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 搭配中的学问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 搭配中的学问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08 20:55: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搭配中的学问---配菜》教学设计
玉门市小金湾民族学校 周玉龙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千克、克、吨”中第四课时《搭配中的学问---配菜》。
【教材分析】
《搭配中的学问---配菜》是第三单元“千克、克、吨”中最后一课的内容,是一节实践活动课。这个主题实践活动主要目的是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训练学生有序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材安排的“配菜”这一主题活动,出示了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的菜谱三个情景,由易到难,让学生了解搭配的方法与策略,进而使学生掌握有序搭配的方法。“练一练”中搭配路线和搭配衣服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中经常会用到搭配,搭配是一门学问,要学会正确的搭配方法。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度阶段,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思维分析能力,但有序思考能力相对较弱,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可以让学生借助摆学具、 “画图”等方式,逐步抽象出有序搭配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逐步由具体过度到抽象。再加上,上学期我们班上了《认识蔬菜》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对什么是荤素及一荤一素的搭配都已一定的了解。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本节课使学生理解有序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和不遗漏。
【教学目标】
1. 联系生活实际,通过配菜训练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2. 使学生初步学会解决最简单、最基本的排列组合问题,并且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1.通过配菜训练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掌握搭配的方法。
【教学难点】
1.使学生有序的思考问题,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2.初步学会解决最简单、最基本的排列组合问题,并且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
【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采用演示、操作展示等直观方法进行教学。学生通过摆一摆、“画图”等数学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理解、掌握有序搭配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今天,杨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想认识她吗?那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
课件内容:嗨!大家好,我叫芳芳,很高兴认识你们,本周轮到到我当班级小厨师了,可是我还没搞清楚怎样合理的配菜呢(板书:配菜),你们愿意帮我吗?
生:愿意。
师: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我们一起来看看芳芳从书包里拿出了“星期一菜谱”。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1. 情景一(课件出示星期一菜谱)
荤菜—肉丸子
素菜—白菜、冬瓜
师:从菜谱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生:……
师:食堂的大师傅说了什么?
生:一份盒饭含一个荤菜和一个素菜。
师:你知道什么意思吗?
生:知道啊,就是一荤一素的搭配,不能把两个素菜搭配在一起,那样营养就不均衡了。
师:好,还说出了理由,不错。那么按照一荤一素的搭配标准,看看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生:2种。可以选肉丸子和白菜搭配,或者肉丸子和冬瓜搭配。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到全部搭配方法的?
生:先以一种荤菜为主,去搭配不同的素菜。
师:说得真好(先以一种荤菜为主,去搭配不同的素菜,同时课件演示)。同学们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帮助别人,老师也感到欣慰,有句话说:帮忙要帮到底,我们继续看看芳芳学校星期三的菜谱吧!
2.情景二(课件出示星期三菜谱)
荤菜—排骨、鱼
素菜—豆腐、油菜
(1)读菜谱
师:从菜谱中你都得到了哪些信息?
生:有两个荤菜,两个素菜。
师:和星期一菜谱相比又怎样了?
生:多了一道荤菜。
师:那配菜的方法上比前面多了还是少了呢?
生:多了。
(2)提出问题
师:要满足“一荤一素”的搭配,星期三有几种不同的配菜方法?
(3)独立探索,小组内交流。
师:请同学们以最快的速度拿出准备好的学具。
活动要求:①同桌两人合作,摆一摆不同的配菜方法。②并将配菜方法写下来。③请做得快的小组到前面来演示。
(4)全班交流,展示不同的搭配方法。
师:有几种搭配的方法?
生:4种。
师:具体是怎样搭配的呢?
生:用学具在黑板上摆一摆,说出4种搭配方法。
(5)介绍画线搭配法。
师: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每次搭配都要这么繁琐的记录,是不是很浪费时间呀?能不能想想办法,让记录变得简单而且明了一些呢?
生:我们可以画线的方法来记录。(结合课件介绍画线搭配法)
师:说说具体怎样实施?
生:我们可以用字母来代替菜名,如:最后数有几条线段,就有几种搭配方法。
A B
C D
师:我们在搭配中,像这样有顺序,才能不重复也不遗漏的找到全部的搭配结果。这就是搭配中的学问。(板书:有顺序 不重复 不遗漏 搭配中的学问)
[设计意图]在配菜的情境中,让学生在明确搭配的要求后进行摆一摆学具的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进行搭配活动,并逐步探索搭配的方法,找到搭配的规律,做到有顺序,不重复也不遗漏的搭配,学生的思维逐步由具体过渡到抽象。在动手操作中引导学生有序思考,培养合作意识。
3.情景三(课件出示星期五菜谱)
荤菜—肉丸子、虾
素菜—白菜、豆腐、冬瓜
师:怎么样,想不想自己也按一定的顺序来搭配几道菜呢?
