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旅

文档属性

名称 孤独之旅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12-18 09:2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曹文轩孤独之旅简介作家指导阅读: ???  1954年1月,曹文轩生于江苏盐城农村,并在农村生活了20年。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毕业留校任教。后来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在是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他的主要作品有:《忧郁的田园》、《暮色笼罩下的祠堂》、《红葫芦》、《蔷薇谷》、《少年》、《埋在雪下的小屋》、《追随永恒》、《三角地》、《山羊不吃天堂草》等。
本文选自长篇小说《草房子》。小说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学校为背景,描绘了几个孩子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既弥漫着艰辛与苦痛,又闪烁着人性的光芒。
快速浏览全文,回答问题。人物:
环境:
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杜小康 无边无际地芦苇地、鸭群、风雨杜小康失学,跟着父亲去放鸭。杜小康和父亲前往芦苇荡,并在芦苇荡安顿下来,享受着孤独的生活。在暴风雨中,杜小康寻找鸭子。杜小康父子放养的鸭子下蛋了。阅读文章要善于概括,迅速把握其中最主要的内容。要求学生用下面这个句式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 的故事,表达了一个 的主题。(1)、小说中杜小康面对陌生的自然环境。心理由恐慌、孤独走向坚强的经过,体现了人的力量:人克服了困难,战胜了困难,取得了胜利;并且使自己在斗争中成熟坚强起来。
(2)、课文告诉我们:人除了要战胜大自然外,更重要的是要战胜自我。
(3)、小说启迪我们:少年要面对困难,而不是躲避困难。最终赢得了胜利,会有一种自豪感和成长感。
(4)、人由幼稚到成熟,这是生命中的一种渴望与追求。困难和挫折,往往是人成长的催化剂,使人成熟、奋进。 默读文中有关杜小康的语段,思考: 在离家牧鸭的生活中,杜小康的心理活动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而完成“孤独之旅”的? 茫然、恐惧害怕、胆怯孤 独不再忽然地恐慌长大了、坚强了孤独之旅第一个时期:家道由“家底厚实”而一落千丈,失学在家。第二个时期:随父亲划着小船,赶着鸭子,过上漂泊的生活。第三个时期:经历了长期的孤独生活,特别是经历了那场暴风雨后,杜小康变得成熟了,坚强了。再读小说,结合杜小康的心理活动,说说小说标题“孤独之旅”的含义。“孤独”的含义:1、杜小康因为家道中落,不得不失学,离开同学、学校,也就失去了童真童趣的生活。2、离家去放鸭,来到“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感到一种恐惧:
对自然环境的、对前途的
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很出色,为人物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请找出几处,体会这样的描写对表现杜小康成长的作用鸭群芦荡风雨环 境成长的借助成长的见证成长的机会孤独中风雨中鸭群是伙伴,是生活的安慰护鸭感到成长的艰辛和喜悦鸭下蛋甘苦中的喜悦——
人生的喜悦
失学后放鸭是生活的全部鸭群向芦荡行进,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烘托出杜小康无比寂寞的心情;晚上鸭群“将主人的小船团团围住”。时常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才安心睡觉。鸭子的恐惧感衬托出杜小康的恐慌,可以说鸭子是杜小康成长的借助。芦 荡害怕恐慌不再恐慌(无边无际、浩浩荡荡) 芦荡的暴风雨是极其可怕的,“雷声”“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暴风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暴风雨冲垮了鸭栏。惊散了鸭群。杜小康表现了成人般的勇气与坚强,在暴风雨中搏斗。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