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1-09 11:49: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秦之所以失天下者何?我之所以得天下者何?”
秦的暴政;
得民心者得天下
知识与能力:了解西汉初立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的基本史实。通过思考“文景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研读与本课相关的史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做到论从史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文景之治”是西汉王朝的强盛的基础,对后世的巩固和发展十分重要。认识到西汉社会经济之所以得到恢复发展,是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和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教学重点】
“文景之治”
【教学难点】
休养生息政策

一、西汉的建立
楚汉之争双方是项羽和刘邦 ,刘邦胜出,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政治报道
财经报道
政治报道
公元前206年楚汉战争开始
公元前202年汉朝建立
楚汉战争结束
汉朝建立
人相食,死者过半……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人吃人,死者过半。皇帝的马车都配不上毛色一样的四匹马,将相有的只能乘牛车。
从这则财经新闻你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汉初经济萧条
财经报道
政治报道
公元前206年楚汉战争开始
公元前202年汉朝建立
楚汉战争结束
汉朝建立
汉初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荒凉景象是怎样造成的?
秦的暴政、长期战乱造成的。
汉高祖刘邦
二、修养生息政策
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修养生息的政策。
措施:
①下令“兵皆罢归家”,将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
②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采取轻徭薄赋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及兵役
作用:
①增加劳动力
②减轻人民负担
③恢复农业生产
④缓和社会矛盾
经济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
三、“文景之治”
汉文帝、汉景帝继续推行修养生息政策:提倡以农为本、提倡节俭、以德化民
夫农,天下之本也,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zi cheng)(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
——《汉书·文帝纪第四》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汉书·景帝纪第五》
非常重视农业,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you)、车骑服御无所增益。
——《汉书·文帝纪第四》
汉文帝和汉景帝:提倡节俭、以德化民
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史记·孝文本纪第十》
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上常衣绨(ti)衣(材质粗糙的衣服),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ye)地,帷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
——《史记·孝文本纪第十》
汉文帝和汉景帝:提倡节俭、以德化民
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
——《史记·孝文本纪第十》
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汉文帝和汉景帝:提倡节俭、以德化民
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dan),肉二十斤,酒五斗;其九十已上,又赐帛人二匹,絮三斤。
——《汉书·文帝纪第四》
重视“以德化民”
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局面
西汉初建,民生凋敝,政权不稳
高祖吸取教训,稳定政权
文帝、景帝继续推行修养生息政策
为武帝大一统打下基础
1、以下三个皇帝的在位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汉高祖 ②汉景帝 ③汉文帝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C
2、文景之治是谁统治时期(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文帝、汉景帝
D.汉景帝
C
3.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
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
B.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
C
4、“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有( )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③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④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稳定 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儒家思想进行统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A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朝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迫使农民将2/3的收获物上缴国家。又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地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成千上万的农民背井离乡,脱离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秦朝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而且是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当时刑罚极为残酷,有各种残害肢体的肉刑,单是死刑就有车裂、腰斩、剖腹等10多种。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1)根据材料一分析秦亡的原因是什么?为此西汉初年实行什么政策?
秦朝的暴政;休养生息的政策。
材料二: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天下既定,民无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2)材料二反映了西汉初期怎样的社会景象?
西汉初年,天下刚刚安定,人民非常贫困,经济萧条。天子的车骑不能配齐四匹毛色一样的马,将军和丞相只能乘坐牛车。
材料三:汉初至武帝继位的七十年间,由于国内政治安定,只要不遇水旱之灾,百姓总是人给家足,郡国的仓廪堆满了粮食。太仓里的粮食由于陈陈相因,致腐烂而不可食,政府的库房有余财,京师的钱财有千百万,连串钱的绳子都朽断了。
——《汉书?食货志》译文

(3)材料三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经济状况?期间统治者分别采取了哪些治国措施?(至少举出3点)
西汉初年至汉武帝初年,社会经济非常繁荣。

汉高祖:士兵还乡务农;释放奴婢为平民;
汉文帝和汉景帝: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田赋定为三十税一;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