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及其条件
【教学目标】
1.关注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危害。
2.使学生能够科学合理地安排生活,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3.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4.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危害。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科学合理地安排生活,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教学准备】
挂图、资料
【教学过程】
1.设疑导入,引出概念
首先,展示马加爵的照片和背景资料,请同学们判断并谈谈看法,“他是一个健康的人吗?”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热烈的讨论。
教师问:什么是健康呢?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师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健康包括了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关系健康。
2.评估健康,讨论交流
教师展示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十条健康标准,让学生学习并对照自己进行健康评估,使学生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有个大致的了解,为后面健康知识的学习埋下伏笔。
观看时,学生心中可能会产生这样一些疑问:“为什么我没有达到这些健康标准?怎样达到这些标准?”
教师展示第二份背景资料:对马加爵的个性和心理分析。
马加爵的教训中,你认为自己平常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心理和社会关系健康的人呢?
通过对马加爵事件的分析,学生知道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怎样面对学习上的压力,生活中的烦恼等种种不如意之事呢?怎样保持自己的心态平衡呢?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进行了小组间的交流。
最后,教师用几幅主题为:“转移注意力”“宣泄烦恼”“自我安慰”“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贴近学生生活的画面对讨论结果进行了归纳和补充。
3.小品激趣,提出问题,讨论交流
教师先向学生指明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身体健康的保证。然后请同学们观看他们自编自导的两个哑剧小品,这两个小品的场景为“在教室”和“在家里”,让他们思考:有哪些行为习惯影响到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健康?探究活动的问题在学生观看小品的过程中产生了,应该养成怎样的生活习惯来维持健康呢?学生进入到下一个环节的讨论中。
在这里教师设计了一个活动:“家庭小医生:利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分析归纳出维持消化、循环、呼吸、神经等系统健康的生活习惯”,使学生既回顾了所学的各器官系统的知识,又对这些器官系统的卫生保健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
此时教师巡视深入到学生中,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各小组讨论;对学生的疑问进行点拨;对他们的不同观点给予支持,鼓励他们寻找理论依据,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形成民主、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师生互动构成了“学习共同体”,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各小组讨论归纳得出结论后,请小组代表把本组的讨论记录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展示本组的讨论结果,并陈述观点说明理由,使健康知识从个人看法到小组智慧再到全班成果逐步完善。
最后,教师再次以主题为:“合理膳食”“戒烟戒酒”“按时作息”“积极锻炼”等形象生动的美丽画面阐释了学生们的结论。
4.运用知识,指导实践
之后教师又引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可以维持健康,还能有效地预防疾病”,用图片和小资料的形式向学生简介心血管疾病和癌症这两大健康杀手,并利用课本上的建议活动,组织学生再一次展开讨论,归纳出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关键是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教师问:从健康的角度来看,长期长时间上网聊天和打电脑游戏有何危害?学生激烈讨论后得出以下结论:
长期长时间上网聊天和打电脑游戏有以下危害:
①易患近视和干眼症。
②过于紧张,易造成脑疲劳;心率加快,心脏负担重;对肺功能有影响。
③吃饭不定时,对消化系统不好。
④长时间玩电脑站起来时,全身都不自在,关节酸痛,脖子很不舒服。
⑤增加患白血病的机率,可能和辐射有关。
⑥上课无精打采,回家只想睡觉。
⑦易产生暴力倾向,使犯罪率升高。
⑧适当玩游戏有利于身心健康,但长期玩容易形成内向、孤僻、不喜欢与人交往的性格。
5.拓展思考,巩固知识
为了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教师用问题“你所了解的健康知识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的”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收集信息的途径――①书本(课本)、报纸;②互联网;③电影、电视;④做调查、访问,并让学生在课后利用以上学习途径查找和整理有关吸烟、吸毒、酗酒的危害的资料。
分析、归纳健康调查小报告中的信息,针对现在都市人生活无规律,健康质量下降的现状,请你设计制作一份海报,向周围的家人和朋友全面介绍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