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统编版 六年级下册
4. 藏 戏
藏 族
藏族,约有人口6282200人(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 肃、四川、云南等临近省。
藏戏是以民间歌舞形式来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表演艺术。藏语叫“阿吉拉姆”,“阿吉”是大姐或女性的意思,“拉姆”是仙女的意思,都是藏族人民对藏戏的昵称。
唐东杰布(1385—1464)明代著名建筑师,藏戏创始人。藏民历来把他看做是创造藏戏的戏神和修建桥梁的铁木工匠的“祖师”,是藏族人民心目中创造、智慧、力量的化身。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并思考:
1.文章是从哪几方面介绍藏戏的?
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
2.用自己的话说说藏戏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特色。
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
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藏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
白 面 具
蓝 面 具
巫 女 的 面 具
北京的春节 藏戏
内容 节日风俗 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
表达顺序 时间 事物的不同方面
表达方法 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 比喻、反问、象征、夸张
语言风格 自然、平实、准确、精练、京味浓郁 丰富多彩、生动传神、颇具文学色彩
课文以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用总—分—总的关系结构全文。
第一段(1-3):概括介绍藏戏主要特点。
第二段(4-7):写藏戏的形成。
第三段(8-20):介绍藏戏的特征。
第四段(21):介绍藏戏的传承方式。
【咆哮】
【吞噬】
【压抑】
【身无分文】
形容非常贫穷。
吞食。
对感情、力量等加以限制,使不能充分流露或发挥。
①形容水流奔腾轰鸣,也形容人暴怒喊叫。②( 猛兽) 怒吼。
【开山鼻祖】
【两面三刀】
【演绎】
【随心所欲】
【优哉游哉】
形容从容不迫、悠闲自在的样子。
铺陈;发挥。
指耍两面手法。
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心里想要怎么做就怎么做。欲,想要,希望。
佛教用语,原指最先在某座名山创立寺院的人。后比喻首创学术、技艺的某一流派或首创某一事业的人。本课指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创始人。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作者以生动传神的语言,具体描述了有着悠久历史的藏戏的形成过程及其鲜明的民族特色。
学习课文
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藏戏以及它那独特的艺术魅力的?
学习课文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可以突出强调藏戏的特点,颇具特色,先声夺人,引起共鸣,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学习课文
还是从西藏那个僧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讲起吧。
承上启下。前三段总括藏戏三大特点,此处用这段话引出下文,介绍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及藏戏的形成过程。
学习课文
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
引出下文,为下面具体描述藏戏里的面具的不同颜色和形状做好铺垫。
学习课文
善者
国王
王妃
活佛
巫女
妖魔
老人
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演出没有舞台
学习课文
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演出时间长
学习课文
传奇来历:发誓架桥 为民造福 开创藏戏
藏 戏
本文作者以生动传神的语言,具体描述了有着悠久历史的藏戏的形成过程及其鲜明的民族特色,表现了藏戏浓郁的雪域传奇色彩和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赞美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有着几百年历史的藏戏艺术,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风雨洗礼之后,时至今日,犹如一朵盛开的雪莲花,深深地扎根在西藏人民的心灵深处,是高原儿女创造的艺术奇珍。让我们为之自豪吧!
课堂小结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1、 组词。
鸦( ) 庭( ) 栖( )
鸭( ) 廷( ) 晒( )
二、诗歌考查
1.说说诗歌《寒食》中,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2.你知道寒食节与哪位古人有关吗?
三、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四、阅读练习
(1)走进《十五夜望月》
①作者在诗中描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秋思”一词告诉我们,诗人描写的是___________天的景物。
②“秋思”是一种清冷、孤寂,思念感怀的情绪,这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等词可以看出。“不知秋思落谁家”的疑问,我们很难作出具体的回答,但通过读诗,我们可以想象到有一个人一定是思绪满怀的,他就是________________。
(2)阅读《迢迢牵牛星》,回答后面的问题。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①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含蓄深沉,极富艺术感染力。
(3)阅读古诗, 回答后面的问题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①你知道这首诗写得是什么节日的事吗?当时有什么风俗?????
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③人们写文章表达思念情感时引用上面诗句最多的是哪一句?
?? 参考答案
一、乌鸦 庭院 栖息
鸭子 宫廷 晒伤
二、、1.略
2.介子推
三、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不知那秋天的思念之情会落到谁的家。
四(1)
①院 月光 树木 乌鸦 露水 桂花 秋
②冷 白 无声 作者王建
(2)①牛郎织女 夫妻分离
②泣涕零如雨
③动作 情态
(3)①重阳节 插茱萸 登高
②表达了独自外在的游子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③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