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38-39页
课标要求:体会并认识千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会用千米作单位表示较长的距离。
2、过程与方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事物,经历认识千米、体会1千米长度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感受长度单位“千米”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会从图里收集数据信息。
学情分析:“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习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较困难,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
3.会用千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教学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
课件,米尺,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测量学校运动场100米的距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旧知
(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从大到小的顺序)用哪个字母表示?用手比一比1米有多长?1分米、1厘米呢?
(2)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
①测量铅笔的长度 ( )
②测量课桌的长度(???)。
③测量教室的长度(??)。
④测量石家庄到北京的距离( )。
2、导入新课
揭示课题:石家庄到北京的路程很远,用米测量太麻烦了,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教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简单的回顾中引入新课,既复习了旧知,又为探索新知做好铺垫,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系统性。提出测量石家庄到北京的路程,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让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使学生感受到认识千米的必要性。
(二)展开体验
1.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
(1)说一说:对于"千米"这位新朋友,你想知道些什么?
(2)想一想: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你能否具体说说你心目中1千米的长度?(?可以结合课前了解到的信息来描述)
2.进一步建立1千米的表象?
(1)用米尺量一量。教师学生合作用米尺量出1米、2米、3米、4米……
在脑子里想一想,有一把米尺一直量下去,穿过墙壁,量了100次,多少米?量了1000次,就是1000米。1000米里边有1000个1米,1000个1米就是1000米。
(2)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1千米,1000米=1千米。1千米有多少个1米那么长?1千米=1000米。怎样读让我们听出单位的不同?注意停顿。
(3)千米是国际上的通用单位,在中国叫做公里,用哪个字母表示?1km=1000m
(4)出示标准化跑道的图片,注明跑道一圈是400米。
沿跑道走半圈是(???)米,走(????)的长度正好1千米。
3.实际感受1千米
(1)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下。(此环节也可以在课前完成)
(2)让学生按一般的步行速度实际走一走,所需时间大约是1分15秒。
(3)10个这样的长度就是1千米,一般步行12分左右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想象一下10个100米有多远。
4.欣赏生活中的千米,在哪见过千米?
课件出示指路标志、汽车速度表、马拉松赛跑图、长城图等图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千米”,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联系生活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作为数学教学的活教材,具有时效性,使数学充满真实感和亲切感,学生能感受其存在的价值。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感受长度单位“千米”,让学生能更充分地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印象更深刻。同时,在自读资料中,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
(三)练习巩固
判断下面的说法对吗?
1、字典厚5米。( )
2、毛巾长8厘米。( )
3、黑板长30分米。( )
4、小红家距奶奶家20千米她最好步行去。( )
【设计意图】在解决问题中强化对千米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四)课堂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你能从生活中找出1千米吗?
(五)拓展延伸
课后和老师一起到校外走1千米的路程,体验1千米有多长。
(六)板书设计
认识千米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1000米=1千米 1千米=1000米
1km = 10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