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中国可持发展之路 课件(共21张 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 中国可持发展之路 课件(共21张 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1-09 19:3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课标要求:
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知识与技能:
明确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原因和工农业生产生活
中的具体措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图文资料的分析总结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背
景,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以工农业生产和环境实例引导学生对我国可持续发
展战略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2.使学生理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从我
做起,环保节约。
教学目标
材料2 2014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4.8%。无论是从近期看还是从长期看,人口老龄化带来的
经济社会负担均是沉重的。
材料1 2014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达13.7亿人。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仍然较高,每年有高达1/4的新增产值被用来养活新增加的人口。
问题引领一:以下资料反映了中国面临的哪些问题?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背景
材料3 2014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5.88,即每100名出生女婴对应115.88名出生男婴,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人口素质低
人口问题
问题引领二:以下资料反映中国面临的哪些问题?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背景
资源短缺
人均资源少
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资源问题
问题引领三:以下资料反映中国面临的哪些问题?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背景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环境问题
资源问题
环境问题
人口问题
发展问题
我国的问题
实质
怎么办?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农业工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清洁生产
农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生态农业
合作探究1: 读珠三角地区生态农业模式图思考
该类农业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原因?
?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就业。(社会效益)
?提高了农民收入。(经济效益)
?减少了污染物排放。(生态效益)
资源
传统生产
产品
废弃物
工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清洁生产
合作探究2:观看动画思考清洁生产比传统生产
更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因?
资源
废弃物再生资源
产品A
下游
产业
清洁生产
工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清洁生产
合作探究2:观看动画思考清洁生产比传统生产
更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因?
情景回归:
企业(降低成本)
政府(监管疏漏)
百姓(缺少自我保护意识)
谁让污水成“祸水”呢?
烟台政府处理意见:
1.责令恒邦化工厂立即停产整顿,限期达标排放,并接入污水管网。
  2.进一步监督恒邦化工厂进行河道清淤施工行为,加强防护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边海域的污染。
  3.诚恳接受央视等媒体、社会各界的监督等。  
公众积极参与
情景回归:
政府:制定政策法规,监管执行
企业:承担责任 接受监督
拓展引申:
北京雾霾!
拓展引申:
烟台雾霾!
新京报讯 :11月29日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11月30日霾橙色预警;12月1日大雾橙色预警。北京史上首次三个预警全“橙”发送。截至昨日,今年最严重空气污染过程已持续了5天。昨夜,冷空气抵达北京,雾霾逐渐消散。今起至4日,京城空气优良。
天安门
北京雾霾退散!-----“靠吹”
北风连夜进京赶走106小时重污染
靠天还是靠人,这不难回答。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谈及APEC蓝时强调,“北京的空气质量不能靠运气,而要靠人为”。
可持续发展
——我们在行动!
我是中国人!
可持续发展靠我们!
人口问题
资源问题
环境问题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必然性
中国21世纪议程
清洁生产
生态农业
战略
工业
农业
政府、企业、公众参与
跟踪练习
1.促使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和熏陶深刻而又长久
B.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使我国社会生存、发展面临巨大压力
C.很多地区缺水严重,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D.人口基数过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目前,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  )
A.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B.严重的环境问题
C.庞大的人口数量 D.不利的外部环境
3.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是(  )
A.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垃圾分类投放,研制不能自然分解的包装袋
C.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 D.使用无磷洗衣服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图示意采循环农业模式,读
图回答4~5题。
4、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A.河套平原 B.黄淮平原 C.辽东丘陵 D.闽浙丘陵
5、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民居集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材料一:今年初,《沁园春·霾》在网络上走红:“北京风光,千里朦胧,万里尘飘。望三环内外,浓雾莽莽,鸟巢上下,阴霾滔滔。车舞长蛇,烟锁跑道,欲上六环把车飙。需晴日,将车身内外,尽心洗扫。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惜一罩掩面,白化妆了,唯露双眼,难判风骚。一代天骄,央视裤衩,只见后座不见腰。尘入肺,有不要命者,还做早操。”
材料二:漫画:“雾霾来袭”。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1.《沁园春·霾》在网络上走红说明了什么?


2.《沁园春·霾》和漫画“雾霾来袭”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请你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1)我国公民比较关注空气质量,环保意识增强;人们希望有关部门加强对大气污染的治理,改善空气质量,减少雾霾天气。
(2)①大气污染严重
②政府: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
植树造林,增强绿化;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开发新能源 提高能源利用率等
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做到达标排放等
公众:乘坐公共交通等
提示:霾来源:
燃煤、
机动车、
扬尘