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8-10-21 22:0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时间:
人物:
实验:


结论:资料一膜是由脂质组成的.19世纪末 1895年欧文顿(E.Overton)用500多种物质对植物细胞进行上万次的通透
性实验,发现脂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2.在推理分析得出结论后,还有必要对膜的成分进行
提取、分离和鉴定吗?有必要,通过鉴定能更准确地说明问题3.那为什么一开始不直接对膜的成分进行提取、分离
和鉴定呢?当时的技术不能实现1.最初认识到生物膜是由脂质组成的,是通过对
现象的推理分析还是通过膜成分的提取和鉴定?从生理功能上入手,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的。胆 碱磷 酸甘 油脂肪酸 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胆碱,脂肪酸和磷酸所组成的分子. 单层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
是如何排布的呢? 时间:

人物:

实验:


结论:资料二细胞膜中的磷脂是双层的1925年荷兰科学家Gorter和Grendel从细胞膜中提取脂质,铺成单层分子,发现面
积是细胞膜的2倍 双层磷脂分子是如何排布构成生物膜结构的呢? A B C小资料 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生物膜,并且生物膜会被溶解脂质的溶剂溶解,也会被蛋白酶溶解。这些事实说明了什么? 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时间:
人物:
实验:


提出模型:资料三思考
“三明治”结构模型有什么不足?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刚性结构,这显然与膜
功能的多样性相矛盾。1959年罗伯特森(J.D.Robertsen)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由“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构成。生物膜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
的三层结构构成的静态统一结构 能不能举一些例子来说明生物膜不是静态的?返回白细胞吞噬病毒的过程 时间:

人物:

实验:


资料四1970年Larry Frye等将人和鼠的细胞膜用不同的荧光染料标记后,让两种细胞融合,杂交细胞一半发红光、另一半发绿光. 时间:

人物:

实验:


结论:资料四1970年Larry Frye等将人和鼠的细胞膜用不同的荧光抗体标记后,让两种细胞融合,杂交细胞一半发红光、另一半发绿光,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两种荧光抗体均匀分布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时间:
人物:
提出: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流动镶嵌模型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2、蛋白质分子或镶嵌,或全部,部分嵌入,或横跨磷脂双分子层。3、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4、细胞膜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叫做糖被。5、除糖蛋白外,细胞膜表面还有糖类和脂质分子结合而成的糖脂。①磷脂内外两层所含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同,呈现了膜的不对称性;
②糖类在细胞膜中的分布很少,并且与蛋白质或脂质结合成糖蛋白或糖脂分布在膜的外表面,也呈现了膜的不对称性. 因此,根据糖蛋白的分布,可以判断细胞膜的内外侧.膜的不对称性1.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不是就完美无缺了呢?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不可能完美无缺。2.纵观整个人们建立生物膜模型的探索过程,实验技
术的进步所起到怎样的作用? 实验技术的进步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思考
3.分析生物膜模型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你受到哪些启示?⑴科学发现是很多位科学家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
⑵科学研究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⑶科学研究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结合,需要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通过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提出假说,再通过实验进一步地去验证。
⑷科学研究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⑸科学家的观点并不全是真理,还必须通过实践验证,科学学说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完善。下一页 电子显微镜是用电子束来照射被检验样品。由于样品不同部位本身组成物质的不同,比如(27:25)本身碳、 氢、氧、 氮、 磷、这种形成化学键的电子排布不同,而电子与蛋白质和磷脂不同的原子发生碰撞,对电子有不同散射度,蛋白质电子密度高,显得灰暗,磷脂分子的电子密度低,光亮。小资料返回六、复习小结: 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1、19世纪末,欧文顿提出:膜由 组成;
2、20世纪初,化学分析得出:膜的成分是
和 ;
3、1925年,荷兰科学家得出:脂质分子是 的;
4、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观察下得出: 的三分层结构;
5、1970年,用荧光标记技术证明:膜具有 性;
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 模型。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2、蛋白质分子或镶嵌,或全部,部分嵌入,或横跨磷脂双分子层。3、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4、细胞膜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叫做糖被。5、除糖蛋白外,细胞膜表面还有糖类和脂质分子结合而成的糖脂。 你能不能用一个平面简图来表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据研究发现,胆固醇、小分子脂肪酸、维生素D等物质较容易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
A 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
B 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
C 细胞膜的结构是以磷脂分子层为基本骨架
D 细胞膜上镶嵌有各种蛋白质分子课堂反馈 C 2、异体器官的移植手术往往很难成功。最大的障碍就是 异体细胞间的排斥,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具有识别作用。这种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是( )
A细胞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B细胞膜表面有糖蛋白
C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3、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这些生理过程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膜的( )
A 保护作用 B 一定的流动性 C 主动运输 D 选择透过性
B4、细胞膜上与细胞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血型决定有着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 )
A 糖蛋白 B 磷脂 C 脂肪 D 核酸A5、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该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内,共穿过的磷脂分子层层数是( )
A 6 B 8 C 12 D 16B下一页静态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式图返回返回●●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溶于脂质的物质细胞膜返回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