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20届虹口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暨中考化学一模试卷(PDF)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2020届虹口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暨中考化学一模试卷(PDF)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1-08 21:42: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1 页 / 共 6 页

虹口区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学生学习能力诊断测试
初三理化试卷
化学部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a-40
六、选择题(共 20分)
27.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水蒸气
28. 属于纯净物的是
A. 加碘盐 B. 苏打水 C. 米醋 D. 蒸馏水
29. 与 C60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 活性炭 B. 石墨 C. 木炭 D. 铅笔芯
30. 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A. 二氧化碳 B. 二氧化硫 C. 氮气 D. 氧气
31. 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 粉笔灰 B. 奶粉 C. 橄榄油 D. 白砂糖
32. 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燃烧燃料 B. 砍柴伐木 C. 裁剪布料 D. 冲洗碗筷
33. 一些水果的 pH 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 苹果:4.9 B. 柠檬:3.0 C. 菠萝:5.1 D. 荔枝:5.0
34. 属于氧化物的是
A. 液氧 B. 水 C. 臭氧 D. 碳酸
35. 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 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
C.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36. 点燃篝火时,将木柴架空些,目的是
A. 加快散热速度 B.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 降低木柴着火点 D. 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37.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2C+O2 ===
高温
2C B. CuSO4+2NaOH===Na2SO4+Cu(OH)2↓

第 2 页 / 共 6 页

C. H2+CuO ===
?
Cu+H2O D. H2CO3 ===
?
CO2↑+H2O
38. 物质的用途既与化学性质有关又与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 金刚石:切割玻璃 B. 二氧化碳:灭火
C. 活性炭:净水剂 D. 氦气:多用途电光源
39. 关于 NH4NO3 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名称:销酸氨 B. 摩尔质量:80g
C. 含有两种原子团 D. 该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40. 对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现象 解释
A 水凝结成冰,体积变大 分子体积变大
B 1 杯黄豆与 1 杯绿豆混合,体积小于 2 杯 分子之间有间隙
C 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合氧气 过氧化氢由水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D 蔗糖溶解在水中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41. 电解水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 该实验可以证明水的元素组成
B. 玻璃管 a 中的电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C. 玻璃管 b 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 该实验证明每个水分子由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
42. 对右图启普发生器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启普发生器的主要优点是可以使反应平稳进行
B. 图甲中活塞一定处于关闭状态
C. 关闭图乙中的活塞,固液一定会分离
D. 可用于以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粉末为原料制取氧气
43. 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
A. 溶解时,为了让食盐充分溶解,水的量越多越好
B. 过滤时,得到较多滤液后即可开始后续操作
C. 蒸发时,待液体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D. 粗盐提纯可以除去泥沙等难溶性杂质



第 3 页 / 共 6 页

44. 暖宝宝中的发热剂可以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分数。将体积约为 5mL 的发热剂放入针筒中(反应前后发热
剂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控制活塞停留在“100”刻度处(如
图一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充分反应后活塞最终停留在
“80”刻度处,如图二所示。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发热剂与氧气反应不产生气体
B. 反应放热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C. 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20%
D. 实验中应不断转动针筒,使发热剂充分反应
45. 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N 点对应的溶液不能再溶解物质
B. 从氯化钾溶液中析出氯化钾只能采用冷却结晶的方法
C. M 点对应的溶液降温至 t1℃,析出 10g 晶体
D. 将溶液从 M 点变化到 N 点,溶液质量可能增大
46. 一定条件下,某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 ””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分
析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构成物质的微粒




反应前的质量(g) 16 64 0 1
T 时刻的质量(g) 4 m1 m2 m3
反应后的质量(g) 0 0 m4 37
A. 4+m1=m2+m3 B. 每个丙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
C. 16:64=4:m1 D. 生成丙与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
七、填空题(共 20分)
47. 自来水生产的流程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第 4 页 / 共 6 页

