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1-09 13:1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笛福
鲁滨孙漂流记
教学目标
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惧、凄、寞”等14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航海、荒岛、流落、潮水”等词语。
默读梗概,能用小标题梳理出鲁滨逊流落荒岛后遇到的事情。
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
4.联系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学会从正反两面分析问题,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并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重点
1.默读梗概,能用小标题梳理出鲁滨逊流落荒岛后遇到的事情。
2.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感悟鲁滨逊面对厄运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培养在逆境面前勇敢战胜困难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难点
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
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我们应该读读这部小说。它出自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之笔(板书: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也是笛福的第一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赛尔科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作出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但笛福塑造的鲁滨逊却完全是个新人,成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小说一经发表,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有人把它拍成了电影,有人把它编成连环画,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小说之一。
出示词语,读一读。
畏惧、 凄凉、 寂寞、
宴会、缺乏、书籍、
聊以自慰、栅栏、控制、贷方、袭击、倾覆、稍稍
词语解释。
畏惧:害怕、恐惧,不敢面对。
凄凉:寂寞冷落;凄惨(多用来形容环境或景物)。
寂寞:①冷清孤单;清静。②静寂无声。
聊以自慰:聊,姑且。 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贷方:一个账户的右方,即付方,与借方相对,课文中是与坏处一致,与好处相对。
倾覆:颠覆,覆灭;倒塌,翻倒;倾轧陷害。
稍稍:逐渐;渐渐。

鲁滨孙漂流记
课文欣赏
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写的是一位叫鲁滨孙的英国人,在一次航海中船翻漂流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种种困难,历尽磨难,生活了二十多年之久,最后终于获救回到英国的一件事。
整体感知:
2、课文中鲁滨孙的心情前后各是怎样的?
孤立无援
知足安命
3.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几件事?
按时间顺序写的
岛上遇险、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学习提示:
鲁滨孙漂流到荒岛,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么解决的?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方法:
1、先独立思考,勾画批注;
2、在小组内交流,整理本组的意见;
3、举手示意。

流落荒岛,无住所——用木头和船帆搭了一个简易的帐篷
食物吃光了——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粮食
遇野人袭击—勇敢斗争,救下“星期五”
发现英国船只叛乱——救出船长

鲁滨孙的优秀品质

勇敢坚毅
勤劳善良
积极乐观
富于智慧
有冒险精神




自读课文,想一想精彩片段与梗概相比有什么不同?
精彩片段采用第一人称来描写“我”遇难后的遭遇,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是小说的真实性增强。
分析“精彩片段”重点句段


1. 现在我要开始过一种世
界上闻所未闻的忧郁而寂寞的
生活了。
鲁滨逊除了面对吃穿住
的困难,还有孤寂和绝望。

2.我并不想它替我衔什么东
西,也不想它替我做个什么伴,
我只想它同我说说话,它却办不
到。
鲁滨逊希望狗能开口说
话,反映出鲁滨逊的孤独和
无奈。

3、 总起来说,事实证明,我当前的不幸处境,是世界上很少有的。可是,即使在这样的处境中,也有一些消极的东西或积极的东西值得感谢。
鲁滨孙分析现状,心存希望和感激,是他知足安命思想的集中体现。
探究学习
从孤立无援到知足安命,鲁滨孙经历了一段心理变化的过程,期间身处绝境的他到底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
方法:
1、先独立思考,勾画批注;
2、在小组内交流,整理本组的意见;
3、举手示意。


1、同船的11个人中,死了10个,就他一人活着,是上帝对他的关照。
2、从船上获得了维持生活的大量必需品,这是上帝对他的恩赐。
3、而他的日记本上所列出的六大“好处”,最集中体现了鲁滨孙要顽强活下去的理由。

3.坏处 好处
我陷在一个可怕的荒岛上,没有重见天日的希望。
我现在被剔出来,与世隔绝,困苦万状。
我与人类隔绝,仿佛一个隐士。
我没有衣服穿。
我没有抵御野人和野兽袭击的防御力和手段。
我没有人可以说话,也没有人来解除我的愁闷。
但我还活着,没有想我同船的伙伴们一样,被水淹死。

但我也从全体船员中被剔出来,独免一死,上帝既然用神力把我从死亡里救出来,一定也会救我脱离这个境地。

但我并未因为没有粮食,饿死在这不毛之地。

但我是在一个热带气候里,即使有衣服,也穿不住。

但我所流落的岛上,没有我在非洲看到的那种野兽。假使我在那里覆了舟,我又将怎样?
但上帝却不可思议把我送到海岸附近,使我可以从里面取出许多有用的东西,使我终身用之不尽。


中心

本文讲叫鲁滨孙荒岛上生活二十多年,最终回到了英国的故事,赞扬了他不畏艰险、正视现实、乐观向上、顽强生存的优秀品质。


鲁滨孙的经历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在学习和生活当中遇到困难时,你是怎样做的?应该怎样做?联系实际谈一谈。
拓展联想1:

拓展联想2:
设想有一天你在野外迷
了路,你如何获得水、食物,
如何辨别方向?
(1)如何获得水?
收集雨水融化冰雪,收集植物茎干中的水用透明塑料袋收集植物蒸发的水,掘大土坑用塑料薄膜收集土地蒸发的水
(2)如何打猎获取食物?
钓鱼采野果爬树掏鸟窝‘挖陷阱逮野生动物海滩上拾贝类、捉螃蟹、海龟

 
(3)如何辨别方向?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可千万别慌张,它在天空给你指点方向: 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会帮助你辨别方向。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 北极星是盏指路灯,晴天,它永远高挂在北方。大树也会来帮忙。要是你能认出它,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就不会在黑夜里乱闯。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 雪特别怕太阳,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沟渠里的积雪会给你指点方向,可千万别慌张,看看哪边的雪化得快,哪边化的慢,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就可以分辨北方和南方。需要你细细观察,多多去想。

辨别方向办法
利用北极星、
利用太阳、
利用指南针、
利用地物特征。


夏令营的较量
1992年的8月,77名日本孩子来到了中国的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他们年龄在11至16岁之间.在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当年放牧的乌兰察布盟草原,两国孩子要每人负重20公斤,按要求,至少要步行50公里路,但日本人的计划,则应步行100公里!? ???? 刚上路时,日本孩子的背包鼓鼓囊囊,装满了食品和野营用具;而有些孩子的背包却几乎是空的,只背点吃的.才走一半路,有的孩子便把水喝光、干粮吃尽,只好靠别人支援,他们并不懂什么生存意识和环境意识.?

?说来也巧,就在中国孩子叫苦不迭之时,他们的背包带子纷纷断落。产品质量差给他们偷懒制造了极好的理由。于是争先恐后地将背包扔进马车里,揉揉勒得酸痛的双肩后,轻松得又说又笑起来。可惜,有个漂亮女孩背的是军用品,挺结实,不能丢,尽管有男孩子照顾,走几里路还是病倒了,一见医生泪如滚珠。于是,被送回大本营。? ????
矮小的日本男孩子黑木雄介肚子疼,脸色苍白,汗珠如豆。中国领队让他放下包他不放,让他坐车更是不肯。他说:“我是来锻炼的,当了逃兵是耻当晚7点,队伍抵达了目的地—大井梁。孩子们支起了十几顶帐篷,准备就地野炊和宿营。日本孩子将黄瓜、香肠、柿子椒混在一起炒,又熬了米粥,先礼貌地请大人们吃,自己才狼吞虎咽起来。

倒霉的中国孩子,以为会有人把饭送到自己面前。凡是又白又胖抄着手啥也不干的,全是中国孩子.中方大人批评他们:”你们不劳而获,好意思吃吗?”于是,有些饿着肚子的中国孩子向中国领队哭冤叫屈。饭没了,屈有何用?
第二天早饭后,探险队伍分成10个小组,从不同方向朝大本营狼宿海前进。茫茫草原没路,只能凭着指南针和地图。一迷路,后果难以预料。 ?



? ???? 出发之前,日本宫崎市议员乡田实先生驱车赶来看望。这时,他的孙子已经发高烧一天多,许多人以为他会将孙子接走。谁知,他鼓励了几句,乘车离去。而一天前:当发现道路被洪水冲垮时,某地一位少工委干部马上把自己的孩子叫上车,风驰电掣地冲出艰难地带。
经过两天的长途跋涉,中日两国孩子胜利抵达了目的地狼宿海。? ?????? 
?? 在咱们中国的草原上,日本孩子用过的杂物都用塑料袋装好带走。他们发现了百灵鸟蛋,马上用小木棍围起来,提醒大家不要踩。可中国孩子却走一路丢一路东西…… ????
当夏令营宣告闭营时,宫崎市议员乡田实先生作了总结。他特意大声问日本孩子:“草原美不美?” ????77个日本孩子齐声吼道:“美!”  ????“天空蓝不蓝?”“蓝!”  ????“你们还来不来?”“来!”  ????这几声狂吼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中国人。天哪!这就是大和民族精神吗?当日本孩子抬起头时,每个人的眼里都闪动着泪花。日本人满面笑容地离开中国,但留给中国人的思考却是沉重的。? 

?? 短短的一次夏令营,暴露出中国孩子的许多弱点,这不得不令人反思我们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的问题。同样是教育少年儿童,光讲大话空话行吗?培养孩子,是布道式的,还是磨练式的,敢不敢承担一些风险和责任.望子成龙,要成什么“龙”?爱心就要让孩子免受苦吗?过多的呵护不会使他们失去生存能力吗?日本人已经公开说,你们这代孩子不是我们的对手!是的,一切关心中国未来命运的人,都值得想一想。  ????

鲁滨孙漂流记
课文欣赏
试着结合课文内容,小组讨论下列几个问题:
鲁滨孙在荒岛的思考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侧重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鲁滨孙漂流记
课文欣赏
1、鲁滨孙在荒岛的思考经历了三个阶段:
(1)鲁滨孙及时调整悲观绝望的心态,准备顽强地生存下去。
(2)为了生存,要依靠必需的物质条件。
(3)鲁滨孙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的精神有所寄托。
鲁滨孙漂流记
课文欣赏
2、每个阶段的侧重点是什么?
(1)生存的问题
(2)物质的问题
(3)精神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