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青岛新版上册数学七年级《第4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学年青岛新版上册数学七年级《第4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09 13:35: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年青岛新版上册数学七年级《第4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PM2.5指数是测控空气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数.在一年中最可靠的一种观测方法是(  )
A.随机选择5天进行观测
B.选择某个月进行连续观测
C.选择在春节7天期间连续观测
D.每个月都随机选中5天进行观测
2.下列统计中,适合用“全面调查”的是(  )
A.某厂生产的电灯使用寿命
B.全国初中生的视力情况
C.某校七年级学生的身高情况
D.“娃哈哈”产品的合格率
3.今年我市有近5万名考生参加中考,为了解这些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1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这10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B.近5万名考生是总体
C.每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
D.1000名学生是样本容量
4.某中学为了解学生的视力情况,需要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下列抽取方法中最合适的是(  )
A.随机抽取一部分男生
B.随机抽取一个班级的学生
C.随机抽取一个年级的学生
D.在各个年级中,每班各随机抽取20名学生
5.王大伯为了估计他家鱼塘里有多少条鱼,从鱼塘里捞出150条鱼,将它们作上标记,然后放回鱼塘.经过一段时间后,再从中随机捕捞300条鱼,其中有标记的鱼有30条,请估计鱼塘里鱼的数量大约有(  )
A.1500条 B.1600条 C.1700条 D.3000条
6.老师对某班全体学生在电脑培训前后进行了一次水平测试,考分以同一标准划分为“不合格”、“合格”、“优秀”三个等级,成绩见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成绩 培训前 培训后
不合格 40 10
合格 8 25
优秀 2 15
A.培训前“不合格”的学生占80%
B.培训前成绩“合格”的学生是“优秀”学生的4倍
C.培训后80%的学生成绩达到了“合格”以上
D.培训后优秀率提高了30%
7.在整理数据5,5,3,■,2,4时,■处的数据看不清,但从扇形统计图的答案上发现数据5的圆心角是180°,则■处的数据是(  )
A.2 B.3 C.4 D.5
8.为了解中学生获取资讯的主要渠道,随机抽取5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设置了“A:报纸,B:电视,C:网络,D:身边的人,E:其他”五个选项(五项中必选且只能选一项),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下的条形图.该调查的调查方式及图中a的值分别是(  )

A.全面调查;26 B.全面调查;24
C.抽样调查;26 D.抽样调查;24
9.某商场今年1~5月的商品销售总额一共是410万元,图①表示的是其中每个月销售总额的情况,图②表示的是商场服装部各月销售额占商场当月销售总额的百分比情况,观察图①、图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4月份商场的商品销售总额是75万元
B.1月份商场服装部的销售额是22万元
C.5月份商场服装部的销售额比4月份减少了
D.3月份商场服装部的销售额比2月份减少了
10.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为了简明扼要地说明空气的组成情况,使用的统计图最好是(  )
A.扇形统计图 B.条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频数分布直方图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进行数据的调查收集,一般可分为以下六个步骤,但它们的顺序弄乱了,正确的顺序是   (用字母按顺序写出即可)
A、明确调查问题;
B、记录结果;
C、得出结论;
D、确定调查对象;
E、展开调查;
F、选择调查方法.
12.调查某种家用电器的使用寿命,合适的调查方法是   .
13.对某校八年级的980名学生的身高情况进行考察,从中抽取100名学生的身高,则这个问题中的样本为   .
14.一家电脑生产厂家在某城市三个经销本厂产品的大商场调查,产品的销量占这三个大商场同类产品销量的40%.由此在广告中宣传,他们的产品在国内同类产品的销售量占40%.请你根据所学的统计知识,判断该宣传中的数据是否可靠:   ,理由是   .
15.如图,是某晚报“百姓热线”一周内接到的热线电话的统计图,其中有关环境保护问题最多,共有70个,则有关道路交通问题的电话有   个.

