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2节 动 物 的 行 为
图片中描述的是动物的什么行为呢?
——觅食行为
觅食行为
定义:是动物通过独特方式获取生存所需食物的行为
这些是动物的什么行为呢?
———争斗行为
争斗行为
定义:在动物界中,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经常为了争夺食物、配偶等而发生争斗,一方或双方以战斗的姿态攻击对方,这种行为叫做争斗行为
防御行为
定义:是动物对付外来侵略,保护自身或群体中其他个体的行为。
方式:逃跑、静止不动、释放臭气、集体防御等
下列动物行为中不属于防御行为的是( )
A、尺蠖静止不动时像树枝
B、鹿发生敌害时,竖起尾巴,露出白色后盾,向同伴发出危险警戒
C、蹬羚在猎豹追捕时,权力奔跑一阵后,突然停住并转弯
D、两只狼在争斗时,失败者像胜利者表示屈服动作
D
繁殖行为
定义:动物生长发育到性成熟后,都要进行繁殖,在繁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繁殖相关的行为叫做繁殖行为
它们都有个共同的目的是?
————繁殖后代
种类: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
繁殖行为
社群行为
社群行为
定义: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除生殖以外的各种联系行为
注意:不是同一种的许多个体简单的聚集,而是群体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存和发展。
下列动物中不具有社群行为的是( )
A、蜜蜂的群体 B、蚂蚁的群体
C、白蚁的群体 D、绵羊的群体
D
节律行为
动物生活在有节律的环境里,自己的行为随环境的变化也会发生有节律性的改变。
举例:公鸡打鸣、鸟类迁徙
动物的行为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的遗传所决定的一种行为
后天性行为: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又叫学习行为。
动物行为
定义:动物能对体内外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这些反应的表现形式就是动物的行为
意义:通过动物的行为,动物可以更好的适应环境,有利于动物的生存,种群的延续。
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
提出问题:蚂蚁觅食与食物的气味和颜色有关嘛?
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
制定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
实施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只狗为了争夺骨头在打架
一只母鸡照看着一群小鸡
黎明时公鸡打鸣报晓
壁虎断尾逃脱
雄鲤鱼追雌鲤鱼
羚羊依靠嗅觉寻找食物
很多蚂蚁将一片树叶运回蚁洞
觅食行为
争斗行为
社群行为
节律行为
繁殖行为
防御行为
1、狗熊偷食蜂巢中的蜂蜜时,被工蜂发现并“群起而攻之”,这是争斗行为
2、黄鼬肛门旁有一对臭腺,遇到敌害时就放出刺鼻、难闻的臭气迫使敌害离开,这是防御行为
3、两只公羊为争夺一只母羊而斗争,这是繁殖行为
1、下列几种动物行为,不属于后天性行为的是 ( )
A.猴子表演骑车
B.小黑猩猩模仿取食白蚁
C.失去雏鸡的母鸡抚爱小猫
D.蚯蚓走“T”字形迷宫
2、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
A.护士在给婴儿打针时,婴儿会哭
B.幼猩猩用沾水的树枝钓洞中白蚁吃
C.黄鼬遇敌害释放臭气
D.蜘蛛会结网捕虫
C
B
3、下列现象不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小兔吮奶 B.孔雀开屏
C.大雁南飞 D.猴子钓鱼
4、一只母狼在哺乳期失去了幼仔,它会继续哺育其他动物的幼仔,甚至人类的婴儿(狼孩),母狼的这种行为是 ( )
A.攻击行为 B.防御行为
C.先天性行为 D.后天性行为
D
C
据世界《红皮书》统计,20世纪有110个种和亚种的哺乳动物以及139种和亚种的鸟类在地球上消失了。目前,世界上已有593种鸟、400多种兽、209种两栖爬行动物和20000多种高等植物濒于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