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行山上》
教学目标:
1.欣赏和演唱《在太行山上》,体验歌声中蕴含的理想、 信念、斗志和豪情。
2.通过音乐作品了解历史,懂得先烈为中国革命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伟大贡献。
3.能背唱《在太行山上》,能击拍视唱旋律,掌握弱起的节奏并能用歌声表现游击队战士勇敢顽强、机智灵活、乐观豪迈的音乐形象。
4.通过教唱《在太行山上》,引导学生了解抗战时中国人民的爱国精神,进而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感情地演唱歌曲《在太行山上》。2、理解歌词内容,体会当年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和抗日军民高昂的斗志。
教学难点:1、歌曲的几处大跳的气息支持、声音连贯、乐句完整。2、附点节奏、最后的高音及优美地声音歌唱。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课件、录音机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
《在太行山上》(一)听、唱 1.全曲听赏。出示课件图片——采用录音播放或教师范 唱的形式进行全曲听赏,引导学生跟随音乐哼唱 2.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和作曲家。
歌曲创作于 1938 年抗日战争时期,歌曲以饱满的情绪,热情讴歌了处于抗日战争前线的太行山军 民,母亲送儿、妻子送郎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抗日战场的感人形象,表达了抗日军民誓灭入侵敌人的坚定信念。歌曲《太行山上》是一首混声二部合唱,2/4 拍子、小调式。在对歌曲有了整体听赏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歌曲的时代背景——时间: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地点:太行山上,认为:游击队员。
冼星海(1905~1945),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中国作曲家。在冼星海短促的一生中,创作生活约10余年,共作歌曲数百首(现存250余首),大合唱4部、歌剧1部、交响曲2部、管弦乐组曲4部、狂想曲1部以及小提琴、钢琴等器乐独奏、重奏曲多首。其中有正面表现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采用号召性、战斗性的进行曲形式的《救国军歌》《青年进行曲》具体展示人民战争壮美的战斗图景、将抒情性描绘性在一起《在太行山上》《游击军》表现工农群众的劳动生活怕不抵抗。在这些群众歌曲中,冼星海根据不同内容,创造具有不同个性特征的音乐形象,表现激昂慷慨的情绪和威武。
(二)唱、拍、听1、视唱旋律,击拍节奏。2、唱歌,在听赏和视唱乐谱的基础上学习歌曲。3、了解曲式结构,了解歌曲的曲式结构——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谈谈歌曲的音乐情绪。教师边弹边唱,学生倾听; 学生随伴奏哼唱,学生跟随教师齐唱,男女分组唱,全班齐唱。
三、课堂小结:
(1)总结歌曲的创作特点,学生掌握这首歌的演唱情况。
(2)总结本节课学生课堂纪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