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舞》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花城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6单元世界音乐之窗(之一)
——东南亚音乐 歌曲《竹舞》
二、教学年级:七年级
三、教学理念
音乐课程的核心素养,要求体现音乐课程培养目标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创意表达等方面的特点,突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以“学生主体性、创新性”为主题,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线条,把教学重难点通过各个有趣的活动,更好地渗透于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听唱、感受、体验、创造等方式来学习,了解菲律宾的竹舞音乐文化,从而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并乐于参与多样音乐文化学习的热情,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音乐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深化学生对不同地域音乐文化的理解。
四、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竹舞》是广东教育出版社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年级七年级下册第6单元世界音乐之窗(之一)——南亚音乐中的一首听唱歌曲。这首歌曲因竹舞这种有趣的音乐文化而广泛传播。采用34拍子,速度稍快,活泼的节奏,表达了跳竹舞时的愉悦心情。
2、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经过前阶段的学习,在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一定基础。但是,对音乐的兴趣更着重于唱歌,对音乐的文化理解、创意表达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冷淡态度。基于以上种种,我的计划是通过这一课的学习,用竹舞的趣味性、创新性把积淀在学生身上的活泼热情激发出来,使学生在听、唱、创编等活动中找到情感上的共鸣,在乐曲的体验中掌握歌曲中三拍子“强拍休止”的节奏、曲式结构等特点。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分析《竹舞》的曲式结构,掌握歌曲中“强拍休止”的节奏特点以及唱准歌曲中的变化音(降si、升do、升sol)。
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仿、感受、体验、探究与创编等,感知歌曲中的情绪变化,以及分享体验竹舞带来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兴趣了解学习菲律宾音乐文化,尊重、理解并乐于参与多样音乐文化的学习;有合作学习的欲望与能力。
六、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歌曲的节奏、变化音对歌曲的风格影响
2、教学难点:随音乐创编竹竿舞
七、教学课时:一课时
八、教具准备:多媒体、钢琴、竹竿
九、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教的活动
学生学的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阶
段
一、情景导入
1、带着问题观看视频:这是一个什么场面?他们跳的是什么国家或地区的舞蹈?
2、教师课件展示课题、引入课题
3、介绍相关文化(PPT课件)
1思考并回答问题。
2、观看舞蹈视频,初步了解菲律宾竹舞。
3、了解并掌握相关音乐文化,加深对歌曲中人文风俗的理解。
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在这一环节,我用直观的菲律宾竹舞片段,把学生们带到竹舞热闹的氛围中,让学生从作品风格,地域背景,风俗礼仪等,感受到竹舞音乐的魅力,对竹舞的表演形式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展
开
阶
段
二、听、唱
1、初听歌曲,思考歌曲的拍子强弱关系以及情绪。
2、引导学生对照乐谱,听出歌曲的段落。( 提示术语D.C Fine )
3、引导学生找出歌曲中A段中休止符的节奏特点,出现的次数。
4、引导学生用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中的休止符。
5、引导学生随琴哼唱旋律,感受、对比变化音(b7、#1、#5)对歌曲风格形成的作用。
1、初步聆听作品,按教师要求得出拍子特点及情绪表现。
2、找出“强拍休止”的节奏特点与出现的情况。
3、配合声势律动表现休止符。
4、得出歌曲的曲结构:??A?B?A
5、根据钢琴,体验变化音的作用。
师生合作,聆听、模唱
1、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加深学生对《竹舞》的节奏特点和风格的形成。加深学生对不同地域音乐文化的理解与表现。
2、渗透音乐知识:常用变化音记号。(#、b)1、 升记号—将指定音高升高半音。2、 降记号—将指定音高降低半音。
拓
展
阶
段
三、创造表演(学跳竹竿舞)
1、课件展示菲律宾竹舞图片及基本舞步的文字介绍。
跳竹竿练习队形:
( (
( (
( (
2、组织学生练习基本舞步
体验:(看视频,模仿)
口诀:(开合、开合、开开合)
脚法:内点、外点、跳挑过
3、竿中练习:
(分小组,配合要有默契)
4、播放《竹舞》音乐,并组织部分学生跳起竹舞。
1 、了解有关菲律宾竹舞基本舞步的基本特点,小组间协作需要注意的事项。
2 、学跳基本舞步
A、观看视频示范, 根据视频以及文字描述的理解,试敲竹竿,熟悉声势节奏。
3、 选出个别学生展示舞步,其余学生做声敲杆的动作。(熟悉口诀)
4、抽取两组学生随音乐跳竹舞(先在绳上跳,然后进入真实的竹竿上跳)
展示交流 能力提升
这一环节突出协作学习,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其次,创编动作充满趣味性,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
其次,脚法练习的过程中,为了减轻学生对竹竿的恐惧心理,我们可以善用跳绳代替竹竿。使得学生的成功感会更强一些。
结
束
阶
段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感到快乐吗?无论你身在何处,请记住,音乐是无国界的,要学会尊重、并乐于参与多样音乐文化的学习,然后,把这种快乐与你身边的人们分享,谢谢!
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总结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收获知识、收获愉悦的感受,建立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
对所学知识的梳理、巩固,联系实际,让学生的学习范围延伸至课外,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建立起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进而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十、课后反思
(一)、本节课的可取之处:
1、选取相关视频,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让学生直观的感受菲律宾竹舞的音乐表现力,让学生对这种艺术形式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舞蹈的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2、教学目标清晰,重难点突出。
本节课教学目标清晰,贯穿课堂始终,课堂上所有的环节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 学生在一系列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乐曲的感知与理解,在云谈风轻中把教学难点解决了,并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教学目标。如,在解决“强拍休止”这一难点时,学生的主体性展现得比较到位。
3、拓展阶段体现了学生间的协作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首乐曲的学习,离不开竹竿舞的创编,为此,我在课前做了大量准备,如:课前收集相关资料,课堂上用简短的文字和丰富的视频来延伸学生的理解,其次,亲身示范创编一些趣味性较强的舞蹈动作,让学生从协作交流中获得成功感、愉悦感,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较大的促进,学生探究、实践的兴趣自然提高。
4、教师语言、肢体上的引导,摆正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定位。
课堂中,教师作为教的主导,能善于用语言去鼓励学生,让学生乐于聆听、乐于参与、乐于创编,良好的肢体示范让教师“教”的能力与学生“学”的能力都得到锻炼。
(二)、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课堂的完整性。如:在歌曲教学方面受时间所限,演唱部分感情还不够到位,音准也不够准确,只能在课后加以补全。
2、在培养学生创编动作能力方面,没有做到根据每个学生的差异进行个别指导,导致个别学生出现参与不到位的情况。
(三)、今后改进的措施: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尽量避免“赶时间教学“这种情况,尽量从细节抓好,把音乐知识与创新意识的培养科学结合。当然,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不断加强自身教学水平,认真备好每节课,课堂中多鼓励,尽量使教学环节丰富而有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融入到音乐课堂,感受到音乐课的美好,慢慢地把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创意表达等方面的素养逐步提高。共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