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学年第一学期余姚二中高二生物学科期中试卷(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08学年第一学期余姚二中高二生物学科期中试卷(浙科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2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8-10-24 12:0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08学年第一学期余姚二中高二生物学科期中试卷
命题人:黄伯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题,50分)
1.下图表示淀粉的一段,数字对应的“—”表示单糖之间的化学键,则淀粉酶发挥作用的位置可能是
A.1处 B.1、3、5处
C.任何一处 D.2、4、6处
2、右图所示为叶绿体中色素蛋白等成分在膜上的分布。在图示结构上C
A、生物膜为叶绿体内膜
B、可完成光合作用的全过程
C、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光能→电能→化学能
D、产生的ATP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3.下图中,甲表示植物的淀粉酶与人的淀粉酶活性受pH影响的情况,乙表示的是3种脱氢酶(A、B、C)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情况。下面的说明中正确的是
A.pH为6时,植物淀粉酶的活性最高
B.若细胞质由中性变成酸性,人淀粉酶的活性逐渐升高
C.活性温度的范围最广的酶是B
D.不能判断C酶的最适活性温度
4.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菌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蓝藻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D.原核生物的细胞无核膜
5.根据细胞的功能推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效应B细胞比骨骼肌细胞具有更多的内质网B.汗腺细胞比肠腺细胞具有更多的核糖体
C.胰腺细胞比心肌细胞具有更多的高尔基体D.心肌细胞比骨骼肌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
6.右图示某种植物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若不考虑光照、水分、矿质营养等其他因素,最有利于植物体积累有机物的温度是
A.t1~t2 B.t2~t3
C.t3~t4 D.t4以上
7.利用小球藻培养液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时,在其中加入抑制暗反应的药物后,发现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释放氧气的速率下降。主要原因是
A.叶绿素吸收光能的效率下降    B.NADPH等的积累,光反应速率减慢
C.合成ATP所需酶的活性受到抑制 D.暗反应中生成的水减少,使光反应的原料不足
8.将等量的NH、PO、K+、Ca2+共同置于500 mL水中,再放入一些新鲜的水稻根尖,几小时后,测定混合液中上述四种离子和水的含量变化如下:
项目
H2O
NH
K+
Ca2+
PO
减少量
0%
83%
72%
97%
84%
下列分析与解释正确的是
①离子大量减少而水却没有减少,说明根对水分的吸收和对矿质离子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②四种离子都减少,说明根对这些离子都有吸收 ③根对四种离子的吸收量有差异,说明根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④Ca2+比K+明显减少,说明水稻根细胞膜上运输Ca2+的载体比运输K+的载体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都正确
9.取一段长5 cm的葱茎,将其纵切至4 cm处。由于纵切的葱茎使薄壁的皮层细胞摆脱了厚壁的表皮细胞的束缚,皮层细胞扩张得更快,从而使葱茎向表皮外弯曲,切后的形状如下图,将它作为对照。再取另外四节葱茎做同样的处理,将它们分别置于a至d的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30分钟后,葱茎形状记录如下。据此判断蔗糖溶液浓度的大小为
A.a>b>c>d B.a>c>d>b
C.b>d>c>a D.b>a>c>d
10.下列两种情形下,叶肉细胞内C3、C5、ATP短期内含量分别是
I:夏季中午光照最强时 Ⅱ:将植物由光下移到阴凉处
①C3含量升高 ②C3含量降低 ③C5含量升高 ④C5含量降低
⑤ATP含量降低 ⑥ATP含量升高 ⑦ATP含量不变
A.②③⑥,①④⑤ B.①④⑤,②③⑥ C.②③⑦,①④⑤ D.②③⑥,①④⑦
11.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的原因是:蛋白质
中有肽键,而肽键可以与双缩脲发生反应产生紫色的络合物。那
么下列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化合物是
12.根据酶作用的场所,可将酶分为胞内酶和胞外酶,下列属于胞外酶的是
A.淀粉酶 B.ATP酶
C.呼吸酶 D.发酵酶
13.光能转化成骨骼肌细胞内ATP的能量,需经过的主要生理过程依次是
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③消化吸收 ④主动转运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④①③②
14.某生物活细胞的最外层结构用纤维素酶处理后,无变化,则该活细胞能进行的生化反应中肯定不包括
15.小明用水蕴草进行实验,装置如下图中甲和乙,并定时记录试管顶端的气体量,下列各项中为本实验主要目的的是
