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8-10-01 08: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程名称:生物
年级册次:苏科版七年级上册 第2章 第2节
课程内容: 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目标
了解生物圈是生物生存的惟一家园。
1.2 能力目标
收集资料,运用资料说明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模拟实验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初步具有保护生物及生物圈的意识,拒绝破坏环境的行为。
2 教学重点
通过资料分析、模拟实验等感受生物圈是生物生存的惟一家园。
3 教学难点
理解生物圈的惟一性
4课前准备
4.1教师准备
(I)用Powerpoint、Photoshop及音屏视屏合成法等制作的课件;
(2)“生物图II号”动画的配音合成。
4.2学生准备
(1)火星、金星、水星客观环境的资料准备;
(2)配音朗诵《新世纪·新家园》
5 教学流程
一、播放“嫦娥奔月”→介绍火星、水星、金星的客观环境
↓推理出
二、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惟一场所 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
↓介绍
三、“生物圈II号”的实验过程及失败的启示
↓分析
四、生物圈是生物的家园 《天堂》的歌曲与配画
↓讨论
五、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环境污染、植被破坏等→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等。
↓应用
六、DIY活动→配音朗诵《新世纪·新家园》
6教学过程
师:一周前的今天,也就是中秋佳节之日,举国上下、阖家欢乐。人们围坐桌前,在品偿香甜
的月饼、共享团圆之乐的同时,难免要讲述着那神奇的传说——嫦娥奔月的故事,表达出人们对美
好生活的向往。
请欣赏——
(播放)“嫦娥奔月”图。
(说句心理话)你也想到月球上去吗 为什么
生:(回答:想/不想,讲述原因。)
师:月球上的客观条件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么美好,到底是怎样的呢
(播放)月球的卫星扫描图。
月球的客观环境:无水,基本无大气,太阳连续曝晒两个星期,最高气温达 127℃,接着两个
星期长夜,最低气温下降到一183℃。
问题:月球的环境能否适于人类长期居住
生:(回答)不能居住。
师:既然月球不能居住,那其它星球是否可以呢
(播放)你知道吗 火星、水星、金星的客观环境又是怎样的呢
(播放太阳系的各星球图)
师:请几位同学将课前查阅的资料向同学们汇报一下。
生1:火星的大气稀薄,主要为CO2气体,表面干燥、荒凉、寂寞。
生2:水星无水,朝太阳一面温度400℃,背太阳一面达一173℃,表面大气非常稀薄。
生3:金星表面温度高达480℃,是太阳系中最热的行星,大气成份以CO2为主。整个金星表面
都处于高温、闷热、干燥的状态。
师:这些星球能否适于人类长期居住
生:不能。
师:由此可知,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惟一场所。
(播放)地球动画图(观察绿色的陆地和蓝色的海洋)。
师:地球上不仅有人类居住,在地球海平面上方的23千米和海平面以下的11千米内都有生物
存在。
(播放)(课题)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
我们把地球上所有生物和它们所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叫生物圈,生物圈也是地球上
最大的生态系统。
师:由于其他星球上缺乏适合生命生存的条件,暂时无法使生物长期生存下去,美国科学家们
就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努力创造一个供人类居住的人工生物圈,这就是“生物圈2号”。“生物圈
2号”的实验到底怎么样呢 请观察——
(播放配音动画)生物圈2号的实验过程。
师:通过观看“生物圈2号”的实验过程,你有何感受
(播放)生物圈2号的启示:
l.为什么把这个实验基地命名为“生物圈2号”
2.科学家们为什么要提前撤出“生物圈2号”
3.“生物圈2号”实验的失败给了你什么启迪
生:(先看书、再讨论、后回答:略)
师(引出并播放)生物圈是生物的家园。
师:生物圈既然是生物的家园,那么它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条件呢 人们对生物圈有何感
受呢 请欣赏著名歌唱家滕阁尔的《天堂》音乐及相应的配画,请仔细观察,后回答问题。
(播放)配画歌曲《天堂》。(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达到了高潮)。
师:通过欣赏歌曲和画面,谈谈你的感受。
(播放)畅所欲言:谈谈你观后的感受。
生:(自由畅谈,略)
师:由于在生活中,人们对生物圈的功能认识不足,对生物圈的成分不合理利用,甚至有极大
的破坏,曾经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害,请看——
(播放)看一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
(图片)大气污染、滥砍滥伐、白色污染、垃圾成堆、排放污水、洪水泛滥、水土流失、杭州
的水污染——渔塘鱼死亡、淮河大气污染——学生戴口罩和墨镜上课、人口众多等图片。
师: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现象 你心理有何感受
生:(联系社会实际先讨论、后回答:略)
师:人类已经意识到了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并且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播放)讨论:1.人类该如何保护生物圈
2.我们青少年从现在起、从自身起能为生物圈做些什么
生:(讨论交流,踊跃发言,略)
师:刚才同学们说出了自己为保护生物圈、为保护自己的家园和学校所采取的一些具体行动,
最后我们以一首诗《新世纪·新家园》来表达我们热爱地球、热爱生物圈的心声吧!
生:(一男一女领颂、六人合颂,诗词略,配音《水调歌头》)。
生:(鼓掌,结束!)
7 课后反思
本节课以新课改的精神,围绕三个目标,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优美的图片、恰当的配音和
点拔的文字进行有机整合,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的同时,贯穿了关爱教育和对学生探究、合作能力的
培养。本节紧紧围绕三条主线而展开:从关爱地球→关爱家乡→关爱校园的一草一木、一水一电;
从环境污染→校园绿化美化→不乱扔垃圾、废物回收等;从查阅天体资料→了解地球环境→体验身
边的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学习和环保的全过程,在欣赏音乐、图片的同时使课堂教学的气
氛达到了高潮,在诗朗颂的结尾语中表达了学生热爱地球、热爱家乡、关爱生命和环境保护的心声,
使本节课的课堂教学精神继续延伸。
附: 《新世纪·新家园》
男:新世纪的阳光洒满窗前。
女:在历尽20世纪的风风雨雨、曲曲折折之后,这温暖的阳光令我们别有一番感动,别有一份
深情。
男:久违了,这明亮的阳光。
女:久违了,这清闲的空气。
合:久违了,这感动的心情。
男:20世纪,是人类大发展的世纪,也是环境大恶化的世纪。
女:我们一方面品尝科技进步的成果,一方面咀嚼着环境污染的苦果,这一苦一甜的混合滋味,
令我们无比心痛!
合:爱惜地球,就是爱惜我们自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
男:地球如舟,人类如舟上乘员,如果小舟毁损 ,四面漏水,人类将何以安身
女:地球如母,人类则是地球之子,如果母体屡受重创,人类又何能独自幸免
合:地球如家,人类寄身其间,倘若家园蒙垢,我们又怎能无动于衷
男:人与地球是一体的,一损俱损——经过多少迷茫,走过多少弯路,人们终于在这一点上达
成共识。
女:于是,我们有了这人人参与的环保时代。人类重新审视自身的位置,重新思考人与地球的
关系,重新认识万物的价值。人类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进入了和谐发展的新时代。
合:祝愿我们的地球洗去满身尘垢,重新披上盛装,展现出了山清水秀的新面貌。祝愿我们人
类拿出智慧和勇气,告别环境恶化的旧世纪,共建鸟语花香的新家园!
男、女:我们倡议:
合:地球只有一个,我们上存的家园只有一个,让我们共同来保护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的家
园吧!
教学案例
引出
课题
欣赏
PAGE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