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1张PPT。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一、 单项选择题
( ) 1. 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一组是
①流行性感冒 ②先天性愚型
③艾滋病 ④红绿色盲
⑤病毒性肝炎 ⑥六指(趾)病
⑦血吸虫病 ⑧血友病
A. ①③⑤⑦ B. ②④⑥⑧
C. ①②③④ D. ⑤⑥⑦⑧A( ) 2.平常喜欢在路边小吃摊吃东西的人,容易染上下列哪一种疾病
A. 狂犬病 B. 细菌性痢疾
C. 流行性乙型脑炎 D. 水痘
( ) 3.2019年美国爆发了严重的麻疹疫情。为了控制疫情继续蔓延,美国疾控中心建议为1岁以上的人群(已患麻疹的人除外)接种疫苗,这一措施属于
A. 消灭病原体 B. 控制传染源
C. 切断传播途径 D. 保护易感人群DB( ) 4. 2018年12月,某县发现了非洲猪瘟疫情,县政府迅速启动了传染病的预防方案。下列预防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A. 无害化处理被污染的饲料
B. 集中焚毁处理携带病原体的猪
C. 彻底消毒被污染的猪舍
D. 严查车辆,禁止猪肉制品运出B( ) 5.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艾滋病可以通过下列哪种途径传播
①静脉注射毒品 ②与病人一起进餐
③不安全性行为 ④母婴传播
A. ①③④ B. ①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A( ) 6. 2019年5月13日,江苏省东台市发生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感染丙型肝炎的事件。下列关于传染病及其预防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特点,危害极大
B. 丙型肝炎病毒是丙型肝炎这种传染病的传染源
C. 血液传播是这次事件中丙型肝炎传染的传播途径
D. 通过预防接种防止传染病传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B( ) 7. 狗常用粘满唾液的舌头舔自己的伤口,对伤口愈合有利,原因是
A. 唾液中含有淀粉酶
B. 唾液中含有溶菌酶
C. 唾液中含有脂肪酶
D. 唾液中含有抗生素B( ) 8. 下列免疫方式,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 鼻毛能阻挡和清除异物
B. 唾液具有杀菌作用
C. 器官移植时的排异反应
D. 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病原体C( ) 9. 给人体接种乙肝疫苗能预防乙肝的原因是
A. 使人在患乙肝病后,产生抗乙肝病毒的抗体
B. 直接杀死乙肝病毒
C. 使人在不生乙肝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乙肝病毒的抗体
D. 使人获得非特异性免疫C( ) 10. 大面积烧伤病人易发生感染引起严重的后果,这主要是由于病人的
A. 皮肤的感受器受损
B. 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C. 抗体数量大量减少
D. 体液大量流失
B( ) 11. 如图是人体第三道防线发挥免疫功能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物质A一定是病原体
B. B为免疫器官
C. 物质C是抗体,一种蛋白质
D. 消灭A后C就会消失C(解析:此图是表示人体第三道防线发挥免疫功能的示意图,则A表示抗原,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C抗体,故B项错误、C项正确;抗原包括病原体和其他会刺激人体免疫系统的外来物质,如花粉、食物等,故A项错误;消灭抗原后抗体还有存留于体内,故D项错误)( ) 12.如图中,Ⅰ和Ⅱ分别表示某种病毒两次侵染人体的先后时间顺序,曲线表示人体产生抗体的数量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病毒第I次侵染被清除后,人体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消失
B.该病毒第Ⅱ次侵入后,人体产生的相应抗体大量增多C.抗体是在特定抗原的刺激下由淋巴细胞产生的
D.产生的相应抗体只对该病毒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A( ) 13. 下列措施属于计划免疫的是
A. 接种乙肝疫苗
B. 服用抗生素
C. 锻炼身体
D. 检验过敏原
A( ) 14. 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皮肤、黏膜和吞噬细胞组成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 病原体被清除后,机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
C. 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且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
D. 发生过敏反应的人群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A( ) 15. 下列关于免疫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能抵抗抗原物质的侵入,防止疾病的发生
B. 能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
C. 能识别和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D. 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D二、 非选择题
16.“健康丝绸之路”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卫生计生委在推进“共筑健康丝路,共享健康发展”时,把与相关国家进行传染病联台防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我国与不同区域的国家联合防控的部分传染病如下表所示,传染病的防控需要以生物学知识为基础,请根据给出的资料,分析传染病防控中包含或运用的生物学知识。 (1)表中传染病通过生物媒介传播的有 。脊髓灰质炎的病原体由外层的 和内部的
组成,传染病的病原体属于扁形动物的有 。
(2)传染病具有 的特点,因此需要通过构建健康命运共同体,从源头上控制疫情。
(3)对于不同传染病的预防,要根据不同传染病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抓住传染病流行三个环节中的主要环节。上表中传染病的预防,脊髓灰质炎要以
为重点,艾滋病要以 为重点,尽快治愈疟疾患者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疟疾、鼠疫蛋白质遗传物质血吸虫病 传染性和流行性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
