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说出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
2、尝试设计简单的实验并控制实验条件。
3、根据实验数据建立一个表格并分析数据。
教学重点:实验法研究的的一般步骤。
教学方法:观、思、读、探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二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一、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文献法、实验法二、实验法的一般步骤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计录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三、探究鼠妇的生活环境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上节课我们学习那四位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家?他们的研究成果是什么?
2、他们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导入新知】
他们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文献法、实验法。这就是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而其中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那么实验法包括哪些内容呢?
【提问】响尾蛇捕获到猎物后,它的毒牙会迅速地将毒液注入猎物体内,并不马上把猎物吞下,而是放猎物逃走,过一段时间后,响尾蛇再去追获和吞食猎物,请大家想一想,响尾蛇可能是根据什么标记追寻猎物的呢?
(可能的回答:毒液的气味,猎物的体温,腐肉的气味,猎物的痕迹等)
同学们回答和很好,想法和科学家们的差不多,下面请阅读P28看看科学家们对提出的问题是如何分析,进行实验的,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思考这么几个问题
1、这个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
2、科学家们做出了什么样的假设?
3、这个假设是根据什么做出的或者说在作假设前科学家都做了哪些工作?
4、实验中人为控制的条件是什么?
5、为什么要强调多次重复以上的实验?
(同学们边回答教师边讲解,加深同学们的认识)
【提问】请一位同这归纳一下实验法的步骤有哪些?
1、发现并提出问题
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3、作出假设
4、设计实验方案
5、实施实验并计录
6、分析实验现象
7、得出结论
【讲述】实验方案中一般只设一个变量因素,而每个变量因素应该设置对照,在我们的这个实验中变量是什么呢?(是被响尾蛇袭击过,而另一只没被袭击的是对照)
再一个要强调的是假设,一个成功的假设,要能够说明相关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请同学们看书P29活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运用你刚学到的知识,根据书中的提示,小组讨论,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提示:包括实验的7个步骤)。10分钟后小组交流。
【各组汇报】
最后总结出一份优秀的,全班进行修改、完善。
【布置作业】
1、课后每组捉弄10只鼠妇,给他们适合的生活环境。
2、做一实验装置,用硬纸片制面一长辈30CM宽大10CM高5CM的纸槽,将纸槽分成长度相等的两部分,一端用硬纸板做盖,形成阴暗的环境。
3、下节课带来,咱们做实验。
第二课时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教学目的: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掌握实验法的步骤。
材料用具:10只鼠妇、湿土、纸盒、纸板
实验装置:在纸盒内放一层湿土,以盒子的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纸板,形成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教学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自己进行,教师指导
教学过程:
一、请同学们回忆实验法的步骤。
二、请同学们把上节课设计的实验方案复述一遍。
三、强调整个实验过程小组成员相互配合,保持安静,观察10次以上,以保证实验成功。
四、请将鼠妇放入装置中静置3—5分钟,然后开始整个实验,
五、结束后请做一计算每次亮处鼠妇的总和累加\放进鼠妇的数量观察的次数
如小于50%说明实验支持假设成功,如大于50%失败,请找出原因。
【思考】
如果失败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