胞的构造?(多选)
(A)SARS (B)霍乱 (C)黑死病 (D)退伍军人症 (E)伊波拉出血热
2.有关于防范SARS疫情扩散的新隔离措施,下列叙述何者正确?(单选)
(A)曾与染煞病患密切接触者皆必须隔离 (B)有呼吸道症状者皆须居家隔离十天 (C)隔离期间皆须戴口罩并每日检测体温 (D)隔离期间皆禁止外出及上班上学
3.有关于SARS疫情的分区,下列叙述何者错误?(多选)
(A)中国大陆为发生动物感染给人类的起源区域 (B)香港曾经历过SARS地区性传播,感染源来自中国大陆 (C)日本只有境外移入病例,仅有局限性传染
(D)加拿大只有境外移入病例,仅有局限性传染 (E)台湾曾经历过SARS地区性传播,感染源来自动物
4.有关于SARS病毒的来源与特性,下列叙述何者正确?(单选)
(A)已可断定经由哺乳动物感染人体 (B)在酸性条件下有较高存活率 (C)在金属表面可存活最久 (D)56℃以上的高温可完全杀死SARS病毒
【答案】1.(B)(C)(D) 2.(C) 3.(D)(E) 4.(B)
阅读(64)
秋冬之际来临,SARS的阴影又再度来临,究竟这种病毒是什么病毒?又从何而来呢?为什么SARS这么可怕呢?请继续看下去。SARS病毒是一种新种的冠状病毒,其中心核酸为RNA,至于病毒的来源仍是个谜,目前的来源范围缩小到中国大陆南部的动物身上,在这个区域的人和牲畜常常混居在一起。南加大的病毒学家赖迈可解释说:理论上,SARS病毒应该是获得了让它能进入我们细胞的某种分子级『关键物质』,才能从野生动物身上跳到人类身上。要达到这一步骤,病毒要先和人类病毒混合,并再另一种物种体内酝酿,例如猪只同时被两种病毒感染时,就有可能彼此交换基因。
SARS病毒能迅速传染的原因不外乎它的传染途径,密切的人际接触传染;以及它强韧的生命力,可以在固体表面存活24小时。SARS的主要症状为发高烧,同时产生干咳、呼吸短促或困难,胸部X光显示肺炎病变。其它症状包含头痛、肌肉僵硬、没胃口、身体不适、意识混淆、出疹子及腹泻等。至于预防的方法,良好卫生习惯,维持家中及工作场所的通风十分重要,勤洗手,打开门窗及戴口罩也有助于预防。
1.有关于SARS冠状病毒的特性,下列叙述何者正确?(单选)
(A)传染途径为密切的人际接触 (B)戴口罩就可完全预防感染 (C)中心核酸为DNA (D)目前已有疫苗可以预防
2.文章中提及某种分子级『关键物质』可以帮助SARS病毒从野生动物传播到人类身上,这种『关键物质』为下列何者?(单选)
(A)SARS病毒套膜上的醣蛋白 (B)SARS病毒的外壳 (C)SARS病毒的中心核酸DNA (D)SARS病毒外壳上的磷脂质
3.噬菌体病毒和SARS病毒相互比较,下列叙述何者错误?(单选)
(A)二者中心均为核酸 (B)二者最外层均为蛋白质 (C)二者感染时,中心和外壳同时进入寄主细胞 (D)噬菌体中心核酸只有DNA
【答案】1.(A) 2.(A) 3.(B)
阅读(65)
非洲苏丹南部爆发疑似伊波拉出血热的怪病,症状包括发烧、腹泻和出血,至少七人丧生,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派遣医疗小组前往调查。
伊波拉病毒是全世界致死率最高的病毒之一,感染者有90%可能在数日内丧生。它所导致的出血热主要发生在非洲地区,但蔓延速度极快,1970年代中叶,苏丹和扎伊尔(现今的刚果民主共和国)就曾爆发伊波拉出血热,大约造成四百四十人丧生。1995年扎伊尔再度爆发疫情,共有三百一十六人感染,两百四十五人丧生;今年一月刚果民主共和国又传出一百三十五人罹病,其中一百二十人丧生。
伊波拉病毒可以透过肮脏的针头传染,也可以经由人和人之间传染,或是藉由遭病毒感染的大猩猩和黑猩猩的肉传染。症状出现的时间快则数天,慢则两周,最先往往如同流行性感冒,譬如喉咙痛、头痛、发高烧等,接下来就是作呕、呕吐和腹泻。伊波拉病毒最先感染的器官是肝脏、肾脏、脾脏和生殖器官,再经由血液传染到其它器官。病人可能会昏迷、脱水、内出血,出血处可能从主要器官、或血管、消化器官、牙床等,最后因为大量失血而丧生。伊波拉出血热目前仍无药可治,如果有人战胜伊波拉病毒,那是拜他们自己的特殊体质之赐。
1.下列疾病何者的传染途径与伊波拉出血热相似?(多选)
(A)梅毒 (B)B型肝炎 (C)AIDS (D)SARS (E)流行性感冒
2.下列疾病何者的初期症状与伊波拉出血热相似?(多选)
(A)梅毒 (B)B型肝炎 (C)AIDS (D)SARS (E)流行性感冒
3.治疗并控制伊波拉出血热蔓延的方法,与下列何种疾病的治疗和控制方法相似?(单选)
(A)梅毒 (B)B型肝炎 (C)AIDS (D)SARS (E)流行性感冒
【答案】1.(B)(C) 2.(D)(E) 3.(D)
阅读(66)
台北市立动物园为了纾解园内动物繁殖过剩的压力,以及基于保育及防疫的考虑,选定台东县的池上牧场作为第二园区,共运送了三十只动物前往,但却发生蒙古野马和查普曼斑马陆续暴毙,因而引发外界强烈抨击。
对此,动物园组长林华庆表示,动物园内动物近亲交配的情形愈来愈严重,导致后代的基因产生变化,所以不加以疏散是不行的。以蒙古野马为例,十多年前动物园买了四只蒙古野马,现在已经繁殖到第五代,共有六公、十二母共十八只,其中很多是父女交配产下,或是甥舅、伯侄交配产下,导致蒙古野马原本短而竖立的鬃毛开始下垂,脚蹄处也由黑转白,新生野马的体格一代不如一代。这些现象也出现在查普曼斑马、斑哥羚羊、甚至台湾猕猴身上。
未来动物园还有二、三十种,上百只动物需要疏散,包括梅花鹿、山羌、野猪、长鬃山羊、斑马、蒙古野马、伊兰羚羊、犀牛、查普曼斑马、河马、直角羚羊、弓角羚羊、大角羊、骆马、孟加拉国老虎、黑猩猩、红毛猩猩、狒狒、长臂猿、马来猴、猪尾猴等。
1.此次台北市立动物园疏散动物至台东的主要考虑因素为何?(单选)
(A)增加防疫压力 (B)减少近亲交配 (C)降低基因变化 (D)减少暴毙案例
2.此次台北市立动物园疏散动物至台东,下列何项因素导致了意想不到的负面结果?(单选)
(A)防疫压力降低 (B)近亲交配减少 (C)基因变化增加 (D)动物体格变差
3.本文中提到了多少种台湾特有的保育类野生动物?(单选)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答案】1.(B) 2.(D) 3.(B)
阅读(67)
麋鹿是中国特有的物种,已出土的野生麋鹿化石显示,麋鹿起源于二百多万年前,约在一万年前到三千年前数量最蓬勃,后来则因过度猎捕及气候变化,野生麋鹿在清朝初年绝迹,仅剩皇家园林中圈养数百头。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麋鹿在中国绝迹,但在此之前就有不少外国人将麋鹿带到欧洲圈养,其中英国人贝福特公爵所圈养的十八头麋鹿,到了1945年成长到二百多头,成为世界上唯一的麋鹿种群,现在全世界各大动物园内的麋鹿都是牠们的后裔。