16.某班50名学生右眼视力的检查结果如下表:
视力 0.1 0.1 0.3 0.4 0.5 0.6 0.7 0.8 1.0 1.2 1.5
人数 1 1 3 4 3 4 4 6 8 10 6
(1)视力为1.5的有   人,视力为1.0的有   人,视力小于1.0的有   人.
(2)视力在1.0以上(包括1.0)的为正常,则视力正常的有   人,视力正常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
(3)该班学生视力情况   (选填“好”“一般”“差”).
17.某校八年级(5)班60名学生在一次英语测试中,优秀的占45%,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这部分同学的扇形圆心角是   度.
18.某学校计划购买一批课外读物,为了了解学生对课外读物的需求情况,学校进行了一次“我最喜爱的课外读物”的调查,设置了“文学”、“科普”、“艺术”和“其他”四个类别,规定每人必须并且只能选择其中一类,现从全体学生的调查表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的调查表进行统计,并把统计结果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则在扇形统计图中,艺术类读物所在扇形的圆心角是   度.

三.解答题(共8小题)
19.小李在家门口进行了一项社会调查,对从家门口经过的车辆进行记录,分析出本地车辆与外地车辆的数据,同时也对汽车牌照的尾号进行了记录.
(1)在这过程中他要收集   种数据;
(2)设计出记录用的表格是怎样的,在下面的空白处写出你的设计表格.
20.请指出下列抽样调查的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分别是什么?
(1)为了了解某种家用空调工作1小时的用电量,调查10台该种空调每台工作1小时的用电量;
(2)为了了解初二年级27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取50名学生进行视力检查.
21.初三年级教师对试卷讲评课中学生参与的深度与广度进行评价调查,其评价项目为主动质疑、独立思考、专注听讲、讲解题目四项.评价组随机抽取了若干名初中学生的参与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均不完整),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在这次评价中,一共抽查了   名学生;
(2)在扇形统计图中,项目“主动质疑”所在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   度;
(3)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4)如果全市有6000名初三学生,那么在试卷评讲课中,“独立思考”的初三学生约有多少人?
22.2006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某市发布了一份空气质量抽样调查报告,其中该市1~5月随机调查得30天各空气质量级别的天数如下表:
空气污染指数 0~50 51~100 101~150 150~200 201~250
空气质量级别 优 良 轻微污染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天数 7 13 4 4 2
(1)请你估计该市2006年的空气质量主要是什么级别?
(2)请你根据抽样数据,预测该市2006年空气质量级别为优和良的天数共约有多少天?
(3)请你根据调查报告,对有关部门提几条建设“绿色城市”的建议.
23.某校为了解全校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随机选取该校部分学生进行调查,要求每名学生从中只选一类最喜爱的电视节目,以下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统计图表的一部分.
类别 A B C D E
节目类型 新闻 体育 动画 娱乐 戏曲
人数 12 30 m 54 9
请你根据以上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被调查的学生中,最喜爱体育节目的有   人,这些学生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为   %.
(2)被调查学生的总数为   人,统计表中m的值为   ,统计图中n的值为   .
(3)在统计图中,E类所对应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   .
(4)该校共有2000名学生,根据调查结果,估计该校最喜爱新闻节目的学生数.

24.为传播奥运知识,小刚就本班学生对奥运知识的了解程度进行了一次调查统计:A:熟悉,B:了解较多,C:一般了解.图1和图2是他采集数据后,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
(1)求该班共有多少名学生;
(2)在条形图中,将表示“一般了解”的部分补充完整;
(3)在扇形统计图中,计算出“了解较多”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
(4)如果全年级共1000名同学,请你估算全年级对奥运知识“了解较多”的学生人数.

25.下面是一位病人的体温记录折线图,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护士每隔几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2)这个病人的最高体温是多少摄氏度?最低体温是多少摄氏度?
(3)他在4月8日12时的体温是多少摄氏度?
(4)图中的横线表示什么?
(5)从图中看,这个病人的病情是恶化还是好转?

