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8张PPT。 世界公认的杰出外交家,被誉为新中国的“外交之父”“外交之魂”。一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标要求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1949-50年代中期)镜头一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跪倒在地办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历史的回音
——从旧外交到新外交另起炉灶打扫干净
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不承认……
建立……改变半殖半封地位,建立独立自主外交。清除……
取消……巩固独立
与主权;国民政府帝国主义例题:新中国成立后,“对于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我们把他们当作普通侨民对待,不当作外交代表对待”。这反映我国外交方针?????????????????
??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一边倒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另起炉灶
D另起炉灶打扫干净
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不承认……
建立……改变半殖半封地位,建立独立自主外交。清除……
取消……巩固独立
与主权;倒向……国民政府帝国主义社会主义?合作探究:为什么要倒向苏联呢? 材料 美苏两国都不可能允许新中国在它们之间采取某种较为平衡的政策,新中国要保持中立的办法是行不通的,必须在两大阵营中作出抉择,也就是选择“一边倒”。
——隋淑英《论“一边倒”的历史局限性》军事上包围 材料 1950年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
“红色中国的毛”(丑化的毛泽东与红色的蝗虫)政治上敌视美国:遏制和孤立政策 1949年第一个与中国建交,并与1950年双方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材料 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精神……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
苏联从1950年至1954年五年内,贷款给中国3亿美元……这笔贷款作为中国偿付苏联卖给中国的机器设备与器材之用。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思考:通过这个条约,新中国获得了怎样的益处?另起炉灶打扫干净
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不承认……
建立……改变半殖半封地位,建立独立自主外交。清除……
取消……巩固独立与主权;倒向……国民政府帝国主义社会主义巩固国家政权、
维护国防安全、
恢复发展经济、
打破孤立政策; 材料 周恩来指出,“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的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场,任何国家都不能干涉中国的内政。”
——《当代中国的外交》以“独立自主”为前提“一边倒”和 “独立自主” 矛盾吗?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新“炉灶”建好了,“屋子“打扫干净了,为什么却请不到几个朋友?“一边倒”突出意识形态 材料 中国人民意识到,经济建设非得有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不可,中国需要同社会主义国家以外的国家到交道。
——周盛平
《新中国60年外交:打破封锁、敞开国门、融入全球》革命外交 革命外交
(“一边倒”突出意识形态) 国家外交
(更多考虑国家利益) 二、历史的转型
——从革命外交到国家外交镜头二 周恩来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朝鲜问题台湾问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A.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时,首次提出;
B.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时,再次提出和完善;
C.1955年亚非会议上最终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制定的经过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拓展延伸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 材料 越南领导人胡志明表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完全适用于巩固和发展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三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材料 60年来,历经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国际法原则 ……适用于各种社会制度……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同和遵守。
——习近平讲话拓展延伸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镜头三 在场所有人目光锁在他身上:头顶黑色宽沿礼帽,浓眉微蹙,右手插在宝蓝色的西式大衣口袋里,衣角在小腿处摆出一条自然的弧线,大衣里是一套利落的中山装。三、历史的舞台
——日内瓦会议(崭露头角)印度支那朝鲜半岛 周先生在会议中起了别人不能起的卓越作用。没有您的帮助,印度支那问题达成协议是不可想象的,说不定我们早已散会回家了。 ——英国外交大臣 艾登思考:周恩来在会议上发挥的作用?作用:会议进入僵局时,提出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的合理建议,推动协议达成。日内瓦会议(1954年)
——新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镜头四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讲话三、历史的舞台
——亚非会议(力挽狂澜)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材料 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受到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经济中找共同基础。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以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求同存异”中“同”和“异”分别指什么? 同遭遇:曾遭受殖民主义侵略
同任务:保和平和独立、发展经济异: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海进出口博览会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六次
(巴布亚新几内亚莫尔兹比港)四、历史的展望
——从和平共处到合作共赢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拓展延伸国家利益(决定性因素) ;
综合国力;
国内外形势;
社会制度(意识形态)
外交家外交智慧等 有人曾经计算过,在7天的亚非会议(万隆会议)的168小时中,周总理只睡过13小时,平均每天睡眠不超过2小时。
——中国大使刘新生讲话感悟历史傅莹王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