中国大陆于1986年从英国引进三十九头麋鹿,这些喜爱温暖潮湿沼泽水域,甚至喜欢接触海水、以海藻为食的麋鹿,被安置在长江三角洲的江苏省大丰市的沿海沼泽,濒临黄海,并成立国家级麋鹿自然保护区,占地广达三千公顷。保护区在1998年首次野放八头麋鹿,其中一头母鹿怀孕顺利生产,但因母鹿是在圈养环境下怀孕,因此幼鹿只能算是半野生。这头半野生母幼鹿成年后,在完全野生的状态下择偶、交配、怀孕、分娩,于今年三月生下一头幼鹿,至今生长顺利,已成为三百年来世界首例纯野生麋鹿,在世界动物学界造成轰动。目前大丰保护区内的麋鹿已达六百四十八头。
1.中国野生麋鹿灭绝的原因为何?(多选)
(A)八国联军侵入北京 (B)中国人过度猎捕 (C)欧洲人大量围捕圈养 (D)全球气候变迁 (E)麋鹿数量过于蓬勃
2.目前全世界各大动物园内麋鹿的种源来自何处?(单选)
(A)中国 (B)欧洲 (C)英国 (D)大丰保护区
3.中国江苏的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有何特性?(多选)
(A)气候温暖潮湿 (B)濒临东海 (C)广布内陆沼泽 (D)适合复育麋鹿 (E)占地面积与台湾的垦丁国家公园相近
【答案】1.(B)(D) 2.(A) 3.(A)(D)
阅读(68)
登革热是一种藉由白线斑蚊及埃及斑蚊传染的疾病,真正引起登革热的病原体是RNA病毒。典型的登革热传染方式是蚊子吸取含有登革热病毒的人血或动物血之后,病毒会进入蚊子唾腺并进行复制,当蚊子再度叮咬健康的人或动物时,病毒便随着蚊子的唾液进入而引起疾病。根据卫生署疾病管制局统计,去年全台湾有四千多起登革热确定病例,是十多年来最严重的一年。
1.有专家提出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来控制登革热的传染媒介。下列何者可能是最有效的方法?(单选)
(A)大量繁殖和斑蚊竞争栖息地的家蚊 (B)放养捕食斑蚊成虫的蛙类 (C)引进寄生于斑蚊幼虫的寄生虫 (D)寻找会和登革热病毒竞争的无害病毒
2.埃及斑蚊的成虫在生态系中的角色可能是何者?(多选)
(A)分解者 (B)清除者 (C)初级消费者 (D)次级消费者 (E)三级消费者
【答案】1.(C) 2.(D)(E)
阅读(69)
加拿大官员证实,该国埃布尔他省今年元月底已扑杀的一头八岁大牛只,经英国一间实验室十五周的检验,确定感染狂牛症,成为北美洲地区十年来的首例,不过罹病的牛只尚未进入食物链,未被人类或其它动物食用,所以不致对民众造成危险。与病牛共处的一百五十头牛已接受隔离,将在不久后全部处死烧毁。台湾已宣布暂停进口加拿大的牛羊相关产品,但不包括被评估为风险较低的奶粉。
狂牛症学名为『牛只海绵状脑病变』,元凶是一种名为prion的变异蛋白质,它会破坏寄主的神经组织,造成脑部和其它部位的神经系统逐渐坏死,最后导致寄主痛苦死亡。科学家认为,狂牛症最初源于欧洲,传播管道可能是含有prion的牛、羊脑与脊髓,被制成牲口营养补充饲料,而食用这些饲料的牛只遭到感染。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已在1997年下令,禁止使用哺乳类肉骨粉制品饲养牛只、绵羊及山羊,此一规定也被视为美国对抗狂牛症的主要防线。不过狂牛症的潜伏期可以长达八年,所以加拿大的染病牛只,有可能是因为食用在禁令颁布前产制的饲料而得病。
英国官员最初认为,狂牛症不可能跨种传染给人类,但1996年发现第一起可以称为是人类狂牛症的『库贾氏症』,学名为『人类海绵状脑病变』,它会造成人类神经系统瘫痪或死亡,发生率约为百万分之一,可能原因就是食用感染狂牛症的牲口。目前全球的库贾氏症病例约一百二十五例,大多集中在英国。狂牛症目前无药可治,为了防止蔓延至其它牲口或人类,英国自1986年起到去年之间,确认十八万一千多个狂牛症病例,并在1980至1990年代间,陆续扑杀了三百七十万头牛,使得英国畜牧业遭受重创。欧洲其它国家也曾陆续传出零星的案例,各国政府也都采取了扑杀的行动加以遏止。美国亦于2003年底爆发狂牛症疫情,成为狂牛症疫区。
1.为避免加拿大狂牛症疫情波及台湾,必须采取下列哪些紧急措施?(多选)
(A)暂停进口英国产牛肉 (B)暂停进口加拿大产羊肉 (C)暂停进口德国产牛奶粉 (D)暂停进口澳洲产羊奶粉 (E)暂停进口美国所有畜牧业产制品
2.有关于狂牛症与库贾氏症的比较,下列叙述何者错误?(单选)
(A)病原体皆是普里昂变性蛋白 (B)皆可破坏脑神经组织 (C)无药可治而终将造成个体死亡 (D)极易跨种传染给人类
3.要杜绝狂牛症疫情于台湾爆发,下列何者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单选)
(A)禁止使用哺乳类肉骨粉制成牛羊饲料 (B)扑杀可能感染狂牛症的牛只
(C)隔离有狂牛症案例的畜牧场 (D)全面暂停对狂牛症疫区的进出口
【答案】1.(A)(B) 2.(D) 3.(A)
阅读(70)
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病毒感染的传染病,病毒学家曾对上百万种的鸟类和哺乳类病毒样本进行研究发现,尤其是候鸟、野雁等,是流感病毒的原始宿主,病毒在鸟类的肠内繁殖后,随粪便进入水中,而人类混杂饲养的家畜家禽很容易受到感染,病毒在猪或鸡身上产生变异后,变得可以侵犯人,而人体对该病毒并无抵抗力,于是引发快速传染,历史上几次大流行就是这样开始的。
真正有『禽流感』这个病名是在1997年12月,香港发现来自鸡只的流行性感冒,是病毒直接由一只宠物鸡传染给一名儿童,爆发出来的新流行,共有18人传染、6人死亡。鸡只感染的病毒进入人体,若与人身上的流感病毒混种,就产生新种的病毒,这类病毒核内有8条RNA,外壳有500到700个突出物,分为抗原HA和NA两种(简称H和N),不同的类型对人的感染强度不同,例如此次的H5N1禽流感,会传给人致命;而台湾的禽流感是H5N2,不会传给人,也就不会那么可怕。医学界担心的是,H5N1病毒还可能不断转变,尤其是进入猪体内,可能变成自然的培养箱,在猪体内混种变为人传人的病毒,那么1918年流感造成全球四千万人死亡的大灾难就可能重演了。
1.代号H5N2、H5N1指的是不同的病毒株,若就生物多样性观点,这是属于何种歧异度的研究范畴?(单选)
(A)物种歧异度 (B)基因歧异度 (C)生态系歧异度 (D)品种歧异度
2.下列有关于禽流感的叙述,何者正确?(多选)
(A)遗传物质为RNA,故不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B)所有病毒株皆为人畜共通传染 (C)生吃鸡肉或鸡蛋有可能会感染,煮熟后便不易感染 (D)可能藉候鸟迁徙而传播 (E)突变后,可以人、猪、鸟为宿主
【答案】1.(B) 2.(C)(D)(E)台湾阅读测验100篇
内容 进度
阅读(91) 肥胖引发肾脏病变
阅读(92) 白蛋白尿
阅读(93) 灰狼效应理论
阅读(94) 普立昂蛋白
阅读(95) 狂犬病疫苗
阅读(96) 荷尔蒙补充疗法
阅读(97) 青光眼
阅读(98) 荧光基因转植毛囊
阅读(99) DNA鉴定
