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十九大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课标要求:
概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第一篇
解放思想 创特色一、邓小平理论 它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核心理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图1图2图
3(一)形成的背景(看图说史) 1.1976年,粉碎四人帮,但“左”倾错误依然延续 2.1978年5月,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3、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4、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主题请根据课本内容完成如下表格(二)形成与发展(自主学习)有中国特色十三1992社会主义初级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党的指导思想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南方谈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形成以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范畴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过程性和阶段性,
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有百年以上的时间。所以,我们现在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拓展视野④“一国两制”理论
①社会主义本质理论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③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十二大
提出建设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合作探究1(二)形成与发展(合作探究)结合课本,如何理解邓小平理论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二)形成与发展(合作探究)合作探究2结合材料,归纳概括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反映出其本质问题是什么? 材料一: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材料二:1990年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排名第十,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第二。2006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超越法国和英国。
经济发展的成就最终体现在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上,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开始向小康迈进。 意义:邓小平理论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的指导思想,推动中国经济腾飞和人民生活巨变 本质问题:解决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第二篇
与时俱进 发展党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三个代表”提出的背景:1、国际:2、国内: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综合国力竞争激烈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二)、“三个代表”的主要内容:①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002.11,十六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成熟)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统一整体互相联系互相促进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基础与根本灵魂与先导本质与归宿历史解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相互关系是怎样的?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意义:
结合教材自主整理①是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③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本质问题: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十九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在十九大报告中对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成就作了总结和概括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第三篇
以人为本 创和谐 三、科学发展观 (自主学习) 科学发展观内涵:
第一要义: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统筹兼顾指导意义:
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
大会一致同意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本质问题:解决什么是发展,怎么发展的问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美丽中国“四大举措”】 一是要推进绿色发展。二是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三是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四是要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国土绿化行动】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严格保护耕地,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十九大——关于发展的思想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毛泽东思想科学发展观建立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什么是发展,
怎么发展【课堂小结】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促使中国社会经济进一步迈入良性、健康发展的轨道使中国人民富起来引领中国迈向
全面小康社会演讲人:小明同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使中国强大起来【极不平凡的五年】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十大“成就”】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
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
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
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 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我们要坚持强调“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
1、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取得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2.最早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AB3、下列关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强调了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
B、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
D、使“发展才是硬道理”
4.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在
A.中共十四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三大AA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是:
A、发展先进生产力 B、发展先进文化
C、人民的根本利益 D、按照规律办事
6、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②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A、②④①③ B、②④③①
C、 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