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森林水车》
课型
新授
课时
共 7 课时
第 3 课时
学习目标
1.听赏乐曲《森林水车》,感受乐曲主部与插部不同的音乐形象。
2.能记忆乐曲主部主题,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图式。
3.能运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乐曲。
学情分析
重点、难点:?1.聆听乐曲,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图式。
2.教师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
时间分配
学 10 讲 10 练 20
教法与学法
情景设疑、直观教学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学生活动
教师助学
课后改进
一、常规训练
师生问好
律动练习
发声练习
二、活动解疑
1.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学生感受主题音乐形象,边听边看曲谱(黑板或投影上有主题曲谱)。
(1)主题A的节奏是舒缓的还是密集的?(比较密集)
(2)主题A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小提琴)
2.再次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并提问:主题A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回答。
3. 再次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要求学生进一步熟悉主题旋律。
三、拓展升疑
1.初次完整聆听乐曲。
2.听赏乐曲序奏。
播放乐曲《森林水车》序奏部分,学生感受音乐形象,边听边看曲谱。 教师提问:
(1)序奏部分穿插了什么音响?
生:小鸟的鸣叫。
(2)序奏部分的节拍是几拍子?序奏部分的节奏是舒缓的还是密集的? 生:八六拍、舒缓的。
(3)你联想到什么景象?
3.听赏插部B。
(1)插部B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生:长笛)
(2)师:你联想到什么景象?
4.听赏插部C。
播放《森林水车》插部c并提问:
(1)插部C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生:木管与弦乐)
(2)你联想到什么景象?
5.再次完整听赏乐曲。
播放《森林水车》。乐曲播放结束,教师请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可以用颜色、图式等方式)。
乐曲为回旋曲式,正确的曲式结构为:
序奏 A(主部主题) B(插部一) A C(插部二) A 尾声
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只要结构形式与上相同,就是正确的。
四、表现乐曲
1.学生按照分组,分别讨论。
2.分组汇报(以下分组供参考)。
(1)第一组(序奏):用竖笛吹奏序奏部分。
(2)第二组(主部主题A):模仿水车运转动作。
(3)第三组(插部B):女生的舞蹈。
(4)第四组(插部C):打击乐器伴奏。
播放《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开始,学生随录音开始表演。
一、常规训练
师生问好
律动练习
发声练习
二、情景设疑
1.教师以水车图片及乐曲前奏中的水车音响引入乐曲《森林水车》。2.如果班里有农村的学生,可请他们介绍水车的作用。
二、活动解疑
1.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学生感受主题音乐形象,边听边看曲谱(黑板或投影上有主题曲谱)。
教师提问:(1)主题A的节奏是舒缓的还是密集的? (2)主题A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
2.再次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并提问:主题A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回答。
3. 再次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要求学生进一步熟悉主题旋律。
三、拓展升疑
1.初次完整聆听乐曲。完整播放《森林水车》乐曲,并提问:主题A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三次) 2.听赏乐曲序奏。
播放乐曲《森林水车》序奏部分, 教师提问:(1)师:序奏部分穿插了什么音响?(2)师:序奏部分的节拍是几拍子?序奏部分的节奏是舒缓的还是密集的?。(3)师:你联想到什么景象?3.听赏插部B。播放《森林水车》插部B并提问:(1)师:插部B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 (2)师:你联想到什么景象?4.听赏插部C。播放《森林水车》插部c并提问:1)师:插部C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
(2)师:你联想到什么景象?5.再次完整听赏乐曲。
播放《森林水车》。乐曲播放结束,教师请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可以用颜色、图式等方式)。用图式表示,可以有多种方案,但教师应注意:主部主题A应该用同样的符号或标记来表示,而插部B、C应该用不同的图式来表示。序奏和尾声也各不相同。如:
?? □ ○ □ △ □ ≈
用颜色来表示乐曲的结构,道理与用图式表示相同。主部主题A应该用相同的颜色,而插部B、C应该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乐曲为回旋曲式,正确的曲式结构为:
序奏 A(主部主题) B(插部一) A C(插部二) A 尾声
四、表现乐曲
1.教师将学生分成四个组,每个组积极开动脑筋,分别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乐曲序奏、主部主题A、插部B、插部C四个部分。(1)第一组(序奏):用竖笛吹奏序奏部分。(2)第二组(主部主题A):模仿水车运转动作。(3)第三组(插部B):女生的舞蹈。(4)第四组(插部C):打击乐器伴奏。
如果教师、学生能力较强,第四组也可由男生、女生舞蹈来表现:当木管乐器组演奏时,男生舞蹈;当弦乐组演奏时,女生舞蹈,好似男生、女生欢乐地对话。 随音乐完整表现乐曲。
注意:①因乐曲序奏部分是G调,如果用C调竖笛吹奏,与乐曲调高不符。故乐曲序奏部分,教师不播放录音,让学生吹奏竖笛替代。②播放《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开始,学生随录音开始表演。
五、课堂小结
应大量搜集水车的图画资料,让学生对水车首先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并且在课堂开课对水车的功能又进行详细的讲解,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聆听乐曲时马上能够联想到音乐中那种声音是在描写水车的。在聆听乐曲时还要尽量引导学生去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感受到森林里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森林中的各种声音交汇成了一首美妙动听的音乐。同时引导学生去体会欢快的音乐是用来描写什么样的情绪的,包括音乐的快慢疾驰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的。
课
后
反
思
得:总的来说,孩子们在这节课中感受到了音乐的各个要素的不同导致的音乐情绪的不同。在快乐中孩子们完成了本科的教学任务的学习。在这节欣赏课中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声音,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我们的大自然的美好。
失:很多学生没见过水车是长什么样子,对这节课不是太感兴趣,欣赏时也不太认真。
纠:应大量搜集水车的图画资料,让学生对水车首先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并且在课堂开课对水车的功能又进行详细的讲解,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聆听乐曲时马上能够联想到音乐中那种声音是在描写水车的。在聆听乐曲时还要尽量引导学生去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感受到森林里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森林中的各种声音交汇成了一首美妙动听的音乐。同时引导学生去体会欢快的音乐是用来描写什么样的情绪的,包括音乐的快慢疾驰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