阅读(100) 脊髓性肌肉萎缩症
阅读(91)
肾脏病较常见的有免疫伤害引起的肾丝球肾炎及细菌感染有关的肾盂肾炎等,另外糖尿病、高血压及全身性红斑性狼疮等病人也常并发肾脏病变。目前证实肥胖也是肾脏病的原因之一,肥胖者常常很早期就伴随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血压。这些代谢疾病会加速全身性血管的动脉硬化,是造成心脏血管疾病、脑中风、下肢动脉阻塞和肾衰竭的危险因子。
肾脏是一个相当脆弱且易受损的器官,原因在于肾脏仅占全身体重的1%,但却接受全身四分之一的心输出量。糖尿病会增加肾脏灌流量,使得肾脏肾丝球负荷增加,加速肾脏硬化。高血压对肾小动脉内皮细胞造成伤害,引起动脉血管壁增厚、狭窄,甚至产生肾脏硬化、肾衰竭。高脂血症会刺激肾丝球间质细胞增生,增加肾丝球过滤率,加速肾硬化。
人体的脂肪可以支撑、固定内脏,但是肥胖者的脂肪过多,就会压迫肾脏及及其血管,造成肾脏血压过高,影响肾脏的功能。目前证实肥胖会导致局部性结节性肾硬化症,此种肾硬化症不同于免疫肾硬化症,在于蛋白尿较不严重。减肥、运动、控制饮食、血糖、血脂肪及血压是最重要的。另外服用血管张力素抑制剂严格控制血压,并减少蛋白质摄取量,可减少尿蛋白排出量,以缓和肾功能恶化的速度。
1.引起肾脏病变的可能原因:(多选)
(A)糖尿病 (B)高血压 (C)细菌感染 (D)红斑性狼疮 (E)肺胖
2.何种肾脏病变与糖尿病无关:(单选)
(A)肾小球负荷增加 (B)肾小动脉硬化 (C)肾硬化和肾衰竭 (D)蛋白尿较严重
3.吕亚立老师体重65kg:(多选)
(A)心脏和肾脏均重约650g (B)血液总量约为5kg (C)每次心搏输出血量650ml (D)每次心博约有16ml血液流入肾脏 (E)每天流经肾脏的血液总计约18公升
【答案】1.(A)(B)(C)(D)(E) 2.(D) 3.(B)(D)
阅读(92)
每三个洗肾患者中就有一人是第二型糖尿病引起,患者尿中的微量白蛋白则是肾病的最早征兆,最近一项全球大规模筛检发现,台湾糖尿病患肾病变的比率高于全球平均,值得注意。国际糖尿病联盟及肾脏学会为全球三万二千名第二型糖尿病患进行尿液筛检,发现四成七有微量白蛋白尿,台湾地区参加筛检的二千二百名患者中阳性比率更高,达六成二之多。台湾肾脏医学会理事长指出,台湾三万五千人洗肾全球第一,去年更新增七千多人,健保支出突破二百亿,患者中三分之一是糖尿病引起,糖尿病肾病变已超过肾丝球肾炎,成为洗肾的首要原因。
美国田纳西医学院肾脏科教授表示,微量白蛋白尿是肾病变的最早警讯,若错失治疗时机,等到变成蛋白尿,肾功能已严重恶化,后期甚至必须洗肾,若能抢先在微量白蛋白尿时期就及时治疗,约三分之一可被治愈,患者应每年检测微量白蛋白尿,超过标准即应积极治疗。此外,心血管疾病亦是糖尿病患主要死因,微量白蛋白也是一项强力指标。
中华民国糖尿病学会理事长表示,过去医院以免疫分析法筛检微量白蛋白尿,看报告要等上一周,如今只要一滴尿滴在试纸上,一分钟内就知道结果。此项大规模筛检的结果显示,台湾人体质可能更易罹患肾病变,值得警惕。除了糖尿病患,一般人也应每年检测微量白蛋白尿,同时应养成良好生活饮食习惯,以防肾病变发生。(自由时报)
1.台湾人的健康现况:(单选)
(A)三分之一人口患有糖尿病 (B)洗肾人口约占1.8% (C)四成七人口患有微量白蛋白尿 (D)微量白蛋白尿患者有三分之一的治愈机率
2.本文的主题:(单选)
(A)肥胖和糖尿病会导致肾脏病变 (B)检测微量白蛋白尿以减少肾脏病变机会 (C)台湾人体质极易罹患肾脏病变 (D)预防糖尿病即可避免肾脏病变
【答案】1.(D) 2.(B)
阅读(93)
在过去,黄石公园内的北美灰狼因被视为麋鹿族群急剧减少的罪魁祸首,惨遭人类的猎杀而几乎消失殆尽!灰狼消失后,麋鹿族群量大增,甚至一度膨胀至两万头左右。1995年,加拿大的北美灰狼群被引进黄石公园,现在已有16群灰狼在公元漫游,每群约由10匹狼组成,平均一群狼每天可杀死一头麋鹿。狼的引进未公园内的植物相与动物相带来深切的影响,例如多年生木本植物的幼苗与幼木可以长到成熟期。部分科学家提出了『灰狼效应理论』,此理论认为狼群能把麋鹿数量维持在一个范围下,他们做了一个实验:从公园内98株白杨树取样,发现从1920年代以后到会狼族群引进前,只有两株有生长迹象(科学家只找到老树与小树,雀找不到中间的年龄层),这是『灰狼效应理论』的第一个具体证据。
从1995年至今,公园内植被的重新生长使河流中海狸巢穴增加;食物网也发生了改变:草原狼的数量减少了50%,田鼠、家鼠等囓齿类动物数量大为成长,红狐和猛禽的数量也有增加的趋势。多数科学家认为灰狼是以上这些变化的原动力,但仍有其它人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黄石公园的生态系的变化式多重因素互动所造成的,例如:自从园内灰狼数量达到最高峰以来,都还没有遇过严寒的冬天,应该再多观察两季严冬的考验,才能判断『灰狼效应理论』是否正确。
1.有关黄石公园内生物族群的叙述,何者正确?(多选)
(A)目前公园内的灰狼族群群均每天可猎杀16头麋鹿 (B)当公园内麋鹿过盛时,白杨树的生存曲线必定呈现凹型 (C)当灰狼群被引进黄石公园后,白杨树的生存曲线会呈现凸型 (D)由文中可以断定黄石公园内原本的灰狼群与目前引进的灰狼群是不同种
2.下列有关『灰狼效应理论』的叙述,何者正确?(单选)
(A)灰狼族群在任何季节都能有效抑制麋鹿族群的数量,使园内草木繁盛,生物歧异度增加 (B)1920年代以后到灰狼族群引进之前,公园内的年轻白杨树受到为数众多的麋鹿啃食破坏 (C)『灰狼效应理论』直接证明了灰狼与麋鹿之间有规律性波动的关系 (D)许多证据显示『灰狼效应理论』是正确的
3.黄石公园内生物族群的改变,何者是合理的推测?(多选)
(A)草原狼因受到灰狼的捕食而数量减少 (B)植物的生长除了提供海狸更多的食物,也提供建造巢穴的材料,使海狸巢穴因此而增加 (C)食物链可如下表示:田鼠→红狐→猛禽→草原狼 (D)红狐和猛禽的数量增加可能是因为少了草原狼的竞争
【答案】1.(A)(B) 2.(B) 3.(B)(D)
阅读(94)
狂牛症的正式名称是牛海绵状脑病变(BSE)。普恩蛋白(prion)是造成BSE的病原,也是引起羊搔痒症(Scrapie)的病原。羊搔痒症病羊也会出现海绵状脑病变。
根据诺贝尔生医奖得主普鲁希纳(Stanley B. Prusiner)的研究,已知普恩蛋白有正常型和致病型两种。正常神经元内具有正常型普恩蛋白,可能有助于维持神经元行使正常的功能;突变或感染而来的致病型普恩蛋白则无此功能,且会将正常型的普恩蛋白转变为致病型,藉以增加本身的数量。当致病型普恩蛋白增加后,会形成不易溶解的团块,可抵抗热、辐射和化学物质。一般而言,正常神经细胞具有破坏和排除错误蛋白质的能力,但如果致病型普恩蛋白形成的速率大于细胞所能移除的速率,那么致病型普恩蛋白便会堆积起来,最后造成神经细胞破裂、损失,导致海绵状脑组织病变。
1.狂牛症的典型病理病状为脑中出现海绵状孔洞,其主要原因为下列哪一项?
