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有机物从哪里来(第一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有机物从哪里来(第一课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8-10-01 08:4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一生物教案
第一节 有机物从哪里来(共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②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地生产上的应用
2、能力目标:
 ①、通过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和场所,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②、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进一步明确生物圈中的人和动物与绿色植物的密切关系,生发保生物、爱护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三、教学难点: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了解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上课地点:电脑房)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
课文导入 观看视频思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是怎么来的? 创设问题情境:动物和人每天需通过摄取食物来获得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而植物则没有摄食现象,那么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营养物质吗?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光合作用的探究过程 观看、交流、讨论:1、柳树真的只需要水就能长大吗?你认为海尔蒙特忽视了哪个重要因素?2、阳光、空气等环境因素是否与柳树重量的增加有关? Flash动画演示:从历史上著名的实验――海尔蒙特实验演示后提出问题:使柳树重量增加的有机物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1、让学生了解这个科学发现的历史,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的重要性,体验到科学家们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快乐,学习科学家们“不断挑战权威、不断创新”精神,提高科学素养。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
继续探究活动 观看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的演示实验并提问与讨论:1、实验前,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再移到阳光下照射3-4小时,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2、如果要得到一片美丽蓝色的五角星叶片,你该怎么办?3、家里种植的花草如果长时间放在黑暗处会死去。小麦在灌浆的时候遇到阴雨天气,就会减产。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 从学生的讨论活动中继续深入:有机物的产生同雨水有关外,还需其他条件吗?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diy) 学生通过刚才所学的知识,并从网上查阅相关的资料,分析、讨论“合理密植”高产的原因。 “合理密植”是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展示栽培密度不同的条件下作物的生长情况,提出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光合作用的知识分析“合理密植”高产的原因。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上网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培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练习 学生做相应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出示当堂相应的练习,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当堂反馈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