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课件 (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课件 (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1-08 23:1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统编版 四年级下册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 范成大
新知导入
学习目标
1.会认“杂”字,会写“杂、稀”等四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背诵古诗。
2. 会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3、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新知讲解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
字至能,一字幼元,南宋名臣、文学家。他的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
主要作品:《夏日田园杂兴》《喜晴》《卖痴呆词》等。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我会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新知讲解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农村
解诗题
新知讲解
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进行描写?
思考
梅子金黄杏子肥,
诗意: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
新知讲解
这句诗,诗人从景物的颜色、形状等方面写出了梅子黄、杏子肥。
新知讲解
麦花雪白菜花稀。
诗意: 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这句诗,诗人从景物的颜色等方面写出了麦花雪白、菜花稀的特点。描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的景物特点。
新知讲解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前两句的意思: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
长越大了;
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
稀稀落落。
初夏江南农村的景象。
新知讲解
日长篱落无人过,
农民都在忙碌着。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
“无人过”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新知讲解
惟有蜻蜓蛱蝶飞。
只有
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以“唯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新知讲解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后两句的意思:
正午时分,太阳高高在上,篱笆影子随着太阳升高越来越短,路上没有人经过。四周静悄悄的,只有蜻蜓和蝴蝶飞过。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这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蜒飞蝶舞,以动衬静。
新知讲解
诗意: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初夏景色的描绘、
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课堂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的作者为南宋诗人范成大,是一首七绝,展现了一幅江南初夏乡村的美好画面,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拓展延伸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古诗欣赏
描写乡村田园生活的诗句
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王维《新晴野望》
3.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4.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李白《树中草》
课堂总结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这首诗描写了初夏时节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初夏田园风光、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作业布置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搜集田园系列诗,积累并背诵其中的一首。
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
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
昼长人稀,蜓飞蝶舞
动静结合
景色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