(A)细胞加速合成正常型普恩蛋白 (B)细胞丧失移除普恩蛋白的功能 (C)细胞因正常型普恩蛋白过少而致死 (D)细胞因致病型普恩蛋白过多而致死
2.根据本文,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多选)
(A)神经细胞具有正常型普恩蛋白的基因 (B)神经细胞具有移除致病型普恩蛋白的能力 (C)正常型普恩蛋白可协助神经细胞抗热、抗辐射 (D)致病型普恩蛋白藉由自我复制而大量增加 (E)羊的致病型普恩蛋白不会引起牛海绵状脑病变
【答案】1.(D) 2.(A)(B)
阅读(95)
狂犬病原属于动物的疾病,是温血动物中一种散布极广的传染病,致病因子为一种杆状狂犬病毒(Rabisvirus)。患有狂犬病的动物,在其唾液中含有大量的病毒,被咬伤的人畜会经由伤口感染而发病。狂犬病也是人畜共通传染病。
狂犬病是一种急性病毒性脑脊髓炎,感染初期,全身不舒服,病人可能发烧、头痛、不适、食欲减退及呕吐,被咬部位周围知觉较敏感、伤口部位会觉得痛、痒、麻木或刺痛,对水有恐惧感,因此又称『恐水症』。有些病人甚至情绪变得激动且迷惑。最后,呈现肌肉麻痹及昏睡而死亡。当疾病的症状一旦发生即无法治疗,致死率几达百分之百。
狂犬病毒经由伤口、抓痕或黏膜进入人体,病毒侵入末梢神经后,以向心性的方向到达中枢神经系统(脑及脊髓)发育增殖而致病。病毒一旦感染到脑部,即可以顺着神经蔓延至各个器官并且进行增殖。
人的潜伏期范围从五天到一年多,平均潜伏期为二个月。潜伏期的长短依被咬伤部位离脑部的距离而定,若咬伤部位接近头部则较快发病。若被动物咬伤后,应立即以肥皂及清水,彻底清洗伤口,再用优碘或75%酒精消毒,并迅速就医。
目前已有狂犬病疫苗,为预防发病用,全程的注射共要五剂,第一剂尽可能在疑似狂犬病动物咬伤后随即注射,其余的则于第一剂注射后之第三、七、十四和三十天实施打,最好在第九十天再追加一剂。
近年来开放观光,国内每年约有十至十五位民众至东南亚、大陆旅游途中,被野生动物或野犬抓伤,在当地紧急处理及接种二剂疫苗后,回国由就诊之医院开诊断书及处方签,继续完成五剂疫苗接种。
1.有关于狂犬病的特性,下列叙述何者正确?(多选)
(A)属于人畜共通的传染病 (B)病原体的外形与小儿麻痹病毒不同 (C)感染途径与A型肝炎病毒相同 (D)被疑似狂犬病动物咬伤后会立即发病 (E)发病后的治疗方法为接种疫苗
2.狂犬病病毒在人体内是经由何者蔓延至各个器官?(单选)
(A)消化系统 (B)循环系统 (C)神经系统 (D)呼吸系统
3.有关于狂犬病疫苗的特性,下列叙述何者错误?(单选)
(A)属于医师处方药 (B)一般民众不需要普遍接种 (C)为预防发病用,全程的注射共要五剂 (D)在动物咬伤后之第三十天完成第五剂接种
【答案】1.(A)(B) 2.(C) 3.(D)
阅读(96)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日前宣布终止妇女荷尔蒙补充疗法大型研究计划,连带引发国内正在接受类似疗法妇女的恐慌。国内医界完成美国该份报告解读后认为,荷尔蒙疗法利弊参半,治疗期间应定期追踪,连续使用四年以上者,必须进一歩检验确认风险。这项建议将提供卫生署制订治疗指引之用。
美国研究结果指出,长期使用混合型荷尔蒙补充疗法有提高乳癌、心血管疾病、中风等风险。但也非全然没有好处,应充分告知妇女相关的风险与疗效,再由妇女决定是否需长期使用,已使用者则应定期追踪检查,是比风险评估更重要的提醒。
中华民国妇癌医学会理事长指出,根据各项研究,短期使用荷尔蒙补充疗法的乳癌风险并未明显增加,美国国卫院这份研究也显示,荷尔蒙替代疗法使用四年以后,危险才开始增加。
台湾更年期医学会理事长表示,根据过去的临床报告与美国这波研究,并集合国内外专家的意见后建议,目前正接受荷尔蒙治疗的妇女不要贸然停药,应咨询医师。
医师建议,如连续四年以上使用荷尔蒙,则需进一歩针对骨质密度、乳癌、心脏病等进行医疗风险评估。妇女应每年作子宫颈抹片、乳房的检查、血液的检查,并依照医师的处方用药。
至于切除子宫的更年期妇女,单独使用雌激素的研究正继续进行中,仍可考虑继续治疗。停经并保有子宫的妇女,可以使用其它药物或方法降低心血管疾病,建议不要为了预防心血管疾病而不补充荷尔蒙。医界所提出的建议将在整理后送到卫生署,提供做为制订国内荷尔蒙临床治疗指引的参考。
1.下列何者需要进行妇女荷尔蒙补充疗法?(多选)
(A)未成年女性 (B)青春期女性 (C)更年期的妇女 (D)停经前的成年妇女 (E)停经后的妇女
2.妇女荷尔蒙补充疗法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原因?(单选)
(A)雌性荷尔蒙的化学组成 (B)雌性荷尔蒙的回馈控制 (C)雌性荷尔蒙对酵素的影响 (D)雌性荷尔蒙对基因的影响
3.对于妇女荷尔蒙补充疗法的医疗风险评估,下列叙述何者错误?(单选)
(A)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 (B)可能引发乳癌或子宫颈癌 (C)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或中风 (D)为了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应立即停药
【答案】1.(C)(E) 2.(A) 3.(D)
阅读(97)
青光眼造成的视野缺损由边缘开始,渐渐才扩及中央,所以许多青光眼患者初期没有症状,即使已经出现轻微症状,部分年长患者也以为是视力退化,不以为意,没有积极寻求治疗,直到发现罹患青光眼,视力已经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
造物主的奇妙,让人体许多器官都有一对,如眼睛、肾脏、肺脏等,但就因为视力由两眼负责,若有一眼视力不好,另一眼视力可以弥补,所以有人对单眼视力缺损浑然不觉,临床就有患者发现不对劲时,一眼视力几乎已经完全丧失。
一般而言,青光眼很少只发生在单眼。若一眼有视野缺损,则建议找青光眼专科医师,对另一眼也进行详细检查,如视野、视神经、眼压等,若确定罹患青光眼,再考虑年龄、生活需求等,针对青光眼病情作妥善控制。
青光眼治疗的主体是『人』,不是『病』,重点不在于眼压数字的控制,而是保住视力,又减少青光眼对视力的危害。
由于早期青光眼肠无症状,建议四十岁以上民众应定期检查,若检查结果正常,且没有糖尿病、高血压及家族史等危险因子,之后约二至三年检查一次即可,否则应每年检查一次。
1.下列何者为造成青光眼的主要原因?(单选)
(A)角膜的弧度不均匀 (B)晶体失去弹性 (C)眼球内部压力过高 (D)锥状细胞的敏感度降低