A.水温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B.光照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C.水量对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D.试管口径大小对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16.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
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
A.798、2和2 B.798、12和10
C.799、1和1 D.799、11和9
17.右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储藏该植物器官
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5倍
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强度最弱
D.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18.生态学家发现,植物类群中的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的比率(用Y/G表示)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比率(用P/R表示)呈现如下图关系。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人工林的平均Y/G比率过高时,应进行适当采伐
B.水稻在收获季节的P/R值可能在a点
C.幼年植物的Y/G比率可能在b点
D.春暖花开时,自然水域的Y/G比率有升高趋势
19.某一多肽链由199个氨基酸组成,其分子式为CXHYNAOBS2(A>199,B>200),并且是由下列五种氨基酸组成的
那么该多肽链彻底水解后将会得到赖氨酸、天门冬氨酸各多少个
A.A—199、(B-200)/2 B.A-200、B-200
C.A-199、(B-199)/2 D.A-200、(B-200)/2
20.在缺氧条件下,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中通过无氧呼吸产生的CO2参与该细胞的光合作用需通过几层磷脂分子
A.2 B.4 C.6 D.8
21.(1999年上海高考试题)欲测定植物是否进行光反应,可以检测是否( )
A.葡萄糖的生成 B.淀粉的生成
C.O2的释放 D.CO2的吸收
22.组成酶化学成分的基本单位是 ( )
①蛋白质 ②DNA ③脱氧核苷酸 ④氨基酸 ⑤核糖核苷酸
A.③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③ D.④⑤
23下图中表示动物肌细胞线粒体内ATP产生量与O2供应量之间关系的曲线图是 ( )
24.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ATP的唯一来源
B.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
C.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都依赖氧
D.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
25.1个葡萄糖分子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为m,其中40%用于ADP转化为ATP,若1个高能磷酸键所含能量为n,则1个葡萄糖分子在有氧呼吸中产生ATP分子数为
A.2n/5m B.2m/5n
C.n/5m D.m/5n
三.简答题(共5题,50分)
26.(10分)为验证光合作用能释放氧气,某同学在互联网上查到了一种指示剂——焦性没食子酸,该指示剂在碱性环境下遇氧会由无色变为褐色。该同学利用焦性没食子酸设计了如下一组实验。具体步骤为:
①在4只500 mL的平底烧瓶中分别装入煮沸的蒸馏水300 mL,冷却后,滴几滴植物油,在水面上形成一层油膜,并编号;
②通过油膜向1、3、4号烧瓶中加等量的NaHCO3溶液;
③通过油膜向2、3、4号烧瓶中加入大小相似,生长状况相同的金鱼藻枝条,用黑纸将3号瓶包住,把4个烧瓶放在光下照射30分钟;
④取一支试管,加5mL煮沸的蒸馏水,冷却后向试管内加极少量的焦性没食子酸;(备用)
⑤最后向每一烧瓶中先加入1 mL 1%的NaOH溶液,再加入1 mL新配制的焦性没食子酸溶液,加煮沸冷却的蒸馏水至500 mL,立即观察颜色变化。
请回答:
(1)能立即变为褐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号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置Ⅰ号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它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蒸馏水煮沸后冷却使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油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号瓶的实验结果与_____________号瓶组合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实验中只需_______号瓶,就可说明光合作用可释放氧气。实验中只需 号瓶,就可说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27.(5分)下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光合作用过程中,NADPH和ATP是在叶绿体的 形成的,(1分)
请写出NADP+ 转化为NADPH的反应式:                 (1分)
(2)光合作用的实质是CO2被氢还原形成有机物,氢的供体是      (1分)
(3)图3中的阴影部分表示        ,(1分)要想获得干物质量最多,叶面积指数应控制在     左右。(1分)
28.(11分)(1)下图中纵坐标表示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运输速率。请据图回答:
