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七年级下苏科版 昆虫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七年级下苏科版 昆虫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1-09 16:29: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节 昆 虫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蝗虫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功能;
2.概述昆虫的主要特征;
3.概述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
1.通过与同学合作完成对蝗虫实物的观察,培养观察能力和交流能力;
2.通过对昆虫图片资料查询和交流,培养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热爱大自然,关爱小生命的情感。
2.关注与昆虫有关的自然现象(如蝗灾),关注昆虫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蝗虫的形态结构并概述昆虫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观察蝗虫的形态结构
三、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一:“心有灵犀,我说你猜”
教师描述,学生猜是哪种动物。
1.有一双亮晶晶大眼睛;看上去像一架小飞机;被称为“飞行家”;能空中急停,随时起降;喜欢在水中产卵;有两对翅;腹部细长… …
2.被称为“会飞的花朵” ,经常花间流连;翅上色彩斑斓;吸花蜜。静止时四翅竖于背部。腹瘦长… …
3. 在陆地上生活,有杰出的认路本领,是动物界的大力士;能够举起超过自身体重100倍的东西… …
4. 它是群居动物,能采花蜜;会跳8字舞;圆形舞摆尾舞… …
这几种动物都属于哪一类动物?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昆虫
(板书:昆虫)
你知道的昆虫还有哪些呢?
(学生有可能说出一些不属于昆虫的其他节肢动物,教师及时指正。)
【表达交流】
蜻蜓
蝴蝶
蚂蚁
蜜蜂
昆虫
【表达交流】家蚕、蝉、螳螂、天牛、蟋蟀、豆娘… …
活动二:欣赏丰富多彩的昆虫世界
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个角落。有的草尖上追风,有的秋草里轻鸣,有的花朵里采蜜,有的枝头上吟咏。因为有了它们,自然界是如此动人和多姿多彩。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组昆虫美丽瞬间。
多媒体展示图片:丰富多彩的昆虫世界
欣赏图片,感受昆虫世界的美丽
目前已知的昆虫约有100多万种,虽然它们的形态各异,但基本结构是形似的。今天我们就以蝗虫为例来探究昆虫的特征。
活动三:观察蝗虫实物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观察蝗虫实物,结合P85和P88信息库中内容,完成相关问题。
学生小组观察讨论后,引导学生交流反馈:
1. 蝗虫身体的外面包着一层什么结构?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触摸感受蝗虫外骨骼的坚硬
2. 蝗虫的身体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引导学生指出实物中头部、胸部和腹部的位置。
3. 蝗虫的头部有哪些结构?各有什么功能?
多媒体展示图片:蝗虫复眼
多媒体展示视频:复眼上小眼的成像
复眼由多个小眼组成,每个小眼是一个独立的感光单位。这样每个小眼只能形成一个像点,众多小眼形成的像点拼合成一幅图像。复眼视觉所看到的影像其实是由众多小眼所提供的讯息组成。
4. 蝗虫的胸部有哪些结构?各有什么功能?
蝗虫后足强大,最高弹跳1米的高度
5. 蝗虫用什么呼吸?
课前指导兴趣小组学生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课上引导学生引导学生展示蝗虫呼吸的实验视频。
多媒体展示视频:蝗虫的呼吸实验
6. 蝗虫的口器属于什么类型的口器?有什么作用?
小组合作,观察蝗虫实物,结合P85和P88信息库中内容,讨论完成问题。
【表达交流】蝗虫身体外面包着一层坚韧的外骨骼,可以支撑身体和保护体内的各种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

【表达交流】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
【表达交流】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三个单眼;
触角有嗅觉和触觉作用,有的还有听觉作用,可以帮助昆虫进行通讯联络、寻觅异性、寻找食物和选择产卵场所等活动。
复眼位于头部上部,较大,是由很多小眼组成,是主要的视觉器官。复眼对运动着的物体特别敏锐。
单眼位于复眼和触角中间各1只,还有1只位于头部前方中央偏上,与另两只单眼呈倒等腰三角形。单眼仅能感光。
【表达交流】胸部有三对足,前足、中足和后足。前足、中足适于行走,后足适于跳跃。
有两对翅,前翅狭长、革质,覆盖于后翅上,起保护作用;后翅宽大、膜质、柔软,常折叠在前翅之下,适于飞翔。
【表达交流】学生展示交流课前完成的探究实验:
实验一:将两只大小相当的蝗虫,一只口部涂上凡士林,另一只胸腹部两侧涂上凡士林,然后分别扣在两只大烧杯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胸腹部两侧涂上凡士林的蝗虫死亡,而口部涂上凡士林的蝗虫依然活着。这说明呼吸部位在胸腹部。
实验二:一个大的塑料杯,将两只蝗虫固定在吸管上。一只蝗虫只有头浸没水中,另一只蝗虫胸腹部浸没水中。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胸腹部侵泡在水中的蝗虫在水中刚开始很活泼,十分钟之后活动力慢慢下降,二十分钟后慢慢的开始死亡。并且在此期间有个明显的现象,蝗虫的腹部和胸部两侧有气泡产生,说明呼吸部位在胸腹部。而只有头部侵泡在水中蝗虫,在水中不仅看不到气泡产生,而且生命力直到第二天还活力如初。
【表达交流】口器是咀嚼式口器,是蝗虫的取食器官。
活动四:动动手,连一连
小组合作,对照图示,将写有结构名称及功能卡片放在合适位置。
引导一组同学派出一位代表介绍结构和功能。
小组合作,将彩色图版上蝗虫的结构卡片及功能归位。(一组上黑板上完成)
一位学生介绍结构和功能
活动五:观察其他昆虫
课前准备其他昆虫标本(如天牛、金龟子、蝼蛄、蝉、蜂、蜣螂、蝴蝶等)。课上引导学生分小组进行观察,归纳总结出昆虫的特征。
小结昆虫的形态结构特征
火眼金睛找昆虫:展示苔蛾、豆娘、蜘蛛、蜻蜓、马陆、瓢虫、螃蟹、螳螂图片,引导学生辨识哪些是昆虫哪些不是昆虫。
多媒体展示视频:丰富多彩的昆虫世界
小组合作,观察各种昆虫标本:
【表达交流】
头胸腹、三对足,两对翅膀一对触;眼有两种分单复,里头是肉外是骨。
【表达交流】辨识出苔蛾、豆娘、蜻蜓、瓢虫、螳螂是昆虫;蜘蛛、螃蟹、马陆不是昆虫。
活动六: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引导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昆虫与人类关系的资料。
多媒体展示视频: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今天通过学习蝗虫为我们了解昆虫打开了一扇窗口,希望同学们课外继续探究昆虫世界的奥秘。当然,昆虫的有益和有害是依照人类的喜好来划分的,其实每种昆虫在自然界里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课前收集资料,课上表达交流,说出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表达交流】
蜜蜂可以给人类提供蜂蜜、蜂胶等等。
家蚕可以给人类提供蚕丝。
昆虫能传粉
蚊子、苍蝇、跳蚤、虱子能传播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