2.下列有关于青光眼的叙述,何者正确?(多选)
(A)初期没有症状 (B)视野缺损由边缘开始 (C)通常只发生在单眼 (D)治疗重点在于降低眼压 (E)早期发现,青光眼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答案】1.(C) 2.(A)(B)
阅读(98)
美国圣地亚哥市『抗癌公司』(AntiCancer Inc)的科学家表示,他们已经以基因转殖技术培育出体毛呈荧光绿色的老鼠,此研究成果显示,基因疗法有可能用来治疗人体毛发脱落、秃头,甚至永远改变发色。
本实验中,科学家把水母的基因植入老鼠的毛囊,老鼠便长出有色体毛,在适当的灯光下会散发荧光绿。抗癌公司的研究人员表示,老鼠的毛发会呈荧光绿色,是因为水母的基因已长入老鼠体毛的毛干中。他们在进行实验时,自老鼠身上取下毛皮,加以处理,再移植到另只老鼠。此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月刊。
研究人员承认,本技术要成熟到商业用途还有漫漫长路要走,但是也强调该公司已拥有良好的技术系统,可以把基因导入毛囊。
绿色荧光蛋白质由单一基因产出,可以让水母在黝黑海水中发出绿色荧光,而且该基因对其他动物无害,科学家常用该基因来测试基因工程技术,因为它可以便利科学家寻找标的。
研究人员表示,若荧光基因能在毛发的毛囊中生效,那么别的基因应该也做得到。于是他们想出可以利用这个方法,来帮助接受化学治疗而导致头发脱落的癌症病患。研究人员承认,要用此方法来治疗头发逐渐稀疏,可能比较困难,原因是男性秃头案例中,毛囊长出来的新发比正常的要纤细。研究人员表示,只要科学家对决定人类头发发色的基因,以及头发老化灰白时的基因作用了解得更透彻时,甚至可以使用基因移植,来进行头发变色化妆了。
1.文中所提及的生物技术目前已获得哪些成果?(单选)
(A)治疗毛发脱落 (B)治疗秃头 (C)永远改变发色 (D)将基因导入毛囊
2.文中所提及的生物技术目前已应用于哪些方面?(单选)
(A)将单一基因导入毛囊 (B)将多个水母基因移入毛干中 (C)治疗逐渐稀疏的头发 (D)使老化灰白的头发变色
3.科学家为了进行文中所提及的生物技术,必须预先备妥哪些酵素?(多选)
(A)DNA分解酶 (B)DNA连接酶 (C)DNA聚合酶 (D)限制酶 (E)触酶
【答案】1.(D) 2.(A) 3.(B)(C)(D)
阅读(99)
人类有廿三对染色体,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染色体上的DNA序列也来自父母,DNA亲子鉴定就是利用口腔上皮细胞或血液来采取DNA,标示数种特定的基因位置,将取自父亲或母亲的DNA排序与子女比对。
如果是相同血缘的亲子,可以找到相当一致的DNA排序,每隔数百个DNA就可以出现与父或母相同的DNA排序,DNA亲子鉴定技术,就是分析这些短连结重复片段(STR),并计算出排序相似程度,目前台湾各实验室多使用十三至十五处体染色STR来比对,必要时可以加做到卅到四十点位来获得结果。
假如受测两人STR都有『交集』,则每一点位都无法排除亲子关系,如此可计算受测两人的亲子关系率,一般来说,亲子关系吻合的个案,其关系机率值都超过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
由于STR也有可能突变,为慎重起见,如果两人间有一处或二处STR无交集,应再检验更多点位,甚至比对Y染色体或粒线体高变化区序列。
全身任何细胞都可供亲子鉴定,目前最常使用的是血液、唾液或口腔剥落的上皮细胞,其它检体如尿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甚至带有毛囊的头发、含有细胞的指甲根部,就算是高温烧过的尸体,只要骨髓中还有未遭破坏的细胞,也可供作DNA鉴定。
1.日前某科学家声称已在恐龙化石中发现疑似可供复制的组织,该组织可能是下列何者?(单选)
(A)血液 (B)口腔上皮细胞 (C)骨髓 (D)皮肤和毛发
2.尚流美未婚生子,但是不知男婴的生父为何人。为了确定男婴生父的身分,法医应检验哪些检体的STR交集?(多选)
(A)血液 (B)Y染色体 (C)粒线体 (D)毛发 (E)指甲
3.DNA指纹的鉴定结果如下图,可推断何人是男婴的生父?(单选)
(A)仔仔 (B)阿信 (C)暴龙 (D)阿诚
【答案】1.(C) 2.(A)(B) 3.(B)
阅读(100)
『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MA)』在台湾是仅次于海洋性贫血的隐性遗传疾病,周产期医学会呼吁,为预防这种高带原疾病所造成的残障及死亡,建议准妈妈们接受产前SMA基因检测。
周产期医学会理事长、台北长庚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指出,脊髓性肌肉萎缩症属于『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突变的一种,带因率约有卅五分之一。台大基因学部主治医师说明,台湾平均每九百对夫妇就有一对双方带因,双方带因的夫妇,每一胎有四分之一的机会产下有SMA的宝宝。
SMA发病年龄从出生到成年都有可能,分为三型:严重型在婴儿时期就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中间型在出生六个月到一岁半发病,先是下肢无法行走,多数患者仰赖照顾可活至成年;轻型发病年龄一岁半到成年都有可能,通常肢体近端肌肉轻度无力,在走路或跑步、爬楼梯时可能轻度不便,但患者多能长期存活。
由于SMA带因者没有性状,基于优生保健的目的,医界认为,应像唐氏症筛检的观念一样,推动SMA基因检测,降低发生率。
SMA的检测只要抽血即可,为了避免带因者受到歧视、影响婚姻,目前建议怀孕妇女在第十六周前抽血即可。若本身带因,再请先生检测,两人都带因,再做羊膜穿刺,取得胎儿检体直接分析。这项技术由台大医院研发,台大已针对二千多人进行筛检,并将结果发表于『人类突变医学』期刊。
周产期医学会已向卫生署争取,希望将SMA基因检测纳入产前检查常规,但考虑经费,目前尚未列入。台大已将技术转移给国内的脐带血银行,周产期医学会也开始在各医院倡导推动。
1.台湾目前新生儿罹患SMA的机率为何?(单选)
(A) (B) (C) (D)
2.下列有关于SMA的叙述,何者正确?(多选)
(A)带因者的肢体可能轻度不便 (B)发病年龄从出生到成年都有可能 (C)患者发病后大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D)经由验血即可检验出带因者 (E)目前产前检查项目不含SMA基因检测
