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大改造课件+视频(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三大改造课件+视频(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1-08 12:08:54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
面貌,向社会主义工化业迈进基本任务及成就:重工业、
交通运输业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内容:制定《中华人民国共和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意义: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奠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1954年9月工
















立温故
知新 上海水泥厂创办于20世纪20年代,设备陈旧,工人劳动条件差。在当时资本主义的经营管理和剥削制度下,工人的积极性不高,最高的产量还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实行公私合营后,经过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改善了管理制度和劳保条件,工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还是原有的设备,产量却超过设计能力40%。社会主义改造使国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三大改造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它是怎样进行的呢?新课导入奎屯市一中李新亮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5课 三大改造人教版
教育部审定
2017 我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如何建立先进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这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之一。经过土地改革,我国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农民分到了土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分散、落后的农民个体经济发展缓慢,也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对农业的需要。因此,国家引导农民走合作化的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一、农业:1、背景: 建立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初期,以发展互助组为主。从1954年到1955年底,以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为主。1956年,以普遍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为主。一、农业:2、主要形式: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一、农业:3、完成:王国范:河北遵化市西留村乡农民,雇农出身,家境贫寒,靠给地主家做长工维持生计,新中国的诞生使他翻身解放,笑逐颜开。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出台更是令他喜出望外:终于能够得到梦寐以求的属于自己的土地了! 全村的父老乡亲都动员起来,丈量田地,分牲畜、分农具,欣喜若狂地在田间地头竖起属于自己的地界碑——做了无数年的土地梦终于实现了! 有了自己的土地,王国范生产时的干劲分外足,动员全家男女老少齐上阵,从播种、耕种到灌溉,早出晚归,勤勤恳恳。上天不负有心人,到了秋天,丰收的喜悦让一家人都乐开了怀: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收获!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第二年当地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灾,几乎滴水未降。眼看着已经种下去的庄稼全都没有水灌溉,就要枯死,王国范心如刀绞却又无能为力:附近的河流都已经干涸见底,周围十几个乡的庄稼全都没有水浇……自己身单力薄,根本没办法抗旱救灾,这可怎么办好?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有了党中央的指示,乡亲们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于是在全县、全乡迅速掀起了加入合作社的高潮,王国范也积极响应号召,和23户贫农加入了本村的生产合作社,而且光荣地成为了这个合作社的领导——他们准备大干一场了! 为了抗旱救灾,县政府决定在本县修筑一座水库,涝时蓄水,旱时灌溉。团结的力量在此刻尽显无余,全县各乡、各村的农民们热火朝天地大修水利。王国范和他的社员们也来到了建设一线,为了保住自己的庄稼,他们不辞劳苦地奋斗着。 终于在大家的不懈努力奋斗下,一座水库建成了,从此乡亲们再也不用担心洪涝或是干旱灾害。 眼看着涛涛清泉奔涌流出,王国范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自己那干旱的庄稼,终于能饱餐一顿了! 不仅如此,在加入合作社以后,土地等生产资料都变成了合作社的公有财产,原本人为分割开的土地又都连成了一片。 这非常有利于大型耕作工具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所以王国范的合作社也用上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庄稼的收成提高了好几倍呢!相关史事 1953年春,河南安阳县有一个村,18户贫下中农组织起来,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一些中农说:“你们先走,我们看看再说。”一些富裕户讽刺地说:“一伙穷光蛋还想办社哩,没有见过鸡毛能上天!”这个社刚成立时,的确有很多困难。社里仅有的7头耕牛,因为没有草料喂,瘦得跌倒后站不起来。大车、土犁等农具也都破破烂烂,残缺不全。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社长对大家说:“我是共产党员,家里再困难,三天不吃饭,也要坚持领导大家把社办下去,绝不向困难低头!”社员说:“非叫鸡毛上天不行!”社员齐心协力,苦干一年,生产发展了,产量提高了,社员收入增加了,生活得到改善。组织起来的优越性显示出来了。没有入社的农民说:“穷大社变了样,鸡毛也能绕天飞。”于是,他们纷纷要求入社。有的农民还说:“不叫参加拥也要拥进去!”1954年秋,全村80多户贫农和中农,全部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国城乡手业劳动者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引导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把个体所有制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二、手工业:1、背景: 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到1956年底,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二、手工业:2、完成: 根据1953年11月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精神,对手工业的改造的主要方针是积极领导、稳步前进。在组织形式上,逐步由手工业生产小组、手工业供销生产社发展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在方法上,从供销入手,实行生产改造。在步骤上,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三、资本主义工商业:1、背景: 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新中国初期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私营工商业中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为牟取暴利不顾国家和民众的利益。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国营经济力量的增强,公私合营经济出现并有所发展。三、资本主义工商业:2、主要形式:赎买、
公私合营、
全行业公私合营。三、资本主义工商业:3、目的: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代之以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三、资本主义工商业:4、完成: 1956年,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单个企业的公私合营推进到全行业公私合营阶段。全行业公私合营后,企业的生产资料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生产资料虽然还有所有权,但已不能买卖,只是获取定息。这时的企业基本上属于社会主义性质。 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年息为5%)。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相关史事 同仁堂是我国中药名牌老店,创办于1669年,以配方奇特、制作精湛、药品货真价实而闻名海内外。新中国成立后,同仁堂一直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业务有了很大的发展。1954年,为了贯彻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策,北京市地方工业局选择同仁堂作为首批公私合营的示范企业。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以大局为重,顺应历史潮流,带头进行公私合营,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公私合营后,同仁堂在生产销售规模和开发新药等方面都有进一步发展。同仁堂的公私合营同仁堂的商标同仁堂的新貌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
乐松生向毛泽东送喜报。四、三大改造:1、完成:1956年底,基本完成 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意义:3、局限: 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三大改造的完成,使中国实现了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思考你认为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
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完成:1956年底,
基本完成局限: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手工业:农业:本课小结三


造资本主义工商业: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C课后活动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这是毛泽东在1956年一次国务会议上的一段发言。结合这段话,谈谈三大改造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农业、工业发展迅速,经济稳步增长。课后活动祝同学们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