26.某市一所中学为了解学生每天的消费情况,随机抽取了该校30名学生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记录如下:0~5元,有14人,占46.6%;6元~10元,有6人,占   %;11元~15元,有5人,占16.7%;16元~20元,有   人,占10%;20元以上(不包括20元),有2人,占6.7%.
(1)根据题意把上述   中所缺数据补充完整;
(2)请选择题中适当数据,设计一个反映该校学生每天消费情况的统计图;
(3)你从(2)中的统计图中获得了什么信息?(只写一条)



2020年青岛新版上册数学七年级《第4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PM2.5指数是测控空气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数.在一年中最可靠的一种观测方法是(  )
A.随机选择5天进行观测
B.选择某个月进行连续观测
C.选择在春节7天期间连续观测
D.每个月都随机选中5天进行观测
【分析】抽样调查的样本选择应该科学,适当.
【解答】解:A、选项样本容量不够大,5天太少,故A选项错误.
B、选项的时间没有代表性,集中一个月没有普遍性,故B选项错误;
C、选项的时间没有代表性,集中春节7天没有普遍性选项一年四季各随机选中一个星期也是样本容量不够大,故C选项错误.
D、样本正好合适,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样本容量不能太小.
2.下列统计中,适合用“全面调查”的是(  )
A.某厂生产的电灯使用寿命
B.全国初中生的视力情况
C.某校七年级学生的身高情况
D.“娃哈哈”产品的合格率
【分析】根据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特点即可作出判断.调查方式的选择需要将普查的局限性和抽样调查的必要性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普查结果准确,所以在要求精确、难度相对不大,实验无破坏性的情况下应选择普查方式,当考查的对象很多或考查会给被调查对象带来损伤破坏,以及考查经费和时间都非常有限时,普查就受到限制,这时就应选择抽样调查.
【解答】解:A、了解某厂生产的电灯使用寿命,调查过程带有破坏性,只能采取抽样调查,而不能将整批灯泡全部用于实验;
B、要了解全国初中生的视力情况,因工作量较大,只能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
C、要了解某校七年级学生的身高情况,要求精确、难度相对不大,实验无破坏性,应选择全面调查方式;
D、要了解“娃哈哈”产品的合格率,具有破坏性,应选择抽样调查.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3.今年我市有近5万名考生参加中考,为了解这些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1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这10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B.近5万名考生是总体
C.每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
D.1000名学生是样本容量
【分析】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A、1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样本,故A选项错误;
B、近5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总体,故B选项错误;
C、每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故C选项正确;
D、1000是样本容量,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的知识,关键是明确考查的对象.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查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样本容量是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不能带单位.
4.某中学为了解学生的视力情况,需要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下列抽取方法中最合适的是(  )
A.随机抽取一部分男生
B.随机抽取一个班级的学生
C.随机抽取一个年级的学生
D.在各个年级中,每班各随机抽取20名学生
【分析】根据抽样调查的可靠性:抽调查要具有广泛性、代表性,可得答案.
【解答】解:某中学为了解学生的视力情况,需要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下列抽取方法中最合适的是各个年级中,每班各随机抽取20名学生,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的可靠性,抽样调查要具有广泛性,代表性.
5.王大伯为了估计他家鱼塘里有多少条鱼,从鱼塘里捞出150条鱼,将它们作上标记,然后放回鱼塘.经过一段时间后,再从中随机捕捞300条鱼,其中有标记的鱼有30条,请估计鱼塘里鱼的数量大约有(  )
A.1500条 B.1600条 C.1700条 D.3000条
【分析】300条鱼里有30条作标记的,则作标记的所占的比例是30÷300=10%,即所占比例为10%.而有标记的共有150条,据此比例即可解答.
【解答】解:150÷(30÷300)=1500(条),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通过样本去估计总体,得出作标记的所占的比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老师对某班全体学生在电脑培训前后进行了一次水平测试,考分以同一标准划分为“不合格”、“合格”、“优秀”三个等级,成绩见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成绩 培训前 培训后
不合格 40 10
合格 8 25
优秀 2 15
A.培训前“不合格”的学生占80%
B.培训前成绩“合格”的学生是“优秀”学生的4倍
C.培训后80%的学生成绩达到了“合格”以上
D.培训后优秀率提高了30%
【分析】此题只需根据统计表分别计算要求的数据,即可进行正确判断.
【解答】解:A、×100%=80%,故正确;
B、“优秀”学生为2人,所以培训前成绩“合格”的学生是“优秀”学生的4倍,故正确;
C、×100%=80%,故正确;
D、培训后优秀率:×100%=30%,培训前优秀率:×100%=4%,30%﹣4%=26%,所以培训后优秀率提高了26%,故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统计表的制作与从统计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统计表可以将大量数据的分类结果清晰、一目了然地表达出来.
7.在整理数据5,5,3,■,2,4时,■处的数据看不清,但从扇形统计图的答案上发现数据5的圆心角是180°,则■处的数据是(  )
A.2 B.3 C.4 D.5
【分析】∵扇形统计图的答案上发现数据5的圆心角是180°,∴5应该有3个数据,∴■处的数据是5.
【解答】解:∵扇形统计图的答案上发现数据5的圆心角是180°,
∴5所占的百分比为=,
又∵共有6个数据,
∴5有3个数据,
∴■处的数据是5.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及相关计算.在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占总部分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与360°比.
8.为了解中学生获取资讯的主要渠道,随机抽取5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设置了“A:报纸,B:电视,C:网络,D:身边的人,E:其他”五个选项(五项中必选且只能选一项),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下的条形图.该调查的调查方式及图中a的值分别是(  )