【答案】1.(D) 2.(B)(D)(E)台湾省高中生物阅读测验试题31-40篇
内容
阅读(31) 第一型糖尿病
阅读(32) 生物战剂
阅读(33) 威而刚
阅读(34) 蝴蝶之多样性
阅读(35) 细胞骨架
阅读(36) 狂犬病
阅读(37) 生殖策略
阅读(38) 果实的着色
阅读(39) 南大洋铁施肥实验
阅读(40) 咖啡因
阅读(31)
一型糖尿病是因为人体的自身免疫系统失调,错误的杀害能分泌胰岛素的胰岛细胞,大都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但成人病例日渐增加。为防止病情恶化,患者每天必须多次检查血糖及注射胰岛素。二型糖尿病不是自体免疫系统问题,是人体胰岛素新陈代谢功能失调,导致必须注射胰岛素以补充不足。全球得一、二型糖尿病的患者约有一亿五千万,90%的糖尿病患者属于二型。一型糖尿病可能是某种感染导致制造胰岛素的细胞处于紧张状态,因而分泌一种应力化学物质,吸引免疫细胞在体内巡逻。免疫细胞误认应力下的胰岛细胞是外来侵入者,就释放一种毒素杀死它们。
一种名为『DiaPep277』的实验新药,能促进免疫细胞释放一种无害的抗发炎化学物质,使发炎的天然组织平缓下来,不会分泌致死的毒素。实验对象是六个月内罹患一型糖尿病的卅一位男性,他们全都注射胰岛素,另外再给十五人这种新药,十六人给予安慰剂。追踪一年后,服用新药的病人几乎不再需要外来的胰岛素,使用安慰剂的则随着时间需要增加用量。研究人员因此声称,这种新药可以抑制人体免疫系统摧毁分泌胰岛素的胰岛细胞,终止一型糖尿病持续恶化。
如果进一步实验的结果相似,医界相信『DiaPep277』可能成为一型糖尿病的突破性治疗药物,且能预防此病的发生。虽然第一阶段的实验结果令人鼓舞,但目前就认定此药的效力,为时过早。其它自体免疫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在进行类似的研究。
1.有关于糖尿病的成因与治疗,下列叙述何者正确?(单选)
(A)皆起因于新陈代谢功能失调 (B)皆起因于自体免疫系统失调 (C)多数患者必须注射胰岛素以补充不足 (D)多数患者必须接受胰脏移植
2.有关于『DiaPep277』的疗效,下列叙述何者错误?(多选)
(A)可完全治愈一型糖尿病 (B)可促使抗发炎物质的产生 (C)可抑制部分免疫细胞的功能 (D)可供预防自体免疫疾病 (E)可预防并治愈类风湿性关节炎
3.有关治疗糖尿病的可行方法,下列叙述何者正确?(多选)
(A)适当控制饮食 (B)补充胰岛素 (C)补充胰岛素受体 (D)使用安慰剂
(E)抑制免疫系统摧毁胰岛细胞
【答案】1.(C) 2.(A)(D)(E) 3.(A)(B)(E)
阅读(32)
生物战剂被称为『穷人的原子弹』,国际间目前认为可能被用作生物战剂的病原,以包括炭疽菌(Anthrax)、肉毒杆菌(Botulism)、天花及鼠疫等四种为主,其中又以『炭疽菌』最厉害,所引发的炭疽病是一种急性病,致死率高达廿五%至六十%。
炭疽病是由会产生孢子的炭疽菌引起的,主要感染温血动物,但也会感染人类,七天内发病。人类如果是吸入性炭疽病感染,最初症状类似感冒,几天后会有严重呼吸系统问题,甚至休克,在急性症状出现后,一二天内将导致死亡。若是食入性炭疽病感染,特征是急性肠胃炎,初期症状会产生恶心、食欲不振、呕吐、发烧、腹痛、吐血、严重腹泻,其致死率甚高。
肉毒杆菌则是最具潜力的致死物,已有几个国家有能力将其制成生物战剂。肉毒杆菌毒素是一种会造成肌肉麻痹的神经毒素,食入毒素后六小时至二周内会产生复视、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发音模糊、吞咽困难、口干、肌肉无力、呼吸肌肉麻痹导致窒息症状,最后则会因呼吸衰竭致死。
天花已于一九七七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根除,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若爆发流行包括一般性与非常严重且具致命性两种,致死率约为一%至卅%,死亡情形常发生在发病后一至二周内。鼠疫的致病因子是鼠疫杆菌,会以肺炎形式呈现造成流行。若发生生物恐怖行动攻击事件,首先即发生肺炎个案,接着在一至六天中会有一般性的暴露,而后造成接触者第二波的流行。
1.炭疽菌所产生的孢子有何特性?(单选)
(A)经由减数分裂而产生 (B)属于原生质浓缩的休眠孢子 (C)可供进行有性生殖 (D)会立即导致严重的呼吸系统急性症状
2.有关于肉毒杆菌的叙述,下列何者正确?(单选)
(A)多数国家皆已将肉毒杆菌制成生物战剂 (B)肉毒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
(C)肉毒杆菌毒素的成分为脂多醣 (D)肉毒杆菌毒素可应用于治疗内斜视及消除皱纹
3.有关于天花的叙述,下列何者正确?(多选)
(A)天花的病原体属于DNA病毒 (B)医疗史上最成功的疫苗就是预防天花的牛痘疫苗 (C)目前全球已无任何天花病例发生 (D)天花的致死率高于炭疽病
(E)已绝迹的天花不可能再度爆发流行
4.有关于本文提及四种作为生物战剂的病原体,下列叙述何者错误?(多选)
(A)皆属于原核生物 (B)皆以DNA为遗传物质 (C)皆可产生致命的神经毒素 (D)皆有疫苗可供预防 (E)皆可藉抗生素控制疫情
【答案】1.(B) 2.(D) 3.(A)(B)(C) 4.(A)(B)(C)(D)(E)
阅读(33)
1988年诺贝尔医学奖颁给发现一氧化氮(NO)生理作用的三位药理学教授:Furchgott,R.、Ingnaro,L.J.和Murad,F.。1977年Murad研究『硝基甘油』缓解心绞痛的作用机制,推测病人口服硝基甘油后,在体内分解为NO,促使冠状动脉血管持续的舒张,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所以可以舒解心绞痛。1987年发现,人类血管的内皮细胞能够合成微量的NO,不仅可以松弛血管平滑肌,也可在肠胃道、肝、肺、肾和神经系统中发挥特殊的生理功能,但是NO的自然半衰期很短,通常少于5秒,很快就氧化成为无活性的亚硝酸盐。细胞合成NO时必须有钙离子的协助,再由NO合成酉每将胺基酸L-Arg转变为citrulline和NO。因为NO的分子很小而且亲脂性,所以很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致活某种特殊酵素,将GTP转变产生cGMP(环链GMP)。cGMP使钙离子由平滑肌细胞内移出。当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下降时,会导致血管平滑肌舒张而充血。在一定时间后,cGMP会被细胞中的PDE(磷脂酉每)分解成GMP(直链GMP)。cGMP减少时,平滑肌就回复。PDE的种类很多,因存在的细胞而异,在视网膜为PDE6,在阴茎海绵体为PDE5。『威而刚』是一种化学药物,用于阻断PDE5的分解作用,使cGMP的作用时间延长。所以威而刚除了可以延长阴茎充血时间,用以治疗阳萎外,还会使人脸红、脖子粗,甚至心脏病患者的病况突然发作而死亡。研究指出,威而刚同时有抑制PDE6的作用,让服用者产生常见蓝绿光的副作用。因此,开车或开飞机时,都应禁止服用。
