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竿舞》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1、民族传统体育——竹竿舞
?2、游戏:士兵突击
二、教学理念
????本课以观察、体验、探究、合作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的学练为主旨,重点体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性、探究性和特色性、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和练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突出合作学习、在学练中为每位学生提供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位学生在学练中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愉悦感。
三、教材分析
竹竿舞是彝族、傣族、佤族、黎族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多在欢快的节日中进行表演,本舞蹈充满青春活力,具有欢快与鲜明的节奏,很适合初中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它能提高学生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和节奏感、发展弹跳能力,同时又能在愉快的教学气氛中培养合作交往的能力。让学生在舞动中体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让学生弘扬民族文化,将德育渗透于体育教学中。这对于初中学生进行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学习和锻炼来说,不仅能有效地使学生掌握相关的运动技能和锻炼手段,更有利于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民族文化的交流。
四、学情分析
就竹竿舞教材本身来说,要求一定的音乐节奏感和协调性。很适合初中学生,尤其是女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好奇、好动、好玩的鲜明特性, 在满足他们心理、生理需求的同时,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去学习,去感受,去展示,去张扬,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快乐。
五、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认识竹竿舞是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对竹竿舞的基本动作要领及方法有初步了解。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和练习,80%以上的学生能主动参与课堂的学练中,75%以上的同学能基本掌握竹竿舞的基本动作要领,发展学生合作创编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积极性,体会民族传统体育带来的乐趣,增强学生间团结协作意识,让学生充分体会运动乐趣的同时提高民族自豪感。
六、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竹竿舞基本动作的熟练掌握,协调完成基本动作。
教学难点:基本步与竹竿有节奏的配合。
七、教学方法
1、教法:
图片展示法、练习法、体验法、实践操作法、创编法等。
2、学法:
通过观看教师的示范,让学生对竹竿舞有初步了解。在对竹竿舞不陌生的情况下,通过观察、模仿、体验、实践操作来提高学生学跳竹竿舞的积极性。
八、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主要有三大部分:热身准备部分——学习体验部分——恢复放松部分
(一)、热身准备部分(5’)
1、课堂常规
集合整队;检查人数及整理着装;宣布本课内容、目标及要求;安排见习生。
2、慢跑热身
跑步路线:学生跨横竿跑动——(右转弯)高抬腿跑动——(左转弯)跨横竿跑——(右转弯)后踢腿跑。跑2组以后,左转沿圆圈慢跑(加行进间徒手操)3圈。
【设计意图:1、跑的时候过固定好的横杆跑,不仅增加跑的趣味性,也让学生提前感 受“跳杆”的感觉,引起学生兴趣,为本课内容铺垫。2、跑成圆圈可节省下一步组织和调动队伍的时间,3、行进间增加徒手操可节约时间,增加跑步趣味。】
3、活动踝腕关节。
(二)、学习体验部分(35’)
节奏和舞步练习(5’—6’)
1、收心引趣,导入本课主题——竹竿舞。
教师提问:“我国有多少个民族?”生:“56个”
师:“大家都了解有哪些具有特色的健身活动和娱乐项目?”
生:“打陀螺、竹竿舞、赛龙舟、赛马、摔跤、射箭……”
师:“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其中的竹竿舞好不好”——展示竹竿舞图片,引发学习 兴趣,并给孩子直观感受。
生:“好”
教师简介竹竿舞——竹竿舞是彝族、傣族、佤族、黎族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多在欢快的节日中进行表演,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2、打竿节奏练习
节奏:开-开-合-合
方法:教师带领学生集体练习节奏3-5次
3、跳竿步法练习
①教师讲解3种步法并带学生集体练习。
方法:带领学生向圆心跳,再往后跳回原位。
【设计意图:增加练习趣味性】
单脚跳:左-左-右-右。
正面并脚跳:左-右-左-右。
侧面并脚跳:(向右)右-左-右-左(反方向是左-右-左-右)。
②教师取名三种步法为“哨子步法”。
【设计意图:为步法取名,增加趣味性,同时方便后面教学统一口令,方便组织】
1声哨:单脚跳步;???
2声哨:正面并脚跳步;???
3声哨:侧面并脚跳步
③教师带领学生练习(用哨音提示步法)
竹竿舞练习(24’—25’)
1、跳两个横竿练习(2人打竿,6人跳竿)
(②号练习场地集合)
【设计意图:分场地集合,是因为学生下面会分4组进行练习,每次改变练习的时候我会按顺序依次去各练习场地集合,主要目的是我国少数名族都热情好客,我们每次去不同的组就相当于去“做客”,所以本节课有个这样的设计】
①教师讲解练习方法。
②学生分组练习(4小组)。
③教师巡回指导,并用哨音提示练习步法。
2、跳四个横竿练习(4人打竿,4人跳竿)(③号场地集合)
①教师讲解练习方法,并集中强调打竿和跳竿的节奏配合。
②组织学生继续分组练习。
③教师巡回指导,并用哨音提示练习步法。
④集合,教师集体纠错,再次强调重难点。
⑤打竿和跳竿人员进行轮换再次练习。
【设计意图:为了避免有的同学只打竿,有的同学只跳杆,特意强调两者互换位置,让每个同学都能跳起来】
3、提升难度,“井”字竿练习。(④号练习场地集合)
①教师讲解“井”字竿练习方法。
②学生分组练习。
③教师巡回指导,并用哨音提示练习步法。
【设计意图:练习一定时间后会有所枯燥和单调,变换打竿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练习效率,并为后面的创编做铺垫。】
4、小组合作创编(1号场地集合)
①教师讲解创编要求(用所学竿法与步法按音乐节奏进行创编,并要求学生给本组创编的舞蹈取个名字)。
②播放音乐,组织学生回到练习组开始创编并练习。
③教师巡回,予以指导和帮助,强调注意安全。
【设计意图:合作创编,体现了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增强表现欲和集体荣誉感,也是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5、小组展示创编成果(①号场地展示)
①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展示。
②组织其他小组坐下观赏。
【设计意图:提高班级凝聚力以及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