A.全面调查;26 B.全面调查;24
C.抽样调查;26 D.抽样调查;24
【分析】运用抽样调查的定义可知,运用抽取的50名学生减去A,B,C,E的学生数就是a的值.
【解答】解:本次调查方式为抽样调查,
a=50﹣6﹣10﹣6﹣4=24,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抽样调查,解题的关键是从条形统计图中得出相关数据.
9.某商场今年1~5月的商品销售总额一共是410万元,图①表示的是其中每个月销售总额的情况,图②表示的是商场服装部各月销售额占商场当月销售总额的百分比情况,观察图①、图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4月份商场的商品销售总额是75万元
B.1月份商场服装部的销售额是22万元
C.5月份商场服装部的销售额比4月份减少了
D.3月份商场服装部的销售额比2月份减少了
【分析】用总销售额减去其他月份的销售额即可得到4月份的销售额,即可判断A;
用1月份的销售总额乘以商场服装部1月份销售额占商场当月销售总额的百分比,即可判断B;
分别求出4月份与5月份商场服装部的销售额,即可判断C;
分别求出2月份与3月份商场服装部的销售额,即可判断D.
【解答】解:A、∵商场今年1~5月的商品销售总额一共是410万元,
∴4月份销售总额=410﹣100﹣90﹣65﹣80=75(万元).
故本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商场服装部1月份销售额占商场当月销售总额的22%,
∴1月份商场服装部的销售额是100×22%=22(万元).
故本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4月份商场服装部的销售额是75×17%=12.75(万元),
5月份商场服装部的销售额是80×16%=12.8(万元),
∴5月份商场服装部的销售额比4月份增加了.
故本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D、∵2月份商场服装部的销售额是90×14%=12.6(万元),
3月份商场服装部的销售额是65×12%=7.8(万元),
∴3月份商场服装部的销售额比2月份减少了.
故本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
10.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为了简明扼要地说明空气的组成情况,使用的统计图最好是(  )
A.扇形统计图 B.条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频数分布直方图
【分析】根据统计图的特点进行分析可得: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但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解答】解:为了简明扼要地说明空气的组成情况,使用的统计图最好是扇形统计图,
故选:A.
【点评】此题根据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来判断.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进行数据的调查收集,一般可分为以下六个步骤,但它们的顺序弄乱了,正确的顺序是 adfebc (用字母按顺序写出即可)
A、明确调查问题;
B、记录结果;
C、得出结论;
D、确定调查对象;
E、展开调查;
F、选择调查方法.
【分析】根据进行数据的调查收集的步骤即可作答.
【解答】解:进行数据的调查收集,一般可分为六个步骤: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对象;选择调查方法;展开调查;记录结果;得出结论.
故答案为:adfebc.
【点评】考查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与方法,是基础题型.
12.调查某种家用电器的使用寿命,合适的调查方法是 抽样调查 .
【分析】利用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特点即可作出判断.
【解答】解:因为要普查的话,破坏性较大,所以应用抽样调查.
故答案为:抽样调查.
【点评】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13.对某校八年级的980名学生的身高情况进行考察,从中抽取100名学生的身高,则这个问题中的样本为 中抽取100名学生的身高 .
【分析】根据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可得答案.
【解答】解:对某校八年级的980名学生的身高情况进行考察,从中抽取100名学生的身高,则这个问题中的样本为 中抽取100名学生的身高,
故答案为:从中抽取100名学生的身高.
【点评】本题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正确区别样本、样本容量是解题关键.
14.一家电脑生产厂家在某城市三个经销本厂产品的大商场调查,产品的销量占这三个大商场同类产品销量的40%.由此在广告中宣传,他们的产品在国内同类产品的销售量占40%.请你根据所学的统计知识,判断该宣传中的数据是否可靠: 不可靠 ,理由是 因为抽样不具有代表性 .
【分析】由于选择的样本在一个城市,太片面,所以不具有代表性.数据不可靠.
【解答】解:不可靠;因为抽样不具有代表性.
【点评】本题考查了调查的对象的选择,要读懂题意,分清调查的内容所对应的调查对象是什么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所选取的对象要具有代表性.
15.如图,是某晚报“百姓热线”一周内接到的热线电话的统计图,其中有关环境保护问题最多,共有70个,则有关道路交通问题的电话有 40 个.

