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火山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火山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1-08 13:3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火山
【教学内容】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器材做模拟实验;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做合理解释。
2.愿意合作与交流;喜欢大胆想象;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意识到火山既可以带给人们好处,也会带给人类造成负面影响。
3.了解火山喷发现象;知道火山的利与弊。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火山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理解火山形成的原因。
【教具、学具】
学生准备: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水槽、小玻璃瓶、线绳、红墨水、冷水、热水、三脚架。
教师准备:火山喷发的视频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视频激趣
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火山喷发的视频),注意观察并思考,视频中发生的是什么现象?你有什么相关的问题要研究?
2.引导学生提出:火山是怎样形成的?火山是怎样爆发的?火山爆发与么有关?要解决大家所提出的问题,同学们认为应该先解决哪些最基本的问题呢?(火山的成因)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活动(一):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火山的资料。
思考:1.火山喷发前有什么现象?
2.火山喷发物中有什么?它们是从那里喷发出来的?
3.岩浆是什么样的?喷出后有什么变化?
小组讨论后记录下来。
活动(二):研究火山的成因 ,做模拟实验。
1.教师发实验材料,出示活动要求:
2.用番茄酱做岩浆,用土豆泥做地壳。
3.将盛有红色热水的玻璃瓶悬吊着放入水槽里的冷水中。
根据实验认真填写下表。
我用到的材料
我是这样做的
我的发现
我的结论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观察指导。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根据学生的实验发现,在汇报交流中随机进行。
预设1. 我们用番茄酱做岩浆,用土豆泥做地壳,用酒精灯加热。在加热土豆泥时看到番茄酱像岩浆样从土豆泥的裂缝中流出来。
讨论:这和火山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番茄酱从土豆泥的裂缝中流出来,像岩浆从地壳内部喷发出来,土豆泥被加热后温度高压力大,岩浆也是所以从地壳内部喷出。
预设2. 我们将盛有红色热水的玻璃瓶悬吊着放入水槽里的冷水中时红墨水自下而上升上去,像岩浆从地壳中自下而上流出来。
联想: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预设3.我们还可以用啤酒做实验,还可以用雪碧做实验。
让学生课下或回家完成,只说想象过程。
学生的发现:火山的形成和地壳内部的温度压力有关。
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1.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火山的形成有哪些方面的了解?学生各抒己见。
2.教师总结概括。
通过同学们的猜想实验,我们发现: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熔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运动。随着岩浆不断上升,遇到薄弱的地表时,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谈话:火山带给人们的是好处还是坏处,我们就来说一说。
2.学生从两方面发表意见。
火山喷发会烧毁森林、房屋,覆盖农田,污染空气。火山喷发也会在地下形成铁、金刚石等矿产;喷发后会形成许多优美的自然景观,
如国内的长白山天池、五大莲池,国外的富士山、维苏威火山等。
3.可以搜集资料办一份火山旅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