(4)我国科学家率先成功提取的青蒿素,对病原体为单细胞生物的传染病—— 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疟疾17. 阅读下列内容,回答问题。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导致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和尘埃传播。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间接接触以及患者咽喉分泌物等飞沫传播。(1)与贫血症、白化病等疾病相比,肺结核和手足口病所具有的特性是 。
(2)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与下列 (填序号)的病原体结构最为相似,与动、植物相比,其结构的特点是 。
①淋病 ②艾滋病 ③蛔虫病 ④流感传染性和流行性 ②④无细胞结构 (3)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来看,对肺结核患者注射抗生素进行治疗属于 。这两种传染病均可通过空气传播,想要尽量不被感染,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写出一点即可)。控制传染源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或戴口罩)
(4)手足口病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免疫细胞有 (写一种)。下图是其体内抗原、抗体的含量随时间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这种免疫属于 免疫。小明同学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后,对流感病毒无免疫力,原因是
。淋巴细胞(或吞噬细胞) B特异性一种抗原对应一种抗体,手足口病疫苗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只能特异性结合手足口病病毒,对流感病毒无免疫力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第二章 用药和急救
第三章 了解自己 增进健康一、 单项选择题
( ) 1.下列与安全用药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
B. 加大用药剂量有利于早日康复
C. 用药时间要科学
D. 注意药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B( ) 2. 下列有关用药知识和急救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处方药适用于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
B. 动脉出血,要压迫伤口近心端止血
C. 药物过期一两周仍可服用
D. 人工呼吸时,先吹气,发现呼吸道堵塞再取出口鼻内异物B( ) 3.下列关于免疫与健康生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骨髓移植后的病人,需要长期用药,以增强免疫功能
B. 侵入的抗原被清除后,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随之丧失
C. 被狗猫咬伤后,及时消毒冲洗伤口即可
D. 长期熬夜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D(解析:骨髓移植后,病人会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排斥非己的骨髓,故此时需服用药物抑制免疫功能以增加移植成功率,故A项错误;抗原被清除后,相应的抗体还可留存于体内,还将保持产生抗体的能力,故B项错误;被狗猫咬伤后,应及时消毒冲洗伤口,还必须注射狂犬疫苗,故C项错误)( ) 4. 某人因车祸大腿受伤(如图所示),鲜红的血液喷射而出。请据图判断受伤的血管及急救时按压止血的位置分别是
A. 动脉、a处 B. 静脉、a处
C. 动脉、b处 D. 静脉、b处C(解析:从题中信息“鲜红的血液喷射而出”可判断为动脉出血,则止血时应按压伤口的近心端b处)( ) 5. 下列急救措施合理的是
A. 受伤失血时应及时输血
B. 要及时把中暑患者转移到凉爽通风的地方
C. 被狗咬伤后只需止血和消毒
D. 发现煤气中毒者首先打急救电话B(解析:受伤失血时如果失血量较少不需输血,故A项错误;被狗咬伤后,还必须注射狂犬疫苗,故C项错误;发现煤气中毒者应先开窗通风,保证环境安全,方可再到室外打急救电话,故D项错误)( ) 6. 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做到
①远离毒品、烟酒
②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③生病后直接去药店购买药物
④按时作息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C( ) 7. 下列防治流感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 患流感后一定要大量服用抗生素
B. 患流感后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C. 患者在打喷嚏时应掩住口鼻
D. 注射流感疫苗有一定的预防作用A( ) 8. 珍爱生命,关注健康,下列叙述或做法错误的是
A. 使用药物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B. 接种乙肝疫苗可以预防流行性感冒
C. 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是口对口吹气法
D. 坚持体育锻炼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B(解析:B项中接种乙肝疫苗只能预防乙肝,并不能预防流行性感冒)( ) 9. 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有许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艾滋病可以通过血液传播
B. 接种疫苗预防疾病属于特异性免疫
C. 呆小症是先天性疾病,与饮食无关
D. 隔离治疗肺结核患者属于控制传染源C(解析:呆小症并不一定是先天性疾病,如果饮食中缺乏碘元素,先天健康的婴幼儿也会患呆小症,故C
项错误)( ) 10.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应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开始。下列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A. 为了提高成绩,通宵学习
B. 为了保持苗条身材而节食
C.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D. 适量吸烟、饮酒C( ) 11. 为探究不同浓度烟草浸出液对虾心率的影响,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的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A. 提出问题——不同浓度烟草浸出液对虾心率有影响