1.『开车时应禁止服用威而刚』,下列何者是主要的原因?(单选)
(A)容易引起色盲 (B)会引发心脏病 (C)容易引起脸红、脖子粗 (D)暂时性辨色能力异常
2.威而刚治疗阳萎的药理作用,与下列何者没有直接关系?(单选)
(A)有抑制PDE5的作用 (B)有抑制PDE6的作用 (C)有延长血管平滑肌舒张时间的作用 (D)有维持血管平滑肌细胞内cGMP浓度的作用
3.依据本文,下列叙述何者正确?(多选)
(A)1998年诺贝尔医学奖颁给发明威而刚的药理学教授 (B)口服硝基甘油可以促使冠状动脉舒张而提高血流量 (C)人体血管的内皮细胞能分泌NO是1977年Murad所发现 (D)NO的作用位置在细胞内,不在细胞膜上
(E)人体内的NO浓度很低且半衰期极短,所以研究较困难
4.NO用何种方式进入细胞内?(单选)
(A)主动运输 (B)渗透作用 (C)扩散作用 (D)胞饮作用
【答案】1.(D) 2.(B) 3.(B)(D)(E) 4.(C)
阅读(34)
与大型动物如哺乳类、鸟类等生物相较,蝴蝶等昆虫在生存策略上属于r-选汰(r-selective),具有子代多、存活率低、体积小、数量多等特性,因此在其生活史过程中大量的个体会因寄生性天敌及捕食性天敌的侵害而损失,而每一对成功交配繁育子代的蝴蝶平均产下的数百个卵中,只要有少数存活至成虫期即可维持其族群、数量。因而一块栖地可承载的蝴蝶等小型生物的数量常常万倍于同一栖地的大型动物,合理的采集、利用此一自然资源并不会对其族群大小及生存造成显著的影响。另一方面,相对于食性宽广的大型动物,蝴蝶的食性多半非常专一,只能以少数几种、甚至单一种植物为食。综合这些特点,一栖地若环境恶化,则大型动物族群量会消灭,但较不会因食性过度专化而灭绝,而可能可以在复育措施成功后复育,而蝴蝶则可能因其不可替代的唯一寄主植物于生态系中消失而使族群由丰富的数量锐减,甚至完全灭绝。例如台湾最小型的虫弄蝶小黄星虫弄蝶Ampittia discorides,由于只栖息在健康的湿地生态系,且幼虫只取食特定种类之禾草,因此虽然在其栖地族群密度颇高,但栖地一经破坏,则族群常迅速消亡。相对地,猎捕压力则对相对数量较寡的大型动物影响较大。
1.有关影响蝴蝶族群密度的生物因素,下列叙述何者不正确?(单选)
(A)食物供应 (B)寄生性天敌的数量 (C)种间竞争 (D)掠食压力
2.下表为1920~1950年间,一片5公亩大的栖息地里的小黄星虫弄蝶族群密度变化情形,则本地区小黄星虫弄蝶族群密度变化率最大时期是:(单选)
(A)1925~1930年 (B)1930~1935年 (C)1935~1940年 (D)1940~1945年
年 1920 1925 1930 1935 1940 1945 1950
族群(千只) 8 33 71 118 172 119 81
3.由文中可知小黄星虫弄蝶灭绝的原因可能是:(多选)
(A)人为捕捉、采集 (B)工业污染严重 (C)垃圾场的兴建 (D)人为过度开发土地 (E)2,4-D的过度使用
4.由本文可知有关蝴蝶的保育下列何种方法最为适当?(单选)
(A)禁止人为捕捉 (B)人工复育繁殖 (C)加强蝴蝶生态教育 (D)栖地保育
【答案】1.(A) 2.(C) 3.(B)(C)(D) 4.(D)
阅读(35)
细胞内主要有三种构成细胞骨架的蛋白质,分别为微小管、微丝及中间质丝。微小管(microtubule)是直径大约25nm的小管子,由微小管蛋白所组成,能行组合和拆卸,并可形成纤毛、鞭毛、纺锤丝及胞器移动的轨道,现已知秋水仙素可阻碍微小管的形成。微丝为直径大约7毫微米的固体棒子,因为是由肌动蛋白分子所构成,又称为肌动蛋白丝,其功能为负责细胞收缩与移动,目前已知有6种肌动蛋白,分布在肌肉及其它细胞,例如,在小肠细胞的微绒毛中可发现微丝。中间质丝的直径大约8~12nm,其功能为协助细胞承受机械压力、强化细胞形状及固定各胞器的位置(例如:核膜内侧的核胶层)以及细胞间的接合,不同细胞有不同的中间丝蛋白。
1.细胞内的纺锤丝与下列何种构造的组成相同?(单选)
(A)肌原纤维中的肌动蛋白丝 (B)原核生物的鞭毛 (C)肠黏膜表皮细胞的微绒毛 (D)核膜内衬的核胶层
2.变形虫伸出伪足,与下列哪一种细胞骨架的关系最密切?(单选)
(A)微丝 (B)微小管 (C)中间质丝 (D)微管
3.下列何者不是细胞骨架的功能?(单选)
(A)维持细胞的形状 (B)胞器的移动 (C)细胞质流动 (D)分化老化的胞器
4.请问以秋水仙素处理后,会产生何种结果?(多选)
(A)抑制细胞分裂素 (B)干扰细胞移动 (C)抑制肌肉收缩 (D)影响鞭毛摆动 (E)抑制胞吞作用
【答案】1.(B) 2.(A) 3.(D) 4.(A)(D)
阅读(36)
狂犬病由狂犬病毒所引起,狂犬病毒的外形一端扁平,另一端则呈圆形,与子弹的形状相似。狂犬病毒可感染狗、猫、蝙蝠、兔子、松鼠及狐狸等动物,由于病毒存在于受感染动物的唾液中,因此当患有狂犬病的动物咬伤其它动物或人类时,病毒即行传递。狂犬病毒为亲神经性病毒,主要感染部位为脑及神经,因此患有狂犬病的动物通常会出现性格上的重大变化,如羞怯而温驯的松鼠会变得具有侵犯性,并可能攻击动物。
狂犬病的潜伏期相当长,通常历时约一个月,当人类被患有狂犬病的动物咬伤后,狂犬病毒便自伤口沿着周围神经散布至中枢神经。由于狂犬病毒是经由神经途径而非血液或淋巴散布,因此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会传递至脑部,并在脑细胞内繁殖。如果被咬的伤口位于脸部,危险性更高,因病毒从脸部的神经到达脑部的路径较短,病毒传布至脑细胞的速度越快,潜伏期越短,可用来预防及治疗的时间越短,后果将更加严重。
狂犬病患者第一个出现的症状是过度过敏、焦虑以及伤口周围感觉异常;因此,吞咽时会感到疼痛而难以下咽,由于患者对水或液体食物的吞咽困难,故狂犬病又称为恐水症。狂犬病最后发展成脑炎,引起病人麻痹、妄想、昏厥及死亡。狂犬病患者如不加以治疗,死亡率可达百分之百。
1.狂犬病患者被咬的伤口位于何处,死亡速度最快?(单选)
(A)脸部 (B)脚掌 (C)手心 (D)胸部
