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 课件 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 课件 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1-10 16:3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岳麓版 · 选修三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高二第16课 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CONTENTS”0 1一堵墙隔绝了两个世界1961年 28年 一墙 两城 两国 两世界材料一 :从1949年10月至1961年8月,民主德国的出逃人数为269万(另由数据说是350万人),占其人口的八分之一,其中150万人是从西柏林出逃,大部分外逃人员是专家、熟练工人与青年人。
——摘编自《地图上的德国史》 问题: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民主德国用一堵有形的墙来分割东西柏林的原因。“”材料二:赫鲁晓夫正在失去东德,他不会容许这样的事发生——他要修一堵墙,而我们无力阻止。我可以把西方联盟统一起来防卫西柏林,但我却无法让东柏林保持开放。 —美国总统肯尼迪
材料三:赫鲁晓夫已经批准了边境封锁,但他再次强调这只是一次防御措施。东德“不得越雷池一步,绝对不能占领西柏林的领土” —弗雷德里克·泰勒《柏林墙》材料二:赫鲁晓夫正在失去东德,他不会容许这样的事发生——他要修一堵墙,而我们无力阻止。我可以把西方联盟统一起来防卫西柏林,但我却无法让东柏林保持开放。 —美国总统肯尼迪
材料三:赫鲁晓夫已经批准了边境封锁,但他再次强调这只是一次防御措施。东德“不得越雷池一步,绝对不能占领西柏林的领土” —弗雷德里克·泰勒《柏林墙》既对抗又缓和美苏冷战中的一丝“暖”风1959年9月15日至28日,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离华盛顿100公里的美国总统别墅戴维营举行了三天会谈,并发表了会谈公报。这是赫鲁晓夫上台以后,苏美两国首脑的第一次会晤。 赫鲁晓夫在戴维营会谈中同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就德国、柏林、裁军、美苏关系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讨论。美苏戴维营会议美苏关系出现的紧张迹象—第二次柏林危机柏林美国美苏关系出现的缓和迹象—戴维营会谈双重性0 2一堵墙背后的危机四伏问题:美苏在核军备竞赛上有何变化?1962年10月28日,赫鲁晓夫下令拆除苏联在古巴的“进攻性”武器.图为苏联船只“陈安诺索夫”从古巴散运苏联导弹。美国直升机盯上苏联潜艇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后,美苏两国驻联合国大使在联合国安理会上进行了戏剧性的公开对质。美洲国家组织投票决定对古巴实施制裁.肯尼迪就古巴导弹危机对国民发表电视讲话苏联轮船将导弹运至古巴首都哈瓦纳。材料四:苏联要在古巴配置中程和中远程导弹,是想同时达到两大目的。一个是阻遏他们所担心的美国对古巴的入侵,以捍卫西半球这唯一的“社会主义”政权。 另一个是加强当时仍然很弱的苏联核威慑力量,以阻遏美国对苏联自身的可能袭击。
一一[美]雷蒙德·加特霍夫:《冷战史:遏制与共存备忘录》 问题: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的原因。 材料五:我非常理解您以及美国人民对于您所称为进攻性武器所感到的忧虑,这的确是一种可怕的武器。您和我都了解,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武器。为了尽快地消除这一危及和平事业的冲突,为了给渴望和平的各国人民以保证,苏联政府除了此前已下达的在武器的建筑工地停止施工的命令外,现又下达新命令拆除您所称为进攻性的武器,并将它们包装运回苏联。
——赫鲁晓夫致肯尼迪的回信 问题:古巴导弹危机的最终结果如何?为什么?这说明什么? 材料五:我非常理解您以及美国人民对于您所称为进攻性武器所感到的忧虑,这的确是一种可怕的武器。您和我都了解,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武器。为了尽快地消除这一危及和平事业的冲突,为了给渴望和平的各国人民以保证,苏联政府除了此前已下达的在武器的建筑工地停止施工的命令外,现又下达新命令拆除您所称为进攻性的武器,并将它们包装运回苏联。
——赫鲁晓夫致肯尼迪的回信 问题:古巴导弹危机的最终结果如何?为什么?这说明什么?明责任存恐惧能容忍会换位知妥协0 3一堵墙引发的人性思考 1984年12月1日凌晨,下士维格和亨里奇值守,发现有人要逃跑。维格斥喝并发出枪响想吓住逃亡者。但对方不为所动,亨里奇和维格从大约110米开外向逃亡者连续射发了52颗子弹。虽然两人都清楚逃亡者有可能在这种射击下身亡,但他们必须要阻止这次逃亡,否则就是失职。逃亡者被射中,从墙体摔下来,两位士兵将受伤者带回后墙,但对于如何施救束手无策。此时还有两个小时才到换防时间,而士兵不得擅离职守!最终逃亡者因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而身亡。讨论:下士维格和亨里奇要为此负责吗?无形的墙 有形的墙眺望柏林墙外的亲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