【分析】根据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环境保护70个占总体的35%,即可求得热线电话的总的个数,再根据交通问题所占的比例即可求解.
【解答】解:有关道路交通问题的电话有:70÷35%=200个,20%×200=40.
【点评】能够从条形统计图中发现环境保护占总体的多少,然后根据已知部分求全体用除法计算.
16.某班50名学生右眼视力的检查结果如下表:
视力 0.1 0.1 0.3 0.4 0.5 0.6 0.7 0.8 1.0 1.2 1.5
人数 1 1 3 4 3 4 4 6 8 10 6
(1)视力为1.5的有 6 人,视力为1.0的有 8 人,视力小于1.0的有 26 人.
(2)视力在1.0以上(包括1.0)的为正常,则视力正常的有 24 人,视力正常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48 %;
(3)该班学生视力情况 一般 (选填“好”“一般”“差”).
【分析】由表中信息可得:视力为1.5的有6人,视力为1.0的有8人,视力小于1.0的有1+1+3+4+3+4+4+6=26人;
视力在1.0以上(包括1.0)的为正常,则视力正常的有8+10+6=24人,视力正常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00%=48%,因为正常人数不到50%,所以该班学生视力情况一般.
【解答】解:答案(1)6 8 26(2)24 48(3)一般
【点评】本题考查从统计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统计表可以将大量数据的分类结果清晰、一目了然地表达出来.
17.某校八年级(5)班60名学生在一次英语测试中,优秀的占45%,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这部分同学的扇形圆心角是 162 度.
【分析】根据统计图的意义,在扇形统计图中,优秀的占45%,即占360°的45%,则这部分同学的扇形圆心角=360°×45%.
【解答】解:这部分同学的扇形圆心角=360°×45%=162°.
故答案为162.
【点评】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单位1),用圆的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数.
18.某学校计划购买一批课外读物,为了了解学生对课外读物的需求情况,学校进行了一次“我最喜爱的课外读物”的调查,设置了“文学”、“科普”、“艺术”和“其他”四个类别,规定每人必须并且只能选择其中一类,现从全体学生的调查表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的调查表进行统计,并把统计结果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则在扇形统计图中,艺术类读物所在扇形的圆心角是 72 度.

【分析】根据文学类人数和所占百分比,求出总人数,然后用360乘以艺术类读物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根据条形图得出文学类人数为90,利用扇形图得出文学类所占百分比为:30%,
则本次调查中,一共调查了:90÷30%=300(人),
则艺术类读物所在扇形的圆心角是的圆心角是360°×=72°;
故答案为:72.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条形图表和扇形统计图综合应用,将条形图与扇形图结合得出正确信息求出调查的总人数是解题关键.
三.解答题(共8小题)
19.小李在家门口进行了一项社会调查,对从家门口经过的车辆进行记录,分析出本地车辆与外地车辆的数据,同时也对汽车牌照的尾号进行了记录.
(1)在这过程中他要收集 2 种数据;
(2)设计出记录用的表格是怎样的,在下面的空白处写出你的设计表格.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需要收集2种数据,本地车辆与外地车辆的数据,汽车牌照的尾号的数据;设计表格合理即可.
【解答】解:(1)2
(2)
上午 下午 车牌尾数
外地
内地

