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菌物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节 菌物界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8-10-14 11:4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十四章 生物的多样性
第五节 菌物界
1、 教材分析:
真菌没有光合色素,除粘菌和吞噬营养外,都是以吸收外界有机物质为生,故是腐食性营养或吸收营养。菌物界分为两个亚界,即粘菌亚界和真菌亚界。
2、 设计思想:
在教学设计时,利用大量学生熟悉的物种无蘑菇、木耳等让学生了解到菌物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同时通过实验和大量的观察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菌物的特点,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 通过对酵母菌、霉菌和大型真菌的观察,让学生了解菌物的基本特征。
(2) 让学生了解霉菌与人类具有密切的关系。
2. 能力目标:
(1) 通过对酵母菌、霉菌和大型真菌的观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2) 通过对菌物基本特征的总结,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对有害菌物的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4、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难点:菌物的基本特征
解决方法:利用图片、实物通过实验直观认识菌物的结构和特征
5、 教学媒体:
1. 演示蘑菇图片
2. 演示灵芝、银耳、猴头、蘑菇、霉菌、酵母图片或实物
3. 演示酵母菌的结构示意图
4. 演示霉菌结构示意图
6、 板书设计
第五节 菌物界
1、 基本特征:
1. 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2. 不具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腐生或寄生生活(异样)
2、 与人类关系
7、 教学过程
阶段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
导入(以旧知识引起兴趣) 讲述:我们已经认识了病毒、细菌、还有藻类,我们也很熟悉动物植物。可还有另外一类生物——蘑菇。 演示蘑菇图片
提问:你觉得它应该属于哪一类生物呢? 思考
讲述:它既不同于我们刚刚学过的病毒、细菌和藻类,可也和我们熟悉的动物、植物有着明显的区别。
设问:那这样一类结构并不简单,可既不是动物也没有叶绿体的生物,应该算作哪一类呢? 思考
讲述:科学家也觉得应该将它们单列为一类——因此将它们归为菌物界 板书
菌物的基本特征 提问: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生物属于这一类么? 思考回答
讲述:夏天,我们常见到受潮的粮食、衣物和皮鞋盛会发霉长毛,这些“毛”其实就是霉菌。不过菌物并不都是有害的,有些霉菌可以用来制作豆酱、腐乳等食品,连我们平时常吃的蘑菇、木耳、银耳等也是真菌。
提问:看看这些你是不是认识它们 观察、回答 演示灵芝、银耳、猴头、蘑菇、霉菌、酵母
讲述:我们见到的这些都是对人有益的真菌,有些真菌对人时候害的。如霉菌中的黄曲霉,它是一种很强的致癌物质,所以我们要注意区别它们。
实验1:观察酵母菌问题:1.酵母菌的细胞结构与细菌的细胞结构有什么不同? 2.与植物的叶肉细胞有什么不同? 观察1.有成型的细胞核2.没有叶绿体 演示酵母菌的结构示意图
实验2:观察根霉和青霉的永久切片、大型真菌及菌丝状片问题:霉菌和蘑菇没有叶绿素,他们是以什么方式获取营养生存的? 实验观察靠吸取腐物的营养生活(腐生) 演示霉菌结构示意图
提问:那现在请你总结一下菌物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板书:1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2.不具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腐生或寄生生活(异样)
菌物与人类的关系 提问:大家对菌物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那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思考回答
讲述:真菌约有25万多钟。味道鲜美的蘑菇;营养丰富的银耳、木耳;延年益寿的灵芝;利水消肿、健脾安神的茯苓;保肺宜肾、止血化痰的冬虫夏草;诸如此类早为人们所熟悉的名菜佳肴、珍奇药物,都是真菌大家族的成员。酿酒、发面、制酱油,也都离不开酵母菌或菌物的帮助,而它们正是真菌家族杰出的代表。 真菌为人类食品提供了重要来源,它们中有许多本身就是名贵的中药材。利用真菌还可以生产多种抗生素。真菌不仅在传统酿造和食品工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现代工业中也大显身手。人们利用各种不同的霉菌,制取各种酶制剂以及许多重要的工业原料和试剂,并且还可以作为高效饲料发展养殖业。 但是,真菌也会给人类带来许多危害。梅雨季节,家具、衣物都会长“毛”;阴暗的仓库里,粮食、蔬菜、水果常常腐败变质;许多人染上灰指甲病和各种疾病等,都是真菌在作怪。
开放式结束 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我们生活中非常熟悉的菌物。也知道了菌物的基本特征:菌物的细胞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但菌物不具有叶绿体,不进行光合作用,营腐生或寄生生活。菌物既是我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朋友,同时也有对我们不利的一面。因此,我们对真菌的基本态度是:认清敌我,扬长避短,让他为人类做出更伟大的贡献。
附录1. “菌物”概念的由来:
“菌物”一词是从英语单词“Fungi”翻译过来的。该词很久以来一直被翻译成“真菌”,而“Mycology”一词被译为“真菌学”。后来有些科学家经过研究认为,将“Fungi”和“Mycology”译为“菌物”和“菌物学”更为准确。同时,将“Fungi”译为“菌物”还与动物、植物的“物”相互呼应。因此,本教材采用了这样的说法。
在两界系统中,包括真菌、黏菌、细菌和放线菌在内的所有菌类都放在低等植物中。但随着人们研究的深入,细菌和放线菌被单列成原核生物,真菌和黏菌列在真核生物中。人们也逐渐认识到真菌和黏菌有着与其它动物和植物所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它们不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上。植物绝大多数都是自养生物。动物是异养生物。而菌物在有细胞壁方面类似于植物,但却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也没有光合色素,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营寄生或腐生的异养营养方式。绝大多数菌体会向细胞外分泌消化酶,分解其他物质后产生的小分子有机物会通过细胞表面的渗透作用进入菌体内,属于吸收式的异养营养。由此可见,真菌在生物界中是既不同于植物又不同于动物的单独的一类。因此,有些科学家提出真菌和黏菌应该单独成为一个界,即菌物界。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