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精品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工人用250N的力将重4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共用了10秒,若在此过程中(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6m B.动滑轮的重是10N
C.工人做功的功率是80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2.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组装成甲、乙滑轮组,分别将同一重物在相等的时间内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则( )
A.甲、乙的拉力之比是3:2
B.甲、乙绳的自由端速度之比是1:1
C.甲、乙拉力的功率之比是3:2
D.甲、乙的机械效率之比是1:1
二、填空题
3.一电动抽水机10秒内把100kg的水抽到10m高的水池中,则抽水机至少对水做功 J,在抽水的过程中,若抽水机其消耗的电能是1.25×104J,则抽水机的效率是 。(g=1ON/kg)
4.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800N的货物,所用的拉力F为500N,货物在50s内匀速上升5m。在此过程中,货物上升的速度是_____m/s;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J;拉力做功的功率是_____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
三、实验题
5.小军同学为了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省力情况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前,小军用轻质弹簧测力计测得动滑轮的重力为1.0N,每个钩码的重力为0.5N,实验过程中,小军多次改变动滑轮所挂钩码的数量,分别记下了每次所挂钩码的重力及对应的轻质弹簧测力计示数(见下表)
(1)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到:在动滑轮的重力大于或等于物体的重力的条件下,使用该滑轮组 (选填“省力”或“不省力”)
(2)在忽略摩擦、绳重及实验误差的条件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被提升钩码重力G以及动滑轮重力G0的关系为
(3)小军同学又研究了滑轮组水平拉动物体的情况,用另一组滑轮组将重为50N的物块从位置A匀速直线拉到位置B,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法:物块移动的距离为 cm;若此时绳自由端所用拉力为10N,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18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6.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小明利用两组滑轮组进行了5次测量,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测定前4组数据,用二个动滑轮和二个定滑轮得第5组数据,测得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动滑轮
重G动/N
物重G/N
钩码上升
高度h/m
动力F/N
动力作用点
移动距离s/m
滑轮组的
机械效率η/%
1
0.5
1
0.1
0.7
0.3
47.6
2
0.5
1
0.2
0.7
0.6
47.6
3
0.5
2
0.1
1.1
0.3
60.6
4
0.5
4
0.1
2
0.3
①
5
1
4
0.1
②
0.5
(1)请根据前四组数据,在图a中画出实验中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2)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 _拉动弹簧测力计。
(3)表格中编号①处数据应为 ;根据图b中弹簧测力计可知编号②数据应为 N。
(4)由表中第1、2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无关。
(5)由表中第3、4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摩擦和 有关。
(6)有的同学认为:“机械越省力,它的机械效率越高”。你认为这句话是 的(填“正确”或“错误”)。你是用小明收集的数据中 两组数据对比分析来判断的。
(a) (b)
7.物理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了斜面的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下表是他们在同一斜面上沿斜面拉动木块匀速向上运动时得到的数据和根据数据计算出的机械效率,请你利用这些数据计算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次数
木块(粗糙程度相同)
木块重G/N
木块上升的高度h/m
沿斜面拉力F/N
木块移动的距离L/m
斜面的机械效率η
1
木块1
2.0
0.3
1.6
1
38%
2
木块1
2.0
0.5
1.9
1
53%
3
木块2
2.0
0.5
3.8
1
(1)若第1次实验中木块由斜面底端匀速移动到顶端,移动1m的距离所用的时间为5s,求木块移动的速度及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
(2)计算第3次实验斜面的机械效率;
(3)比较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和木块沿斜面移动的距离相同的情况下,影响斜面机械效率的因素是 。
四、计算题
8.一木块重480N体积为0.08m3,用力F将木块沿斜面匀速拉到高处,如图甲所示。已知拉力F做的功W与木块沿斜面运动距离s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整个过程的额外功是320J.(g=10N/kg)
求:(1)木块的密度;(2)拉力F大小;(3)斜面的机械效率。
9.新农村建设中,某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2700N的物体,物体上升了2m,绳子末端的拉力为750N,不计绳重和摩擦力,求:
(1)工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动滑轮的总重力是多少N?
10.如图所示,现将重为5N的物体A沿长s=1.2m,高h=0.6m的斜面匀速从底端拉到顶端,在此过程中,F的大小恒为3N,所有时间是12s,求:
(1)物体A从底端到顶端的平均速度;
(2)物体A从底端到顶端过程中拉力F的功率;
(3)求此斜面的机械效率.(保留一位小数)
第3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精品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D 2.答案:AD
二、填空题
3.答案:1×104;80%。
4.答案:0.1 4000 100 80%
三、实验题
5.答案:
不省力;(2)F=;(3)如上图所示;3.10;60%。
6.答案:(1)如图(2)匀速(3)66.7 1.6(4)物体被提升的高度(5)被提升的物重(6)错误 4、5
7.答案:(1)速度:0.2m/s 功率:0.32W(2)53%(3)斜面的倾斜度等
四、计算题
8.答案:(1)木块的密度是0.6×103kg/m3;
(2)拉力F大小是200N;
(3)斜面的机械效率是60%。
9.答案:(1)5400J(2)90%(3)300N
10.答案:(1)0.1m/s (2)0.3W (3)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