①絮凝反应处理中加入氯化铁处理微小悬浮物,氯化铁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②氯化铁放入水中可与水反应生成 Fe(OH)3,Fe(OH)3 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1molFe(OH)3 中约含有
_______个氧原子(用数学计数法表示)。
③消毒处理中常用的消毒剂是_________________。
48. 某小组验证碳及其氧化物的部分化学性质。

①如图一所示,进行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并检验产物。B 中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A 中发生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铜元素由化合态变为________态,因此碳
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图二所示,进行一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点燃酒精
灯前应通入一段时间一氧化碳,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确定是否可以点燃 E 处酒精灯,
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 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所示。
①________℃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如图二所示,t1℃时,向 5g 甲物质中分批加入水,依次得到 A、B、C、D 四份溶液。
I 相关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将溶液 A 升温至 t3℃,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b. 与溶液 A 相比溶液 C 的质量增加了 20g
c. t1℃时甲的溶解度不小于 20g/100g 水
d.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A=B>C>D

II 在溶液 A、B、C、D 中任意选择一个溶液计算其溶质质量分数:溶液_______(选填编号)的溶质质量
分数是__________(精确到 0.1%);
③如图三所示,t6℃时取甲、乙两种物质各 wg 进行实验,最终烧杯中均有固体析出,且析出固体质量乙大
于甲。则 t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用“<”或“≤”表示)。

第 5 页 / 共 6 页


八、简答题(共 20分)
50. 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取装置如下。

①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②选用装置 B 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 D 装置收集
氧气,检验氧气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明操作、现象、结论)。
③用 C 装置收集一瓶氧气,将盛有白色硫酸铜粉末的燃烧匙伸入该集气瓶中(如图 F 所示),白色粉末变
蓝,说明收集到的氧气中含有_______________。
④某小组同学欲探究不同体积分数的氧气中,带火星木条的复燃情况。
I 甲同学欲收集体积分数为 40%的氧气:先将集气瓶中注入 40%体积的水,如上图中 G 所示,然后用排水
法收集氧气。乙同学认为该方法得到的氧气体积分数不是 40%,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 改进后继续实验,部分数据如下,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气体积分数 90% 80% 70% 60% 40% 30%
带火星的木条 复燃 复燃 复燃 复燃 稍亮 不变
⑤分析上述相关实验结论,写出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各自的一个优点。_________________
51. 某同学称取 10g 碳酸钙粉末,如图一所示进行实验。
①计算 10g 碳酸钙完全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____________
②加热一段时间后欲停止实验,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加热后的剩余固体 A 进行实验,过程如图二所示。滤液 B 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步骤 III 中生成
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剩余固体 A 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

④不使用酚酞试液和稀盐酸也可以确定剩余固体 A 的成分,写出方法、结论及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6 页 / 共 6 页

参考答案
六、选择题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A D B A D A B B C D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A B C D A B D B D C
七、填空题
47.①FeCl3 ②3;1.806×1024 ③氯气
48.①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C+2CuO ===
高温
2Cu+CO2↑;游离;冶炼金属
②C 中黑色固体变红,D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F 处气体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
混合气体加热发生爆炸;验纯
49.①t2 ②ac;C、16.7 或 D、12.5% ③t2八、简答题
50.①分液漏斗;试管 ②2KClO3
2MnO
Δ
=== 2KCl+3O2↑;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扣,木条复燃则已集满
③水蒸气 ④剩余 60%的空气中也含有氧气,实际体积大于 40%;当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分数大于 60%时,
带火星的木条也能复燃
⑤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较干燥
51.①0.1mol ②将导管从石灰水中取出 ③Ca(OH)2;CaCO3+2HCl==CaCl2+H2O+CO2↑;CaO、CaCO3
④称量剩余固体A的质量m,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若m为 10g,剩余固体A成分为CaCO3;若 5.6g则为 CaO、CaCO3;若 m 为 5.6g(合理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