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掌握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用自己的方法口算。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竖式和自己的方法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加法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及自主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用自己的方法口算。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方法口算。
教学方法
交流研讨、分组讨论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生交流喜欢什么鲜花,引出玫瑰花
师:同学们,大家都非常喜欢鲜花,谁来说一说,你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
学生充分发言,只要说出真情实意就给予肯定。
师:同学们说了很多,也很好。告诉你们,老师最喜欢的花是玫瑰,因为它象征美好的爱情,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爱情寓意。
今天,我们来解决一个关于玫瑰花的问题。
出示情境图。
2.让学生观察图,交流从图上知道的信息。
师: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1:有两种颜色的玫瑰,一种是红色的,一种是黄色的。
生2:红色的玫瑰有2捆零4枝,黄色的玫瑰有1捆零8枝。
师:猜一猜,1捆有多少枝玫瑰?
生:10枝。
师:猜对了,每捆就是10枝。你们能说出红色和黄色玫瑰各有多少枝吗?
生:红色玫瑰有24枝,黄色玫瑰有18枝。
(如果学生前面直接说出每种花的数量,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知道的。)
二、新课学习
1.提出教材中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列式并计算,请一名学生中等的同学板演。
师:我们来看教材上的问题:一共有多少枝玫瑰?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列出算式,并用竖式计算。
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个别指导,请一人板演。
2.让大家给板演的同学提问题,考查计算的过程。
师:大家从××同学列出的算式和竖式计算,谁能给他提个问题,我们来考查一下他数学学的怎么样。
学生可能提出:
(1)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2)怎样写竖式的?
3.提出“24加18可以怎样口算?”的问题,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并提示学生写出口算过程。
师:刚才我们用竖式计算出24加18的结果。如果不用竖式,24加18可以怎样口算呢?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试着口算一下。可以用算式写出你口算的过程。
学生试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交流学生个性化的算法。要给学生充分的交流不同算法的空间。
师:谁愿意第一个说一说你是怎样口算的?
除教材上的方法外,学生可能出现以下算法。
●20+18=38
38+4=42
●18+4=22
22+20=42
如果还有其他方法,只要算的有道理就可以。丫丫的算法如学生说不出,教师可以作为参与者提出来,并让学生讨论、理解这样算的道理。因为把18看做20多加了2,所以要再减去。
5.尝试练习
37+44 = 38+35 = 72+19 =
教师谈话,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试一试”中的题,然后,交流学生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大家不但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还学会了用自己的方法口算。下面,请看试一试的几道题,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就是说,可以用竖式计算,也可以用口算。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对口算并计算正确的给予鼓励。
三、结论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得愉快吗?谁能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
四、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了解图中的信息,再自己提问题,并解答。
师:同学们解决了玫瑰花的问题,现在,我们到培育花的大棚去看一看,请看练一练第1题,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关于花的数据信息?
指名回答。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这些数据,自己提出加法计算的问题,并解答出来。
学生如果提的连加问题,并计算正确,要给予表扬。
2.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明白题意,自主判断,然后再全班交流,说一说是怎样做的。
师:再看第2题:小狗啃骨头。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生:哪把骨头上算式的计算结果等于小狗叼着卡片上的数,小狗就吃哪根骨头。
五、作业布置
本节同步测练
六、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
20+18=38 18+4=22
38+4=42 22+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