【点评】主要考查了数据收集的步骤中的记录调查结果.要掌握数据的收集方法:
(1)明确调查问题;(2)确定调查对象;(3)选择调查方法;(4)展开调查;(5)记录调查结果;(6)得出结论.
20.请指出下列抽样调查的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分别是什么?
(1)为了了解某种家用空调工作1小时的用电量,调查10台该种空调每台工作1小时的用电量;
(2)为了了解初二年级27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取50名学生进行视力检查.
【分析】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我们在区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概念时,首先找出考查的对象.从而找出总体、个体.再根据被收集数据的这一部分对象找出样本,最后再根据样本确定出样本容量.
【解答】解:(1)总体:该种家用空调工作1小时的用电量;个体:每一台该种家用空调工作1小时的用电量;样本:10台该种家用空调每台工作1小时的用电量;样本容量:10;
(2)总体:初二年级27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个体:每一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样本:抽取的5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样本容量:50.
【点评】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解题要分清具体问题中的总体、个体与样本,关键是明确考查的对象.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查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样本容量是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不能带单位.
21.初三年级教师对试卷讲评课中学生参与的深度与广度进行评价调查,其评价项目为主动质疑、独立思考、专注听讲、讲解题目四项.评价组随机抽取了若干名初中学生的参与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均不完整),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在这次评价中,一共抽查了 560 名学生;
(2)在扇形统计图中,项目“主动质疑”所在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 54 度;
(3)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4)如果全市有6000名初三学生,那么在试卷评讲课中,“独立思考”的初三学生约有多少人?
【分析】(1)根据专注听讲的人数是224人,所占的比例是40%,即可求得抽查的总人数;
(2)利用360乘以对应的百分比即可求解;
(3)利用总人数减去其他各组的人数,即可求得讲解题目的人数,从而作出条形统计图;
(4)利用6000乘以对应的比例即可.
【解答】解:(1)调查的总人数是:224÷40%=560(人),故答案是:560;
(2)“主动质疑”所在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是:360×=54°,故答案是:54;
(3)“讲解题目”的人数是:560﹣84﹣168﹣224=84(人).

(4)在试卷评讲课中,“独立思考”的初三学生约有:6000×=1800(人).
【点评】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及相关计算.在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占总部分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与360°比.
22.2006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某市发布了一份空气质量抽样调查报告,其中该市1~5月随机调查得30天各空气质量级别的天数如下表:
空气污染指数 0~50 51~100 101~150 150~200 201~250
空气质量级别 优 良 轻微污染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天数 7 13 4 4 2
(1)请你估计该市2006年的空气质量主要是什么级别?
(2)请你根据抽样数据,预测该市2006年空气质量级别为优和良的天数共约有多少天?
(3)请你根据调查报告,对有关部门提几条建设“绿色城市”的建议.
【分析】(1)用样本估计总体,要取最有代表性的,即天数最多的良.
(2)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得空气质量级别为优和良的天约占的比例,即可认为是全年中所占的比例,然后乘以总天数365即可求得.
(3)只要提出改善该市空气质量状况的合理建议即可.
【解答】解:(1)该市2006年的空气质量级别主要是良.(2分)

(2)∵365×≈243(天),
∴该市2006年空气质量为优和良级别的共约为243天.(5分)

(3)减少废气的排放;多植树;对垃圾及时的进行处理并且可回收的垃圾与不可回收的垃圾分开.
【点评】本题考查搜集信息的能力(读图、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读图表.
23.某校为了解全校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随机选取该校部分学生进行调查,要求每名学生从中只选一类最喜爱的电视节目,以下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统计图表的一部分.
类别 A B C D E
节目类型 新闻 体育 动画 娱乐 戏曲
人数 12 30 m 54 9
请你根据以上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被调查的学生中,最喜爱体育节目的有 30 人,这些学生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为 20 %.
(2)被调查学生的总数为 150 人,统计表中m的值为 45 ,统计图中n的值为 36 .
(3)在统计图中,E类所对应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 21.6° .
(4)该校共有2000名学生,根据调查结果,估计该校最喜爱新闻节目的学生数.