①组织细胞排出CO2、吸收K+的方式依次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图b中出现BC平区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②若对离体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结果葡萄糖的吸收量明显减少,而Ca2+的吸收不受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使用呼吸作用抑制剂处理心肌细胞,则葡萄糖和Ca2+ 的吸收均受到显著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两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细胞属于 细胞,判断的理由是 。
2)甲、乙两图的细胞均有的结构名称是核糖体、 和 ,其中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是 。
3)乙图中,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其组成物质主要是 。与细胞的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请填写图中标号) 。
29.(8分)请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1)光合作用受到温度、二氧化碳和光照强度的影响。其中,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 过程;二氧化碳浓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 过程。
(2)甲图表示在二氧化碳充足的条件下,某植物光合速度与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关系。
1)在温度为10℃、光照强度大于 千勒克司时,光合速度不再增加。当温度为30℃、光照强度小于L3千勒克司时,光合速度的限制因素是 。
2)根据甲图,在乙图的坐标上标出光照强度为L2千勒克司,温度分别为10℃、20℃和30℃时的光合速度。
(3)丙图表示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1)当在 千勒克司光照强度条件下,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度相同。
2)A植物在光照强度为9千勒克司时,2小时单位叶面积可积累葡萄糖 mg。(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
3)A植物在1天内(12小时白天,12小时黑夜),要使有机物积累量为正值,白天平均光照强度必须大于 千勒克司。
30.(14分)为了检测某种酶X在37℃时对3种二糖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试验:
5 min后,检测每只试管中的单糖和二糖,结果如上表。
(1)请指出一种用于检测单糖或二糖是否为还原糖的方法,并说明现象与相应的结论:
                                         
(2)从本实验中,可得出什么结论?                                         
(3)为进一步检测该酶与pH的关系,请用下面所给的材料和实验室中的基本设备,设计一个实验,探索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材料:酶X,糖A溶液,糖B溶液,糖C溶液(自选一种),
某种指示剂(对二糖有颜色反应),具各种pH的物质(酸、水、碱)。
实验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预测结果
2008学年第一学期余姚二中高二生物学科期中考答题卷
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题,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简答题(共5题,50分)
26.(10分)(1) 4 (1分) 光合作用生成氧气,在碱性环境中,使焦性没食子酸变褐色(2分) (2)对照(1分) 光照不会使焦性没食子酸变色 (3)除去溶于水中的氧 防止瓶中气体与瓶外气体的交换或隔绝空气(4) 4 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或CO2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5)1号和4号 2号和4号
27.(5分)(1)类囊体膜
(2) NADP+ +2e +H+ NADPH H2O
(3)不同叶面积指数下植物的呼吸作用的变化情况 5
28.(12分)(1) a b 受蛋白载体的数量限制 毒素抑制了葡萄糖载体,对运输ca2+的载体无影响 抑制了心肌细胞的呼吸作用,使ATP的数量减少
(2) 原核 无核膜或无成型的细胞核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膜 纤维素 8 10 11 12
29.(9分)(1)光反应 暗反应 (2)1)L1 光照强度 2)见下图
(3)1)6 2)10.9 3)6
30.(14分)(1)用本尼迪特试剂,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证明有还原糖;如不出现砖红色沉淀,则无还原糖
(2)该酶能分解3号试管中的二糖为单搪,但不能分解1、2号试管中的二糖,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3)第一步: 将糖C溶液各2 mL注入到A、B、C三只试管中,并均加入指示剂;
第二步: 向A试管中加入2mL酸,向B试管中加入2 mL水,向C试管中加入2 ml碱;
第三步: 向三只试管中均加入2 mL的酶X溶液
第四步: 将三只试管置于37℃水浴中加热I5min;
观察指标是检测各试管中指示剂变色情况

注:这里如果用斐林试剂,应先排除C糖不是还原性糖,否则不得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