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牲灵
[教学目标]
一、通过感受黄土高原的音乐风情和对西北民歌的学习与探究,激发学生喜爱民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情。
二、通过聆听、演唱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认识山歌形式“花儿”,学会对歌曲内容的情感创作和情感表现。
[教学重点]
一、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和种类。
二、学会唱西北歌曲《红军哥哥回来了》, 《赶牲灵》并感悟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涵。
I教学难点]
一、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
二、学唱西部歌曲。
[教学内容]
一、简单了解西北地区的音乐、风土人情及地理位置。
二、聆听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感受、体验民歌的风格特点并了解山歌形式“花儿”。
三、唱民歌《红军哥哥回来了》及民歌《赶牲灵》及歌曲内容的情感创作活动。
四、民歌的拓展和升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羊肚肚手巾三道道蓝》片段。(学生在音乐声中入座营造西北民歌氛围。)
1、看后提问:这首歌曲具有哪个地方的风格? (西北地区)。
音乐的特点是什么? (高亢、粗犷、豪放等)
2、这是一首中国西北地区的民歌。中国西部蕴含了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而民族音乐文化中的民歌最有特色,而民族音乐中的民歌最有特色.,其中西北民歌是中华民族的一块引以自豪的艺术瑰宝。这节课,就让我们从音乐中走进西部,去尽情地领略西部音乐的风采。
Vcd西北歌王任玉堂的原生态《信天游》,探讨区域范围,音乐种类以及该地区的风土人情,图片:特有的地区风貌,民俗余风情文化,饮食文化。
二、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教材中出现的西北六省的地理位置。
1提问:黄河流经哪些地区?
青海 甘肃 宁夏 陕西 内蒙古 山西
青海省是黄河的源头。
2提问:西部在大家的印象中是怎么样的呢?通过视频了解风土人情。
三.了解西北民歌的种类:
山歌
(信天游,花儿,爬山调)
号子
小调
歌舞曲
1、让学生看课本回答西北民歌有哪些种类?
2、简单介绍四个种类: (教师简述或让学生看课件)
四、聆听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感受、体验音乐的情绪和独特的韵味。(听音乐思考以下问题)
山歌:
《上去高山望平川》《脚夫调》部分原生态版与加工后的版本。
它们的情绪,特点及风格?
模仿
旋律起伏大,高亢嘹亮。与地方水土风貌的特点相关。
音乐与秦腔的风格有密切关系。
语言使用方言。
高原山歌
《上去高山望平川》《脚夫调》视频
1、这首民歌的音调怎样? (高亢)
2、速度怎样? (缓慢)
3、唱腔有什么特点? (高音区采用假声和真假声相结合的特点)
4、运用什么语言演唱? (当地汉语方言)
5、引导学生探究“花儿”的基本特征:旋律高亢、悠长,多用假声和真假声相结合的方法演唱。
五、学习青海民歌《红军哥哥回来了》。
(并布置这首歌曲要完成以下的任务)
1、读歌词,感受歌曲那富有特色的节奏(教师带学生打节奏);
特点:自由延长音记号
2、请竖笛队的同学吹奏,同学们演唱民歌《红军哥哥回来了》。
①分析:旋律高亢、悠长,情感奔放,多用假声和真假声相结合的方法演唱。
②听一遍音乐;
③学唱歌词;
④学唱旋律;
⑤歌曲的感情处理;宽阔的音域,跳跃的旋律,舒展悠扬的音乐旋律。
陕北语言特色:
鸡娃子(er), 毛眼眼(er),骡子(er),铃子(er),想亲亲(er)
子(er)
再唱一遍旋律
六. 介绍山歌和信天游:
不少地方的山歌都有一种约定俗成的名称,如山西称作“山曲”;青海称作“花儿”;内蒙称作“爬山调”;陕北称作“信天游”。
陕北民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民歌是一个区域性的学术总称,是陕北人民的伟大创造,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艺术结晶,它最真实、最直接、最深刻地表达了人民的意志、精神、愿望和心声,是劳动人民思想感情的自然表露。代表作品有《赶牲灵》、《走西口》、《东方红》等。
大家都很熟悉怀旧老歌——陕北民歌。请同学唱唱你熟悉的陕北民歌。(提问)(提问并让会唱的同学唱一两句)
播放民歌——信天游《赶牲灵》片段。
1、学唱旋律;
2.抓住信天游的特点: 豪爽直率,辽阔抒情,自由。
3.小结。
体裁
旋调,音调,
音域
速度,
力度
唱腔特点,情感
语言
信天游
高亢,
自由奔放
音域跳动 缓慢,变化 多
缓慢,
变化多
舒展悠扬
情感细腻
多用地方方言
六、民歌的拓展与升华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和课堂时间,作为机动内容)
1广东地区哪些地区有山歌?(梅州,兴宁,韶关)
客家山歌用什么语言唱?
2.举例说说你知道的或唱过的西北民歌。
3.你认识哪些西北民歌手?
(提问或观看视频歌手的肖像让学生猜歌手的名字,并播放该歌手演唱的歌曲片段让学生听。 )
五、小结。
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牧场即兴创作的,抒发内心思想感情的小曲。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们这节课欣赏、感受西北民歌——山歌的独特魅力,这是我们民族音乐的瑰宝,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属于人民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