【分析】(1)观察图表体育类型即可解决问题;
(2)根据“总数=B类型的人数÷B所占百分比”可得总数;用总数减去其他类型的人数,可得m的值;根据百分比=所占人数/总人数可得n的值;
(3)根据圆心角度数=360°×所占百分比,计算即可;
(4)用学生数乘以最喜爱新闻节目所占百分比可估计最喜爱新闻节目的学生数.
【解答】解:(1)最喜爱体育节目的有 30人,这些学生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为 20%.
故答案为30,20.

(2)总人数=30÷20%=150人,
m=150﹣12﹣30﹣54﹣9=45,
n%=×100%=36%,即n=36,
故答案为150,45,36.

(3)E类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360°×=21.6°.
故答案为21.6°

(4)估计该校最喜爱新闻节目的学生数为2000×=160人.
答:估计该校最喜爱新闻节目的学生数为160人.
【点评】本题考查统计表、扇形统计图、样本估计总体等知识没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4.为传播奥运知识,小刚就本班学生对奥运知识的了解程度进行了一次调查统计:A:熟悉,B:了解较多,C:一般了解.图1和图2是他采集数据后,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
(1)求该班共有多少名学生;
(2)在条形图中,将表示“一般了解”的部分补充完整;
(3)在扇形统计图中,计算出“了解较多”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
(4)如果全年级共1000名同学,请你估算全年级对奥运知识“了解较多”的学生人数.

【分析】(1)利用A所占的百分比和相应的频数即可求出;
(2)利用C所占的百分比和总人数求出C的人数即可;
(3)求出“了解较多”部分所占的比例,即可求出“了解较多”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
(4)利用样本估计总体,即可求出全年级对奥运知识“了解较多”的学生.
【解答】解:(1)20÷50%=40,
∴该班共有40名学生;

(2)表示“一般了解”的人数为40×20%=8人,
补全条形图如下:


(3)“了解较多”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为360°×=108°;

(4)1000×=300(人),
答:估算全年级对奥运知识“了解较多”的学生人数为300人.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则能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
25.下面是一位病人的体温记录折线图,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护士每隔几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2)这个病人的最高体温是多少摄氏度?最低体温是多少摄氏度?
(3)他在4月8日12时的体温是多少摄氏度?
(4)图中的横线表示什么?
(5)从图中看,这个病人的病情是恶化还是好转?

【分析】(1)由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护士每隔12﹣6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2)折线图中最高的点表示温度最高,最低的点表示温度最低,由此即可求出答案;
(3)从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他在4月8日12时的体温是37.5摄氏度;
(4)37摄氏度表示的是人的正常体温,由此即可求出答案;
(5)从图中看,曲线呈现下降的趋势,则这个病人的病情是好转了.
【解答】解:(1)由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护士每隔12﹣6=6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2)这个病人的最高体温是39.5摄氏度,最低体温是36.8摄氏度;
(3)他在4月8日12时的体温是37.5摄氏度;
(4)图中的横线表示正常体温;
(5)从图中看,这个病人的病情是好转了.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折线统计图的综合运用.从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据的多少,还能看出数据的变化情况.
26.某市一所中学为了解学生每天的消费情况,随机抽取了该校30名学生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记录如下:0~5元,有14人,占46.6%;6元~10元,有6人,占  %;11元~15元,有5人,占16.7%;16元~20元,有  人,占10%;20元以上(不包括20元),有2人,占6.7%.
(1)根据题意把上述  中所缺数据补充完整;
(2)请选择题中适当数据,设计一个反映该校学生每天消费情况的统计图;
(3)你从(2)中的统计图中获得了什么信息?(只写一条)
【分析】(1)根据题意:已知总人数为30;故6元~10元,有6人,占20%;6元~20元,占10%,有3人;
(2)根据题中所给的数据作出条形图即可;
(3)根据题意,作出合理的叙述即可.
【解答】解:(1)根据题意,知
总人数为30人;故6元~10元,有6人,占20%;16元~20元,占10%,有3人;应顺次填入20、3;

(2)选择关于人数的数据,作条形统计图;或选择关于百分比的数据,作出扇形统计图.

(3)如学生每天的消费情况属正常情况,过高的消费是只是个别情况.
【点评】此题考查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
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但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据;
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