2.狂犬病可用下列何种方式治疗或预防?(单选)
(A)施打疫苗 (B)施打抗生素 (C)基因治疗 (D)施打免疫抑制剂
3.下列何者疾病的病原体和狂犬病病原体之分类亲缘关系较相近?(多选)
(A)登革热 (B)霍乱 (C)炭疽热 (D)破伤风 (E)非典型肺炎(SARS)
4.狂犬病会在下列哪些动物身上发病?(多选)
(A)人类 (B)狼 (C)猫 (D)蝙蝠 (E)兔子
【答案】1.(A) 2.(A) 3.(A)(E) 4.(A)(B)(C)(D)(E)
阅读(37)
生物的生殖策略可分为『质』和『量』两种。一个重『量』的族群,会将大部分的能量花在生殖上,而较少投资在生长上,所以大部分生活史都很短,可以快速的生长达到成熟,然后大量的生产,表现出高效率的族群成长,这种生殖方式称为R selection。而一个重『质』的族群,则会将大部分的能量投资在生长和成熟上,所以需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成熟,每次生产量少,但却花很多的能量在照顾下一代,所以后代的存活率高,表现出一个稳定成长的族群,这种生殖方式称为K selection。有很多生物的生殖策略会混合着以上两种模式,例如:鲑鱼,甚至有的生物会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从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例如水螅。
1.在动物的生存曲线图中,何种动物的生殖方式最接近K selection?(单选)
(A)外凸型 (B)中间型 (C)内凹型 (D)以上皆是
2.水螅会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互换生殖策略,你认为当环境条件不好时,水螅应采取何种生殖策略较佳?(单选)
(A)R selection (B)K selection (C)两者皆佳 (D)两者皆不佳
3.何种类型的生殖策略,其族群数量常较接近环境负荷力,适合作为环境的指标生物?(单选)
(A)R selection (B)K selection (C)两者皆适合 (D)两者皆不适合
4.下列相关叙述中,有哪些是属于R selection动物的特征?(多选)
(A)生活史短 (B)达到成熟的时间很短 (C)产生的生殖细胞数目多 (D)亲代对子代的照顾较完备 (E)族群成长较稳定
【答案】1.(A) 2.(A) 3.(B) 4.(A)(B)(C)
阅读(38)
如果果实能直接受到日照,着色状况必定良好。首先须藉修剪工夫,使枝干不会遮蔽阳光,或用除叶剂,使叶柄形成离层,以除去部分的叶子。到了秋天又须进行『转果』,将未着色的一边转向阳光。更积极的方法是在树下铺上光反射器材,利用光反射进行着色。农人也常将果实一个个的套起来,不但可以防虫害,避免农药残留,还能使果实色泽良好。例如苹果年轻时是绿色的,成熟时为红色的。如果果实刚形成时用黑色套袋,完全无光会成为白苹果,但在采收前20~40天除去套袋,果实会呈现火烧般的大红。但是套袋的果实维生素C较为缺乏,储存时限及味道比无套袋者会略逊一筹。
1.本文中所提及的除叶剂是指何者?(单选)
(A)离素 (B)乙烯 (C)生长素 (D)吉贝素
2.用黑色套袋,完全无光会成为白苹果,系与何者有关?(单选)
(A)春化素 (B)开花素 (C)光敏素 (D)花青素
3.改善光照的积极方法为何?(单选)
(A)转果 (B)除叶 (C)利用反射器材 (D)套袋
4.无套袋的果实比较套袋的果实:(多选)
(A)较甜 (B)维生素C较多 (C)农药较多 (D)果皮较厚 (E)昆虫咬痕较多
【答案】1.(B) 2.(C) 3.(C) 4.(A)(B)(C)(D)(E)
阅读(39)
2002年1~2月间,以美国蒙特雷湾水族研究所与莫思蓝丁海洋实验室为首,进行了『南大洋铁施肥实验』(Southern Ocean Iron Experiment),初步结果指出,在300平方公里的海面上释出一吨溶在稀硫酸的铁溶液,八周内,初级生产力增加10倍。在海洋中施肥虽让人有异想天开之感,但科学家发现海水表层的浮游植物若能善用两种主要的营养元素,氮和磷,就会产生藻华。磷可由河水冲刷岩石中的含磷矿物带进海水,而氮则由固氮菌与蓝绿藻利用固氮作用将氮气转换为NH4+,再由硝化菌转为NO3-,固氮进行时必须有铁质的存在,而铁的来源是随风吹送的陆地沙尘上所依附的铁质。每年进入浮游植物细胞内的无机碳(CO2),约有450~500亿吨,而陆生植物约只吸收520亿吨,因此,浮游植物对吸收温室效应气体的贡献几乎与陆生植物一样,正因如此,科学家想促使浮游植物产生藻华,来缓和全球暖化的速度。
1.尽管科学家对浮游植物吸收温室效应气体有着乐观的想象,但藻华对环境的冲击仍有疑虑。下列有关于藻华的叙述,何者正确?(单选)
(A)藻华可产生更多的氧气,供海洋生物使用,所以无害 (B)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形下,远洋区比近海区更容易发生藻华 (C)藻华会导致局部区域的氧气严重耗损,使其它的海洋生物窒息而死 (D)固氮菌、硝化菌的存在,会降低藻华的可能性
2.浮游植物的藻华现象,可能不受下列哪种离子浓度的影响?(单选)
(A)Cu2+ (B)PO43- (C)NO3- (D)Fe2+
【答案】1.(C) 2.(A)
阅读(40)
平常大家爱吃巧克力、爱喝的可乐饮料,都含有相当量的咖啡因。下表列出咖啡因在一般饮料、糖果及药物中的含量:
项目 容器 体积(mL) 平均咖啡因含量(mg)
咖啡 茶 可可 巧克力 可乐饮料 感冒口服液 杯杯杯条罐瓶 150150150100g37560 100505254080
较令人隐忧的是目前孩童的各种可乐饮用量可观,一罐375毫升可乐的咖啡因含量约为40~50毫克,通常当每公斤体重的咖啡因含量达1.5毫克时就足以提神,不易入睡。咖啡因的致死剂量约为10克,约相当于100杯的咖啡。但是当一天喝了10杯以上的咖啡时,就可能足以引起不安、焦虑、发抖、呼吸急促,以及严重的失眠了。
1.请你计算一下,在一次聚餐中,若你喝下一杯750毫升的可乐、二杯咖啡(150cc/杯)以及二条巧克力,平均总共喝下若干克的咖啡因?(单选)
(A)0.66克 (B)0.33克 (C)0.165克 (D)0.05克
2.对于一个体重50公斤的人而言,若要藉助咖啡来提神,需于睡前喝下多少咖啡即可达到不易入睡之目的?(单选)
(A)40cc (B)60cc (C)120cc (D)1000cc
【答案】1.(B) 2.(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