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
【学习目标】
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及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知道发电机的原理。
3.了解发电机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行为提示:
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画上记号。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友情提醒:
电磁感应中几个关键词的含义:
1.“切割”:指导体运动所在平面与磁感线平面有一定的夹角。切割包括垂直切割和倾斜切割两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垂直切割产生的感应电流最大。
2.“运动”:指导体和磁场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这可以是磁场不动,导体运动,也可以是导体不动,磁场运动。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如图所示的是几种发电机。
根据以上信息,请你提出一个相关的问题。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自主阅读教材P164~167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根据现象提出猜想:
a.摇动发电机小灯泡就发光,不摇动发电机小灯泡就不发光。
猜想:__摇动发电机时产生电,不摇动发电机不会产生电__。
b.发电机转得快小灯泡就亮,发电机转得慢小灯泡就不太亮。
猜想:__发电机转得慢时,产生的电压太低__。
2.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实验装置。
思考:
(1)当处在磁场中的导体上下运动时,电流表指针__不偏转__;当处在磁场中的导体前后运动时,电流表指针__不偏转__;当处在磁场中的导体左右运动时,电流表指针__偏转__。
(2)由以上探究得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做__切割__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电流的方向与__磁场的方向__和__导体运动的方向__有关。这种由于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在物理学中称为__电磁感应__,产生的电流叫做__感应电流__。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几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板块一、二,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教师选择两组将讨论结果在全班进行展示,小组之间互相进行点评。
各小组长将各知识板块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示到小黑板上,寻求小组间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
2.学到哪些科学方法?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
自主阅读教材P167~168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3.如图所示,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图,放在水平方向磁场中的矩形线圈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当线圈转到图甲位置时,由于线圈ab和cd边__平行__磁感线,因而电路中__没有电流__当转到乙、丁两图位置时,由于ab切割磁感线的方向__相反__,因而电路中的电流方向__相反__,可见电路中产生的是__交流电__(选填“直流电”或“交流电”),我国电网以__交流电__(选填“直流电”或“交流电”)供电。
4.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__电磁感应现象__,在工作过程中将__机械__能转化为__电__能。
5.实际的发电机比模型发电机复杂得多,但仍是由__转子(转动部分)__和__定子(固定部分)__两部分组成的。大型发电机发的电,电压很高、电流很强,一般采取__线圈不动__、__磁极旋转__的方式来发电,为了得到较强的磁场,要用电磁铁代替永磁体。
对学:分享检测1~5题。①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②对子之间针对独学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对子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群学:研讨:①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②针对展示的方案内容,小组内展开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方案:
如图所示中的甲、乙两个装置都是用来研究电与磁有关知识的实验装置,其中__甲__装置是用来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装置中的__导体ab__相当于电源;其中__乙__装置是用来研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的,装置中的__蓄电池__是电源。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