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文档属性

名称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8-09-17 15:5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
指导教师:阿城教师进修学校 于桂芝
教 师: 阿城继电初中 张 群
一、[教材分析]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中安排了“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和“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地进行自主探究。每个探究都有相关的背景资料和探究提示,既创设了问题的情境,又为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初步设计探究方案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二、[ 教学策略]
因为两个探究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基本相同,所以我只设计了“酸雨对生物的影响”这一探究活动.在课堂上首先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通过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图片,资料及教师演示有关环境污染影响生物生存的录象.通过多角度的问题设置,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然后各小组成员确定探究主题,制定探究方案.并从教师提供的多种供选用的材料用具中,自主选择本组所需的材料用具,同时针对本小组探究主题初步制定探究计划,通过教师的探究提示,各组可以将探究计划补充和完善;最后对探究计划进行初步的实施。在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一步实施探究计划时,各小组成员可以分工合作,对实验材料进行定时管理、观察、记录,最后撰写探究报告。根据实验的完成情况,及时安排第二课时,进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过程,使探究过程具有连续性、完整性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以酸雨为例,说明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
2.设计并完成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创新思维、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
情感目标: 认同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1.设计并完成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2.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提高环保意识.
五、[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搜集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图片、资料,有关酸雨的成因、危害的图片、资料.
2.教师准备。
(1)录象片段:人类活动造成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2)设计并制作课件(幻灯片 有关酸雨的知识、成因、危害、酸雨与环境的关系)
(3)为探究实验提供的材料用具(食醋,清水,培养皿,浸泡过的水稻、大豆、菜豆等种子)。
六、[教学方法] 探究实验法。
七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1. 资源共享: 学生交流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图片、资料,教师予以评价、鼓励。观看有关环境污染影响生物生存的录象, 激发学生探究酸雨对生物影响的浓厚兴趣。
2.观察、思考、质疑。教师演示自制课件(有关酸雨的知识、成因、危害)使学生意识到酸雨对生物生长的危害, 创设了质疑情境,激发了学生探究酸雨对生物影响的浓厚兴趣。
(二)确定探究主题、制定探究计划
1.学生4—6人组成一组,阅读教材的背景资料,提出本组想要探究的问题.如:酸雨对种子萌发有不利影响吗 酸雨会影响幼苗的生长吗 酸雨对鱼虾等水生动物的生活有影响吗 酸雨能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吗 酸雨能伤害人的皮肤吗
2.根据自己组提出的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假设.
3.各小组成员根据本组的探究兴趣,确定探究主题.
4.各小组通过教师提供的探究提示,诊对本小组感兴趣的探究主题初步制定探究计划,可以从教师提供的多种供选用的材料用具中,自主选择本组所需的材料用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探究主题自己寻找和创设材料用具.
探究提示:
A 可以用食醋和清水配制供实验用的酸雨,把PH值控制在4.
B 如果探究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或对幼苗的生长的影响,可以直接将配制的酸雨喷洒到种子或幼苗上.
C 如果探究酸雨对水生动物生长的影响,可以直接把模拟酸雨撒入鱼缸等水生动物生活环境中.等等.
D 设计一个表格,记录观察和实验的结果.
5.各小组讨论,修改和完善探究计划.教师提供一些讨论问题,并在各组制定探究计划时,巡视指导,帮助每组同学补充和完善自己的探究计划.
讨论的问题:
A 你选用的材料用具有哪些 为什么要这样选取
B是否需要设计对照实验 如果需要的话,应当怎样设计 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材料和用具上有什么不同吗
C本实验需要进行数量统计吗 只做一组实验,实验的结果可靠吗 你认为怎样做,实验结果才可靠 为什么
三)初步实施探究计划
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课上完成实验装置,对所选用的材料进行初步处理,制定观察记录的表格. 课后小组成员继续分工合作,指定好人员做好管理、观察记录工作。
(四)总结和要求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目的,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一步实施探究计划。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对实验材料进行定时管理、观察、记录,并对记录的数据和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撰写探究报告。
第二课时
(一)分析结果、表达交流、教师评价
1.各小组组长代表全组同学在全班汇报交流探究报告,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2. 各小组长在汇报交流时,可以展示或复述实验材料的变化情况以及各组的实验记录表。
3. 如果实验结果不支持假设,全组同学讨论分析导致该结果的原因。
4. 其他同学可对各组的探究报告提出质疑,提问或发表自己的观点,使每个学生都拥有平等的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5. 在每组发言之后,教师及时对该组的探究情况予以客观评价,既要赏识鼓励,又要指出存在的问题。
6.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中出现的在以后的探究实验中应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如设置对照实验组、设置实验中的变量等.或在环境变化,实验材料的管理 ,观察记录的误差等方面出现的问题.
7 各组发言完毕,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科学探究、分析解决问题、自评互评、合作交流等能力的提高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鼓励学生在漫长的科学探究的道路上知难而进,培养自己坚韧不拔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课堂小结,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最后,请学生观看教师制作的幻灯片(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使学生不但对酸雨给生物造成的危害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更让学生知道废电池,工业废水,固体废弃物等环境污染给生物造成的危害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增强了学生环保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并及时对学生提出问题:如“回想你和你周围的人有哪些行为习惯曾经或正在对环境造成污染”“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你打算为环保做些什么”,使学生在思考的同时,明确自己的环保责任和义务,加深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最后提醒学生慎重处理实验中用过的材料用具,环保从日常的身边小事做起。
八、[课后反 思]
本节课的设计完全结合新课程理念,力求在课堂上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主动权真正的教给学生,不论在课上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还是在课上方案交流评析、小组实验和展示现象时,教师没过多参与,就连评价的权利都交给了学生,在这种全面的放手下,学生才真正焕发出旺盛的学习兴趣,在体会学习过程的同时,学会使其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并做出令教师欣喜的举动。
本节课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一些困惑,我有时把学生估计太高,主观的认为学生能想到,并能完成的探究实验,提的问题过于笼统,课堂上,导致学生不知所措,没明确的目标和计划,于是我及时修改自己设计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由浅入深,分层次提出问题,这样学生容易接受,教学目标顺利完成。
总之,我认为工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我努力地去深入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开发课程资源,不断的思考、创新,就一定会使我的教学经验更加丰富,更加符合新课改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