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第一单元 人类祖先的足迹 复习课件- 大象版(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第一单元 人类祖先的足迹 复习课件- 大象版(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大象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1-09 11:5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一单元 人类祖先的足迹 复习课件
知识结构
探索为什么植物角里的花草会“倾斜身子”
1
了解探究事物的过程
2
认识一些“奇妙”的植物
3
向人类的祖先提问
1、研究与人类祖先的有关问题。
2、了解与进化有关的知识,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含义。
3、认识科学是不断的发展的。
知识结构
探寻人类祖先的奥秘
1、参与研究过程和结果。

2、了解与进化有关的科学知识。
知识结构
展现人类祖先的生活画卷
人类的祖先住在什么地方呢?
古猿最早居住在树上,后因环境变化导致森林退化,被迫长时间迁徙,进化至直立行走,所以是没有固定居所的。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类人猿种群基因产生变异,进化成猿人,这时是栖居天然山洞。饮食习惯改变后,脑容量增加,进化成智人,劳动技能有很大提高,便会改造洞察了;进化成新人后,便在食物附近挖坑搭建简单的窝棚。进入氏族社会后,便开始建立村落。
人类的祖先住是怎样生活呢?
人类的祖先——古猿,最早是生活在森林里的,它们居住在树上。它们主要的食物是果实、嫩叶和一些可吃的植物根,特别是块根。它们有时也吃些小动物或鸟蛋,由于气候的逐渐改变,树木逐渐稀少了,森林逐渐消失,可吃的果实也逐渐地、不知不觉地变得越来越少了。为了维持生活,它们就得经常到地面了来寻食,挖可吃的根,找可吃的虫子,甚至比较经常地捕捉小动物吃。最终古猿由树上转移到了地面上,逐渐适应地面上的生活,并发展成能够直立行走的古猿。
人类的祖先穿衣服吗?
人类的祖先最早不穿衣服的。一是那时的人类还没有完全进化,身上还保留着和动物一样的体毛;二是那时的人类能力有限,活动范围也大多以气候相对温和、变化不大的地域居住,而且为了躲避野兽的袭击,又大多住在树上及洞穴中,所以也就没有穿衣服的需求。随着活动地域的不断扩大,使一些活动在高纬度地区的人类,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也较大,在冬天有了御寒的需求;而随着生活技能的不断提高,人类能够开始制造一些简单的工具,能够对一些动植物的皮毛和纤维进行简单的加工,所以此时人类开始穿动物皮毛或植物纤维做成的“衣服”。

古猿人的生活

洞穴生活
一、填空题:
1、科学探究活动是从( )开始的。
2、我们的祖先生活在( )里,靠( )获得食物。
3、人类的祖先最早使用的是( )工具。
4、古人类是生物( )的产物。
5、古人类为了有效地防御敌害,选择了( )生活。
二、简答题:
1、你认为古人类吃什么?是怎么获取食物的?

我会做!
问题
森林
打猎
石器
进化
群居


人类的祖先住在什么地方?
1
答:人类的祖先住在山洞里,或者说住在洞穴里面,不同的时期,不同地域的祖先居住的情况也不一样。


人类的祖先穿衣服吗?
2
答:人类的祖先经历过一个从赤裸身体到用树叶、兽皮做衣服御寒、遮羞的过程,不能简单地说穿还是不穿。
人类皮肤颜色的多样性是由于环境变化时自然选择所造成的。

黑种人主要集中在非洲
黄种人主要居住在亚洲
白种人主要生活在欧洲
原因:
黑种人主要集中在非洲,那里靠近赤道,干燥炎热的气候和环境有关系。
黄种人主要居住在亚洲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也是黄种人,居住在地球相同的纬度上。
白种人主要居住在欧洲,那里光照较少。
世界各地的人类是不是最初都来自非洲?
达尔文在《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中就写到,“人类的早期祖先曾经生活在非洲大陆,而不是别的地方。”
较早前的发现是,自“人类”从200万年前走出非洲,进而散布在各地之后,我们的先祖就各安其所,各得其命,他们在旷古洪荒的原野上采摘,在泥沼溪流中渔猎,在幽暗的岩洞中繁衍,生生不息,延绵至今。
正当这一图景渐渐为学界所接受之时,科学家们又有了新的发现:15万年前,人类曾经拥有一个共同的“非洲祖母”,今天的所有人都是她的后代。我们的先祖从东非出发,走走停停,直到6万年前才到达东亚南部,而后渐次进入到我们如今生息的这片广阔大陆。
更进一步,中国的分子人类学家用“基因密码”更细致地告诉我们,那些自非洲而来的先民们,从4万年前进入现在的中国境内之后,又如何经过了聚散离合,渐渐走到了一起,成为今天的“中国人”。

人们很早就发现猩猩、黑猩猩、大猩猩
和长臂猿这些动物与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因此称它们为类人猿。
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是早期人类,
最初生活在非洲(大约300
多万年前),南方古猿的头
骨比人类的短,其脑容量只
有450~530毫升,但脑结构
已与人类相近,他们已经能
够直立行走并使用天然工具。
蓝田猿人

蓝田猿人是中国的直立人化石。
1964年发现于陕西省蓝田县公主岭。
其生活的年代距今115~65万年前,
蓝田猿人的脑容量为780毫升,可能
已具备语言能力,能制造石器。
北京猿人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里,发现
距今70~23万年前北京猿人的完整头盖
骨,脑容量约1088毫升,从头骨的结构
可以确定他们有语言的能力,并且从遗
址中发现近10万件石器制品和用火痕迹,
以及一百多种动物化石。
智人
智人,亦称古人,
生活在距今20~1万年
前,脑容量增大为
1300~1500毫升,智人
已经身穿缝制的兽皮衣,
随着双手和智能的不断
进化发展,智人最终进
化成现代人类。
小结:
通过探寻我们祖先发展的足迹,我们了解了古猿进化到人的历程,知道世界和中国已知最早的人类,深刻体会到劳动在古猿进化到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随着考古研究的深入和发展,相信人类对自身的起源会有更加科学的认识,人类探寻谜底的脚步将不会停止!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