一起来看看星期五的菜谱吧!
师:同学们,先想想你准备按什么顺序来搭配,并把搭配结果写在记录卡上。
交流展示记录卡。
生:……
师: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初步运用搭配的方法,渗透有序搭配的思想,做到有顺序,不重复也不遗漏的搭配.教师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在展示交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 搭配服装。
师:看来,搭配还真是一门学问。不仅菜要搭配,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搭配。芳芳所在的学校下午要去动物园,她想穿得漂亮些,你们再帮她搭配一下衣服吧!
(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谁来说说,你从图中都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有2件上衣,2条裙子和1条裤子(下装)。
师:如果我们选一件上装配一件下装是一种穿法,那么芳芳可以选哪件上装配哪一件夏装,可以提提你的建议吗?
生:芳芳可以选……
生:
师:那让我们把所有的搭配方法都找出来,让芳芳自己来选择,好不好。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法?
生:
师:你们猜猜芳芳会选择哪种搭配方法?(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动手与动脑相结合,让学生在操作中深化搭配的方法,掌握搭配技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有浓厚兴趣的探索空间,对有创意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肯定.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建立符号感。
2.搭配路线。(P27 练一练)
师:出示地图,说一说从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
师:从学校经过少年宫到动物园一共有几条路可以走?先估计一下可能有几种走法?
生:有5种走法;6种不同的走法....
师:你能又快又准的记录下全部走法吗? 生:动手记录并汇报结果。 师:你是怎样搭配的?(展示学生记录卡) 生:先从A走到C是一种走法.可以从A走到D是第二种走法。还可以从B到C是第三种走法.从B到D是第四种走法。共4种走法。
师:还可以按怎样的顺序走? 生:还可以AC、BC、AD、BD、AE、BE这样走。
生:还可以AC、AD、AE、BC、BD、BE这样走。 师:我们来比较一下,谁的记录方法更好一些呢?为什么? 生:***的比较好,他记录的能让人看清楚,能很快地找到所有走法。
师:那他是怎样记录的呢?
生:有顺序的记录。 师:***是这样吗?你来介绍一下好吗? 生:我先找到一条路,分别和另外的路搭配,再找到另一条路,再和别的路分别搭配,这样就不会有拉下的了。 师:我听明白了,因为他做到了有序搭配,所以没有重复和遗漏的现象发生,结果很准确。
[设计意图]在路线搭配问题中,先让学生估计能有几种走法,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在操作中深化了有序思考,进一步实现了学习目标。
四、总结提高,延续兴趣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你认为搭配时要注意什么?
师:你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搭配的问题?(课件出示)
希望大家能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有关搭配的问题。
(机动)
师:最后我给大家留个思考题:?请用7、3、9这三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看看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出示课件)
五、板书设计
搭配中的学问
不重复
有序搭配
不遗漏
【评价与反思】
课前经过调查,我了解到孩子对荤素的认识还比较清楚。就没有在这方面下很多工夫,只做了一下点拨就进入了配菜环节。在记录的过程中出现了文字和画图的记录方法,学生显现出了用画图解决搭配问题的方法。我及时给予了鼓励,其他学生就照样子也画了起来。由于有了先前实践的经验,我及时展示了其它学生的记录方法,将记录方法引向了多样化。我想课堂预设一定要充分,才能应对课堂中个性张扬的孩子和随时可能出现的生成。 怎样让有序搭配的方法和多样化的记录方法有机融合?还是我这节课最大的难点:在这节课中,我引导学生理解了画图也可以指图示,不是为了画,重要的是能方便的表示搭配。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有的学生在搭配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记录方法,比如用符号来表示,用其它简洁的自己明白的方法示意出搭配方法。在选择的过程中,不但学会了有序搭配的技巧,而且提升了数学思考的能力。 根据前期的研讨和课堂实践,使我对教材有了新的认识,对教学的再度设计也有了新的看法:《搭配中的学问》就是要以数学活动为主线,体现教材的层次性和思考性,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的上台阶。对学生的鼓励体现了我对课堂评价是注重,让孩子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有序搭配和呈现方式多样化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