B. 作出假设——不同浓度烟草浸出液对虾心率有影响吗?
C. 重复实验——可以减少误差
D. 实验对象——每组一只虾 C( ) 12. 下列有关“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探
究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选择水蚤的大小应基本一致
B. 一组水蚤可以先放在清水中,再放在酒精中
C.一组水蚤可以先后放在不同浓度酒精中
D. 设置重复实验,取平均值C( ) 13. 健康是人们永远追求的美好愿望。以下有关健康、安全用药与急救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一个人生理上没有疾病,不能说明这个人是健康的
B. 中学生可以通过少吸烟、少喝酒的方式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C. 心肺复苏时,先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
D. 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以确保用药安全B( ) 14. 下列关于“现代文明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被称为“现代文明病”
B.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加速“现代文明病”的发生和发展
C. “现代文明病”都是中老年时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的
D.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降低“现代文明病”的发生率C( ) 15. 俗语说“病从口入”,下列关于饮食与疾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饮食中缺乏新鲜蔬菜水果容易导致夜盲症
B. 食用沾染有蛔虫卵的水或食物易感染蛔虫病
C. 人低血糖时要及时服用适量的蛋白质
D. 多食用含钙食物可预防贫血B(解析:饮食中缺乏新鲜蔬菜水果容易导致缺乏维生素C,患坏血病,故A项错误;人低血糖时要及时服用适量的糖类,如葡萄糖,而不是蛋白质,故C项错误;多食用含钙食物可预防骨质疏松或佝偻病,故D错误)二、 非选择题
16. 酒后驾驶是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重大隐患和第一大“杀手”。如图1是酒精进入人体后的吸收及排出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吸收酒精的主要器官是 ,该器官的主要功能是 。
(2)从酒精的吸收和代谢过程可以看出,喝酒会对 等器官造成危害。
(3)呼气式酒精检测仪检测的是呼出气体中酒精的含量,请写出酒精被消化道吸收后呼出的途径:消化道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 →口腔呼出。小肠 小肠、胃和肝脏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右心房肺泡(4)5%酒精随血液经过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最终形成尿液,通过 排出体外。
(5)研究人员以46名健康青年志愿者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在不同累积饮酒量(0~175mL)下,人体对声、电刺激的反应时间,进而探究饮酒对人体反应速度的影响。结果如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饮酒量的增加,人体对声、电刺激的反应时间都 ,主要是因为酒精会抑制人的 系统,所以交通法规定禁止酒后驾车。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尿道变长神经17. 北京时间2019年6月17日,四川省宜宾市发生地震,地震发生后,党和各族人民发扬和人民在一起“不放弃、不抛弃”的精神,迅速展开了一场生命大营救,地震灾害发生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灾后,如果不及时采取防疫措施,还会发生严重的疫情。请根据急救与防疫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对刚停止呼吸和心跳的人,应该马上实施
进行抢救。进行此操作时,每进行30次 ,就要进行2次人工呼吸。
(2)一旦发现有动脉出血的伤员,首先要拨打电话“120”,紧急呼救,同时应该用指压止血法或加压包扎止血法在伤口的 压迫止血。伤者如果失血过多,应及时输血,输血的基本原则是输
,输入的血液最先到达心脏四个腔中的 。心肺复苏 胸外心脏按压近心端同型血 右心房(3)对于受了外伤,伤口较深的人,医生还会为其注射破伤风疫苗,这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 。在分类上,破伤风杆菌属于 ,与破伤风患者之间的关系是 。
(4)地震发生后,为了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医护人员可能采取的措施有:
(写出一条即可)。保护易感人群 细菌寄生对水源、居住场所进行消毒(及时处理动物及人的遗体、进出灾区戴口罩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